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quxs.info/
</p>
有了魏延的從中說和,田豫終於答應投到梁平的門下,成為他的幕僚。
這對梁平來說簡直就像天上掉餡餅的好事。
幕僚都是有身份的人的標配,這標致著梁平從此走上了一個嶄新的舞台。
“哈哈哈,吾有田先生相助,那什麽……封侯拜相也不是不能想的嘛……”梁平有點亢奮。
田豫神色如常,雖然是梁平的幕僚,依然是不卑不亢:“在下既已是軍侯幕僚,不知我那些家奴……”
“這個嘛……”梁平雖然高興,但是還沒有昏頭。
那十幾個人,人數雖少,但是個個悍不畏死,一旦有異心,怕是不小的麻煩。
魏延已經把梁平的心思摸透了,他笑著打圓場道:“田先生,既已加入軍侯的陣營,就要聽軍侯安排嘛……那什麽……軍侯你看這樣行不行,既然田先生已經是咱們的人,再關著他的家奴確實不合適,不如這樣,放還兩人伺候田先生,其他人等可以編入典都伯的隊伍,以典都伯的驍勇,定然可以壓製他們。”
“甚善。”梁平點頭。
這樣的安排確實不錯,既可以不讓田豫有反叛的實力,又能增加自己這邊的實力,可謂是一舉兩得。
“軍侯,田某聽說劉幽州已經說服了鮮卑人和匈奴人,現已集結十萬聯軍欲與彌天將軍決戰,不知是真是假?”田豫問道。
“梁某也聽說了,這不,張將軍剛送來了命令,讓我部三日內收拾行裝,一齊北上中山與劉虞決戰。”梁平說道。
不久,大軍開拔,齊聚中山。
十萬大軍浩浩蕩蕩,漫山遍野。
原本梁平還算個人物,但是到了中山,到了這十萬大軍之中,他這五百人連個浪花也翻不起來,他這個軍侯連個響屁都不敢放。
涿州城裏,已經過了宵禁,全城陷入安靜之中,到處都是黑漆漆的一片。
劉虞還在書房裏批閱文件,他感到有些勞累,放下筆捏了捏鼻梁骨,讓下人打來一盆涼水。
用涼水洗過臉,他感到清醒了一些,又重新迴到書房坐下。
劉虞已經年近五十,身形瘦削挺拔,由於過度操勞,頭上早早的有了白發。
雖然是漢室宗親,但是他生活簡樸,衣服上補滿補丁,嚴格要求自己。
他強提精神,拿起一份公文看起來。
他看的速度很快,隻要不是要緊事他都會先放在一邊。
如今張純叛軍氣勢如虹,多處受到威脅,軍務才是第一要務。
“當當當~”突然一聲敲門聲驚擾了他。
“劉安?”劉虞叫道。
“老爺~”劉安答應一聲。
劉安是劉府的老管家,是隨劉虞從老家郯城過來的。
“深夜敲門,是有何事?不知某在做事嗎?”劉虞語氣略帶責備。
“老爺,有人來報,說城外有人叫城。”劉安答道。
“哦?宵禁已過,城門關閉,不是緊要事且讓明天等城門開了再說吧。”劉虞說道。
“老爺,此人說是有緊急軍情,必須麵交老爺。”劉安答道。
“哦?即是如此,姑且去城門一行。”劉虞說著起身正了正衣冠。
“老爺,您為國事如此操勞,何必親自走一趟,且喚他過來便是。”劉安說道。
“糊塗!”劉虞嗬斥道:“既已定了規矩,就得按規矩來,今若開城門,天黑視線不明,若是中了詭計,悔之晚矣。”
劉虞不聽劉安勸阻,喚下人牽來馬匹,奔城門去了。
劉虞從政多年,兢兢業業,所到之處,秋毫無犯,百姓無不稱。
他在幽州與當地少數民族交好,獲得少數民族擁戴。
今張純反叛,民不聊生,他也努力克製,盡量不造成大的動蕩。
在他的遊說下,不少少數民族首領都都答應出兵,幫助平叛。
這樣一來,幽州壓力大減,百姓也不用服兵役,由此,百姓愈加愛戴。
此消彼長,張純反倒處處受到鉗製。
他本就是地方武裝,之所以聲勢一時無兩,多有少數民族的幫助,尤其是烏桓人。
他本打算在中山與劉虞決戰。
先兵馬齊聚,隻待開戰。
誰知劉虞卻將大軍駐紮在涿州,既不攻擊,也不撤落。
如此一來,張純是有苦說不出,他完全被劉虞給套在這裏了。
若是抽兵出去,兵力分散,必然遭受劉虞的攻擊。
但是,現在他困守中山,士氣越來越低落,甚至漸漸出現士兵逃跑的現象。
這也很正常,畢竟誰也不想當叛軍,那些普通士兵剛開始的時候不知道,後來漸漸就迴過味來了。
而且他們大都是本地人,也都聽說過劉虞的愛民如子,濕問誰又願意跟這樣的人打仗呢?
結果,戲劇性的一幕出現了,仗還沒有開始打,張純自己這邊就出問題了。
先是一小搓一小搓的人逃跑,後來逐漸演變成將領帶領自己的隊伍全部投誠。
軍心渙散至此,結局可想而知。
最後劉虞竟然策反了丘力居。
將軍對峙三個月後,丘力居投降。
魏延看的是目瞪口呆,他本來還跟田豫謀劃著大展身手,準備關鍵時候反水,給張純致命一擊。
沒想到事情反轉的這麽快。
“這劉虞的個人魅力也太強了吧?”魏延大跌眼鏡。
“劉公此人仁愛勤勉,眾所周知,自古仁者無敵,張純倒行逆施,失敗也是注定的事。”田豫麵帶微笑說道。
“你倒是心態好,如此一來,咱們的計劃都大亂了,這樣還怎麽立功?”魏延抱怨道。
“就是,俺的大刀已饑渴難耐,難道就讓俺白白高興一場?”典韋也不大情願。
“唉~二位仁兄且莫著急,張純雖敗局已定,但是必然垂死掙紮,豈不聞困獸猶鬥?”田豫說道。
魏延可不這樣想,他雖然沒有料到過程,但是他知道結果。
丘力居投降以後,張純、張舉逃到草原投靠了匈奴人,最後被手下所殺,根本就沒有什麽困獸猶鬥。
所以,他很不以為然的說道:“有些人啊,怕是已經嚇破了膽,有個什麽風吹草動就溜之大吉了。”
</p>
有了魏延的從中說和,田豫終於答應投到梁平的門下,成為他的幕僚。
這對梁平來說簡直就像天上掉餡餅的好事。
幕僚都是有身份的人的標配,這標致著梁平從此走上了一個嶄新的舞台。
“哈哈哈,吾有田先生相助,那什麽……封侯拜相也不是不能想的嘛……”梁平有點亢奮。
田豫神色如常,雖然是梁平的幕僚,依然是不卑不亢:“在下既已是軍侯幕僚,不知我那些家奴……”
“這個嘛……”梁平雖然高興,但是還沒有昏頭。
那十幾個人,人數雖少,但是個個悍不畏死,一旦有異心,怕是不小的麻煩。
魏延已經把梁平的心思摸透了,他笑著打圓場道:“田先生,既已加入軍侯的陣營,就要聽軍侯安排嘛……那什麽……軍侯你看這樣行不行,既然田先生已經是咱們的人,再關著他的家奴確實不合適,不如這樣,放還兩人伺候田先生,其他人等可以編入典都伯的隊伍,以典都伯的驍勇,定然可以壓製他們。”
“甚善。”梁平點頭。
這樣的安排確實不錯,既可以不讓田豫有反叛的實力,又能增加自己這邊的實力,可謂是一舉兩得。
“軍侯,田某聽說劉幽州已經說服了鮮卑人和匈奴人,現已集結十萬聯軍欲與彌天將軍決戰,不知是真是假?”田豫問道。
“梁某也聽說了,這不,張將軍剛送來了命令,讓我部三日內收拾行裝,一齊北上中山與劉虞決戰。”梁平說道。
不久,大軍開拔,齊聚中山。
十萬大軍浩浩蕩蕩,漫山遍野。
原本梁平還算個人物,但是到了中山,到了這十萬大軍之中,他這五百人連個浪花也翻不起來,他這個軍侯連個響屁都不敢放。
涿州城裏,已經過了宵禁,全城陷入安靜之中,到處都是黑漆漆的一片。
劉虞還在書房裏批閱文件,他感到有些勞累,放下筆捏了捏鼻梁骨,讓下人打來一盆涼水。
用涼水洗過臉,他感到清醒了一些,又重新迴到書房坐下。
劉虞已經年近五十,身形瘦削挺拔,由於過度操勞,頭上早早的有了白發。
雖然是漢室宗親,但是他生活簡樸,衣服上補滿補丁,嚴格要求自己。
他強提精神,拿起一份公文看起來。
他看的速度很快,隻要不是要緊事他都會先放在一邊。
如今張純叛軍氣勢如虹,多處受到威脅,軍務才是第一要務。
“當當當~”突然一聲敲門聲驚擾了他。
“劉安?”劉虞叫道。
“老爺~”劉安答應一聲。
劉安是劉府的老管家,是隨劉虞從老家郯城過來的。
“深夜敲門,是有何事?不知某在做事嗎?”劉虞語氣略帶責備。
“老爺,有人來報,說城外有人叫城。”劉安答道。
“哦?宵禁已過,城門關閉,不是緊要事且讓明天等城門開了再說吧。”劉虞說道。
“老爺,此人說是有緊急軍情,必須麵交老爺。”劉安答道。
“哦?即是如此,姑且去城門一行。”劉虞說著起身正了正衣冠。
“老爺,您為國事如此操勞,何必親自走一趟,且喚他過來便是。”劉安說道。
“糊塗!”劉虞嗬斥道:“既已定了規矩,就得按規矩來,今若開城門,天黑視線不明,若是中了詭計,悔之晚矣。”
劉虞不聽劉安勸阻,喚下人牽來馬匹,奔城門去了。
劉虞從政多年,兢兢業業,所到之處,秋毫無犯,百姓無不稱。
他在幽州與當地少數民族交好,獲得少數民族擁戴。
今張純反叛,民不聊生,他也努力克製,盡量不造成大的動蕩。
在他的遊說下,不少少數民族首領都都答應出兵,幫助平叛。
這樣一來,幽州壓力大減,百姓也不用服兵役,由此,百姓愈加愛戴。
此消彼長,張純反倒處處受到鉗製。
他本就是地方武裝,之所以聲勢一時無兩,多有少數民族的幫助,尤其是烏桓人。
他本打算在中山與劉虞決戰。
先兵馬齊聚,隻待開戰。
誰知劉虞卻將大軍駐紮在涿州,既不攻擊,也不撤落。
如此一來,張純是有苦說不出,他完全被劉虞給套在這裏了。
若是抽兵出去,兵力分散,必然遭受劉虞的攻擊。
但是,現在他困守中山,士氣越來越低落,甚至漸漸出現士兵逃跑的現象。
這也很正常,畢竟誰也不想當叛軍,那些普通士兵剛開始的時候不知道,後來漸漸就迴過味來了。
而且他們大都是本地人,也都聽說過劉虞的愛民如子,濕問誰又願意跟這樣的人打仗呢?
結果,戲劇性的一幕出現了,仗還沒有開始打,張純自己這邊就出問題了。
先是一小搓一小搓的人逃跑,後來逐漸演變成將領帶領自己的隊伍全部投誠。
軍心渙散至此,結局可想而知。
最後劉虞竟然策反了丘力居。
將軍對峙三個月後,丘力居投降。
魏延看的是目瞪口呆,他本來還跟田豫謀劃著大展身手,準備關鍵時候反水,給張純致命一擊。
沒想到事情反轉的這麽快。
“這劉虞的個人魅力也太強了吧?”魏延大跌眼鏡。
“劉公此人仁愛勤勉,眾所周知,自古仁者無敵,張純倒行逆施,失敗也是注定的事。”田豫麵帶微笑說道。
“你倒是心態好,如此一來,咱們的計劃都大亂了,這樣還怎麽立功?”魏延抱怨道。
“就是,俺的大刀已饑渴難耐,難道就讓俺白白高興一場?”典韋也不大情願。
“唉~二位仁兄且莫著急,張純雖敗局已定,但是必然垂死掙紮,豈不聞困獸猶鬥?”田豫說道。
魏延可不這樣想,他雖然沒有料到過程,但是他知道結果。
丘力居投降以後,張純、張舉逃到草原投靠了匈奴人,最後被手下所殺,根本就沒有什麽困獸猶鬥。
所以,他很不以為然的說道:“有些人啊,怕是已經嚇破了膽,有個什麽風吹草動就溜之大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