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製作零件
穿越之我在古代搞發明 作者:青田12138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自從上次葉明親自帶人下了一次礦以後,就沒有再出現什麽問題了,這些災民的問題算是得到了解決。
接下來就是莊子裏那些老弱婦孺的問了,也不知道魯山那個織布機弄的怎麽樣了。
他休息了一天以後,就來到了府裏的偏院,這裏就是魯山和一眾工匠研究製作織布機的地方。
屋子內,魯山和一眾工匠正在製作新織布機的部件。工作台上擺放著各種工具和材料,包括木材、金屬條、皮革和繩索。
魯山手持設計圖紙,其他的工匠則準備著手頭的工作。
“魯師傅,怎麽樣了?弄清楚圖紙了嗎?”
葉明進來拿起桌上的一個金屬條看著魯山問道。
魯山抬起頭,眼神透著自信,“迴稟少爺,這圖紙已瞧明白了。已經製造出不少零件來了,隻是其中有幾處細節,還需要調整一下。”
葉明微微皺眉,“哦?哪幾處?說來聽聽。”
魯山指著圖紙上一處連接結構道:“大人您看,此處若按照現在的設計,運轉起來怕是不夠順暢,容易卡頓,會影響織布速度。”
旁邊一位老工匠也附和道:“魯師傅所言極是,我們打算改成榫卯嵌套,如此既能保證穩固,又不會阻礙運轉。”
葉明聽後,仔細端詳一番,點頭稱讚,“你們不愧是能工巧匠,想得極為周到。就按你們說的來,那這改進大概需要多久時日?”
“少爺,快則三日,慢則五日就能完工。”
魯山撓撓頭說道。
葉明放下手中金屬條,拍了拍魯山的肩膀,“嗯,魯師傅,此事關係重大,不僅關乎莊子裏老弱婦孺生計,若是成功推廣出去,對於整個國家都是大功一件。本少爺期待著你們早日大功告成。”
“是,少爺。”
眾工匠齊聲應諾,隨後又幹勁十足地投入到織布機的製作當中。
葉明看了一會兒後就走了,留下一眾師傅繼續討論著,製作著。
“王師傅,我們先從製作飛梭開始。這是新織布機的關鍵部件,需要精確的尺寸和平滑的表麵。”
魯山拿著圖紙低著頭說道。
“了解,魯師傅。我們需要什麽樣的木材?”
王師傅說道。
“按照少爺圖紙的要求,我們需要硬木,因為它更耐用,不易變形。這裏標記了飛梭的尺寸,我們先按照這個尺寸來切割。”
魯師傅把圖紙遞到他跟前說道,
王師傅拿起鋸子,開始按照魯山指定的尺寸切割木材。
“這樣切割可以嗎?”
王師傅一邊切割一邊問道。
“對,就是這樣。接下來,我們需要用砂紙打磨這些邊緣,確保它們光滑,沒有毛刺。”
魯師傅看著切割的表麵說道,
王師傅按照葉明的指示,仔細地打磨飛梭的邊緣。
“陳師傅,接下來,我們需要製作飛梭的金屬部分。這些金屬條將用來連接飛梭和圖紙上少爺寫出來的滑輪係統。”
魯山吩咐要王師傅以後,又跟一旁的陳師傅說道。
“魯師傅,這些金屬條需要彎曲成特定的形狀嗎?”
陳師傅拿起金屬條問道。
“是的,我們需要用鐵錘和鉗子來彎曲它們。這裏,我先示範一下。”
魯山點點頭,然後拿起鐵錘和鉗子,開始照著圖紙彎曲金屬條,陳師傅仔細觀察著。
然後他接過金屬條,嚐試彎曲金屬條。
“我試試,這樣對嗎?”
“對,但是這裏需要再彎一點,確保它能夠緊密地貼合滑輪。”
魯山說道。
陳師傅在魯山的指導下,逐漸掌握了彎曲金屬條的技巧。
魯山指著圖紙上的皮革和繩索說道:“現在,我們來處理傳動係統。這些皮革將用來製作皮帶,連接腳踏板和滑輪。”
陳師傅放下金屬條,拿起皮革問道:“這些皮帶需要多長?”
“根據圖紙上的標記,我們需要這樣長度的皮帶。然後還得在這上麵打孔。”
魯山看著圖紙說道。
陳師傅看完以後按照魯山的指示,開始切割皮革並打孔。
“很好,陳師傅。這些皮帶製作得很精準。”
魯山看著陳師傅的動作一邊點頭,一邊說道。
“嗬嗬嗬。。。。魯師傅過獎了,都是少爺畫的精準,這些皮帶需要調整嗎?”
陳師傅笑嗬嗬的說道。
“嗯,不錯,我們需要確保皮帶的鬆緊適中,既不鬆弛也不緊繃。這樣,腳踏板操作時才能順暢。”
魯山點點頭說道。
兩人繼續工作,魯山不時地檢查部件的尺寸和質量,陳師傅則按照魯山的指示,認真地製作每一個部件。
另一邊的王師傅在打磨著飛梭。
魯山滿意地看著完成的部件說道:“陳師傅,您的手藝真是不錯。這些部件製作得非常完美,看起來跟少爺圖紙上的一模一樣。”
“哎喲,魯師傅您太過獎了,多虧了您的指導。能參與製作這樣的新織布機,我感到非常榮幸。”
陳師傅笑嗬嗬的說道。
隨著新部件一個個完成,兩人對新織布機的期待也越來越強烈。屋子內充滿了忙碌而有序的工作氣氛,每一個新部件的完成都是向成功邁出的一步。
另一邊的葉明出了門後,就帶著李天寶來到了城門外,他準備看看現在這裏災民的情況怎麽樣了。
“福伯,這幾天怎麽樣了?災民還多嗎?”
他找到正在忙活的福伯問道,他覺得經過這麽多天的招工,這災民應該減少了吧。
福伯直起腰,擦了擦額頭的汗水,迴道:“少爺,災民確實少了許多。之前招來挖礦的人不少,還有些去別的地方謀生計了。剩下的這些大多是老弱病殘,幹不了重活的。”
還有老弱病殘?
葉明眉頭微皺,目光中滿是憂慮,“這老弱病殘也不可不管,天氣漸冷,他們若無依靠,恐難熬過寒冬。”
李天寶在旁附和道:“少爺仁慈,可是咱們莊子也不能無限製收容啊。人一多不說莊子裏的人怎麽想,就是這物資我們恐怕也負擔不起啊。”
葉明手撫下頜,沉思片刻後道:“那這樣吧,在城郊尋一處空地,搭建簡易居所,再施些粥飯棉衣,讓他們先暫渡難關,然後再打發他們迴原籍去吧。”
“如果原籍實在沒家裏人,再送到莊子上去。”
聽到李天寶的話,葉明也明白了過來,他一味的收容這些災民是不可行的,有勞動力的還行,沒勞動力的他也負擔不起啊,隻能是想辦法送他們迴原籍了。
福伯麵露敬佩之色,“少爺此計甚好,老奴這就去安排。”
葉明又看向城門方向,那裏仍有三三兩兩災民徘徊。
“希望這織布機能盡快製好,到時候就沒這麽大的壓力了。”
說完便轉身迴城。
接下來就是莊子裏那些老弱婦孺的問了,也不知道魯山那個織布機弄的怎麽樣了。
他休息了一天以後,就來到了府裏的偏院,這裏就是魯山和一眾工匠研究製作織布機的地方。
屋子內,魯山和一眾工匠正在製作新織布機的部件。工作台上擺放著各種工具和材料,包括木材、金屬條、皮革和繩索。
魯山手持設計圖紙,其他的工匠則準備著手頭的工作。
“魯師傅,怎麽樣了?弄清楚圖紙了嗎?”
葉明進來拿起桌上的一個金屬條看著魯山問道。
魯山抬起頭,眼神透著自信,“迴稟少爺,這圖紙已瞧明白了。已經製造出不少零件來了,隻是其中有幾處細節,還需要調整一下。”
葉明微微皺眉,“哦?哪幾處?說來聽聽。”
魯山指著圖紙上一處連接結構道:“大人您看,此處若按照現在的設計,運轉起來怕是不夠順暢,容易卡頓,會影響織布速度。”
旁邊一位老工匠也附和道:“魯師傅所言極是,我們打算改成榫卯嵌套,如此既能保證穩固,又不會阻礙運轉。”
葉明聽後,仔細端詳一番,點頭稱讚,“你們不愧是能工巧匠,想得極為周到。就按你們說的來,那這改進大概需要多久時日?”
“少爺,快則三日,慢則五日就能完工。”
魯山撓撓頭說道。
葉明放下手中金屬條,拍了拍魯山的肩膀,“嗯,魯師傅,此事關係重大,不僅關乎莊子裏老弱婦孺生計,若是成功推廣出去,對於整個國家都是大功一件。本少爺期待著你們早日大功告成。”
“是,少爺。”
眾工匠齊聲應諾,隨後又幹勁十足地投入到織布機的製作當中。
葉明看了一會兒後就走了,留下一眾師傅繼續討論著,製作著。
“王師傅,我們先從製作飛梭開始。這是新織布機的關鍵部件,需要精確的尺寸和平滑的表麵。”
魯山拿著圖紙低著頭說道。
“了解,魯師傅。我們需要什麽樣的木材?”
王師傅說道。
“按照少爺圖紙的要求,我們需要硬木,因為它更耐用,不易變形。這裏標記了飛梭的尺寸,我們先按照這個尺寸來切割。”
魯師傅把圖紙遞到他跟前說道,
王師傅拿起鋸子,開始按照魯山指定的尺寸切割木材。
“這樣切割可以嗎?”
王師傅一邊切割一邊問道。
“對,就是這樣。接下來,我們需要用砂紙打磨這些邊緣,確保它們光滑,沒有毛刺。”
魯師傅看著切割的表麵說道,
王師傅按照葉明的指示,仔細地打磨飛梭的邊緣。
“陳師傅,接下來,我們需要製作飛梭的金屬部分。這些金屬條將用來連接飛梭和圖紙上少爺寫出來的滑輪係統。”
魯山吩咐要王師傅以後,又跟一旁的陳師傅說道。
“魯師傅,這些金屬條需要彎曲成特定的形狀嗎?”
陳師傅拿起金屬條問道。
“是的,我們需要用鐵錘和鉗子來彎曲它們。這裏,我先示範一下。”
魯山點點頭,然後拿起鐵錘和鉗子,開始照著圖紙彎曲金屬條,陳師傅仔細觀察著。
然後他接過金屬條,嚐試彎曲金屬條。
“我試試,這樣對嗎?”
“對,但是這裏需要再彎一點,確保它能夠緊密地貼合滑輪。”
魯山說道。
陳師傅在魯山的指導下,逐漸掌握了彎曲金屬條的技巧。
魯山指著圖紙上的皮革和繩索說道:“現在,我們來處理傳動係統。這些皮革將用來製作皮帶,連接腳踏板和滑輪。”
陳師傅放下金屬條,拿起皮革問道:“這些皮帶需要多長?”
“根據圖紙上的標記,我們需要這樣長度的皮帶。然後還得在這上麵打孔。”
魯山看著圖紙說道。
陳師傅看完以後按照魯山的指示,開始切割皮革並打孔。
“很好,陳師傅。這些皮帶製作得很精準。”
魯山看著陳師傅的動作一邊點頭,一邊說道。
“嗬嗬嗬。。。。魯師傅過獎了,都是少爺畫的精準,這些皮帶需要調整嗎?”
陳師傅笑嗬嗬的說道。
“嗯,不錯,我們需要確保皮帶的鬆緊適中,既不鬆弛也不緊繃。這樣,腳踏板操作時才能順暢。”
魯山點點頭說道。
兩人繼續工作,魯山不時地檢查部件的尺寸和質量,陳師傅則按照魯山的指示,認真地製作每一個部件。
另一邊的王師傅在打磨著飛梭。
魯山滿意地看著完成的部件說道:“陳師傅,您的手藝真是不錯。這些部件製作得非常完美,看起來跟少爺圖紙上的一模一樣。”
“哎喲,魯師傅您太過獎了,多虧了您的指導。能參與製作這樣的新織布機,我感到非常榮幸。”
陳師傅笑嗬嗬的說道。
隨著新部件一個個完成,兩人對新織布機的期待也越來越強烈。屋子內充滿了忙碌而有序的工作氣氛,每一個新部件的完成都是向成功邁出的一步。
另一邊的葉明出了門後,就帶著李天寶來到了城門外,他準備看看現在這裏災民的情況怎麽樣了。
“福伯,這幾天怎麽樣了?災民還多嗎?”
他找到正在忙活的福伯問道,他覺得經過這麽多天的招工,這災民應該減少了吧。
福伯直起腰,擦了擦額頭的汗水,迴道:“少爺,災民確實少了許多。之前招來挖礦的人不少,還有些去別的地方謀生計了。剩下的這些大多是老弱病殘,幹不了重活的。”
還有老弱病殘?
葉明眉頭微皺,目光中滿是憂慮,“這老弱病殘也不可不管,天氣漸冷,他們若無依靠,恐難熬過寒冬。”
李天寶在旁附和道:“少爺仁慈,可是咱們莊子也不能無限製收容啊。人一多不說莊子裏的人怎麽想,就是這物資我們恐怕也負擔不起啊。”
葉明手撫下頜,沉思片刻後道:“那這樣吧,在城郊尋一處空地,搭建簡易居所,再施些粥飯棉衣,讓他們先暫渡難關,然後再打發他們迴原籍去吧。”
“如果原籍實在沒家裏人,再送到莊子上去。”
聽到李天寶的話,葉明也明白了過來,他一味的收容這些災民是不可行的,有勞動力的還行,沒勞動力的他也負擔不起啊,隻能是想辦法送他們迴原籍了。
福伯麵露敬佩之色,“少爺此計甚好,老奴這就去安排。”
葉明又看向城門方向,那裏仍有三三兩兩災民徘徊。
“希望這織布機能盡快製好,到時候就沒這麽大的壓力了。”
說完便轉身迴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