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並州北部南下並州,能讓大軍行走的主要道路有兩條:一條是經過雁門關南下;另一條是經過婁煩關南下。
兩座雄關皆依山而建,易守難攻。在以前的歲月中,為大漢民族抵擋少數民族的南侵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然而自丁原身死洛陽之後,並州軍歸董卓麾下,守護長安。
並州沒有軍隊,故呈現出一片亂象,丁原任命的各地太守縣令或投靠他人,另謀出路;或占據一地,自立為王,這裏麵的代表人物便是張揚。
守衛南下之路重中之重的雁門郡,太守早已不知所終。兩座雄關都是各自守關將領說的算的狀態。
但幸運的是:雁門郡各縣雖然自立為主,但主要的精力還放在抵抗北方的少數民族上。
既然兩條路都可以走,為什麽匈奴左王劉能要選雁門關這條路呢?畢竟能當上這個位置的人,肯定不是個傻子。
近幾年中,雁門郡關外的縣早已敗落,其中的漢人,要不被匈奴掠去當作奴隸,要不帶領家人,逃到雁門郡中雁門關以南的六縣中。
這六縣分別是:陰館縣,武州縣,劇陽縣,平城縣,婁煩縣,原平縣,構成了現在的雁門郡。
兩座雄關中,雁門關以南主要是武州縣,劇陽縣,平城縣,原平縣四縣,雖有四縣之地,但已經沒有多少大戶了,在丁原身死洛陽的消息傳到了雁門郡時,四縣中的大戶便賣了土地,換了黃金,舉族南遷了。
而婁煩關以南的郡縣主要是陰館縣和婁煩縣。雖隻有區區兩縣之地,但縣中大族白家,王家,古家三家俱在,並沒有南遷。
因為有三大家族的支持,婁煩關守軍共有五千餘人,裝備精良,糧草充足,而雁門關卻沒有世家大族的支持,隻靠著四縣縣令的號召,百姓的自願捐贈提供軍糧,在這個連自己都吃不飽的時代中,依靠百姓捐贈基本上就是:要啥沒啥。
匈奴左王劉能早早打探到了這個消息,便製定的南下雁門關路線。仔細看看,也是有理有根據的。
.....
寒風淩冽,冬季的雁門關格外冷清。
雁門關守將趙芳看著身後兩千名凍得發抖的士兵,心裏不是滋味。
朝廷不撥糧,不發俸祿,早已忘記了他們這群守在邊關的將士們。
要不是雁門關內四縣的百姓的自願支持,雁門關的人馬可能還將更加稀少。
寒冷的冬季,最大的問題就是缺衣少糧。
而這個兩個問題都解決不了,士兵們自身就很難度過這個冬天,更別提守衛雁門關了。
前幾日,探馬來報,匈奴部落中人馬調動頻繁。
趙芳憑借經驗知道:匈奴要來攻打雁門關了,畢竟同樣是南下之路的婁煩關有著三大家族的支持,兵精糧足,匈奴不可能以硬碰硬,去攻打婁煩關。
這幾日,雖然已經加強了防禦,但趙芳的內心依然忐忑不安。
這日,趙芳站在城牆上眺望北方,忽然遠方響起了號角,隻見黑壓壓的騎兵從遠處奔來。
是南匈奴的騎兵。
待騎兵到跟前來,趙芳安排手下仔細一數,不下於五千之數,且遠方還有騎兵不斷地向著雁門關而來。
雖然來的全是騎兵,但隊伍中隱隱有著雲梯等攻城器具,趙芳的心瞬間涼到底了,“這雁門關,怕是守不住了。”
匈奴左王劉能策馬來到雁門關前,用著一口流利的漢話:“雁門關守將,我知道你雁門關內守衛人馬不多,我保證降者不殺,如果非要抵抗,待我大軍破關時,就是你等死亡之時。”
雁門關內剛入軍的膽小士兵嚇得瑟瑟發抖。主將趙芳安慰道:“別聽他胡說,匈奴自古以來殘忍至極,就算我們投降了,也會殺了我們。”
“一群敬酒不吃吃罰酒的混蛋。傳我號令:攻城,一個不留。”劉能見雁門關內無動於衷,便一邊罵道,一邊下達攻城命令。
雁門關內無論是士氣,士兵的數量,士兵的作戰經驗,兩方勢力差距甚大,不出一天,雁門關便被劉能率軍攻破,斬殺雁門關守軍主將趙芳以及頑固抵抗的一千餘名士兵,俘虜了八百名士兵,其餘士兵不知所蹤。
本來劉能想將雁門關內的守軍全殺了,手下千夫長烏蘇勸道:待南下掠奪之後,物資還需要俘虜押送迴部落,不如留下這些俘虜的性命。劉能聽後,一想也對,故留下了八百俘虜的性命。
六千人馬在雁門關內修整了一個時辰,劉能便帶著他們快速南下了。
兵貴神速,打的就是一個措手不及。
騎兵是當時最快的兵種,不好好利用,豈不是浪費?
不出一日,劉能率軍攻入並州南部上黨郡,途中各郡縣得到消息後,皆緊閉城門,送出糧食,以求換的性命。
城外的人口可就沒這麽幸運了。沒有躲入城中,皆被匈奴騎兵所驅使勞役;導致匈奴此次南下掠奪了大量的財物,糧食以及人口。
大量的物資,由被掠奪的人口用車拉運著。
看得上眼的財物,則被南下的六千匈奴騎兵自己帶著,故每個人的馬匹上,都是大包小包裝的滿滿的,騎兵變成了步兵,緩緩地往雁門關而來。
劉能騎在馬上,看著自己族人幾乎沒有什麽損失,卻得到了極大的收獲,意氣奮發。
自己得了這麽多的財物和人口,待迴到部落中,除了上交給大首領唿廚泉一部分,剩下的自己留著,不出兩年,自己的部落就可壯大為南匈奴第一大部落了,到時候的大首領之位可就是自己的了,無數的財富,美女正在向自己招手。
劉能正在想著,忽一探馬來報,前方五十裏,河內郡有一車隊,車隊有不少家丁,估計是個大戶。
劉能一聽,大戶,這感情好啊。搶一千個貧民的東西,也不如一個大戶的多。猶豫什麽,搶啊!遂下令身邊千夫長帶領三百人馬,隨自己將車隊搶了,幹完這最後的一次搶劫,就趕緊迴匈奴部落,以免夜長夢多。
兩座雄關皆依山而建,易守難攻。在以前的歲月中,為大漢民族抵擋少數民族的南侵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然而自丁原身死洛陽之後,並州軍歸董卓麾下,守護長安。
並州沒有軍隊,故呈現出一片亂象,丁原任命的各地太守縣令或投靠他人,另謀出路;或占據一地,自立為王,這裏麵的代表人物便是張揚。
守衛南下之路重中之重的雁門郡,太守早已不知所終。兩座雄關都是各自守關將領說的算的狀態。
但幸運的是:雁門郡各縣雖然自立為主,但主要的精力還放在抵抗北方的少數民族上。
既然兩條路都可以走,為什麽匈奴左王劉能要選雁門關這條路呢?畢竟能當上這個位置的人,肯定不是個傻子。
近幾年中,雁門郡關外的縣早已敗落,其中的漢人,要不被匈奴掠去當作奴隸,要不帶領家人,逃到雁門郡中雁門關以南的六縣中。
這六縣分別是:陰館縣,武州縣,劇陽縣,平城縣,婁煩縣,原平縣,構成了現在的雁門郡。
兩座雄關中,雁門關以南主要是武州縣,劇陽縣,平城縣,原平縣四縣,雖有四縣之地,但已經沒有多少大戶了,在丁原身死洛陽的消息傳到了雁門郡時,四縣中的大戶便賣了土地,換了黃金,舉族南遷了。
而婁煩關以南的郡縣主要是陰館縣和婁煩縣。雖隻有區區兩縣之地,但縣中大族白家,王家,古家三家俱在,並沒有南遷。
因為有三大家族的支持,婁煩關守軍共有五千餘人,裝備精良,糧草充足,而雁門關卻沒有世家大族的支持,隻靠著四縣縣令的號召,百姓的自願捐贈提供軍糧,在這個連自己都吃不飽的時代中,依靠百姓捐贈基本上就是:要啥沒啥。
匈奴左王劉能早早打探到了這個消息,便製定的南下雁門關路線。仔細看看,也是有理有根據的。
.....
寒風淩冽,冬季的雁門關格外冷清。
雁門關守將趙芳看著身後兩千名凍得發抖的士兵,心裏不是滋味。
朝廷不撥糧,不發俸祿,早已忘記了他們這群守在邊關的將士們。
要不是雁門關內四縣的百姓的自願支持,雁門關的人馬可能還將更加稀少。
寒冷的冬季,最大的問題就是缺衣少糧。
而這個兩個問題都解決不了,士兵們自身就很難度過這個冬天,更別提守衛雁門關了。
前幾日,探馬來報,匈奴部落中人馬調動頻繁。
趙芳憑借經驗知道:匈奴要來攻打雁門關了,畢竟同樣是南下之路的婁煩關有著三大家族的支持,兵精糧足,匈奴不可能以硬碰硬,去攻打婁煩關。
這幾日,雖然已經加強了防禦,但趙芳的內心依然忐忑不安。
這日,趙芳站在城牆上眺望北方,忽然遠方響起了號角,隻見黑壓壓的騎兵從遠處奔來。
是南匈奴的騎兵。
待騎兵到跟前來,趙芳安排手下仔細一數,不下於五千之數,且遠方還有騎兵不斷地向著雁門關而來。
雖然來的全是騎兵,但隊伍中隱隱有著雲梯等攻城器具,趙芳的心瞬間涼到底了,“這雁門關,怕是守不住了。”
匈奴左王劉能策馬來到雁門關前,用著一口流利的漢話:“雁門關守將,我知道你雁門關內守衛人馬不多,我保證降者不殺,如果非要抵抗,待我大軍破關時,就是你等死亡之時。”
雁門關內剛入軍的膽小士兵嚇得瑟瑟發抖。主將趙芳安慰道:“別聽他胡說,匈奴自古以來殘忍至極,就算我們投降了,也會殺了我們。”
“一群敬酒不吃吃罰酒的混蛋。傳我號令:攻城,一個不留。”劉能見雁門關內無動於衷,便一邊罵道,一邊下達攻城命令。
雁門關內無論是士氣,士兵的數量,士兵的作戰經驗,兩方勢力差距甚大,不出一天,雁門關便被劉能率軍攻破,斬殺雁門關守軍主將趙芳以及頑固抵抗的一千餘名士兵,俘虜了八百名士兵,其餘士兵不知所蹤。
本來劉能想將雁門關內的守軍全殺了,手下千夫長烏蘇勸道:待南下掠奪之後,物資還需要俘虜押送迴部落,不如留下這些俘虜的性命。劉能聽後,一想也對,故留下了八百俘虜的性命。
六千人馬在雁門關內修整了一個時辰,劉能便帶著他們快速南下了。
兵貴神速,打的就是一個措手不及。
騎兵是當時最快的兵種,不好好利用,豈不是浪費?
不出一日,劉能率軍攻入並州南部上黨郡,途中各郡縣得到消息後,皆緊閉城門,送出糧食,以求換的性命。
城外的人口可就沒這麽幸運了。沒有躲入城中,皆被匈奴騎兵所驅使勞役;導致匈奴此次南下掠奪了大量的財物,糧食以及人口。
大量的物資,由被掠奪的人口用車拉運著。
看得上眼的財物,則被南下的六千匈奴騎兵自己帶著,故每個人的馬匹上,都是大包小包裝的滿滿的,騎兵變成了步兵,緩緩地往雁門關而來。
劉能騎在馬上,看著自己族人幾乎沒有什麽損失,卻得到了極大的收獲,意氣奮發。
自己得了這麽多的財物和人口,待迴到部落中,除了上交給大首領唿廚泉一部分,剩下的自己留著,不出兩年,自己的部落就可壯大為南匈奴第一大部落了,到時候的大首領之位可就是自己的了,無數的財富,美女正在向自己招手。
劉能正在想著,忽一探馬來報,前方五十裏,河內郡有一車隊,車隊有不少家丁,估計是個大戶。
劉能一聽,大戶,這感情好啊。搶一千個貧民的東西,也不如一個大戶的多。猶豫什麽,搶啊!遂下令身邊千夫長帶領三百人馬,隨自己將車隊搶了,幹完這最後的一次搶劫,就趕緊迴匈奴部落,以免夜長夢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