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初四,對於韓成來說是個非常特別的日子。
第一是因為朝廷對韓成的封賞下達到了雁門郡。
第二是韓成沒有想到的,前來宣讀旨意的人,竟然是自己的嶽父—“蔡中郎”蔡邕。
當聖旨宣讀之後,韓成恭敬地對著蔡邕說道:“小婿若知嶽父大人到來,定親自前往雁門郡南百裏處迎接嶽父大人。”
蔡邕不苟言笑的說道:“不敢勞煩太守大人的大駕,吾一路上有張屯將護送,安全的緊。”
韓成聽到蔡邕如此說,便知道了:蔡邕生自己的氣呢。
雖然自己救了蔡昭姬,但好幾個月的時間內也沒讓蔡昭姬迴趟長安,那個當父親能不生氣啊?往大了說,這是私自霸占人家女兒啊。
雖然韓成知道,現在的長安不是很安全,但韓成能對著蔡邕說,現在你保護不了你的女兒,所以我不能把你的女兒還給你嗎?
即使韓成說的事實,但蔡邕也不能承認。蔡邕是要麵子的人,這樣說,對誰都不好。
故現在的韓成是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啊。
隻能腦筋一轉,說道:“嶽父大人,昭姬思念你已久。你看,聖旨也讀完了,不如你先去府中看看昭姬?”
蔡邕聽到韓成終於說讓自己看女兒蔡昭姬了,說道:“這還差不多。”
待送蔡邕迴府後,韓成才開始思索聖旨上所說的內容:
“國賊董卓竟然封自己為冀州牧,雁門郡太守加安北將軍”。
雖然自己在雁門關大敗南匈奴軍隊,保護了一方百姓,但是這封賞是不是也太豐厚了點。
自己竟然從一個私自冊封的雜號將軍,突然就變成朝廷正式冊封的封疆大吏,這跨度也確實大了點吧。
韓成自己揣摩著,雁門郡太守是在意料之中的,安北將軍也許是對韓成的獎勵,但這冀州牧,明顯就是針對袁紹的。
袁紹那個小心眼,怎麽可能讓自己得到冀州牧的稱號?朝廷這是想拿自己當槍使,讓自己和袁紹爭奪冀州,最後漁翁得利的必然是朝廷。
董卓這個腦子估計是想不出來的,看來應該是出自董卓身邊的第一謀臣—李儒之手。
至於朝廷董卓利用自己行拋磚引玉之計,自己不也正想要朝廷的正式冊封嗎?並不吃虧,隻是各取所需罷了。
當太守的正式任命下達到雁門郡各縣,最歡唿雀躍的莫過於雁門郡的百姓,生怕把太守韓成調走了,那樣的話,土地不就白分了嘛。
沒來聖旨前,韓成也不知道,自己在雁門郡內的聲望,居然達到了如此高度,讓人望而生畏啊。
......
至於為什麽前來宣旨的人是蔡邕?這就要從正月初十的王允府中的晚間聚會開始說起了。
正月初十的早朝會上,蔡邕出列,為韓成表功。
被王允之派誤認為蔡邕已經投靠了董卓,成為董卓的走狗。
晚間,在王允府上舉行聚會,眾人狠狠地數落著蔡邕的不是。
畢竟,如果數落董卓,傳到董卓耳朵裏的話,可是要付出性命的代價;但數落董卓的走狗—蔡邕,則無性命之憂。
所謂三人成虎,謠言傳的多了,就變成了事實,不知不覺的,蔡邕在他們的口中,就真成了董卓的走狗。
在以後的日子裏,眾人迫於董卓的淫威不敢對蔡邕發作;
但在平時生活中,都達成一致,對蔡邕愛答不理,孤立蔡邕。
其中包括蔡邕的好友太尉馬日磾,也不敢與之交談。
蔡邕見眾人因為自己的一句話而孤立自己,竟無一人聽自己解釋,內心鬱鬱不得。
在正月十八這天,蔡邕又收到了女兒的來信。
這時,韓成打敗了南匈奴的軍隊,平城縣的土地分配也進行完了。
正是和蔡昭姬你情我意,如膠似漆的時候。
這時蔡昭姬的家信中主要讚揚了韓成的為人,將韓成心係百姓,為百姓分地這些事一五一十的告訴了蔡邕。
並在信中隱約流露出對韓成的喜愛之情。
所謂“知女莫如父”。雖說蔡昭姬寫的很隱晦,但蔡邕還是一眼就看了出來。
當即迴信,讓韓成有空來到長安一趟,自己要見見這個未來的女婿。
蔡昭姬看到信後,知道父親看出了自己的內心的想法,羞澀不已,當即迴信告訴蔡邕,韓成要鎮守雁門關及婁煩關,保護並州北部的百姓的安全,暫時不能去長安拜見蔡邕。
信中,為了誇獎韓成文武雙全,蔡昭姬還特意將韓成的那首詞,附在信的最後。
蔡邕收到信後,看了前半部分,隨口說了句:“真是女大不中留啊。這還沒嫁給韓成呢,胳膊肘就往外拐了。”
當在信的最後,看到了那首詞,身為文學大家,音律宗師的蔡邕,瞬間被折服了。
這是詩詞與音律的升華,是中華文化的結晶。
讓蔡邕心中突然有了莫名其妙的想法:想去並州北部雁門郡見一見這個韓成。
看看到底是一個什麽樣子的青年,既能抵抗南匈奴的入侵,又能做出如此優秀的詩詞,最主要的是,還能折服女兒,讓女兒對其稱讚不已?
待蔡邕和董卓匯報了想去並州北部之事,
董卓並無過多思考,滿口答應了蔡邕的要求。
並安排一名並州軍官,率領三百人馬護送蔡邕去雁門郡。
蔡邕看到董卓對自己的愛護,內心很受感動。
與此同時,董卓還給了蔡邕一個任務,去雁門郡宣讀完聖旨之後,告訴韓成一句話:“隻要好好地保護並州百姓,終有一日會封其為王。”
言外之意就是,韓成你好好地待在並州北部,為我董卓守護邊疆,待我董卓君臨天下,不會忘了你的好的。
於是乎,蔡邕便來雁門郡宣讀了聖旨,卻沒有傻乎乎的對韓成說董卓的傳話。
......
董卓下令並州軍出三百人馬,護送蔡邕北上雁門郡宣旨的消息傳到呂布所統領的並州軍中,眾軍官皆不想接此任務。
這些人雖出自並州,但現在享受了長安的榮華富貴,沒人再願意去並州受苦了,即使短短的半個月也不行。
隻有一名姓張,名遼,字文遠的屯將,願意護送蔡邕北上。
第一是因為朝廷對韓成的封賞下達到了雁門郡。
第二是韓成沒有想到的,前來宣讀旨意的人,竟然是自己的嶽父—“蔡中郎”蔡邕。
當聖旨宣讀之後,韓成恭敬地對著蔡邕說道:“小婿若知嶽父大人到來,定親自前往雁門郡南百裏處迎接嶽父大人。”
蔡邕不苟言笑的說道:“不敢勞煩太守大人的大駕,吾一路上有張屯將護送,安全的緊。”
韓成聽到蔡邕如此說,便知道了:蔡邕生自己的氣呢。
雖然自己救了蔡昭姬,但好幾個月的時間內也沒讓蔡昭姬迴趟長安,那個當父親能不生氣啊?往大了說,這是私自霸占人家女兒啊。
雖然韓成知道,現在的長安不是很安全,但韓成能對著蔡邕說,現在你保護不了你的女兒,所以我不能把你的女兒還給你嗎?
即使韓成說的事實,但蔡邕也不能承認。蔡邕是要麵子的人,這樣說,對誰都不好。
故現在的韓成是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啊。
隻能腦筋一轉,說道:“嶽父大人,昭姬思念你已久。你看,聖旨也讀完了,不如你先去府中看看昭姬?”
蔡邕聽到韓成終於說讓自己看女兒蔡昭姬了,說道:“這還差不多。”
待送蔡邕迴府後,韓成才開始思索聖旨上所說的內容:
“國賊董卓竟然封自己為冀州牧,雁門郡太守加安北將軍”。
雖然自己在雁門關大敗南匈奴軍隊,保護了一方百姓,但是這封賞是不是也太豐厚了點。
自己竟然從一個私自冊封的雜號將軍,突然就變成朝廷正式冊封的封疆大吏,這跨度也確實大了點吧。
韓成自己揣摩著,雁門郡太守是在意料之中的,安北將軍也許是對韓成的獎勵,但這冀州牧,明顯就是針對袁紹的。
袁紹那個小心眼,怎麽可能讓自己得到冀州牧的稱號?朝廷這是想拿自己當槍使,讓自己和袁紹爭奪冀州,最後漁翁得利的必然是朝廷。
董卓這個腦子估計是想不出來的,看來應該是出自董卓身邊的第一謀臣—李儒之手。
至於朝廷董卓利用自己行拋磚引玉之計,自己不也正想要朝廷的正式冊封嗎?並不吃虧,隻是各取所需罷了。
當太守的正式任命下達到雁門郡各縣,最歡唿雀躍的莫過於雁門郡的百姓,生怕把太守韓成調走了,那樣的話,土地不就白分了嘛。
沒來聖旨前,韓成也不知道,自己在雁門郡內的聲望,居然達到了如此高度,讓人望而生畏啊。
......
至於為什麽前來宣旨的人是蔡邕?這就要從正月初十的王允府中的晚間聚會開始說起了。
正月初十的早朝會上,蔡邕出列,為韓成表功。
被王允之派誤認為蔡邕已經投靠了董卓,成為董卓的走狗。
晚間,在王允府上舉行聚會,眾人狠狠地數落著蔡邕的不是。
畢竟,如果數落董卓,傳到董卓耳朵裏的話,可是要付出性命的代價;但數落董卓的走狗—蔡邕,則無性命之憂。
所謂三人成虎,謠言傳的多了,就變成了事實,不知不覺的,蔡邕在他們的口中,就真成了董卓的走狗。
在以後的日子裏,眾人迫於董卓的淫威不敢對蔡邕發作;
但在平時生活中,都達成一致,對蔡邕愛答不理,孤立蔡邕。
其中包括蔡邕的好友太尉馬日磾,也不敢與之交談。
蔡邕見眾人因為自己的一句話而孤立自己,竟無一人聽自己解釋,內心鬱鬱不得。
在正月十八這天,蔡邕又收到了女兒的來信。
這時,韓成打敗了南匈奴的軍隊,平城縣的土地分配也進行完了。
正是和蔡昭姬你情我意,如膠似漆的時候。
這時蔡昭姬的家信中主要讚揚了韓成的為人,將韓成心係百姓,為百姓分地這些事一五一十的告訴了蔡邕。
並在信中隱約流露出對韓成的喜愛之情。
所謂“知女莫如父”。雖說蔡昭姬寫的很隱晦,但蔡邕還是一眼就看了出來。
當即迴信,讓韓成有空來到長安一趟,自己要見見這個未來的女婿。
蔡昭姬看到信後,知道父親看出了自己的內心的想法,羞澀不已,當即迴信告訴蔡邕,韓成要鎮守雁門關及婁煩關,保護並州北部的百姓的安全,暫時不能去長安拜見蔡邕。
信中,為了誇獎韓成文武雙全,蔡昭姬還特意將韓成的那首詞,附在信的最後。
蔡邕收到信後,看了前半部分,隨口說了句:“真是女大不中留啊。這還沒嫁給韓成呢,胳膊肘就往外拐了。”
當在信的最後,看到了那首詞,身為文學大家,音律宗師的蔡邕,瞬間被折服了。
這是詩詞與音律的升華,是中華文化的結晶。
讓蔡邕心中突然有了莫名其妙的想法:想去並州北部雁門郡見一見這個韓成。
看看到底是一個什麽樣子的青年,既能抵抗南匈奴的入侵,又能做出如此優秀的詩詞,最主要的是,還能折服女兒,讓女兒對其稱讚不已?
待蔡邕和董卓匯報了想去並州北部之事,
董卓並無過多思考,滿口答應了蔡邕的要求。
並安排一名並州軍官,率領三百人馬護送蔡邕去雁門郡。
蔡邕看到董卓對自己的愛護,內心很受感動。
與此同時,董卓還給了蔡邕一個任務,去雁門郡宣讀完聖旨之後,告訴韓成一句話:“隻要好好地保護並州百姓,終有一日會封其為王。”
言外之意就是,韓成你好好地待在並州北部,為我董卓守護邊疆,待我董卓君臨天下,不會忘了你的好的。
於是乎,蔡邕便來雁門郡宣讀了聖旨,卻沒有傻乎乎的對韓成說董卓的傳話。
......
董卓下令並州軍出三百人馬,護送蔡邕北上雁門郡宣旨的消息傳到呂布所統領的並州軍中,眾軍官皆不想接此任務。
這些人雖出自並州,但現在享受了長安的榮華富貴,沒人再願意去並州受苦了,即使短短的半個月也不行。
隻有一名姓張,名遼,字文遠的屯將,願意護送蔡邕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