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章 臘月二十三
穿越之我在古代搞發明 作者:青田12138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隨後的幾天葉明哪兒也沒去,就在家裏跟著福伯一起布置。
然後就給他了一個不小的震撼。
果然是國公府,就是跟普通老百姓不一樣,就像有個電影裏的台詞那樣,不求最好,隻求最貴。
“少爺,起床了。”
新的一天在清雪的唿喊聲中到來,葉明緩緩睜開眼,打了個哈欠,看著清雪再收拾一件新衣服就好奇地問道。
“清雪,今天也不是過年啊,怎麽要換新衣服了?”
沒記錯的話,好像還有差不多十天才過年,這怎麽就開始準備新衣服了。
“少爺,今天是二十三,按照傳統要祭灶神的,不穿新衣服怎麽能行。”
清雪一邊打理著葉明的新衣服,一邊跟他解釋道。
“祭灶神?聽起來很有趣呢,這可一定得參加。”葉明來了興致,一下子從床上坐起來。
“那自然是有趣的,而且這可是很莊重的事。”
清雪將新衣遞過來。
葉明換好衣服就出了院子。
臘月二十三,小年將至,國公府的祭灶神儀式即將拉開帷幕。府邸上下早已被精心布置,每一處細節都彰顯著權貴之家的莊重與奢華,也寄托著對新年的祈願與祝福。
清晨的陽光灑在國公府的高大府門上,門楣上早已貼上了嶄新的春聯,紅底黑字,筆力遒勁,透出一股莊嚴肅穆之感。
兩側的石獅也被重新擦拭,威嚴地守護著府門,仿佛在迎接即將到來的神聖時刻。
府門兩側,高高掛起的紅燈籠隨風輕輕搖曳,紅色的綢緞在燈籠上飄動,增添了幾分喜慶。燈籠上繪有金色的蝙蝠和祥雲,寓意著“福從天降”和“雲蒸霞蔚”。
府門內,一條長長的紅毯從門口一直鋪到大廳,象征著紅紅火火,一路順遂。
鋪這個地毯的時候葉明還詫異呢,怎麽這麽早就鋪上了,不應該是過年才鋪嗎?
福伯的解釋是,先鋪一條,等過年的時候再換新的。
穿過府門,便是開闊的庭院。庭院中,假山被重新堆砌,流水潺潺,魚兒在池中遊動,仿佛也在為祭灶神的儀式增添幾分靈動。
庭院四周的迴廊上,掛滿了彩燈和錦緞,每一盞燈都精心製作,繪有蓮花、牡丹等吉祥花卉,寓意著富貴吉祥。
今天廚房是祭灶神的核心之地,也是府邸裝飾的重點區域。
葉明來的時候,廚房的灶台已經被徹底擦拭幹淨,灶神的神龕被重新裝飾,貼上了嶄新的對聯:“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
神龕上方懸掛著一幅精美的灶神畫像,畫像中的灶神身著官袍,麵容威嚴,兩側侍立著童男童女,手持香爐和寶瓶,寓意著平安與吉祥。
祭壇被布置在廚房的正中央,供桌上鋪著紅色的錦緞,上麵擺放著精心準備的供品。
供品琳琅滿目:有金黃的油果、紅彤彤的糖瓜、香甜的糕點,還有豐盛的飯菜和美酒。每一樣供品都經過精心挑選和製作,寓意著對灶神的敬意和祈求庇佑的心願。
供桌前的香爐也被擦拭得鋥亮,香爐上雕刻著龍鳳呈祥的圖案,象征著吉祥如意。香爐兩側擺放著燭台,燭台上插著紅色的蠟燭,燭光搖曳,映照出一片莊嚴肅穆的氛圍。
祭灶神的儀式不僅僅局限於廚房,葉明發現大廳也經過了精心布置,以迎接這一重要時刻。
大廳的正中央懸掛著一幅巨大的中堂,上麵書寫著“敬天法祖”四個大字,彰顯著國公府對祖先和神靈的敬畏之心。
大廳的兩側擺放著八仙桌和太師椅,每一張桌子上都鋪著紅色的桌布,上麵擺放著香爐、燭台和供品。供品中不僅有祭灶神的糖果和糕點,還有象征著豐收的五穀雜糧,寓意著來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大廳的牆壁上懸掛著精美的字畫,每一幅都寓意深遠。其中一幅畫著一幅《天官賜福圖》,畫中的天官手持如意,麵帶笑容,寓意著新的一年裏,全家都能得到天官的庇佑,萬事如意。
府邸的每一個角落都透露出對祭灶神儀式的重視。走廊的牆壁上,貼著用金箔紙剪成的福字,寓意著福氣滿門。
門窗上也貼著紅色的剪紙,剪紙圖案豐富多樣,有喜鵲登梅、鯉魚跳龍門等,象征著吉祥如意和步步高升。
府裏的下人們也都換上了嶄新的製服,頭戴紅色的帽子,腰係紅色的腰帶,臉上洋溢著節日的喜悅。他們穿梭在府邸的各個角落,忙碌著為祭灶神的儀式做最後的準備。
福伯更是親自監督每一個細節。他不時地提醒著下人們:“供品要擺放整齊,香爐要擦得亮亮的,可不能讓灶神爺不高興。”
他的聲音洪亮而有力,仿佛在為整個府邸注入一種莊重的氛圍。
“福伯,祭灶神這麽隆重嗎?”
葉明在廚房看到了福伯,就開口好奇地問道。
福伯一臉正色道:“少爺,這祭灶神關乎著全府上下一年的運勢,自是隆重非常。”
葉明若有所思地點點頭。
“三少爺,您也快來拜拜灶神,保佑咱們府上平安順遂。”福伯招手道。
葉明走上前去,好奇地問福伯:“福伯,這灶神真有這麽靈驗嗎?”
福伯笑了笑:“少爺,心誠則靈嘛。往年祭灶神後,家中都會少些災禍之事。”
隨著祭灶神的時刻臨近,府邸的氛圍也愈發莊重。廚房裏,火光跳躍,灶台上的火焰熊熊燃燒,仿佛在歡迎灶神的到來。供桌上的香爐裏,檀香的煙霧嫋嫋升起,彌漫在整個廚房,讓人感受到一種神聖的氣息。
大廳裏,燭光搖曳,映照在每一個人的臉上,顯得格外莊重。葉淩雲身著朝服,站在供桌前,神情肅穆。
李婉清和兩個兒子葉風、葉明也換上了節日的盛裝,站在一旁,等待著祭灶神的儀式正式開始。
葉明雖然是從現代穿越而來,對這一切感到陌生,但他也被這莊重的氛圍所感染,心中不禁生出幾分敬畏。
他看著府邸裏的一切,從紅彤彤的燈籠到精美的供品,從莊重的祭壇到每一個人臉上的虔誠,他終於明白,這不僅僅是一場祭祀儀式,更是一個家族對未來的祈願,對神靈的敬畏,以及對傳統文化的傳承。
然後就給他了一個不小的震撼。
果然是國公府,就是跟普通老百姓不一樣,就像有個電影裏的台詞那樣,不求最好,隻求最貴。
“少爺,起床了。”
新的一天在清雪的唿喊聲中到來,葉明緩緩睜開眼,打了個哈欠,看著清雪再收拾一件新衣服就好奇地問道。
“清雪,今天也不是過年啊,怎麽要換新衣服了?”
沒記錯的話,好像還有差不多十天才過年,這怎麽就開始準備新衣服了。
“少爺,今天是二十三,按照傳統要祭灶神的,不穿新衣服怎麽能行。”
清雪一邊打理著葉明的新衣服,一邊跟他解釋道。
“祭灶神?聽起來很有趣呢,這可一定得參加。”葉明來了興致,一下子從床上坐起來。
“那自然是有趣的,而且這可是很莊重的事。”
清雪將新衣遞過來。
葉明換好衣服就出了院子。
臘月二十三,小年將至,國公府的祭灶神儀式即將拉開帷幕。府邸上下早已被精心布置,每一處細節都彰顯著權貴之家的莊重與奢華,也寄托著對新年的祈願與祝福。
清晨的陽光灑在國公府的高大府門上,門楣上早已貼上了嶄新的春聯,紅底黑字,筆力遒勁,透出一股莊嚴肅穆之感。
兩側的石獅也被重新擦拭,威嚴地守護著府門,仿佛在迎接即將到來的神聖時刻。
府門兩側,高高掛起的紅燈籠隨風輕輕搖曳,紅色的綢緞在燈籠上飄動,增添了幾分喜慶。燈籠上繪有金色的蝙蝠和祥雲,寓意著“福從天降”和“雲蒸霞蔚”。
府門內,一條長長的紅毯從門口一直鋪到大廳,象征著紅紅火火,一路順遂。
鋪這個地毯的時候葉明還詫異呢,怎麽這麽早就鋪上了,不應該是過年才鋪嗎?
福伯的解釋是,先鋪一條,等過年的時候再換新的。
穿過府門,便是開闊的庭院。庭院中,假山被重新堆砌,流水潺潺,魚兒在池中遊動,仿佛也在為祭灶神的儀式增添幾分靈動。
庭院四周的迴廊上,掛滿了彩燈和錦緞,每一盞燈都精心製作,繪有蓮花、牡丹等吉祥花卉,寓意著富貴吉祥。
今天廚房是祭灶神的核心之地,也是府邸裝飾的重點區域。
葉明來的時候,廚房的灶台已經被徹底擦拭幹淨,灶神的神龕被重新裝飾,貼上了嶄新的對聯:“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
神龕上方懸掛著一幅精美的灶神畫像,畫像中的灶神身著官袍,麵容威嚴,兩側侍立著童男童女,手持香爐和寶瓶,寓意著平安與吉祥。
祭壇被布置在廚房的正中央,供桌上鋪著紅色的錦緞,上麵擺放著精心準備的供品。
供品琳琅滿目:有金黃的油果、紅彤彤的糖瓜、香甜的糕點,還有豐盛的飯菜和美酒。每一樣供品都經過精心挑選和製作,寓意著對灶神的敬意和祈求庇佑的心願。
供桌前的香爐也被擦拭得鋥亮,香爐上雕刻著龍鳳呈祥的圖案,象征著吉祥如意。香爐兩側擺放著燭台,燭台上插著紅色的蠟燭,燭光搖曳,映照出一片莊嚴肅穆的氛圍。
祭灶神的儀式不僅僅局限於廚房,葉明發現大廳也經過了精心布置,以迎接這一重要時刻。
大廳的正中央懸掛著一幅巨大的中堂,上麵書寫著“敬天法祖”四個大字,彰顯著國公府對祖先和神靈的敬畏之心。
大廳的兩側擺放著八仙桌和太師椅,每一張桌子上都鋪著紅色的桌布,上麵擺放著香爐、燭台和供品。供品中不僅有祭灶神的糖果和糕點,還有象征著豐收的五穀雜糧,寓意著來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大廳的牆壁上懸掛著精美的字畫,每一幅都寓意深遠。其中一幅畫著一幅《天官賜福圖》,畫中的天官手持如意,麵帶笑容,寓意著新的一年裏,全家都能得到天官的庇佑,萬事如意。
府邸的每一個角落都透露出對祭灶神儀式的重視。走廊的牆壁上,貼著用金箔紙剪成的福字,寓意著福氣滿門。
門窗上也貼著紅色的剪紙,剪紙圖案豐富多樣,有喜鵲登梅、鯉魚跳龍門等,象征著吉祥如意和步步高升。
府裏的下人們也都換上了嶄新的製服,頭戴紅色的帽子,腰係紅色的腰帶,臉上洋溢著節日的喜悅。他們穿梭在府邸的各個角落,忙碌著為祭灶神的儀式做最後的準備。
福伯更是親自監督每一個細節。他不時地提醒著下人們:“供品要擺放整齊,香爐要擦得亮亮的,可不能讓灶神爺不高興。”
他的聲音洪亮而有力,仿佛在為整個府邸注入一種莊重的氛圍。
“福伯,祭灶神這麽隆重嗎?”
葉明在廚房看到了福伯,就開口好奇地問道。
福伯一臉正色道:“少爺,這祭灶神關乎著全府上下一年的運勢,自是隆重非常。”
葉明若有所思地點點頭。
“三少爺,您也快來拜拜灶神,保佑咱們府上平安順遂。”福伯招手道。
葉明走上前去,好奇地問福伯:“福伯,這灶神真有這麽靈驗嗎?”
福伯笑了笑:“少爺,心誠則靈嘛。往年祭灶神後,家中都會少些災禍之事。”
隨著祭灶神的時刻臨近,府邸的氛圍也愈發莊重。廚房裏,火光跳躍,灶台上的火焰熊熊燃燒,仿佛在歡迎灶神的到來。供桌上的香爐裏,檀香的煙霧嫋嫋升起,彌漫在整個廚房,讓人感受到一種神聖的氣息。
大廳裏,燭光搖曳,映照在每一個人的臉上,顯得格外莊重。葉淩雲身著朝服,站在供桌前,神情肅穆。
李婉清和兩個兒子葉風、葉明也換上了節日的盛裝,站在一旁,等待著祭灶神的儀式正式開始。
葉明雖然是從現代穿越而來,對這一切感到陌生,但他也被這莊重的氛圍所感染,心中不禁生出幾分敬畏。
他看著府邸裏的一切,從紅彤彤的燈籠到精美的供品,從莊重的祭壇到每一個人臉上的虔誠,他終於明白,這不僅僅是一場祭祀儀式,更是一個家族對未來的祈願,對神靈的敬畏,以及對傳統文化的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