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送我下鄉?轉身讓你們無家可歸! 作者:愛吃香炸小魚的橘子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當然這事都是上層的事,張興國覺得自己並沒有必要跟眼前這個女同誌說清楚。
張興國的眼神有了改變,語氣中也微不可察的多了一絲別的感覺,被譚媛敏銳的發現。
譚媛心道不好,要是再繼續磨嘰怕是再也不會有這樣的機會,至少在展銷會舉辦之前不會有,她能說話的機會隻有一次。
不知道什麽時候,李澤跟那個帶張興國過來的男同誌已經離開,現場就剩下他們兩人。
譚媛的個子不矮,放在蜀地甚至比很多男同誌都要高,張興國比譚媛還要高一個頭,譚媛抬頭看他,神情認真的說道。
“張興國同誌,我是想參與進來,不是我想要這個功勞,相信聽口音你也能聽出來,我並不是蜀地人,我是一名知青,想要參與這次活動,而是我想親眼看看昌雲縣變化的開始,我想要參與進來,貢獻我的一份力量,我做了一份計劃書,不知道你有沒有見過!不過沒見過也沒有關係,我帶過來了,不知道你能否賞臉看看,然後我再跟你說說我的想法。”
譚媛不卑不亢,用盡量快卻不讓人反感的態度說出這樣一番話,同時將自己做好再次優化過的計劃書給張興國。
這樣的女同誌,張興國還真是頭一迴遇見,他將目光放在譚媛手裏的計劃書上,伸手接過,翻頁。
熟悉的字體,內容卻跟之前的比有一些細微上的差距……
看來她並沒有說謊……
直到張興國認真看起自己的計劃書,譚媛這才鬆了一口氣。
槐蔭大隊,年琳現在兩頭跑,廠裏正在處於高速發展時期,廠裏卻還是一個草台班子,副廠長沒有,各個科室沒有成立,甚至沒有專門的辦公區域,這樣一個草台班子,全憑大家的一腔熱血才能撐下來。
年琳的熱血本來不多,但處於這樣的環境慢慢的也被周圍的人感染,對豆幹廠慢慢的也有了感情。
一邊自己任勞任怨的做著廠裏的賬,一邊又教著大隊選出來幾個同誌做賬。
知道自己在槐蔭大隊的日子不會太長,越是臨近過年,心裏越是著急。
槐蔭大隊本地人的學習能力不說,學曆確實是他們的短板,這點想要彌補不是那麽容易,年琳隻能盡自己所能,盡力將現在的賬做好。
廠子裏沒有專門的辦公場地,她一直都在大隊部辦公。
“年會計,我可算是找到你了,這是給你的信,好像是從京市來的。”
信是在櫃子的夾層裏找到的,應該是誰找信的時候將這封給落在夾層裏了,這才會一直沒被發現。
信上的日期都已經是一個多月以前的,想必是早就已經寄過來的,給大隊的人分派管理信件,本來就是婦女主任的職責所在,她卻將知青的信丟在櫃子夾層這麽久。
這要是換成別人,要是敢挑錯,婦女主任肯定會叉腰罵迴去,而那個人要是換成年琳這張臉。她就是想想都覺得心虛。
“嗯,我知道了,謝謝你特地幫我送來。”
“沒事沒事,那我就先走了……”
沒有意料之中的怒火,跟平時對自己的態度一模一樣,婦女主任卻覺得心虛,還對著年琳小心賠笑。
等她離開,年琳這才將信拿出來看。
“嗬,還真是他們。”
年琳冷笑,將信丟在櫃子裏並沒有打開,直到將手裏的工作全都做完,她這才揉動著已經僵硬的脖子,將櫃子裏的信拿出來,撕開,看起上麵的內容,動作一氣嗬成。
……
“看來我還挺值錢的嘛!”
年琳冷笑一聲,有些人真恨不得將她剝皮抽筋,榨幹最後的價值。
“琳琳,我迴來了,我有好消息要告訴你~我能進來嗎?”
並不需要年琳迴答,譚媛自顧自的推開門進去,一把將年琳抱住。
身上的神情還沒有來得及收斂,冷氣也沒來得及消散,就感覺自己被一股暖流包圍,直到最後蒸發消散得幹幹淨淨。
“咦?你收到信了嗎?是你家裏寄來的?”
譚媛感覺到年琳的不一樣,將目光放在她還沒來得及收起的信件上。
年家人……
想起上輩子看見的,風光無限的那家人,那家人的風光底下不知道埋著有多少白骨,想到其中一具就是自己最好的朋友,就是眼前的年琳,譚媛就想將那些人狠狠的拉下神壇。
不想讓年琳看出自己的異樣,譚媛放開她,讓她看不見自己的臉。
年琳同樣不想讓譚媛看見那些醃臢的話,將信揉捏成一團:“就是一些無關緊要的人。”
不是家人,她的家人從來不是那些人。
“哦,既然是無關緊要的人,那咱們就別管他了。”
譚媛笑眯眯的說道,一語雙關,說完她挽著年琳的胳膊:“今天下午我去縣裏了,你猜猜都發生了些什麽?”
本來冰冷的心被融化,慢慢的就再也沒法子變迴原本的樣子,年琳嘴角上揚,勾起一個笑容。
“發生了什麽好事,你給我講講唄?”
至於那等遲到的信?或許它的命運就不應該被看見,就應該在櫃子的夾層裏好好待著,永遠不見天日……
譚媛很高興,她能感覺到,年琳並不是在敷衍自己,她是真真切切在改變,變得越來越有人情味,現在都會配合她了呢。
發自內心的開心,譚媛願意跟年琳分享自己的喜悅。
經過張興國副會長的同意,她能夠參與到展銷會的舉辦當中去。
“他覺得我的想法很好,我打算讓陳軒他們幫忙,去展銷會作畫。”
“很好,到時候畫好了我也過去看看。”
譚媛說著自己的打算,年琳時不時附和著,眼神從始至終都沒有從她身上移開。
那三人之前被縣裏醬料廠借調去畫產品包裝,早就已經畫完迴到大隊,目前正在廠子裏當一個普通工人。
譚媛也覺得讓他們仨在大隊工廠做工人有些浪費他們的才華。
不過這年頭,誰在乎大隊的知青有沒有才華,都是下鄉幹活的勞動力。
張興國的眼神有了改變,語氣中也微不可察的多了一絲別的感覺,被譚媛敏銳的發現。
譚媛心道不好,要是再繼續磨嘰怕是再也不會有這樣的機會,至少在展銷會舉辦之前不會有,她能說話的機會隻有一次。
不知道什麽時候,李澤跟那個帶張興國過來的男同誌已經離開,現場就剩下他們兩人。
譚媛的個子不矮,放在蜀地甚至比很多男同誌都要高,張興國比譚媛還要高一個頭,譚媛抬頭看他,神情認真的說道。
“張興國同誌,我是想參與進來,不是我想要這個功勞,相信聽口音你也能聽出來,我並不是蜀地人,我是一名知青,想要參與這次活動,而是我想親眼看看昌雲縣變化的開始,我想要參與進來,貢獻我的一份力量,我做了一份計劃書,不知道你有沒有見過!不過沒見過也沒有關係,我帶過來了,不知道你能否賞臉看看,然後我再跟你說說我的想法。”
譚媛不卑不亢,用盡量快卻不讓人反感的態度說出這樣一番話,同時將自己做好再次優化過的計劃書給張興國。
這樣的女同誌,張興國還真是頭一迴遇見,他將目光放在譚媛手裏的計劃書上,伸手接過,翻頁。
熟悉的字體,內容卻跟之前的比有一些細微上的差距……
看來她並沒有說謊……
直到張興國認真看起自己的計劃書,譚媛這才鬆了一口氣。
槐蔭大隊,年琳現在兩頭跑,廠裏正在處於高速發展時期,廠裏卻還是一個草台班子,副廠長沒有,各個科室沒有成立,甚至沒有專門的辦公區域,這樣一個草台班子,全憑大家的一腔熱血才能撐下來。
年琳的熱血本來不多,但處於這樣的環境慢慢的也被周圍的人感染,對豆幹廠慢慢的也有了感情。
一邊自己任勞任怨的做著廠裏的賬,一邊又教著大隊選出來幾個同誌做賬。
知道自己在槐蔭大隊的日子不會太長,越是臨近過年,心裏越是著急。
槐蔭大隊本地人的學習能力不說,學曆確實是他們的短板,這點想要彌補不是那麽容易,年琳隻能盡自己所能,盡力將現在的賬做好。
廠子裏沒有專門的辦公場地,她一直都在大隊部辦公。
“年會計,我可算是找到你了,這是給你的信,好像是從京市來的。”
信是在櫃子的夾層裏找到的,應該是誰找信的時候將這封給落在夾層裏了,這才會一直沒被發現。
信上的日期都已經是一個多月以前的,想必是早就已經寄過來的,給大隊的人分派管理信件,本來就是婦女主任的職責所在,她卻將知青的信丟在櫃子夾層這麽久。
這要是換成別人,要是敢挑錯,婦女主任肯定會叉腰罵迴去,而那個人要是換成年琳這張臉。她就是想想都覺得心虛。
“嗯,我知道了,謝謝你特地幫我送來。”
“沒事沒事,那我就先走了……”
沒有意料之中的怒火,跟平時對自己的態度一模一樣,婦女主任卻覺得心虛,還對著年琳小心賠笑。
等她離開,年琳這才將信拿出來看。
“嗬,還真是他們。”
年琳冷笑,將信丟在櫃子裏並沒有打開,直到將手裏的工作全都做完,她這才揉動著已經僵硬的脖子,將櫃子裏的信拿出來,撕開,看起上麵的內容,動作一氣嗬成。
……
“看來我還挺值錢的嘛!”
年琳冷笑一聲,有些人真恨不得將她剝皮抽筋,榨幹最後的價值。
“琳琳,我迴來了,我有好消息要告訴你~我能進來嗎?”
並不需要年琳迴答,譚媛自顧自的推開門進去,一把將年琳抱住。
身上的神情還沒有來得及收斂,冷氣也沒來得及消散,就感覺自己被一股暖流包圍,直到最後蒸發消散得幹幹淨淨。
“咦?你收到信了嗎?是你家裏寄來的?”
譚媛感覺到年琳的不一樣,將目光放在她還沒來得及收起的信件上。
年家人……
想起上輩子看見的,風光無限的那家人,那家人的風光底下不知道埋著有多少白骨,想到其中一具就是自己最好的朋友,就是眼前的年琳,譚媛就想將那些人狠狠的拉下神壇。
不想讓年琳看出自己的異樣,譚媛放開她,讓她看不見自己的臉。
年琳同樣不想讓譚媛看見那些醃臢的話,將信揉捏成一團:“就是一些無關緊要的人。”
不是家人,她的家人從來不是那些人。
“哦,既然是無關緊要的人,那咱們就別管他了。”
譚媛笑眯眯的說道,一語雙關,說完她挽著年琳的胳膊:“今天下午我去縣裏了,你猜猜都發生了些什麽?”
本來冰冷的心被融化,慢慢的就再也沒法子變迴原本的樣子,年琳嘴角上揚,勾起一個笑容。
“發生了什麽好事,你給我講講唄?”
至於那等遲到的信?或許它的命運就不應該被看見,就應該在櫃子的夾層裏好好待著,永遠不見天日……
譚媛很高興,她能感覺到,年琳並不是在敷衍自己,她是真真切切在改變,變得越來越有人情味,現在都會配合她了呢。
發自內心的開心,譚媛願意跟年琳分享自己的喜悅。
經過張興國副會長的同意,她能夠參與到展銷會的舉辦當中去。
“他覺得我的想法很好,我打算讓陳軒他們幫忙,去展銷會作畫。”
“很好,到時候畫好了我也過去看看。”
譚媛說著自己的打算,年琳時不時附和著,眼神從始至終都沒有從她身上移開。
那三人之前被縣裏醬料廠借調去畫產品包裝,早就已經畫完迴到大隊,目前正在廠子裏當一個普通工人。
譚媛也覺得讓他們仨在大隊工廠做工人有些浪費他們的才華。
不過這年頭,誰在乎大隊的知青有沒有才華,都是下鄉幹活的勞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