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之路剛開個頭就被暫停。
在這中間還發生了一個小序曲。
人族也是才發現,這一套方案一開頭就不好停下來。一尊先天神靈根本不足以保持穩定性。自從封神掃把星後,天地法則開始變化無常,遊離在空中的法則有逐漸狂暴之象。
這種情況是人族最害怕的。一旦天地法則狂暴之後,必然會導致三大法則的注意。一旦引起對方注意之後,根本沒有機會再次實行下一次封神計劃。
人族這邊剛把這個猜測告訴先天神靈那邊,連話都還沒說完。先天神靈們就自己動手把那尊被封為掃把星的先天神靈當著人族麵解決掉了。祂們不但殺死了祂軀體,還在虛空內打散了祂的法則,斷掉祂轉生的可能性。
先天神靈動手幹脆利落,沒有一絲猶豫。
這種雷霆手段,在場的人族看在眼裏,涼在心裏。對自己人都這麽狠,更不要說對待人族了。
還好當年考慮了無數後手,不然一旦先天神靈發現人族沒有利用價值後,絕對要比那個倒黴的先天神靈下場還慘。
先天神靈根本沒空考慮人族的感受,因為祂們需要抓緊時間,再次討論被封神的可行性和重新擬定名單。
在先天神靈看來,封神的三百六十五尊正神之位。確定無疑是三百六十五條通天大道。
原本被選出來當實驗品的那些低級先天神靈,顯然不適合在占據這些通天大道。
但是如果要上頂級的先天神靈的話,這條通天之路的風險評估就該從新做了。
人族這邊則要考慮的是另外一個問題。當時人族為了取信先天神靈,在封神計劃中,要求了一百個六十五個名額。
本來人族打算讓自己這邊的先天神靈分批次上封神計劃的。這樣既能保證安全性,又能取信對方。
但是現在看來原計劃將全部被打破了。如果到最後還是沒有想出別的辦法的話,必然是要一起封神的。
可是人族這邊全部先天神靈撈起來都不足一百六十五尊。
這種情況之下,人族無疑是要把剩餘的名額讓出去的。可是見識到封神之後的實際效果後,人族怎能甘心把如此寶貴的名額讓出。
雖然人族確實在封神計劃裏麵留下了很多後門和牽製手段。
但是這可是一條真正的通天大道。萬一哪一天,真的有先天神靈率先走通了這條大道。
到時人族將徹底失去所有價值,並且會落一個萬劫不複的下場。
人族沒有辦法評估這些風險,但是絕對不能讓設計了億萬年的局,變成一個坑把自己埋了。
人族把人族之內所有智者全部召集起來,
討論應對方案。
這次事情如此緊急,留給人族的時間肯定不會太多。人族智者一時半會還真拿不出一個兩全其美之法。
正當人族無計可施之時。
先天神靈孟婆偷偷摸摸找上門來。
對於孟婆這尊在九州已經消失了千萬年的先天神靈。人族顯得異常陌生,畢竟人族壽元不長。就算是此時已經出現了一些特殊的記載方式。
但是記錄的也都是些重要的事情和人物。至於孟婆這種從遠古至今都沒啥存在感的先天神靈,並不在人族的記錄範圍之內。
孟婆倒也不是個愛廢話的性子,祂直接提出人族能給祂一個封神名額,祂就告訴人族一個破局之法。
人族為此事再次召集人族智者和先天神靈一起談論此事。
首先人族必須要搞清楚孟婆的身份。先天神靈雖然是一個很鬆散的種族,但是祂們也有領導圈子劃分。實力越強者自然在種族內處於統治地位。
比如親自動手殺死被人族封為掃把星的那位,就是祂們中處於統治地位的先天神靈之一。
人族在這一段時間和先天神靈接觸之下,大致弄清楚了在先天神靈中處於統治地位的是那些。
先天神靈中處於絕對統治地位的有一百零八尊。祂們被先天神靈們尊稱為神祇。
神祇其實是兩個詞組成,其中“神”指天神,“祇”則指地神。
天神三十六尊,地神七十二尊。
雖然人族到現在為止還沒有摸清楚一百零八尊神祇具體是指向於那些先天神靈。
不過孟婆顯然不屬於這一百零八位神祇之列。
不因為別的,而是因為祂實力不配。
由元始天王和九真天王共同試探之後,祂們得出結論。
這個自稱孟婆的先天神靈大致水平,因該是接近三寶三元君,但是還是要稍稍差一點。
以祂的實力,在一萬一千八百七十三尊先天神靈中屬於中等偏上水準。
以先天神靈強者為尊的規則,祂絕對不可能是先天神靈中的高層存在。
得出這個結論之後,人族心裏就稍微有底了。看來這尊先天神靈,有很大可能是真的看到了封神的利益,而選擇站入人族陣營。
先天神靈和別的種族不同,祂們天性冷漠自私。從來不以群體出現,就算是現在先天神靈齊聚昆侖山。
但是一萬一千八百七十三尊先天神靈依然是以個體的方式居住。彼此之間最少也要離合百八十裏地。
人族研究後認為,可能是因為祂們的延續方式和存在形式導致。畢竟祂們沒有大部分種族一樣血緣關係的依存。甚至可以說祂們之間
的種族關係也隻是勉強成立。
祂們是不是一個種族,就連祂們自己都搞不清楚。除去隻是存在形式相似之外。祂們自己也找不到各自之間的相似點。
並且祂們中大部分法則其實是想克的。如果按照法則爭鬥的話,幾乎都是不死不休的對立麵。
所以到現在為止,先天神靈也隻是一個鬆散的維係。不然憑祂們的實力,在遠古早期萬族都為找到法則之路前,早就一統九州大陸了,哪裏輪得到後來遠古萬族的崛起。
而祂們的後來取得一定聯係的原因。還是因為遠古後期萬族崛起之後。祂們感覺到威脅,為了各自掩飾身份,才達成的共識。
(本章完)
在這中間還發生了一個小序曲。
人族也是才發現,這一套方案一開頭就不好停下來。一尊先天神靈根本不足以保持穩定性。自從封神掃把星後,天地法則開始變化無常,遊離在空中的法則有逐漸狂暴之象。
這種情況是人族最害怕的。一旦天地法則狂暴之後,必然會導致三大法則的注意。一旦引起對方注意之後,根本沒有機會再次實行下一次封神計劃。
人族這邊剛把這個猜測告訴先天神靈那邊,連話都還沒說完。先天神靈們就自己動手把那尊被封為掃把星的先天神靈當著人族麵解決掉了。祂們不但殺死了祂軀體,還在虛空內打散了祂的法則,斷掉祂轉生的可能性。
先天神靈動手幹脆利落,沒有一絲猶豫。
這種雷霆手段,在場的人族看在眼裏,涼在心裏。對自己人都這麽狠,更不要說對待人族了。
還好當年考慮了無數後手,不然一旦先天神靈發現人族沒有利用價值後,絕對要比那個倒黴的先天神靈下場還慘。
先天神靈根本沒空考慮人族的感受,因為祂們需要抓緊時間,再次討論被封神的可行性和重新擬定名單。
在先天神靈看來,封神的三百六十五尊正神之位。確定無疑是三百六十五條通天大道。
原本被選出來當實驗品的那些低級先天神靈,顯然不適合在占據這些通天大道。
但是如果要上頂級的先天神靈的話,這條通天之路的風險評估就該從新做了。
人族這邊則要考慮的是另外一個問題。當時人族為了取信先天神靈,在封神計劃中,要求了一百個六十五個名額。
本來人族打算讓自己這邊的先天神靈分批次上封神計劃的。這樣既能保證安全性,又能取信對方。
但是現在看來原計劃將全部被打破了。如果到最後還是沒有想出別的辦法的話,必然是要一起封神的。
可是人族這邊全部先天神靈撈起來都不足一百六十五尊。
這種情況之下,人族無疑是要把剩餘的名額讓出去的。可是見識到封神之後的實際效果後,人族怎能甘心把如此寶貴的名額讓出。
雖然人族確實在封神計劃裏麵留下了很多後門和牽製手段。
但是這可是一條真正的通天大道。萬一哪一天,真的有先天神靈率先走通了這條大道。
到時人族將徹底失去所有價值,並且會落一個萬劫不複的下場。
人族沒有辦法評估這些風險,但是絕對不能讓設計了億萬年的局,變成一個坑把自己埋了。
人族把人族之內所有智者全部召集起來,
討論應對方案。
這次事情如此緊急,留給人族的時間肯定不會太多。人族智者一時半會還真拿不出一個兩全其美之法。
正當人族無計可施之時。
先天神靈孟婆偷偷摸摸找上門來。
對於孟婆這尊在九州已經消失了千萬年的先天神靈。人族顯得異常陌生,畢竟人族壽元不長。就算是此時已經出現了一些特殊的記載方式。
但是記錄的也都是些重要的事情和人物。至於孟婆這種從遠古至今都沒啥存在感的先天神靈,並不在人族的記錄範圍之內。
孟婆倒也不是個愛廢話的性子,祂直接提出人族能給祂一個封神名額,祂就告訴人族一個破局之法。
人族為此事再次召集人族智者和先天神靈一起談論此事。
首先人族必須要搞清楚孟婆的身份。先天神靈雖然是一個很鬆散的種族,但是祂們也有領導圈子劃分。實力越強者自然在種族內處於統治地位。
比如親自動手殺死被人族封為掃把星的那位,就是祂們中處於統治地位的先天神靈之一。
人族在這一段時間和先天神靈接觸之下,大致弄清楚了在先天神靈中處於統治地位的是那些。
先天神靈中處於絕對統治地位的有一百零八尊。祂們被先天神靈們尊稱為神祇。
神祇其實是兩個詞組成,其中“神”指天神,“祇”則指地神。
天神三十六尊,地神七十二尊。
雖然人族到現在為止還沒有摸清楚一百零八尊神祇具體是指向於那些先天神靈。
不過孟婆顯然不屬於這一百零八位神祇之列。
不因為別的,而是因為祂實力不配。
由元始天王和九真天王共同試探之後,祂們得出結論。
這個自稱孟婆的先天神靈大致水平,因該是接近三寶三元君,但是還是要稍稍差一點。
以祂的實力,在一萬一千八百七十三尊先天神靈中屬於中等偏上水準。
以先天神靈強者為尊的規則,祂絕對不可能是先天神靈中的高層存在。
得出這個結論之後,人族心裏就稍微有底了。看來這尊先天神靈,有很大可能是真的看到了封神的利益,而選擇站入人族陣營。
先天神靈和別的種族不同,祂們天性冷漠自私。從來不以群體出現,就算是現在先天神靈齊聚昆侖山。
但是一萬一千八百七十三尊先天神靈依然是以個體的方式居住。彼此之間最少也要離合百八十裏地。
人族研究後認為,可能是因為祂們的延續方式和存在形式導致。畢竟祂們沒有大部分種族一樣血緣關係的依存。甚至可以說祂們之間
的種族關係也隻是勉強成立。
祂們是不是一個種族,就連祂們自己都搞不清楚。除去隻是存在形式相似之外。祂們自己也找不到各自之間的相似點。
並且祂們中大部分法則其實是想克的。如果按照法則爭鬥的話,幾乎都是不死不休的對立麵。
所以到現在為止,先天神靈也隻是一個鬆散的維係。不然憑祂們的實力,在遠古早期萬族都為找到法則之路前,早就一統九州大陸了,哪裏輪得到後來遠古萬族的崛起。
而祂們的後來取得一定聯係的原因。還是因為遠古後期萬族崛起之後。祂們感覺到威脅,為了各自掩飾身份,才達成的共識。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