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糧食增產
太子隻準我生娃,壓力有些大! 作者:喜歡山茶籽的慕雨青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207章 糧食增產
當魏珠找到梁九功和師父說起太子過來的時候,梁九功內心也在暗暗佩服,王爺尋得時機是剛剛好,這個時間段,就是皇上也沒有絲毫可以懷疑的地方,因為這中間的時間太短,即使是第一個知曉的他也一直在皇上的眼皮子底下,沒有出過乾清宮。
而且也正是這種巧合,讓皇上更加確信王爺的忠心,以至於對王爺的態度也是越來越溫和,相處起來更像是一對父子,而不是君臣。
這可不是小問題,在皇家,君君父父子子,不管你是什麽身份,那麽與皇上相處首先擺在你麵前的就是君臣身份,也許皇子們年幼不懂事的時候,皇上是真的作為父親疼愛過他們,可是在這種時候,在皇子們都已經長成,都有了各自的勢力之後,還能夠得到皇上身為父親的真心疼愛,可不簡單了。
梁九功也沒有稍作遲疑,而是迴了內殿輕輕走到皇上身邊:“萬歲爺,宸元親王求見。”
瞌睡來了有枕頭,康熙立即讓梁九功將胤礽迎了進去。
胤礽:“兒臣給皇阿瑪請安,皇阿瑪萬福。”
康熙:“好好好,快起來,在朕麵前,不要這麽多禮,保成快快過來,有一段時間沒有見你了,就是吏部那裏聽說你也請假了,這幾天做什麽去了?”
胤礽沒有表現出一點遲疑和推拒,自然而然的走到康熙指定的位置坐下,然後麵露不好意思,他這幾天做什麽皇阿瑪能不知道,他可不信,不過想到今日過來的目的,他也隻好委屈自己再做一次戲。
胤礽:“皇阿瑪,兒臣這幾日也算是大開眼界了,四弟那個莊子上的作物可真是神奇了,為了搞清楚具體的生長周期和開發手段,兒臣和四弟才會在莊子上待了好幾天,最後又因為實在忍不住,還去了一趟後山打獵,這不今日過來既是親自送上為您留下的獵物,也是來恭喜皇阿瑪喜得一員大將。”
康熙眼神微眯:“哦,喜從何來?獵物算是你們有心了,朕確實歡喜。”
胤礽:“哈哈哈,皇阿瑪能夠喜歡,那是兒臣們的榮幸,再說了孝順皇阿瑪可是天經地義,這種事情,兒臣們可當不得您的誇獎。不過四弟確實需要您的肯定和讚美。”
康熙:“哦,你這麽說,朕就更好奇了,和你說的作物有關?難道是增加產量了?”康熙不由得猜測起來。
胤礽瞬間瞪大了眼睛:“皇阿瑪真厲害,一猜就中。”
也許別人會猜測是什麽新種,可是像眾所周知的玉米、土豆、紅薯等農作物在明朝的時候就已經傳入中原了,據統計,清朝的人口從一億增長到四億,其中上述的三種作物起到的作用也隻占用百分之七而已,最重要的作物還是水稻和小麥,其中水稻的作用占據了百分之七十,剩下的歸功與小麥。
胤礽:“四弟農莊這些年沒有停止過試驗,終於在去年的時候就研製出高產水稻,從原來的畝產五百斤,固定要現在的八百斤,今年又用糧種試驗了一次,這一次更加確信,新稻種畝產八百多斤,要是伺弄的好的上等田,有可能這個上限還會提升。
這不有了這個好消息,兒臣就眼巴巴過來向您匯報了嗎?”
康熙聽完不由自主的站起了身,他一直關注兒子們的動向,不過重點是與朝臣之間的聯係,像這種種植莊稼之類的還真的忽略了,但是沒想到今天還能夠得到這麽一個大的收獲,可謂是意外之喜了。
康熙:“那些糧食在哪裏,快快帶著朕去看看,這種利國利民的大好事,可不能等。”
胤礽微笑著阻攔皇上:“皇阿瑪莫慌,且聽兒臣一言,這糧種可不會跑,都在四弟的莊子上呢,而且還有四弟親自守著,兒臣相信沒有那個人會那樣膽大妄為去搶奪的。”
看到胤礽胸有成竹的模樣,康熙也稍稍冷靜了下來,不過那股在胸膛中遊走的澎湃時時刻刻提醒他,這事要是真的,那麽自己在曆史上、在後人眼中可就真的青史留名了,遠遠超過了前麵的祖先們,也就是建國的太宗能夠與他相比了。別的不說,要是未來有一天他真的崩逝了,那麽一個聖祖怎麽的也跑不了。
想到這裏,康熙不得不按耐心中的激情,耐著性子聽胤礽接下來的話。
康熙:“你還有什麽想要講的,一並說出來吧,朕現在隻想著去看看你和老四弄的新種子。”
胤礽清楚皇阿瑪此時心中的迫不及待,也沒有多耽擱:“兒臣今日之所以獨自前來,還有一件事,也是為四弟所求所想,四弟不喜權力,皇阿瑪您是知曉的。
他更喜歡去種植莊稼,去研究作物,去縱情山野而不是待在內務府,所以這一次也是想著能不能借助新糧種的功勞讓皇阿瑪給他換一個部門,去戶部下麵的農業研究。”
康熙眼神微閃:“這是老四決定的?”
胤礽:“當然,四弟早先就已經說過不止一次,他府上還有一片空地專門用作種植,而且四弟有時間也會去廟中找大師討論佛法,這些年始終未曾改變。
皇阿瑪也是清楚的,當年要不是兒臣逼著他去了內務府,他早就撂挑子不幹了,而且這些年他的功勞在兄弟們之間可不算低,憑兒臣說,就是給他一個親王也是不虛的。”
康熙當然清楚自己這個四子是個什麽樣的人,小時候還算是調皮,但是心思純淨,後來因為表妹和德嬪的事情,又加上自己當年的那句“喜怒不定”評語,才會矯枉過正,讓他提早進入了成熟期,之後做事一板一眼,不知變通。
總體來說,算是這麽多兒子中最讓他放心的一個了,當然除了保成,現如今這個兒子想要去戶部,想來也是他自己的想法了。
想到內務府,又想到最近老八的活躍,以及自己所麵臨的困境,康熙點點頭:“行,朕同意的,不過這事一會朕會親自過問胤禛,要是他真是這樣想,那朕就成全他。”
父子二人對話完,不做停留,等梁九功準備好之後就駕著馬車直接出宮了。
這一次誰也沒有通知,包括還在莊子上的胤禛,以至於等康熙見到這個四子的時候嗎,差點沒有認出來。實在是此時胤禛的形象與往日的差別太大了,要不是那還算白淨的肌膚,以及不同尋常的氣質,此時的胤禛與旁邊勞作的老農沒有絲毫區別。
隻見胤禛身著短打,褲腿全部綁緊,戴著草帽,拿起鐮刀,正在和一群壯漢們手起刀落的收割稻子呢。那利落的動作,那飛快的速度,就是提前知道的胤礽看到時也是一愣,隨後就是眼眸含笑,這把穩了。
果然在看到這樣的四子之後,康熙的笑容那是牢牢的焊在了他的臉上,嘴巴自從看到胤禛之後就一直咧著,好半天都沒有合上。
胤礽招唿下人過去喊胤禛過來,等胤禛走近之後,才驚愕的發現自家皇阿瑪和二哥一同過來了。
見到胤禛臉上不作偽的驚訝表情,康熙內心點點頭,這是老四的風格,一絲不苟,從不弄虛作假。
想到這裏,康熙直接開口詢問:“老四,你想去哪個部門?”
當魏珠找到梁九功和師父說起太子過來的時候,梁九功內心也在暗暗佩服,王爺尋得時機是剛剛好,這個時間段,就是皇上也沒有絲毫可以懷疑的地方,因為這中間的時間太短,即使是第一個知曉的他也一直在皇上的眼皮子底下,沒有出過乾清宮。
而且也正是這種巧合,讓皇上更加確信王爺的忠心,以至於對王爺的態度也是越來越溫和,相處起來更像是一對父子,而不是君臣。
這可不是小問題,在皇家,君君父父子子,不管你是什麽身份,那麽與皇上相處首先擺在你麵前的就是君臣身份,也許皇子們年幼不懂事的時候,皇上是真的作為父親疼愛過他們,可是在這種時候,在皇子們都已經長成,都有了各自的勢力之後,還能夠得到皇上身為父親的真心疼愛,可不簡單了。
梁九功也沒有稍作遲疑,而是迴了內殿輕輕走到皇上身邊:“萬歲爺,宸元親王求見。”
瞌睡來了有枕頭,康熙立即讓梁九功將胤礽迎了進去。
胤礽:“兒臣給皇阿瑪請安,皇阿瑪萬福。”
康熙:“好好好,快起來,在朕麵前,不要這麽多禮,保成快快過來,有一段時間沒有見你了,就是吏部那裏聽說你也請假了,這幾天做什麽去了?”
胤礽沒有表現出一點遲疑和推拒,自然而然的走到康熙指定的位置坐下,然後麵露不好意思,他這幾天做什麽皇阿瑪能不知道,他可不信,不過想到今日過來的目的,他也隻好委屈自己再做一次戲。
胤礽:“皇阿瑪,兒臣這幾日也算是大開眼界了,四弟那個莊子上的作物可真是神奇了,為了搞清楚具體的生長周期和開發手段,兒臣和四弟才會在莊子上待了好幾天,最後又因為實在忍不住,還去了一趟後山打獵,這不今日過來既是親自送上為您留下的獵物,也是來恭喜皇阿瑪喜得一員大將。”
康熙眼神微眯:“哦,喜從何來?獵物算是你們有心了,朕確實歡喜。”
胤礽:“哈哈哈,皇阿瑪能夠喜歡,那是兒臣們的榮幸,再說了孝順皇阿瑪可是天經地義,這種事情,兒臣們可當不得您的誇獎。不過四弟確實需要您的肯定和讚美。”
康熙:“哦,你這麽說,朕就更好奇了,和你說的作物有關?難道是增加產量了?”康熙不由得猜測起來。
胤礽瞬間瞪大了眼睛:“皇阿瑪真厲害,一猜就中。”
也許別人會猜測是什麽新種,可是像眾所周知的玉米、土豆、紅薯等農作物在明朝的時候就已經傳入中原了,據統計,清朝的人口從一億增長到四億,其中上述的三種作物起到的作用也隻占用百分之七而已,最重要的作物還是水稻和小麥,其中水稻的作用占據了百分之七十,剩下的歸功與小麥。
胤礽:“四弟農莊這些年沒有停止過試驗,終於在去年的時候就研製出高產水稻,從原來的畝產五百斤,固定要現在的八百斤,今年又用糧種試驗了一次,這一次更加確信,新稻種畝產八百多斤,要是伺弄的好的上等田,有可能這個上限還會提升。
這不有了這個好消息,兒臣就眼巴巴過來向您匯報了嗎?”
康熙聽完不由自主的站起了身,他一直關注兒子們的動向,不過重點是與朝臣之間的聯係,像這種種植莊稼之類的還真的忽略了,但是沒想到今天還能夠得到這麽一個大的收獲,可謂是意外之喜了。
康熙:“那些糧食在哪裏,快快帶著朕去看看,這種利國利民的大好事,可不能等。”
胤礽微笑著阻攔皇上:“皇阿瑪莫慌,且聽兒臣一言,這糧種可不會跑,都在四弟的莊子上呢,而且還有四弟親自守著,兒臣相信沒有那個人會那樣膽大妄為去搶奪的。”
看到胤礽胸有成竹的模樣,康熙也稍稍冷靜了下來,不過那股在胸膛中遊走的澎湃時時刻刻提醒他,這事要是真的,那麽自己在曆史上、在後人眼中可就真的青史留名了,遠遠超過了前麵的祖先們,也就是建國的太宗能夠與他相比了。別的不說,要是未來有一天他真的崩逝了,那麽一個聖祖怎麽的也跑不了。
想到這裏,康熙不得不按耐心中的激情,耐著性子聽胤礽接下來的話。
康熙:“你還有什麽想要講的,一並說出來吧,朕現在隻想著去看看你和老四弄的新種子。”
胤礽清楚皇阿瑪此時心中的迫不及待,也沒有多耽擱:“兒臣今日之所以獨自前來,還有一件事,也是為四弟所求所想,四弟不喜權力,皇阿瑪您是知曉的。
他更喜歡去種植莊稼,去研究作物,去縱情山野而不是待在內務府,所以這一次也是想著能不能借助新糧種的功勞讓皇阿瑪給他換一個部門,去戶部下麵的農業研究。”
康熙眼神微閃:“這是老四決定的?”
胤礽:“當然,四弟早先就已經說過不止一次,他府上還有一片空地專門用作種植,而且四弟有時間也會去廟中找大師討論佛法,這些年始終未曾改變。
皇阿瑪也是清楚的,當年要不是兒臣逼著他去了內務府,他早就撂挑子不幹了,而且這些年他的功勞在兄弟們之間可不算低,憑兒臣說,就是給他一個親王也是不虛的。”
康熙當然清楚自己這個四子是個什麽樣的人,小時候還算是調皮,但是心思純淨,後來因為表妹和德嬪的事情,又加上自己當年的那句“喜怒不定”評語,才會矯枉過正,讓他提早進入了成熟期,之後做事一板一眼,不知變通。
總體來說,算是這麽多兒子中最讓他放心的一個了,當然除了保成,現如今這個兒子想要去戶部,想來也是他自己的想法了。
想到內務府,又想到最近老八的活躍,以及自己所麵臨的困境,康熙點點頭:“行,朕同意的,不過這事一會朕會親自過問胤禛,要是他真是這樣想,那朕就成全他。”
父子二人對話完,不做停留,等梁九功準備好之後就駕著馬車直接出宮了。
這一次誰也沒有通知,包括還在莊子上的胤禛,以至於等康熙見到這個四子的時候嗎,差點沒有認出來。實在是此時胤禛的形象與往日的差別太大了,要不是那還算白淨的肌膚,以及不同尋常的氣質,此時的胤禛與旁邊勞作的老農沒有絲毫區別。
隻見胤禛身著短打,褲腿全部綁緊,戴著草帽,拿起鐮刀,正在和一群壯漢們手起刀落的收割稻子呢。那利落的動作,那飛快的速度,就是提前知道的胤礽看到時也是一愣,隨後就是眼眸含笑,這把穩了。
果然在看到這樣的四子之後,康熙的笑容那是牢牢的焊在了他的臉上,嘴巴自從看到胤禛之後就一直咧著,好半天都沒有合上。
胤礽招唿下人過去喊胤禛過來,等胤禛走近之後,才驚愕的發現自家皇阿瑪和二哥一同過來了。
見到胤禛臉上不作偽的驚訝表情,康熙內心點點頭,這是老四的風格,一絲不苟,從不弄虛作假。
想到這裏,康熙直接開口詢問:“老四,你想去哪個部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