第216章 弘曄的背刺
太子隻準我生娃,壓力有些大! 作者:喜歡山茶籽的慕雨青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216章 弘曄的背刺
老爺子突然大手筆將所有皇子叫過去,讓人下意識的想多了,難道有哪個皇子犯錯了?被兄弟們抓住,去告狀了?
可是很快,他們就發現了不對勁,因為根據下人們的迴報,最先進去乾清宮的是宸元親王和弘曄,然後皇阿瑪被從後宮叫出來的。
按照他們兄弟之間的理解,告狀這事是不可能了,胤礽好歹也是曾經的太子爺,這樣的下作手段,他可做不出來。(八阿哥胤禩:你報我身份證號得了。)
不是告狀?難道是有什麽最新戰機?有戰事起,需要打仗了?很快這個猜想也被排除了,因為要是真的戰爭起,那麽最先通知的不僅僅是皇子們,還有朝中的大臣們才對。
接著他們有猜想,難道是他們之前一直琢磨的立儲問題?可是這種問題,關弘曄一個毛都沒長齊的小家夥什麽事呢?
...
就在眾人一個接一個的猜想中,乾清宮到了,兄弟十來個互相對視,按照排序,直郡王胤褆首先跨過門檻。
殿內椅子已經擺好了,康熙示意所有人免禮,在眾人都坐下後,將弘曄帶過來的那本賬冊開始傳閱。
“放肆,洋人都該死,皇阿瑪,請允許兒臣帶一隊人去將他們全部就地格殺!”賬冊還沒有傳到老三手裏,大阿哥胤褆就忍不住拍案而起,大有一種隻要皇阿瑪吩咐,立馬就去做掉那些洋人的意思。
康熙忍不住皺了皺眉頭:“老大,坐下,等你其他弟弟們都看完。朕知曉你是什麽意思,可是現在將那些洋人都殺完,就能解決問題了?”
胤褆被康熙迎頭訓斥了一頓,也算是清醒了些,尤其是他又看到了身旁老二也不讚同之後,憋憋屈屈的坐下了。
他知道自己腦瓜子不聰明,性格還有些魯莽,可是看到這樣的事情,是個人都會忍不住,更何況他還是皇家人,這大清還是他們家的。
危害到大清的利益,危害大清老百姓,他身為大皇子,屬實不能忍。不過,剛剛皇阿瑪的一頓訓斥也對,他就是現在將那些洋人們都殺了也於事無補,事情既然都已經做了,殺了又有什麽用,還容易打草驚蛇,將那些藏在後麵的人給放走。
看到皇阿瑪和大哥之間的對話,兄弟幾個好奇心都上來了,所以傳閱的速度也開始加快。頓時,屋子裏不停地傳來抽氣聲,還有小聲的怒罵,甚至還有直接將自己隨身攜帶的小匕首抽出來的,看起來彷佛下一秒就要出去和別人拚命,不過後來想想又給收迴去了。
見到所有人都看完了,康熙點點桌麵,敲響:“都清楚是什麽事了吧?叫你們過來就是因為朕信不過別人,隻相信你們兄弟,這件事也隻能交給你們兄弟幾個辦。都來說說,怎麽做?有沒有想法?”
康熙話音落下,所有人都看向胤礽,而胤礽卻看向了胤褆,直郡王懵逼的和胤礽對視,一臉“你怎麽還不說,看我幹嘛”的表情,接著下一秒他發現所有兄弟都將目光放到了他的身上,頓時更懵逼了。
傻乎乎的開口:“你們都看我幹嘛?聽老二說啊!”
無語是現在所有人的語言,就連康熙也想要扶額了,就你這樣的,還要去和老二爭,你到底在爭什麽?爭誰先發言嗎?這些年,好家夥,你是一直在鬧著玩嗎?過家家?
這時候,直郡王胤褆也反應過來了,頓時老臉一紅,開始支支吾吾開口:“我,我認為首先將這些洋人抓起來,嚴刑拷打,到時候咱們再直接打過去,殺他們一個片甲不留,到時候直接壯大版圖,封狼居胥。”
他的話音剛剛落下,所有人都將眼神投遞給胤礽,就當剛剛大風刮過,啥也沒聽見。
好家夥,真是好家夥,他們之前怎麽沒有發現大哥的腦迴路這樣驚奇呢,難道明珠下台後,大哥的智商也被直接帶走了?聽聽他說的這叫什麽話,直接抓起來,還嚴刑拷打,然後直接攻過去?你知道對方是什麽身份你就攻過去?對方的情況摸明白了嗎?地方武力高低搞清楚了嗎?最重要的是,對方在哪裏,知道嗎?
這些年,都知道這些洋人是從海外過來的,但是海域這樣遼闊,他們是從東邊來,還是南邊來,距離多遠,地方多大,他們可都是一頭霧水的。這種什麽情況都不明朗的情況下,打仗,去哪打?打什麽?
武夫不愧是武夫,就這一瞬間,不僅僅是康熙放棄了讓大阿哥繼承衣缽的想法,就是下麵的這些有心的弟弟們也直接放棄了將大阿哥當做對手的計劃。
胤礽接過話頭,也算是幫助胤褆解圍吧,雖然對方有可能發現不了這點:“這件事情具體影響有多深遠暫且不說,現在咱們要做的就是先攔截損失,這些教廷肯定是不能留了,但是在全部搗毀之前,咱們一定要先摸清楚對方的底細。
打草驚蛇的道理咱們都懂,對方掌握的情報咱們到現在還沒有搞明白呢,尤其是大清內部是不是有內奸,他們到底傳遞了什麽出去,以及能不能彌補迴來。
先將這些蛀蟲抓出來,教廷那邊也不能放過,同時兩廣那裏和香港那裏同樣不能忽視。這個時候就需要咱們兄弟發揮所長,眾誌成城了。
按照我的建議,大哥、老五、老七你們需要去軍中,不管怎麽說,有沒有仗要打,軍隊首先要掌控在自己人手中;
接著就是兵器,這個老四和老九可以去負責,我記得之前好像有一個叫做戴梓的,創新設計28連發火筒,但是後來好像因為南懷仁一案,最後被判處全家流放了。”
說到這裏,胤礽看向了康熙,康熙點點頭,心情沉重,他也想到了,這麽看來南懷仁早就有了不臣之心,當初這個戴梓所犯的案件肯定是被陷害的了。
見到康熙點頭,胤礽知道這一次戴梓翻案的事情穩了,大清難得的好人才又會迴來了。他又繼續說下去:“接著是老三和弘曄,你們都是對文字敏感的人,接下來收集那些洋人們的東西就需要你們來查看、整理了,咱們對洋文可沒有你們理解的透徹。”
聽到還有自己的事情而不是略過自己,弘曄有些欣喜,這可是自己第一次真正參與到政事中來呢。不過他還是鼓起勇氣對著康熙道:“皇瑪法,可不可以讓額娘也參與進來?額娘的洋文很好,那些書籍太多了,要是光孫兒和三叔看,估計任務量太大,短時間完成不了。”(布爾和:好小子,你這是坑娘啊!)
不要怪他提起額娘,實在是按照剛剛阿瑪的說法,這件事情就不可能外傳,而他本身也就是學習幾個月洋文而已,翻譯一本尚且需要不短的時間,接下來的可是幾個不同國家的還不清楚是多少本洋文呢?
尤其是三叔的洋文水平和自己差不多,這他們妥妥的完不成啊!
胤礽也沒想到自家福晉好好的人在家中坐,居然還能遭到兒子的背刺,他忍不住狠狠的瞪了弘曄一眼,可是這是在禦前,在皇阿瑪的麵前,他就是阻止也來不及了。
老爺子突然大手筆將所有皇子叫過去,讓人下意識的想多了,難道有哪個皇子犯錯了?被兄弟們抓住,去告狀了?
可是很快,他們就發現了不對勁,因為根據下人們的迴報,最先進去乾清宮的是宸元親王和弘曄,然後皇阿瑪被從後宮叫出來的。
按照他們兄弟之間的理解,告狀這事是不可能了,胤礽好歹也是曾經的太子爺,這樣的下作手段,他可做不出來。(八阿哥胤禩:你報我身份證號得了。)
不是告狀?難道是有什麽最新戰機?有戰事起,需要打仗了?很快這個猜想也被排除了,因為要是真的戰爭起,那麽最先通知的不僅僅是皇子們,還有朝中的大臣們才對。
接著他們有猜想,難道是他們之前一直琢磨的立儲問題?可是這種問題,關弘曄一個毛都沒長齊的小家夥什麽事呢?
...
就在眾人一個接一個的猜想中,乾清宮到了,兄弟十來個互相對視,按照排序,直郡王胤褆首先跨過門檻。
殿內椅子已經擺好了,康熙示意所有人免禮,在眾人都坐下後,將弘曄帶過來的那本賬冊開始傳閱。
“放肆,洋人都該死,皇阿瑪,請允許兒臣帶一隊人去將他們全部就地格殺!”賬冊還沒有傳到老三手裏,大阿哥胤褆就忍不住拍案而起,大有一種隻要皇阿瑪吩咐,立馬就去做掉那些洋人的意思。
康熙忍不住皺了皺眉頭:“老大,坐下,等你其他弟弟們都看完。朕知曉你是什麽意思,可是現在將那些洋人都殺完,就能解決問題了?”
胤褆被康熙迎頭訓斥了一頓,也算是清醒了些,尤其是他又看到了身旁老二也不讚同之後,憋憋屈屈的坐下了。
他知道自己腦瓜子不聰明,性格還有些魯莽,可是看到這樣的事情,是個人都會忍不住,更何況他還是皇家人,這大清還是他們家的。
危害到大清的利益,危害大清老百姓,他身為大皇子,屬實不能忍。不過,剛剛皇阿瑪的一頓訓斥也對,他就是現在將那些洋人們都殺了也於事無補,事情既然都已經做了,殺了又有什麽用,還容易打草驚蛇,將那些藏在後麵的人給放走。
看到皇阿瑪和大哥之間的對話,兄弟幾個好奇心都上來了,所以傳閱的速度也開始加快。頓時,屋子裏不停地傳來抽氣聲,還有小聲的怒罵,甚至還有直接將自己隨身攜帶的小匕首抽出來的,看起來彷佛下一秒就要出去和別人拚命,不過後來想想又給收迴去了。
見到所有人都看完了,康熙點點桌麵,敲響:“都清楚是什麽事了吧?叫你們過來就是因為朕信不過別人,隻相信你們兄弟,這件事也隻能交給你們兄弟幾個辦。都來說說,怎麽做?有沒有想法?”
康熙話音落下,所有人都看向胤礽,而胤礽卻看向了胤褆,直郡王懵逼的和胤礽對視,一臉“你怎麽還不說,看我幹嘛”的表情,接著下一秒他發現所有兄弟都將目光放到了他的身上,頓時更懵逼了。
傻乎乎的開口:“你們都看我幹嘛?聽老二說啊!”
無語是現在所有人的語言,就連康熙也想要扶額了,就你這樣的,還要去和老二爭,你到底在爭什麽?爭誰先發言嗎?這些年,好家夥,你是一直在鬧著玩嗎?過家家?
這時候,直郡王胤褆也反應過來了,頓時老臉一紅,開始支支吾吾開口:“我,我認為首先將這些洋人抓起來,嚴刑拷打,到時候咱們再直接打過去,殺他們一個片甲不留,到時候直接壯大版圖,封狼居胥。”
他的話音剛剛落下,所有人都將眼神投遞給胤礽,就當剛剛大風刮過,啥也沒聽見。
好家夥,真是好家夥,他們之前怎麽沒有發現大哥的腦迴路這樣驚奇呢,難道明珠下台後,大哥的智商也被直接帶走了?聽聽他說的這叫什麽話,直接抓起來,還嚴刑拷打,然後直接攻過去?你知道對方是什麽身份你就攻過去?對方的情況摸明白了嗎?地方武力高低搞清楚了嗎?最重要的是,對方在哪裏,知道嗎?
這些年,都知道這些洋人是從海外過來的,但是海域這樣遼闊,他們是從東邊來,還是南邊來,距離多遠,地方多大,他們可都是一頭霧水的。這種什麽情況都不明朗的情況下,打仗,去哪打?打什麽?
武夫不愧是武夫,就這一瞬間,不僅僅是康熙放棄了讓大阿哥繼承衣缽的想法,就是下麵的這些有心的弟弟們也直接放棄了將大阿哥當做對手的計劃。
胤礽接過話頭,也算是幫助胤褆解圍吧,雖然對方有可能發現不了這點:“這件事情具體影響有多深遠暫且不說,現在咱們要做的就是先攔截損失,這些教廷肯定是不能留了,但是在全部搗毀之前,咱們一定要先摸清楚對方的底細。
打草驚蛇的道理咱們都懂,對方掌握的情報咱們到現在還沒有搞明白呢,尤其是大清內部是不是有內奸,他們到底傳遞了什麽出去,以及能不能彌補迴來。
先將這些蛀蟲抓出來,教廷那邊也不能放過,同時兩廣那裏和香港那裏同樣不能忽視。這個時候就需要咱們兄弟發揮所長,眾誌成城了。
按照我的建議,大哥、老五、老七你們需要去軍中,不管怎麽說,有沒有仗要打,軍隊首先要掌控在自己人手中;
接著就是兵器,這個老四和老九可以去負責,我記得之前好像有一個叫做戴梓的,創新設計28連發火筒,但是後來好像因為南懷仁一案,最後被判處全家流放了。”
說到這裏,胤礽看向了康熙,康熙點點頭,心情沉重,他也想到了,這麽看來南懷仁早就有了不臣之心,當初這個戴梓所犯的案件肯定是被陷害的了。
見到康熙點頭,胤礽知道這一次戴梓翻案的事情穩了,大清難得的好人才又會迴來了。他又繼續說下去:“接著是老三和弘曄,你們都是對文字敏感的人,接下來收集那些洋人們的東西就需要你們來查看、整理了,咱們對洋文可沒有你們理解的透徹。”
聽到還有自己的事情而不是略過自己,弘曄有些欣喜,這可是自己第一次真正參與到政事中來呢。不過他還是鼓起勇氣對著康熙道:“皇瑪法,可不可以讓額娘也參與進來?額娘的洋文很好,那些書籍太多了,要是光孫兒和三叔看,估計任務量太大,短時間完成不了。”(布爾和:好小子,你這是坑娘啊!)
不要怪他提起額娘,實在是按照剛剛阿瑪的說法,這件事情就不可能外傳,而他本身也就是學習幾個月洋文而已,翻譯一本尚且需要不短的時間,接下來的可是幾個不同國家的還不清楚是多少本洋文呢?
尤其是三叔的洋文水平和自己差不多,這他們妥妥的完不成啊!
胤礽也沒想到自家福晉好好的人在家中坐,居然還能遭到兒子的背刺,他忍不住狠狠的瞪了弘曄一眼,可是這是在禦前,在皇阿瑪的麵前,他就是阻止也來不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