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皇伏羲很明確的記得,知生部落首領當年把知生推薦上來之時,並沒有提到半個字是關於他癡癡傻傻的十年經曆。
知生部落首領是很清楚,知生是作為人皇候選人來培養,所有他的成長經曆都需要清清白白的。
關於這點,他是不可能有任何隱瞞的。
如果他沒有撒謊,那麽問題就來了。
能影響到所有人記憶產生偏差的必然是法則之力。當時知生自己沒有覺醒自身靈是不可能有法則之力的。而這個法則之力的來源,就隻有可能是先天法寶上記載的從天而降的巨大山型先天法寶或者說是被知生死死握住的那塊三色石頭。
果然在先天法寶記錄中,第二個記錄就是關於這塊石頭的。
據知生自己口述。
三色石,真名為三生石。
所謂三生,即前生,今生,來生。
三生代表的並不隻是一個輪迴的過程。而是代表一個人族的永生永世不能擺脫的命運羈絆,即為宿命。
這種不能擺脫的宿命,知生自己把他命名為因果。
意思是種什麽樣的因必受什麽樣的果。
按照知生自己對於因果的認知來看。
因果宿命都是由人族自身做出的選擇來決定的。因果宿命,在知生看來是一條線,最前麵和最後麵的兩個點。一件事情的開頭是最前麵的那個點,而結尾則是最後麵的那個店。
這兩個點的生成幾乎都是同時,所以知生一直認為這是一種宿命的表現。從最開始的那根點伸出一個線,這條線可以不停拐彎但是最後終點確是不能改變。
不過人族壽命很短,所以往往種下的因還未有果之時,已經結束了自己的生命,變成生後靈的這種奇怪的形式。
生後靈,這種奇怪的形式。好像和人族本身活著的時候並不共用一條因果線。一旦人族變成身後靈後,就能擺脫生為人族時的所受之果的那個點,一切歸零。
而三生石存在的意義,或者說它表現出來的法則來看。它隻有兩個法則表現,一是,滅果。也就是說,它能在同時產生的因果點中滅掉果這個點。第二個則是他能夠幫人族續上本來因為死亡變成身後靈斷掉的那個因果點。
第一點滅果,這條法則表現,知生很能明白。而且這條法則威力其實是很強大的存在。比如說,為什麽人族所有的人包括先天法寶,都會莫名其妙的忽視山型先天法寶的存在。就是因為山型先天法寶,在人族看到它後產生因果點後,滅掉了果這個點。一個沒有結果的事情,人族自然不能記得或者說想起有這麽件事情。因為看到是因,記得是果。
這條法則
表現還能適應於無數的地方,甚至可以隨意改變命運,當然知生還沒有到那種地步。
但是第二個法則表現,知生一直都覺得有些莫名其妙。這條法則表現曾經困惱了知生很長時間。(讓他一直表現出來癡癡傻傻的十年是時間。)
得到三生石這件先天法寶的瞬間,他就知道了三生石的兩條法則表現。他不明白第二條法則表現的意義,而他當時年紀還小,膽子大的沒邊。(從他敢一個人進山型先天法寶內部就知道。)所以他在想不明白的情況下,果斷就把第二條法則表現用在了自身。
這一弄,就出大事了。
他剛得到先天法寶,雖然先天法寶已然認他為主,順利的成為了先天法寶執掌人。但是他連自身靈都沒有激活。(當時他也不懂這些,人族也沒有宣傳過。所有的法寶執掌者抖還處於保密階段,就連人皇伏羲和地皇神農都沒有宣傳過。當時人族普遍認為他們是生而大能的聖人。)
先天法寶的法則表現全部來自於先天法寶自身法則自身運轉。它可不知道知生受不受的了,一股腦把知生從遠古誕生之時到現在的所有因果長線就全部接上。
無數條前生的因果長線一接上,立刻有很多瞬間接產生了果。這些果裏麵,有好的果,也有惡果。
好的果對於知生來說是有些好處的,但是惡果卻能一下就要了他的命。要不是三生石有自動護主功能,不停幫他消除會直接導致喪命的惡果,知生說不定在對自己使用第二條法則表現時,就暴斃當場了。
三生石不停的消除惡果,可是惡果也一直在產生。他們兩個之間產生了一種微妙的平衡。這種微妙在十年後,知生自身對法則掌握到一定程度後,才徹底被打破。
但是知生這些年來,惡果其實還一直在產生。隻不過他斬斷惡果的速度超過產生惡果的速度,從外表上沒有表現出來罷了。
而且他到現在為止還是沒有能完全掌控三生石,三生石那種自然而然斬斷和自己的有關事務所有的果。所以他心中的疑問甚至沒辦法和人訴說,一旦涉及到三生石的事情。
對方都會表現出,沒聽到,沒反應。
綜合先天法寶上麵的記載,人族智者和人皇伏羲,孟婆終於明白知生再次瘋癲的原因。
跟他們最初預想的是因為受到折磨導致精神崩潰完全不一樣。
現在看來,他更像是和最初得到三生石一樣,被惡果壓製,先天法寶自身保護他而出現的表象。
人族智者們猜測,也許這種瘋瘋癲癲的狀態,能保證知生不在產生新的能快速結果的惡果,導致他的負擔加重。
而他之所以再次出現這種自我保護的狀態,
人族智者們猜測可能是因為加入了數目眾多或者強大的因果點。
而產生這些因果點的,不是知生本身。而是跟知生有一定關係的孽鏡台。
本來孽鏡台的出現,讓人族看到未來一片光明。但是知生現在表現出來的狀態,讓孽鏡台展現給人族的光明未來蒙上了一層厚厚的陰影。
按照先天法寶中記載由知生自述的因果理論來看。
孽鏡台未來產生的惡果,將大大超出所有人的想象。而現在這些惡果由知生一人承擔,他要完全清醒過來,也將是一個大大的問題。
(本章完)
知生部落首領是很清楚,知生是作為人皇候選人來培養,所有他的成長經曆都需要清清白白的。
關於這點,他是不可能有任何隱瞞的。
如果他沒有撒謊,那麽問題就來了。
能影響到所有人記憶產生偏差的必然是法則之力。當時知生自己沒有覺醒自身靈是不可能有法則之力的。而這個法則之力的來源,就隻有可能是先天法寶上記載的從天而降的巨大山型先天法寶或者說是被知生死死握住的那塊三色石頭。
果然在先天法寶記錄中,第二個記錄就是關於這塊石頭的。
據知生自己口述。
三色石,真名為三生石。
所謂三生,即前生,今生,來生。
三生代表的並不隻是一個輪迴的過程。而是代表一個人族的永生永世不能擺脫的命運羈絆,即為宿命。
這種不能擺脫的宿命,知生自己把他命名為因果。
意思是種什麽樣的因必受什麽樣的果。
按照知生自己對於因果的認知來看。
因果宿命都是由人族自身做出的選擇來決定的。因果宿命,在知生看來是一條線,最前麵和最後麵的兩個點。一件事情的開頭是最前麵的那個點,而結尾則是最後麵的那個店。
這兩個點的生成幾乎都是同時,所以知生一直認為這是一種宿命的表現。從最開始的那根點伸出一個線,這條線可以不停拐彎但是最後終點確是不能改變。
不過人族壽命很短,所以往往種下的因還未有果之時,已經結束了自己的生命,變成生後靈的這種奇怪的形式。
生後靈,這種奇怪的形式。好像和人族本身活著的時候並不共用一條因果線。一旦人族變成身後靈後,就能擺脫生為人族時的所受之果的那個點,一切歸零。
而三生石存在的意義,或者說它表現出來的法則來看。它隻有兩個法則表現,一是,滅果。也就是說,它能在同時產生的因果點中滅掉果這個點。第二個則是他能夠幫人族續上本來因為死亡變成身後靈斷掉的那個因果點。
第一點滅果,這條法則表現,知生很能明白。而且這條法則威力其實是很強大的存在。比如說,為什麽人族所有的人包括先天法寶,都會莫名其妙的忽視山型先天法寶的存在。就是因為山型先天法寶,在人族看到它後產生因果點後,滅掉了果這個點。一個沒有結果的事情,人族自然不能記得或者說想起有這麽件事情。因為看到是因,記得是果。
這條法則
表現還能適應於無數的地方,甚至可以隨意改變命運,當然知生還沒有到那種地步。
但是第二個法則表現,知生一直都覺得有些莫名其妙。這條法則表現曾經困惱了知生很長時間。(讓他一直表現出來癡癡傻傻的十年是時間。)
得到三生石這件先天法寶的瞬間,他就知道了三生石的兩條法則表現。他不明白第二條法則表現的意義,而他當時年紀還小,膽子大的沒邊。(從他敢一個人進山型先天法寶內部就知道。)所以他在想不明白的情況下,果斷就把第二條法則表現用在了自身。
這一弄,就出大事了。
他剛得到先天法寶,雖然先天法寶已然認他為主,順利的成為了先天法寶執掌人。但是他連自身靈都沒有激活。(當時他也不懂這些,人族也沒有宣傳過。所有的法寶執掌者抖還處於保密階段,就連人皇伏羲和地皇神農都沒有宣傳過。當時人族普遍認為他們是生而大能的聖人。)
先天法寶的法則表現全部來自於先天法寶自身法則自身運轉。它可不知道知生受不受的了,一股腦把知生從遠古誕生之時到現在的所有因果長線就全部接上。
無數條前生的因果長線一接上,立刻有很多瞬間接產生了果。這些果裏麵,有好的果,也有惡果。
好的果對於知生來說是有些好處的,但是惡果卻能一下就要了他的命。要不是三生石有自動護主功能,不停幫他消除會直接導致喪命的惡果,知生說不定在對自己使用第二條法則表現時,就暴斃當場了。
三生石不停的消除惡果,可是惡果也一直在產生。他們兩個之間產生了一種微妙的平衡。這種微妙在十年後,知生自身對法則掌握到一定程度後,才徹底被打破。
但是知生這些年來,惡果其實還一直在產生。隻不過他斬斷惡果的速度超過產生惡果的速度,從外表上沒有表現出來罷了。
而且他到現在為止還是沒有能完全掌控三生石,三生石那種自然而然斬斷和自己的有關事務所有的果。所以他心中的疑問甚至沒辦法和人訴說,一旦涉及到三生石的事情。
對方都會表現出,沒聽到,沒反應。
綜合先天法寶上麵的記載,人族智者和人皇伏羲,孟婆終於明白知生再次瘋癲的原因。
跟他們最初預想的是因為受到折磨導致精神崩潰完全不一樣。
現在看來,他更像是和最初得到三生石一樣,被惡果壓製,先天法寶自身保護他而出現的表象。
人族智者們猜測,也許這種瘋瘋癲癲的狀態,能保證知生不在產生新的能快速結果的惡果,導致他的負擔加重。
而他之所以再次出現這種自我保護的狀態,
人族智者們猜測可能是因為加入了數目眾多或者強大的因果點。
而產生這些因果點的,不是知生本身。而是跟知生有一定關係的孽鏡台。
本來孽鏡台的出現,讓人族看到未來一片光明。但是知生現在表現出來的狀態,讓孽鏡台展現給人族的光明未來蒙上了一層厚厚的陰影。
按照先天法寶中記載由知生自述的因果理論來看。
孽鏡台未來產生的惡果,將大大超出所有人的想象。而現在這些惡果由知生一人承擔,他要完全清醒過來,也將是一個大大的問題。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