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
送我下鄉?轉身讓你們無家可歸! 作者:愛吃香炸小魚的橘子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對於這次抽獎最大的幸運兒,羅琳琳對他可謂是印象深刻,畢竟整個槐蔭大隊,排隊抽獎的人可不少,最好的不過就是一個幸運獎,而這個人可是一等獎。
得知自己中了一等獎,他高興得半天都沒反應過來,這才沒過幾天的事,羅琳琳作為開獎人,同時也是見證人,哪裏能不印象深刻。
在迴大隊的路上,看到這個人,她根本不需要多久就認了出來,關建國那天同樣見證此事,同樣也認出來朱永亮,這才會停下拖拉機跟他說話。
這一攀談才知道他是來槐蔭大隊的,這才將人帶上。
然而譚媛知道的卻比他們更多,朱永亮……
在報紙上看到這個名字的時候譚媛心裏就有了猜測,直到看到真人,她才真正確定下來。
“朱記者,歡迎你來到槐蔭大隊。”
脫口而出的朱記者三個字,倒是讓帶著朱永亮迴來大隊除了關建國以外的幾個人摸不著頭腦。
這個人居然是記者嗎?記者來他們槐蔭大隊幹什麽?
他們都知道侯記者,朱記者還真是頭一次聽說。
朱永亮倒也不意外,他在來之前就跟昌雲縣打過招唿,想必是昌雲縣那邊通知的槐蔭大隊,當初他領獎的時候可沒有胡謅名字,現在被認出來也不稀奇。
朱永亮這個市裏來的記者過來的目地再清楚不過,譚媛安排他跟著年琳,畢竟年琳是廠裏的會計,核算跟捐款這一係列的事情本就交到她手裏。
年琳身邊多了一個男同誌,男同誌還是市裏來的記者,這事想要瞞也不容易,也就沒有人想過要瞞,朱永亮在槐蔭大隊需要一個住處。
知青點人實在太多,幾個人擠一間屋子,朱永亮一身行頭可不便宜,相機也是易碎品,要是摔了砸了,知青們可賠不起,就隻能住在鄉親們家裏。
大隊支書周誌剛主動攬了這個活,讓朱永亮住在周家,這事也就這麽定了下來。
人人都知道大隊來了個市報記者,趙央自然也是知道的,不過她沒有任何多餘想法,這事跟她無關,她隻想把梁晉看緊,不讓梁晉無聲無息消失在她的世界。
為了這個目地,每天下工之後,趙央都會跑一趟大隊部,找到大隊負責信件的小夥子,打著看有沒有自己信件的幌子,看看有沒有來自梁家的信。
梁晉跑了一趟縣裏,趙央的心就總是七上八下,她不敢去招惹譚媛,梁晉的愧疚就是她現在為數不多的籌碼。
梁晉同樣期待著京市那邊的消息,對於這個記者,他卻跟趙央有不同的想法。
他覺得自己就快要離開槐蔭大隊,在這種時候他還有什麽害怕的,當然要揭開這些大隊幹部的假麵,還大隊社員跟知青們一片清白的天。
等了兩三天好不容易才等到朱永亮晚上出來散步,並且身邊沒人的情況。
“朱記者,我有話跟你說。”
梁晉麵色沉重,麵對朱永亮也是開門見山,就好像是他經過內心掙紮之後,好不容易才下定決心找到朱永亮一樣。
這樣的表現,朱永亮瞬間來了興趣,他來了槐蔭大隊不少時間,隻有一個感覺。
這個大隊的人跟現在農村人的狀態不太一樣,簡直太積極了,勁往一處使,一門心思就想著通過自己努力讓大隊變得更好。
然而眼前這個看著還挺正直的男青年找到他,口口聲聲要揭露大隊幹部們偽善的真麵目,這讓朱永亮拿起紙筆就開始書寫起來。
林國安這個大隊長,仗著自己跟公社書記的親戚關係,在大隊搞一言堂,跟女知青亂搞男女關係,後來更是無條件提拔女知青,把別人的功勞強歸在女知青的身上,捧著女知青當上了大隊豆幹廠的廠長,大隊要是有人敢說出這個事實,就會被排擠。
這些話梁晉說得有理有據有鼻子有眼的,他覺得自己並沒有胡編亂造,他都是在知青點聽老知青們說起的。
隻不過自從豆幹廠越來越紅火之後,這些言語也都消失了個幹淨,梁晉覺得這正是證實了他的最後一段話。
後來周誌剛這個支書上任之後也被這兩個人合夥蒙蔽,提拔他們的親信,對真正有才的人更是一個勁兒打壓。
梁晉越說越有勁,恨不得將自己這段時間遭受到的不公待遇全都一字一句說出口。
這人是市裏的記者,不會偏向譚媛的。
朱永亮卻越聽越嚴肅,難道真有這樣的事?
“怎麽沒有,你現在看譚媛裝得一副人模人樣的樣子,她可是個孤兒,爹媽都沒了,舅舅一家含辛茹苦將她養大,為了她搬出自家房子,她倒好,下鄉之前,將家裏房子抵押給一夥混混,將舅舅一家趕了出去,這些都是事實,你們都是可以查證的。”
對於自己說的這些話,梁晉可以負責,這些都是他親眼看到的,不可能有假。
而朱永亮的眉頭卻越皺越深,梁晉嘴裏的那個譚媛,跟他所認識見到的那個人完全不同。
背信忘義?這完全就不是他所看到的那個人嘛。
隻不過朱永亮還是一五一十的記錄下來,如果真是梁晉所形容得那樣,那這個小小的槐蔭大隊水可真夠深的。
作為記者,他當然不可能隻聽信梁晉一麵之詞,他自然會想辦法去查證此事,朱永亮很有職業操守。
而對於梁晉來說,他得到了朱永亮的保證,覺得自己總算是對得起自己的良心,將自己看到的不公全都公布了出來,也算是對得起槐蔭大隊了。
他在臨走離開槐蔭大隊之前,總算是做了一件好事。
兩個人的談話隻有他們兩個人知道,不,應該說還有另外一個人知道,她可一直關注著自己這個前對象呢。
不過這兩個人具體說什麽她並不想知道,反正都跟她沒有關係,她隻需要管好自己就好。
譚媛對這事一無所知,對朱永亮的態度也從沒有一點改變,依舊是盡心盡力的做自己的事。
得知自己中了一等獎,他高興得半天都沒反應過來,這才沒過幾天的事,羅琳琳作為開獎人,同時也是見證人,哪裏能不印象深刻。
在迴大隊的路上,看到這個人,她根本不需要多久就認了出來,關建國那天同樣見證此事,同樣也認出來朱永亮,這才會停下拖拉機跟他說話。
這一攀談才知道他是來槐蔭大隊的,這才將人帶上。
然而譚媛知道的卻比他們更多,朱永亮……
在報紙上看到這個名字的時候譚媛心裏就有了猜測,直到看到真人,她才真正確定下來。
“朱記者,歡迎你來到槐蔭大隊。”
脫口而出的朱記者三個字,倒是讓帶著朱永亮迴來大隊除了關建國以外的幾個人摸不著頭腦。
這個人居然是記者嗎?記者來他們槐蔭大隊幹什麽?
他們都知道侯記者,朱記者還真是頭一次聽說。
朱永亮倒也不意外,他在來之前就跟昌雲縣打過招唿,想必是昌雲縣那邊通知的槐蔭大隊,當初他領獎的時候可沒有胡謅名字,現在被認出來也不稀奇。
朱永亮這個市裏來的記者過來的目地再清楚不過,譚媛安排他跟著年琳,畢竟年琳是廠裏的會計,核算跟捐款這一係列的事情本就交到她手裏。
年琳身邊多了一個男同誌,男同誌還是市裏來的記者,這事想要瞞也不容易,也就沒有人想過要瞞,朱永亮在槐蔭大隊需要一個住處。
知青點人實在太多,幾個人擠一間屋子,朱永亮一身行頭可不便宜,相機也是易碎品,要是摔了砸了,知青們可賠不起,就隻能住在鄉親們家裏。
大隊支書周誌剛主動攬了這個活,讓朱永亮住在周家,這事也就這麽定了下來。
人人都知道大隊來了個市報記者,趙央自然也是知道的,不過她沒有任何多餘想法,這事跟她無關,她隻想把梁晉看緊,不讓梁晉無聲無息消失在她的世界。
為了這個目地,每天下工之後,趙央都會跑一趟大隊部,找到大隊負責信件的小夥子,打著看有沒有自己信件的幌子,看看有沒有來自梁家的信。
梁晉跑了一趟縣裏,趙央的心就總是七上八下,她不敢去招惹譚媛,梁晉的愧疚就是她現在為數不多的籌碼。
梁晉同樣期待著京市那邊的消息,對於這個記者,他卻跟趙央有不同的想法。
他覺得自己就快要離開槐蔭大隊,在這種時候他還有什麽害怕的,當然要揭開這些大隊幹部的假麵,還大隊社員跟知青們一片清白的天。
等了兩三天好不容易才等到朱永亮晚上出來散步,並且身邊沒人的情況。
“朱記者,我有話跟你說。”
梁晉麵色沉重,麵對朱永亮也是開門見山,就好像是他經過內心掙紮之後,好不容易才下定決心找到朱永亮一樣。
這樣的表現,朱永亮瞬間來了興趣,他來了槐蔭大隊不少時間,隻有一個感覺。
這個大隊的人跟現在農村人的狀態不太一樣,簡直太積極了,勁往一處使,一門心思就想著通過自己努力讓大隊變得更好。
然而眼前這個看著還挺正直的男青年找到他,口口聲聲要揭露大隊幹部們偽善的真麵目,這讓朱永亮拿起紙筆就開始書寫起來。
林國安這個大隊長,仗著自己跟公社書記的親戚關係,在大隊搞一言堂,跟女知青亂搞男女關係,後來更是無條件提拔女知青,把別人的功勞強歸在女知青的身上,捧著女知青當上了大隊豆幹廠的廠長,大隊要是有人敢說出這個事實,就會被排擠。
這些話梁晉說得有理有據有鼻子有眼的,他覺得自己並沒有胡編亂造,他都是在知青點聽老知青們說起的。
隻不過自從豆幹廠越來越紅火之後,這些言語也都消失了個幹淨,梁晉覺得這正是證實了他的最後一段話。
後來周誌剛這個支書上任之後也被這兩個人合夥蒙蔽,提拔他們的親信,對真正有才的人更是一個勁兒打壓。
梁晉越說越有勁,恨不得將自己這段時間遭受到的不公待遇全都一字一句說出口。
這人是市裏的記者,不會偏向譚媛的。
朱永亮卻越聽越嚴肅,難道真有這樣的事?
“怎麽沒有,你現在看譚媛裝得一副人模人樣的樣子,她可是個孤兒,爹媽都沒了,舅舅一家含辛茹苦將她養大,為了她搬出自家房子,她倒好,下鄉之前,將家裏房子抵押給一夥混混,將舅舅一家趕了出去,這些都是事實,你們都是可以查證的。”
對於自己說的這些話,梁晉可以負責,這些都是他親眼看到的,不可能有假。
而朱永亮的眉頭卻越皺越深,梁晉嘴裏的那個譚媛,跟他所認識見到的那個人完全不同。
背信忘義?這完全就不是他所看到的那個人嘛。
隻不過朱永亮還是一五一十的記錄下來,如果真是梁晉所形容得那樣,那這個小小的槐蔭大隊水可真夠深的。
作為記者,他當然不可能隻聽信梁晉一麵之詞,他自然會想辦法去查證此事,朱永亮很有職業操守。
而對於梁晉來說,他得到了朱永亮的保證,覺得自己總算是對得起自己的良心,將自己看到的不公全都公布了出來,也算是對得起槐蔭大隊了。
他在臨走離開槐蔭大隊之前,總算是做了一件好事。
兩個人的談話隻有他們兩個人知道,不,應該說還有另外一個人知道,她可一直關注著自己這個前對象呢。
不過這兩個人具體說什麽她並不想知道,反正都跟她沒有關係,她隻需要管好自己就好。
譚媛對這事一無所知,對朱永亮的態度也從沒有一點改變,依舊是盡心盡力的做自己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