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緩緩流逝,吳優抬頭看著太陽,陽光有些刺眼,便伸手遮住陽光看了一眼,已經到了午時。肩膀上的夏蟬不知何時飛到吳優身後的一顆樹上,高聲歌唱著。
聽著清脆悅耳的蟬鳴聲,吳優看著田野中頂著烈日幸勤勞作的村民,不間斷的拿起搭在脖子上的布條擦拭著臉上的汗水。有一些村民沒有擦拭汗水,汗水則順著臉龐流到下巴滴在農田中。
看著這一幕吳優不禁想起先前讀過的一首詩,便大聲朗誦出來。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小娃,你剛才在說什麽,好像聽起在唱歌一樣。”
“老於頭,你不懂就不要亂說,人家老簡的女婿在讀詩,我聽過我兒子讀過詩,剛才那個調調跟我兒子讀書的調調一樣。”
“老李,你管管你家婆娘,怎麽可以說老簡家的女婿是她的兒子呢,莫不是你那婆娘背著你在外麵偷人?”
“哈哈哈……老李頭你可損,小友,你剛才讀的那首詩能在讀一遍嗎?”
吳優沒想到自己背了一首詩,農田裏辛勤勞動的村民來了這麽大的興趣,大聲道:“待我潤下喉嚨,輕輕嗓子給你們讀詩。”
吳優倒了一碗茶水喝下後,清了嗓子便開始把先前那首詩用吳家先生的腔調朗誦出來。
這一朗誦,麵對不懂詩句的農民聽不懂詩句的意思,便解釋了一番,聽懂意思後的村民們一片讚揚聲,嚷嚷著要吳優把這首詩寫在紙上,讓自己教他們識字背詩,以後好讓兒孫知道飯菜是怎麽來的。
麵對村民的熱情和要求,吳優不好拒絕,便滿臉笑容一一應承下來,經過吳優的這一首詩,村民們幹農活也有了一些亢奮。
沒多久,便有人開始收拾農具,在田野旁的小池塘清洗自己身上的泥土和農具,迴村莊時還都特意囑咐吳優莫要忘了寫詩。
吳優笑著點頭致意,看到簡霄夫婦開始收拾農具時,吳優急忙去幫忙清洗農具,隨後拿著農具三人便開始往迴走。
“小友,我家裏有筆墨紙硯,待會我給你送過來,難得這般大老粗有如此興致想要識字背詩,你多擔待一些。”
吳優看著背著農具的老漢與自己搭話,尊敬道:“有勞前輩,能給諸位前輩寫詩,這也是我榮幸。”
老漢笑了兩聲點了點頭,便超過吳優三人,朝自己家走去。
簡霄看到吳優看著那老漢的背影,笑道:“這老漢叫羅朔,我們都叫他囉嗦,是教書先生的兒子,他爹年輕時在鎮上教書,村裏大多數人的名字都是他爹取的,可惜前些年病逝了,他家裏的那些筆墨紙硯都是他爹先前所留,可惜他不愛讀書,平日就喜歡喝點小酒,幹幹農活,不然村裏也不會沒有識字的人。”
吳優聞言朝簡霄點了點頭,問道:“村裏現在就沒有識字?”
“唉,村裏的老輩人都是行伍出生,年輕時到處打戰,待到年老身殘之後才退出軍隊,還好軍隊裏分配了這幾畝良田耕種,這才有了生計,便代代以農為生。
這期間家裏殷實點的都會送自己孩兒去鎮裏城裏讀書識字,這些人接觸了外麵的繁華世界學有所成之後,便也遷出去住了,也有一些手藝人,也出去謀求營生,慢慢的村裏便剩下我們這些幹農活的老漢,和一些沒有跟在父母身旁嗷嗷待哺的孩童。
我家小茹也是,她小時候我就十來歲時我便送她去跟一位老先生學醫,現在學成之後,她師傅也沒有兒女,便在鎮裏與她師傅一起開了一間小醫館,一年也就中秋過年才迴來……”
一路上簡霄有些感慨說著村裏的事,吳優安靜的也在一旁聽著。
迴到家中之後,簡霄與吳優便坐在那小亭中喝茶閑聊,莊如霜則去廚房準備一些清涼降暑的糖水。
“老簡,過來幫下忙。”
院外傳來一聲大喊,簡霄和吳優聞聲望去,從院內看去隻能看到羅朔彎腰在撿著什麽。
二人快步出了院落,看著羅朔彎腰撿著散落在地的紙張,簡霄和吳優急忙過去幫忙,撿好以後,吳優抱著紙與二人走進庭院。
簡霄邊給羅朔倒茶邊取笑道:“囉嗦,你可真是有心了,看你不愛讀書,沒想到今日對我們這幫大老粗向識字背詩這麽上心。”
“哈哈,我雖然不喜歡讀書,但從小也在我那父親身旁耳濡目染,還是懂得一些。”羅朔接過茶水喝了一口,手擦了嘴角殘留的茶水道:“主要還是小友詩做得好,當時在幹農活,都頂著大太陽,聽到小友的詩大家都有了共鳴,我還不把家裏的筆墨紙硯拿出來,你們這幫大老粗肯定要把我吃了不可。”
吳優接過簡霄倒茶水的活,便給羅朔續茶水便謙虛道:“這首詩是以前我一位先生所作,不是晚輩做的。”
“不管是不是你做的,你讀出來了大老粗們聽進去了就是好詩,真沒想到,還有寫農民的詩句。”羅朔指了指桌上的紙張,解開了桌上一個用布包裹的東西,裏麵放著一塊硯台和墨塊和兩隻毛筆道:“先給你拿來了這一些,不夠的話你在跟我說,有勞小友你給我們寫詩了。”
吳優點了點頭,三人在小亭內閑聊一會後,莊如霜端來糖水,羅朔吃完之後,便告辭離去,吳優則抱著筆墨紙硯迴到房間中開始研磨寫字。
現在吳優的書法雖然談不上飄逸自然,但也算中規中矩,還是比先前在書院那螞蟻爬的字要好看的多。
莊如霜端著糖水走進房間內,看著吳優坐在書桌前全神貫注的書寫著,不禁想起自己的女兒,失神一會之後把糖水放在書桌上,囑咐吳優休息下喝些糖水。
吳優感覺到莊如霜的善意和溫柔,道謝之後,便拿起糖水喝了起來,莊如霜則看著散放在書桌上的紙張。
看著那中規中矩的字體,莊如霜看不懂,便也誇讚道:“小優你這字比我女兒寫的好。”
聽到讚揚,吳優看了一眼自己寫的字,想到書院書法好的人,放下喝完的碗,撓了撓頭道:“這字寫的很差,對了,莊姨還要麻煩你一下通知一下村民們來拿寫好的詩。”
“沒事,這有什麽好麻煩的,在村裏傳消息那是最快的。”
莊如霜說完就走到庭院裏對著隔壁大喊著“老李頭,詩句寫好了,趕緊的過來拿。”
隔壁應了一聲,過了片刻後吳優從書桌前的窗戶往外看,便看到一個老漢提著一籃雞蛋走了進來,把雞蛋遞給莊如霜後,老漢就走到窗戶前。
吳優把寫好的詩句遞給老漢後道:“這詩寫好了,明天早上幹農活的時候我在教你們怎麽讀。”
老漢囑咐便叫吳優多休息休息,不要寫字寫過頭了。
“老李頭,迴去之後記得傳一聲過來拿字帖。”
老李頭應了一聲,迴去的路上滿臉笑容低頭看著雙手拿著那看不懂的字帖。
吳優看著老漢的背影,笑了笑,這時莊如霜過來說老李頭的那一籃雞蛋是給吳優的謝禮,吳優連忙起身想把雞蛋給老李頭送迴去。卻被莊如霜拒絕了。
農家人淳樸,一來二往很正常,收了你的好,便會記在心中,如果不讓他做些什麽的話,他會一直記在心中,所以在村莊裏,今日拿你一些菜,明日他便會送一些豬肉過來,不然的話便會心裏掛念著。
聽到莊如霜這樣說,吳優記在心中也沒有多說什麽,便安心的寫詩。
聽著清脆悅耳的蟬鳴聲,吳優看著田野中頂著烈日幸勤勞作的村民,不間斷的拿起搭在脖子上的布條擦拭著臉上的汗水。有一些村民沒有擦拭汗水,汗水則順著臉龐流到下巴滴在農田中。
看著這一幕吳優不禁想起先前讀過的一首詩,便大聲朗誦出來。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小娃,你剛才在說什麽,好像聽起在唱歌一樣。”
“老於頭,你不懂就不要亂說,人家老簡的女婿在讀詩,我聽過我兒子讀過詩,剛才那個調調跟我兒子讀書的調調一樣。”
“老李,你管管你家婆娘,怎麽可以說老簡家的女婿是她的兒子呢,莫不是你那婆娘背著你在外麵偷人?”
“哈哈哈……老李頭你可損,小友,你剛才讀的那首詩能在讀一遍嗎?”
吳優沒想到自己背了一首詩,農田裏辛勤勞動的村民來了這麽大的興趣,大聲道:“待我潤下喉嚨,輕輕嗓子給你們讀詩。”
吳優倒了一碗茶水喝下後,清了嗓子便開始把先前那首詩用吳家先生的腔調朗誦出來。
這一朗誦,麵對不懂詩句的農民聽不懂詩句的意思,便解釋了一番,聽懂意思後的村民們一片讚揚聲,嚷嚷著要吳優把這首詩寫在紙上,讓自己教他們識字背詩,以後好讓兒孫知道飯菜是怎麽來的。
麵對村民的熱情和要求,吳優不好拒絕,便滿臉笑容一一應承下來,經過吳優的這一首詩,村民們幹農活也有了一些亢奮。
沒多久,便有人開始收拾農具,在田野旁的小池塘清洗自己身上的泥土和農具,迴村莊時還都特意囑咐吳優莫要忘了寫詩。
吳優笑著點頭致意,看到簡霄夫婦開始收拾農具時,吳優急忙去幫忙清洗農具,隨後拿著農具三人便開始往迴走。
“小友,我家裏有筆墨紙硯,待會我給你送過來,難得這般大老粗有如此興致想要識字背詩,你多擔待一些。”
吳優看著背著農具的老漢與自己搭話,尊敬道:“有勞前輩,能給諸位前輩寫詩,這也是我榮幸。”
老漢笑了兩聲點了點頭,便超過吳優三人,朝自己家走去。
簡霄看到吳優看著那老漢的背影,笑道:“這老漢叫羅朔,我們都叫他囉嗦,是教書先生的兒子,他爹年輕時在鎮上教書,村裏大多數人的名字都是他爹取的,可惜前些年病逝了,他家裏的那些筆墨紙硯都是他爹先前所留,可惜他不愛讀書,平日就喜歡喝點小酒,幹幹農活,不然村裏也不會沒有識字的人。”
吳優聞言朝簡霄點了點頭,問道:“村裏現在就沒有識字?”
“唉,村裏的老輩人都是行伍出生,年輕時到處打戰,待到年老身殘之後才退出軍隊,還好軍隊裏分配了這幾畝良田耕種,這才有了生計,便代代以農為生。
這期間家裏殷實點的都會送自己孩兒去鎮裏城裏讀書識字,這些人接觸了外麵的繁華世界學有所成之後,便也遷出去住了,也有一些手藝人,也出去謀求營生,慢慢的村裏便剩下我們這些幹農活的老漢,和一些沒有跟在父母身旁嗷嗷待哺的孩童。
我家小茹也是,她小時候我就十來歲時我便送她去跟一位老先生學醫,現在學成之後,她師傅也沒有兒女,便在鎮裏與她師傅一起開了一間小醫館,一年也就中秋過年才迴來……”
一路上簡霄有些感慨說著村裏的事,吳優安靜的也在一旁聽著。
迴到家中之後,簡霄與吳優便坐在那小亭中喝茶閑聊,莊如霜則去廚房準備一些清涼降暑的糖水。
“老簡,過來幫下忙。”
院外傳來一聲大喊,簡霄和吳優聞聲望去,從院內看去隻能看到羅朔彎腰在撿著什麽。
二人快步出了院落,看著羅朔彎腰撿著散落在地的紙張,簡霄和吳優急忙過去幫忙,撿好以後,吳優抱著紙與二人走進庭院。
簡霄邊給羅朔倒茶邊取笑道:“囉嗦,你可真是有心了,看你不愛讀書,沒想到今日對我們這幫大老粗向識字背詩這麽上心。”
“哈哈,我雖然不喜歡讀書,但從小也在我那父親身旁耳濡目染,還是懂得一些。”羅朔接過茶水喝了一口,手擦了嘴角殘留的茶水道:“主要還是小友詩做得好,當時在幹農活,都頂著大太陽,聽到小友的詩大家都有了共鳴,我還不把家裏的筆墨紙硯拿出來,你們這幫大老粗肯定要把我吃了不可。”
吳優接過簡霄倒茶水的活,便給羅朔續茶水便謙虛道:“這首詩是以前我一位先生所作,不是晚輩做的。”
“不管是不是你做的,你讀出來了大老粗們聽進去了就是好詩,真沒想到,還有寫農民的詩句。”羅朔指了指桌上的紙張,解開了桌上一個用布包裹的東西,裏麵放著一塊硯台和墨塊和兩隻毛筆道:“先給你拿來了這一些,不夠的話你在跟我說,有勞小友你給我們寫詩了。”
吳優點了點頭,三人在小亭內閑聊一會後,莊如霜端來糖水,羅朔吃完之後,便告辭離去,吳優則抱著筆墨紙硯迴到房間中開始研磨寫字。
現在吳優的書法雖然談不上飄逸自然,但也算中規中矩,還是比先前在書院那螞蟻爬的字要好看的多。
莊如霜端著糖水走進房間內,看著吳優坐在書桌前全神貫注的書寫著,不禁想起自己的女兒,失神一會之後把糖水放在書桌上,囑咐吳優休息下喝些糖水。
吳優感覺到莊如霜的善意和溫柔,道謝之後,便拿起糖水喝了起來,莊如霜則看著散放在書桌上的紙張。
看著那中規中矩的字體,莊如霜看不懂,便也誇讚道:“小優你這字比我女兒寫的好。”
聽到讚揚,吳優看了一眼自己寫的字,想到書院書法好的人,放下喝完的碗,撓了撓頭道:“這字寫的很差,對了,莊姨還要麻煩你一下通知一下村民們來拿寫好的詩。”
“沒事,這有什麽好麻煩的,在村裏傳消息那是最快的。”
莊如霜說完就走到庭院裏對著隔壁大喊著“老李頭,詩句寫好了,趕緊的過來拿。”
隔壁應了一聲,過了片刻後吳優從書桌前的窗戶往外看,便看到一個老漢提著一籃雞蛋走了進來,把雞蛋遞給莊如霜後,老漢就走到窗戶前。
吳優把寫好的詩句遞給老漢後道:“這詩寫好了,明天早上幹農活的時候我在教你們怎麽讀。”
老漢囑咐便叫吳優多休息休息,不要寫字寫過頭了。
“老李頭,迴去之後記得傳一聲過來拿字帖。”
老李頭應了一聲,迴去的路上滿臉笑容低頭看著雙手拿著那看不懂的字帖。
吳優看著老漢的背影,笑了笑,這時莊如霜過來說老李頭的那一籃雞蛋是給吳優的謝禮,吳優連忙起身想把雞蛋給老李頭送迴去。卻被莊如霜拒絕了。
農家人淳樸,一來二往很正常,收了你的好,便會記在心中,如果不讓他做些什麽的話,他會一直記在心中,所以在村莊裏,今日拿你一些菜,明日他便會送一些豬肉過來,不然的話便會心裏掛念著。
聽到莊如霜這樣說,吳優記在心中也沒有多說什麽,便安心的寫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