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場上的局勢,向來都是瞬息萬變的。
若作為一名合格的將軍,總是會抓住那轉瞬即逝的戰機,從而取得一場戰爭的勝利。
鞠義,就是這麽一個善於抓住戰機的優秀將軍。
當韓浩率領的奮武軍騎兵將單經的公孫瓚軍擊敗後,便像一朵飄過的‘雲彩’一樣,不留任何痕跡的撤走了。
鞠義便立即率領手下的冀州軍軍士,迅速地收割了此戰的戰利品—將近四千多人的俘虜。
雖然這軍功,鞠義拿的不是很心安理得;但是鞠義還是毫無猶豫地拿下了。
這四千多俘虜的龐大軍功,不僅能讓最近一直坐‘冷板凳’的鞠義揚眉吐氣;而且會讓鞠義在軍中的威望再上一升一個高度。
而這時,已經退到狐奴縣城中的單經,看著城外的鞠義大軍。
想戰,卻又不敢;想不戰,卻又不甘。
隻能看著冀州軍的士兵,不斷地收繳著自己曾經手下的士兵們的兵器,然後將這些士兵們聚到一起,當做俘虜對待。
“這些士兵原來都是我的,可是現在,成了冀州軍的了。”
此時的單經心如刀割,卻又無能為力,還帶著強烈的後悔感。
“自己嘚瑟什麽,為什麽要出去對戰,好好地據守城池不‘香’嗎?”
鞠義收編了降卒,知道若此時攻打狐奴縣,損失慘重的單經定然拚死抵抗。
於是乎,鞠義將大軍重整一番後,便直奔安樂縣和徐無縣而去。
這兩縣的守將公孫續,公孫範正和烏桓族騎兵以及鮮卑族騎兵打的難舍難分。
忽然得到了鞠義率領大軍到來的消息,便一邊退迴到城池中固守,一邊派人向鮑丘的公孫瓚求救。
鞠義見兩縣守將據城不出,也無良策,隻好讓士兵將這兩縣團團圍住,看看能否施“圍城打援”之策。
在鮑丘的公孫瓚得到了公孫續和公孫範的求救消息,卻沒有出兵相救。
並不是因為公孫瓚看出了鞠義的“圍城打援”之策,而是因為公孫瓚的薄情寡義。
因為公孫瓚得到消息後,便通告全軍:“安樂縣和徐無縣的守將皆是我公孫瓚的家人,但我不去救他們。
因為我隻要救了他們兩個的其中一人,那麽以後我手下的眾將領被敵軍圍困時,隻會等待救兵來救而不肯勇猛作戰。
不僅有損我公孫瓚的威名,而且會喪失鬥誌,必然是一個失敗的局麵。
但是現在我不去救他們,他們定會自我勉勵,奮勇殺敵,這才是從困境中解脫出來的唯一道路。”
這番話,說出了公孫瓚的薄情寡義,是公孫瓚的第一個失敗的原因。
......
公孫瓚以為憑借自己在軍中的威望,說出這番話後,士兵們必然會士氣振奮,奮勇殺敵。
卻不想,眾士兵聽到公孫瓚的這番話後,大多數人都是心中不安,士氣全無。
自己的家人都見死不救,當我們這些非親非故的士兵遇到困境時,怎麽可能指望的上呢?
閻柔見公孫瓚軍的士兵們大都萎靡不振,便知道這正是到了出兵致勝的好時機,率領手下大軍朝著公孫瓚軍殺去。
公孫瓚軍不敵,被閻柔擊敗,斬殺了五千多人,投降者也超過兩萬餘人。
公孫瓚僅僅帶著不到三千餘人的兵馬逃迴到漁陽縣。
鮑丘之戰的結局,不出三日便傳遍了整個幽州。
公孫瓚所占領的廣陽郡、上穀郡、右北平郡等郡縣中的世家大族,紛紛起兵,殺了公孫瓚所設置的太守縣令。
想通過‘落井下石’的方法表達出對公孫瓚統治的不滿。
閻柔每到一城,當地的世家大族都會將閻柔的人馬迎進城中,好生犒勞一番。
公孫瓚已失幽民心,自此之後,公孫瓚屢戰屢敗,最後隻能率領自己的親信,逃到易縣堅守不出。
公孫瓚畢竟是威震北方多年的大將,久戰沙場,眼光獨到。之所以堅守易縣是因為這三個原因:
第一個是易縣地理位置優越,特別適合防守。
易縣南有易水,北有巨馬水,兩水環繞。
既可以防守來自南麵袁紹的進攻,又可以防守來自北麵閻柔的進攻。
與此同時,易縣的地勢低窪,周邊的河流眾多,除了易水和巨馬水以外,還有順水、盧水、泒水、聖水等多條河流流經易縣。
這麽多的河流,像是一道道的‘絆馬繩’,將和公孫瓚有仇的且作戰兇猛的烏桓族騎兵和鮮卑族騎兵阻擋在易縣之外。
第二個是公孫瓚是朝廷冊封的名正言順的易候,領地正是易縣。
在易縣中,公孫瓚說一不二,具有至高無上的權威。
易縣中的百姓,對易候公孫瓚也是十分信服的。
第三個原因,竟然是因為謠言。
在公孫瓚選擇堅守地區之時,幽州內,不知從哪裏傳出一則童謠:“燕南垂,趙北際,中央不合大如礪,惟有此中可避世。”
易縣位於幽州和冀州的交界之處,正屬於童謠中的“燕南垂,趙北際”。
又因易縣位於平原的中央,應了“中央”之語;其地勢低窪,四周河流眾多,應了“不合大如礪”之語。
於是乎,公孫瓚自然而然的相信了易縣就是童謠中說的“惟有此中可避世”的好地方。
便率領大軍,固守易縣。
威震北方的公孫瓚不僅在攻擊方麵得心應手,就連防守方麵,也玩的爐火純青。
公孫瓚進了易縣之後,在原來的基礎上又修築多層圍塹,號稱“千重之地”;
在圍塹中心用土堆成的高達五六丈的高台,稱之為“京”,這也就是“易京”的由來;
又在‘易京’上建高數十丈的‘樓’,稱之為“易京樓”。
“易京樓”用鐵做門,裏麵居住的隻有公孫瓚和他的妻妾們,七歲以上的男人是不準進入的。
公孫瓚又訓練婦人大聲喊叫,讓聲音能傳出數百步的距離;
軍中的文書靠繩子係上‘易京樓’,公孫瓚也正是依靠這種方法向屬下傳遞命令。
同時,公孫瓚又在“易京”中囤積了三百萬石糧食,完全沒有後顧之憂。
公孫瓚對他自己所設計的“易京”十分滿意,對著身邊的眾人說道:
“如今天下,各方諸侯都在抓緊時間搶占地盤,他袁紹能在我的‘易京’下守幾年?
我的‘易京’在防禦方麵獨步天下,不僅武器眾多,而且糧草充足,就算數十年,也是不愁的。他袁紹能拿我怎麽樣?”
直到這時,公孫瓚手下眾將才發現:到了‘易京’之後的公孫瓚,再也不是心懷天下,敢於雄霸一方的公孫瓚了。
怪不得後世人王勃寫文章評論道:“瑣瑣伯珪,謂保易京之業。”
雖然公孫瓚在‘易京樓’裏固步自封,幻想著靠著固守拖垮袁紹。
但在袁紹尚未找到破解之法時,這確實是個不錯的辦法。
此後的一年中,袁紹派遣大將鞠義率領大軍圍困易縣。
公孫瓚在易縣中準備充分,而鞠義軍卻出現了糧草用盡,士卒饑困的現象。
故鞠義隻好率領人馬撤退,但被乘勢出擊的公孫瓚,狠狠地追殺了一番。
又過了一年,袁紹手下的能人異士想出了破解“易京”之法。
袁紹先是讓大將率領士兵不斷地蠶食公孫瓚在“易京”的外圍勢力。
因為公孫瓚的薄情寡義,諸將在麵臨袁紹的冀州軍的大舉進攻之時,便知道公孫瓚必不能來相救。要麽望風而降了;要麽順風而逃了。
其實‘易京’中有‘樓’數百座,圍塹數千重。
若能相互應援,形成完善的防禦係統,袁紹是很難攻克的。
但公孫瓚恰恰自斷根基,為了讓每個將領各自奮勇作戰,故不支援,從而給了袁紹軍一可趁之機。
待外圍的勢力清剿結束之後,袁紹率軍到達了“易京”的中心位置。
於是,袁紹便令士兵挖掘地道,一直挖到公孫瓚部隊固守的城樓下,使用木柱撐住,不讓其倒塌。
待估摸著挖到城樓的一半之時,便縱火燒毀木柱,城樓因為失去支持而倒塌。
袁紹用這種方法逐漸攻到公孫瓚所住的“易京樓”下。
這是公孫瓚第二個失敗的原因,對待事實不實事求是,卻大多沉浸在不切實際的幻想中。
......
公孫瓚雖然固守易京,但是骨子裏是不甘心的。
他曾打算親自帶領所剩不多的騎兵,迂迴進入腹地空虛的冀州,切斷袁紹後路,逼袁紹退兵。
這一計劃雖然有些冒險,但總比困守一城一地要好得多啊。
然而,長史關靖對公孫瓚說:“如今主公的部下將士們,都有離散之心。
他們之所以還能堅守,一是因為顧念全家老少都在這裏,二是依賴將軍在此主持大局。
繼續堅守,繼續拖延下去,袁紹定能知難自退。
如果將軍舍棄他們,率兵出城,後方則無人作主,易京的陷落,便指日可待了。”公孫瓚聽信了關靖的話後,覺得關靖說的很有道理,遂不敢出兵。
這是公孫瓚第三個失敗的原因,聽信讒言。
......
再此三大失敗的條件下,公孫瓚手中僅僅剩下“易京樓”了。
公孫瓚料知自己必定不能幸免,就殺死自己的姊妹、妻子兒女,然後放火自焚了。
一代梟雄,從此之後,煙消雲散了。
若作為一名合格的將軍,總是會抓住那轉瞬即逝的戰機,從而取得一場戰爭的勝利。
鞠義,就是這麽一個善於抓住戰機的優秀將軍。
當韓浩率領的奮武軍騎兵將單經的公孫瓚軍擊敗後,便像一朵飄過的‘雲彩’一樣,不留任何痕跡的撤走了。
鞠義便立即率領手下的冀州軍軍士,迅速地收割了此戰的戰利品—將近四千多人的俘虜。
雖然這軍功,鞠義拿的不是很心安理得;但是鞠義還是毫無猶豫地拿下了。
這四千多俘虜的龐大軍功,不僅能讓最近一直坐‘冷板凳’的鞠義揚眉吐氣;而且會讓鞠義在軍中的威望再上一升一個高度。
而這時,已經退到狐奴縣城中的單經,看著城外的鞠義大軍。
想戰,卻又不敢;想不戰,卻又不甘。
隻能看著冀州軍的士兵,不斷地收繳著自己曾經手下的士兵們的兵器,然後將這些士兵們聚到一起,當做俘虜對待。
“這些士兵原來都是我的,可是現在,成了冀州軍的了。”
此時的單經心如刀割,卻又無能為力,還帶著強烈的後悔感。
“自己嘚瑟什麽,為什麽要出去對戰,好好地據守城池不‘香’嗎?”
鞠義收編了降卒,知道若此時攻打狐奴縣,損失慘重的單經定然拚死抵抗。
於是乎,鞠義將大軍重整一番後,便直奔安樂縣和徐無縣而去。
這兩縣的守將公孫續,公孫範正和烏桓族騎兵以及鮮卑族騎兵打的難舍難分。
忽然得到了鞠義率領大軍到來的消息,便一邊退迴到城池中固守,一邊派人向鮑丘的公孫瓚求救。
鞠義見兩縣守將據城不出,也無良策,隻好讓士兵將這兩縣團團圍住,看看能否施“圍城打援”之策。
在鮑丘的公孫瓚得到了公孫續和公孫範的求救消息,卻沒有出兵相救。
並不是因為公孫瓚看出了鞠義的“圍城打援”之策,而是因為公孫瓚的薄情寡義。
因為公孫瓚得到消息後,便通告全軍:“安樂縣和徐無縣的守將皆是我公孫瓚的家人,但我不去救他們。
因為我隻要救了他們兩個的其中一人,那麽以後我手下的眾將領被敵軍圍困時,隻會等待救兵來救而不肯勇猛作戰。
不僅有損我公孫瓚的威名,而且會喪失鬥誌,必然是一個失敗的局麵。
但是現在我不去救他們,他們定會自我勉勵,奮勇殺敵,這才是從困境中解脫出來的唯一道路。”
這番話,說出了公孫瓚的薄情寡義,是公孫瓚的第一個失敗的原因。
......
公孫瓚以為憑借自己在軍中的威望,說出這番話後,士兵們必然會士氣振奮,奮勇殺敵。
卻不想,眾士兵聽到公孫瓚的這番話後,大多數人都是心中不安,士氣全無。
自己的家人都見死不救,當我們這些非親非故的士兵遇到困境時,怎麽可能指望的上呢?
閻柔見公孫瓚軍的士兵們大都萎靡不振,便知道這正是到了出兵致勝的好時機,率領手下大軍朝著公孫瓚軍殺去。
公孫瓚軍不敵,被閻柔擊敗,斬殺了五千多人,投降者也超過兩萬餘人。
公孫瓚僅僅帶著不到三千餘人的兵馬逃迴到漁陽縣。
鮑丘之戰的結局,不出三日便傳遍了整個幽州。
公孫瓚所占領的廣陽郡、上穀郡、右北平郡等郡縣中的世家大族,紛紛起兵,殺了公孫瓚所設置的太守縣令。
想通過‘落井下石’的方法表達出對公孫瓚統治的不滿。
閻柔每到一城,當地的世家大族都會將閻柔的人馬迎進城中,好生犒勞一番。
公孫瓚已失幽民心,自此之後,公孫瓚屢戰屢敗,最後隻能率領自己的親信,逃到易縣堅守不出。
公孫瓚畢竟是威震北方多年的大將,久戰沙場,眼光獨到。之所以堅守易縣是因為這三個原因:
第一個是易縣地理位置優越,特別適合防守。
易縣南有易水,北有巨馬水,兩水環繞。
既可以防守來自南麵袁紹的進攻,又可以防守來自北麵閻柔的進攻。
與此同時,易縣的地勢低窪,周邊的河流眾多,除了易水和巨馬水以外,還有順水、盧水、泒水、聖水等多條河流流經易縣。
這麽多的河流,像是一道道的‘絆馬繩’,將和公孫瓚有仇的且作戰兇猛的烏桓族騎兵和鮮卑族騎兵阻擋在易縣之外。
第二個是公孫瓚是朝廷冊封的名正言順的易候,領地正是易縣。
在易縣中,公孫瓚說一不二,具有至高無上的權威。
易縣中的百姓,對易候公孫瓚也是十分信服的。
第三個原因,竟然是因為謠言。
在公孫瓚選擇堅守地區之時,幽州內,不知從哪裏傳出一則童謠:“燕南垂,趙北際,中央不合大如礪,惟有此中可避世。”
易縣位於幽州和冀州的交界之處,正屬於童謠中的“燕南垂,趙北際”。
又因易縣位於平原的中央,應了“中央”之語;其地勢低窪,四周河流眾多,應了“不合大如礪”之語。
於是乎,公孫瓚自然而然的相信了易縣就是童謠中說的“惟有此中可避世”的好地方。
便率領大軍,固守易縣。
威震北方的公孫瓚不僅在攻擊方麵得心應手,就連防守方麵,也玩的爐火純青。
公孫瓚進了易縣之後,在原來的基礎上又修築多層圍塹,號稱“千重之地”;
在圍塹中心用土堆成的高達五六丈的高台,稱之為“京”,這也就是“易京”的由來;
又在‘易京’上建高數十丈的‘樓’,稱之為“易京樓”。
“易京樓”用鐵做門,裏麵居住的隻有公孫瓚和他的妻妾們,七歲以上的男人是不準進入的。
公孫瓚又訓練婦人大聲喊叫,讓聲音能傳出數百步的距離;
軍中的文書靠繩子係上‘易京樓’,公孫瓚也正是依靠這種方法向屬下傳遞命令。
同時,公孫瓚又在“易京”中囤積了三百萬石糧食,完全沒有後顧之憂。
公孫瓚對他自己所設計的“易京”十分滿意,對著身邊的眾人說道:
“如今天下,各方諸侯都在抓緊時間搶占地盤,他袁紹能在我的‘易京’下守幾年?
我的‘易京’在防禦方麵獨步天下,不僅武器眾多,而且糧草充足,就算數十年,也是不愁的。他袁紹能拿我怎麽樣?”
直到這時,公孫瓚手下眾將才發現:到了‘易京’之後的公孫瓚,再也不是心懷天下,敢於雄霸一方的公孫瓚了。
怪不得後世人王勃寫文章評論道:“瑣瑣伯珪,謂保易京之業。”
雖然公孫瓚在‘易京樓’裏固步自封,幻想著靠著固守拖垮袁紹。
但在袁紹尚未找到破解之法時,這確實是個不錯的辦法。
此後的一年中,袁紹派遣大將鞠義率領大軍圍困易縣。
公孫瓚在易縣中準備充分,而鞠義軍卻出現了糧草用盡,士卒饑困的現象。
故鞠義隻好率領人馬撤退,但被乘勢出擊的公孫瓚,狠狠地追殺了一番。
又過了一年,袁紹手下的能人異士想出了破解“易京”之法。
袁紹先是讓大將率領士兵不斷地蠶食公孫瓚在“易京”的外圍勢力。
因為公孫瓚的薄情寡義,諸將在麵臨袁紹的冀州軍的大舉進攻之時,便知道公孫瓚必不能來相救。要麽望風而降了;要麽順風而逃了。
其實‘易京’中有‘樓’數百座,圍塹數千重。
若能相互應援,形成完善的防禦係統,袁紹是很難攻克的。
但公孫瓚恰恰自斷根基,為了讓每個將領各自奮勇作戰,故不支援,從而給了袁紹軍一可趁之機。
待外圍的勢力清剿結束之後,袁紹率軍到達了“易京”的中心位置。
於是,袁紹便令士兵挖掘地道,一直挖到公孫瓚部隊固守的城樓下,使用木柱撐住,不讓其倒塌。
待估摸著挖到城樓的一半之時,便縱火燒毀木柱,城樓因為失去支持而倒塌。
袁紹用這種方法逐漸攻到公孫瓚所住的“易京樓”下。
這是公孫瓚第二個失敗的原因,對待事實不實事求是,卻大多沉浸在不切實際的幻想中。
......
公孫瓚雖然固守易京,但是骨子裏是不甘心的。
他曾打算親自帶領所剩不多的騎兵,迂迴進入腹地空虛的冀州,切斷袁紹後路,逼袁紹退兵。
這一計劃雖然有些冒險,但總比困守一城一地要好得多啊。
然而,長史關靖對公孫瓚說:“如今主公的部下將士們,都有離散之心。
他們之所以還能堅守,一是因為顧念全家老少都在這裏,二是依賴將軍在此主持大局。
繼續堅守,繼續拖延下去,袁紹定能知難自退。
如果將軍舍棄他們,率兵出城,後方則無人作主,易京的陷落,便指日可待了。”公孫瓚聽信了關靖的話後,覺得關靖說的很有道理,遂不敢出兵。
這是公孫瓚第三個失敗的原因,聽信讒言。
......
再此三大失敗的條件下,公孫瓚手中僅僅剩下“易京樓”了。
公孫瓚料知自己必定不能幸免,就殺死自己的姊妹、妻子兒女,然後放火自焚了。
一代梟雄,從此之後,煙消雲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