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宋年間,有個名叫無極縣的地方,此地有一處盆窯。這盆窯可邪門得很,不知從何時起,但凡有南來北往之人帶著財物路過此地,大多是有去無迴,活不見人,死不見屍,時間一長,這地方就像被一片陰霾籠罩,讓周圍的百姓都心生畏懼。


    有一日,一個山西商人帶著貨物途經此地。這商人麵容和善,眼中透著精明,滿心想著做完這趟買賣能讓家人過上更好的日子。可他不知道,厄運正悄然降臨。


    那盆窯的燒窯人見財起意,趁著商人不注意,猛地將他砸死,而後喪心病狂地把他砸成肉泥,混在膠泥之中,做成了一個盆坯,放入窯中燒製。待出窯之時,誰也瞧不出這烏黑的盆竟藏著如此慘烈的冤情。


    話說有個叫張別古的老頭,家境貧寒卻心地善良。這日,他正巧路過盆窯。窯前擺著許多新出窯的盆,張別古本想買個合用的。他在那堆盆裏挑來挑去,敲敲這個,聲音沉悶,看看那個,樣子也不稱意。


    這時,燒窯的人遞過來一個烏盆,這盆烏黑鋥亮,圓溜溜的,張別古拿在手上敲了敲,那聲音又響又脆,當下就付了錢買下,背著烏盆往家走。


    走著走著,張別古突然聽到身後傳來一陣微弱的聲音,像是有人在喊“冤枉,冤枉!”那聲音帶著濃濃的山西口音。


    張別古起初以為自己聽錯了,可那聲音卻不斷傳來,他心裏直發毛,壯著膽子問:“烏盆,是你在說話嗎?你有什麽冤枉,就對我說吧,我雖隻$是個窮苦老頭,但也知道善惡有報,定會幫你。”


    那烏盆竟真的說起話來,一五一十地把自己如何被商人被謀害,又被做成盆子的經過說了出來。


    張別古聽得義憤填膺,說道:“烏盆啊,你莫怕,明日我就帶你去縣衙告狀,定要為你討迴公道。”


    第二天,張別古一大早就抱著烏盆來到縣衙擊鼓喊冤。


    而當時此地的縣令正是包拯,包拯升堂問案,見堂下是個老頭抱著個盆,便問:“你有何冤情?”


    張別古趕忙迴答:“大人,我是為這烏盆喊冤啊,它被人害了性命,如今陰魂不散,特來求大人為它做主。”


    包拯一聽,覺得甚是荒唐,便叫了聲:“烏盆!”可那烏盆毫無反應。包拯又大聲叫了一次,烏盆依舊不說話。包拯眉頭一皺,說道:“哼!你這老頭,休得胡言亂語,擾亂公堂。衙役,將他轟出去!”


    張別古滿心委屈,抱著烏盆走出大堂,邊走邊埋怨:“烏盆啊烏盆,咱們說得好好的,到了大堂,你怎麽就不說話了呢?”


    烏盆迴答道:“大人,門口那些站崗的衙役拿著刀槍,我害怕,不敢進去。”


    第三天,張別古不甘心,又來到縣衙擊鼓。包拯問他:“你為何又來?”


    張別古忙說:“大人,烏盆真會說話,它說衙門口有站崗的,它害怕不敢進來。”


    包拯心想,這老頭難道真是被人蠱惑了?但看他一臉認真,便下令撤了門口的衙役,讓張別古帶著烏盆進來。


    張別古把烏盆放在案桌上,包拯威嚴地喊道:“烏盆!”烏盆沒有迴應。包拯再喊,它還是一聲不吭。包拯大怒:“大膽刁民,竟敢再次戲耍本縣,給我打四十大板!”


    可憐的張別古就這樣挨了打,一瘸一拐地往家走,邊走邊抱怨:“烏盆啊,你怎麽又不說話,害得我挨了這一頓板子。”


    烏盆迴答:“大人,我赤身露體的,在大堂之上覺得害臊,所以不敢說話。”


    張別古無奈地歎了口氣:“唉,罷了罷了,我就好人做到底,明天再帶你去。”


    第四天,張別古忍著傷痛,又抱著烏盆來到縣衙。包拯見他又來了,眉頭緊皺:“烏盆不說話,你讓本縣如何斷案?”


    張別古急忙說道:“大人,烏盆說它赤身露體不好意思,給它穿件衣裳它就說話了。”


    包拯半信半疑,但還是讓衙役撤了門崗,並拿來一件棉襖。張別古抱著烏盆進堂,把烏盆放在案桌上,給它蓋上棉襖。


    包拯再次喊道:“烏盆。”


    隻聽烏盆迴答:“有呀。”


    包拯神色一凜:“你有什麽冤屈,如實道來,本縣定當為你主持公道。”


    烏盆便把自己的悲慘遭遇詳細說了一遍。包拯聽後,怒發衝冠,當即扔下飛簽火票,命衙役去捉拿那幾個燒窯的人。


    不多時,燒窯人被帶到大堂。包拯目光如炬,三審兩問之下,燒窯人在證據麵前無法狡辯,隻得認罪畫押。原來,他們早已不是第一次幹這等喪心病狂的勾當了。


    最後,包拯宣判:“燒窯賊子為圖錢財,謀害無辜,罪大惡極,明日斬首示眾。張別古仗義為冤魂伸冤,賞銀百兩。


    將烏盆送迴山西商人老家,讓其魂歸故裏。”


    自此,包拯審烏盆的故事在民間流傳開來,人們都稱讚包拯斷案如神,是百姓的青天。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民間鬼事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楓林暮雪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楓林暮雪並收藏民間鬼事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