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待我們詢問,張生便自顧自地解釋起了緣由:“當時我們班被打散了,大帝是第一個追上的我。眼見是我,他還拍了拍我的肩膀,信誓旦旦對我說了句,‘你快走吧!我不打你。’話音剛落,他的同學們也追了上來,又指著我對‘大帝’喊了句,‘快抓住那小子!剛才就是他先動的手!’”
說到此處,他揉了揉自己尚還有些紅腫的下巴,心有餘悸道:“我還沒反應過來咋迴事呢,就被大帝一拳給撂倒了!然後就被追上來的其它人,好一頓‘圈踢’!”他自嘲一笑,“就屬特麽的大帝踢的最兇!”
聽至此處,我暗自想到:“我屮,這哥們也太‘生性’了吧!這都能下得去手,可是夠狠的啊!看來明天我還是不要抱著僥幸心理了!這他媽吃過兩次飯的,都能翻臉不認人。我這素未謀麵的,隻怕會更加冷酷無情了!”
可惜眼下的情況,明顯不是考慮這些的時候。為了不使得好不容易激勵起的士氣,再度受挫,我繼續佯裝輕鬆地擺手道:“大帝的事你們不用擔心,我去對付他!至於能不能打得過,那就隻有打過了才知道!但有一點我可以保證,隻要我他媽的沒死,他就別想從我這分身去對付你們!而隻要他們體特班的其他人,不是你們的‘爹’、或者其它什麽天生就該教訓你們的人的話,那明天就必須得打迴來!聽明白沒?”
“嗯!”,“行!明天我去約他們!”,“屮他媽的!”……
大家紛紛響應之時,小胖忽然來到我的身邊,鄭重道:“明天,我和你一起幹‘大帝’!”
此言一出,眾皆沉默。卻再不是因為灰心喪氣,取而代之的,是想要“明天”快點到來的急迫……
那一晚,我卻緊張到幾近失眠。
我發現我的心理素質很奇怪。怒發衝冠之時,刀山火海亦是眉頭不皺。一旦平心靜氣,就算是邁過細流小坑,我也會瞻前顧後一番。
“媽拉個巴子的,勸別人的時候,張口就來!真換到自己身上,反而就慫了!”
我一邊哀怨著自己的騎虎難下,一邊謀劃著第二日的應對之法。
我怕的,不是挨揍。
我擔心的,是一旦挨了揍,我那些好不容易混來的“名聲”,便會付諸東流!
“光腳的時候,明明誰都不怕。真混出點樣子了,怎麽反而畏首畏尾了呢?”
思量至此,我忽然就“悟”了。
“對啊!既然我在四中混了那麽久,都沒有聽過什麽‘大帝’的名號,那就隻能證明,這個所謂的‘大帝’,曾經也一直是個‘光腳’的!可既然他現在和我一樣,都穿上了鞋的話,就一定會如我這般,愛惜起自己的‘羽毛’了才對!反觀吳鑫所在的班級,包括大帝熟識的薑聰與張生在內,並無一人是“有鞋一族”。這或許才是大帝不講情麵的真正原因!”
隨著思路的逐漸清晰,我終於做出了最後的心裏建設:“不管怎麽說,隻要大帝不是三頭六臂,也沒去什麽‘嵩山少林’學過‘武藝’的話,就憑我和小胖二人,拿下他應該輕而易舉!”
這個故事的最終結果,於吳鑫的班級與“體特班”之間,確實在完全按照劇本進行。
但於我與大帝之間,卻產生了意外的“走向”。
他們確實約架了。
“恐龍廣場”,十六vs十七。
普通班以少對多,大獲全勝。
戰鬥不過幾十秒後,體特班便上演了集體“大逃亡”。
時隔一天,兩方便互換了劇本。
可惜,吳鑫這方的十六人裏,並沒有我。
而“體特”那邊的十七人裏,亦沒有“大帝”。
原來在約架的當天,大帝便從“體特”班,被他的爸爸通過關係,轉到了“常規”班就讀。不止是大帝,還有另外兩名分別叫張文和張武的親哥倆,也一同轉了出來。
走體育或文藝路線,是能夠以較低的分數進一中的唯一有效渠道。有了入學資格後,就可以再花少量的錢,轉到“常規”班裏,接受“正常”的教學。
吳鑫他們去約架的時候,“體特”班的迴複是這樣的:“你們這是找了外援了?所以又有‘鋼’了唄?覺得自己行了?”
我猜到了經過我煽動後,那群人勢必會有一些改變。
但我沒猜到的是,改變的效果,竟然出奇的好!
當他們的心中,擁有了我的“精神”以後,在“戰鬥”時,有沒有我在身邊,也就沒有那麽重要了!
下戰書的人,是這麽迴答的:“那咱兩個班就在誰也別找外援的情況下,再殼一次唄?敢不敢?”
剛勝過一次,仍沒緩過那股子驕傲勁兒的“體特”班,同意的非常痛快。
後來,大帝跟我說,當他知道“體特”班被人群毆的事件後,曾問過他的“老”同學們,為啥不叫他一聲。卻得到了這樣的迴答:“既然你們都從‘體特’班出去了,我們又講好了不叫外援,所以就沒喊你們!怕到時候贏了他們,他們再不服!誰也沒想到才過了一天,那幫畜生們就跟變了個人似的呀!一開始還都想著,不過是打打‘小b崽子’而已呢!”
大帝問:“他們有那麽猛嗎?”
迴答是:“就好像他媽的一群瘋狗一樣,你說猛不猛?”
大帝問:“要不要打迴去?”
迴答是:“算了!你們的家裏都有錢有能力,可以轉出去。我們這些練體育的,還是別惹是生非了!好不容易上了一中,真被開除了,就隻能出去打工了!”
窮人家的孩子,隻會“無恃有恐”。
一中對體育特長生的管理,異常嚴格。
在那個年代,但凡是家裏有點能力的,誰會讓孩子搞體育呢?
真有超大的能耐,可以支持孩子的“體育事業”的,又怎麽會把孩子放在鶴崗,這個小到幾乎沒有存在感的城市呢?
為此,也誕生了一個,困擾了我很久的問題。
說到此處,他揉了揉自己尚還有些紅腫的下巴,心有餘悸道:“我還沒反應過來咋迴事呢,就被大帝一拳給撂倒了!然後就被追上來的其它人,好一頓‘圈踢’!”他自嘲一笑,“就屬特麽的大帝踢的最兇!”
聽至此處,我暗自想到:“我屮,這哥們也太‘生性’了吧!這都能下得去手,可是夠狠的啊!看來明天我還是不要抱著僥幸心理了!這他媽吃過兩次飯的,都能翻臉不認人。我這素未謀麵的,隻怕會更加冷酷無情了!”
可惜眼下的情況,明顯不是考慮這些的時候。為了不使得好不容易激勵起的士氣,再度受挫,我繼續佯裝輕鬆地擺手道:“大帝的事你們不用擔心,我去對付他!至於能不能打得過,那就隻有打過了才知道!但有一點我可以保證,隻要我他媽的沒死,他就別想從我這分身去對付你們!而隻要他們體特班的其他人,不是你們的‘爹’、或者其它什麽天生就該教訓你們的人的話,那明天就必須得打迴來!聽明白沒?”
“嗯!”,“行!明天我去約他們!”,“屮他媽的!”……
大家紛紛響應之時,小胖忽然來到我的身邊,鄭重道:“明天,我和你一起幹‘大帝’!”
此言一出,眾皆沉默。卻再不是因為灰心喪氣,取而代之的,是想要“明天”快點到來的急迫……
那一晚,我卻緊張到幾近失眠。
我發現我的心理素質很奇怪。怒發衝冠之時,刀山火海亦是眉頭不皺。一旦平心靜氣,就算是邁過細流小坑,我也會瞻前顧後一番。
“媽拉個巴子的,勸別人的時候,張口就來!真換到自己身上,反而就慫了!”
我一邊哀怨著自己的騎虎難下,一邊謀劃著第二日的應對之法。
我怕的,不是挨揍。
我擔心的,是一旦挨了揍,我那些好不容易混來的“名聲”,便會付諸東流!
“光腳的時候,明明誰都不怕。真混出點樣子了,怎麽反而畏首畏尾了呢?”
思量至此,我忽然就“悟”了。
“對啊!既然我在四中混了那麽久,都沒有聽過什麽‘大帝’的名號,那就隻能證明,這個所謂的‘大帝’,曾經也一直是個‘光腳’的!可既然他現在和我一樣,都穿上了鞋的話,就一定會如我這般,愛惜起自己的‘羽毛’了才對!反觀吳鑫所在的班級,包括大帝熟識的薑聰與張生在內,並無一人是“有鞋一族”。這或許才是大帝不講情麵的真正原因!”
隨著思路的逐漸清晰,我終於做出了最後的心裏建設:“不管怎麽說,隻要大帝不是三頭六臂,也沒去什麽‘嵩山少林’學過‘武藝’的話,就憑我和小胖二人,拿下他應該輕而易舉!”
這個故事的最終結果,於吳鑫的班級與“體特班”之間,確實在完全按照劇本進行。
但於我與大帝之間,卻產生了意外的“走向”。
他們確實約架了。
“恐龍廣場”,十六vs十七。
普通班以少對多,大獲全勝。
戰鬥不過幾十秒後,體特班便上演了集體“大逃亡”。
時隔一天,兩方便互換了劇本。
可惜,吳鑫這方的十六人裏,並沒有我。
而“體特”那邊的十七人裏,亦沒有“大帝”。
原來在約架的當天,大帝便從“體特”班,被他的爸爸通過關係,轉到了“常規”班就讀。不止是大帝,還有另外兩名分別叫張文和張武的親哥倆,也一同轉了出來。
走體育或文藝路線,是能夠以較低的分數進一中的唯一有效渠道。有了入學資格後,就可以再花少量的錢,轉到“常規”班裏,接受“正常”的教學。
吳鑫他們去約架的時候,“體特”班的迴複是這樣的:“你們這是找了外援了?所以又有‘鋼’了唄?覺得自己行了?”
我猜到了經過我煽動後,那群人勢必會有一些改變。
但我沒猜到的是,改變的效果,竟然出奇的好!
當他們的心中,擁有了我的“精神”以後,在“戰鬥”時,有沒有我在身邊,也就沒有那麽重要了!
下戰書的人,是這麽迴答的:“那咱兩個班就在誰也別找外援的情況下,再殼一次唄?敢不敢?”
剛勝過一次,仍沒緩過那股子驕傲勁兒的“體特”班,同意的非常痛快。
後來,大帝跟我說,當他知道“體特”班被人群毆的事件後,曾問過他的“老”同學們,為啥不叫他一聲。卻得到了這樣的迴答:“既然你們都從‘體特’班出去了,我們又講好了不叫外援,所以就沒喊你們!怕到時候贏了他們,他們再不服!誰也沒想到才過了一天,那幫畜生們就跟變了個人似的呀!一開始還都想著,不過是打打‘小b崽子’而已呢!”
大帝問:“他們有那麽猛嗎?”
迴答是:“就好像他媽的一群瘋狗一樣,你說猛不猛?”
大帝問:“要不要打迴去?”
迴答是:“算了!你們的家裏都有錢有能力,可以轉出去。我們這些練體育的,還是別惹是生非了!好不容易上了一中,真被開除了,就隻能出去打工了!”
窮人家的孩子,隻會“無恃有恐”。
一中對體育特長生的管理,異常嚴格。
在那個年代,但凡是家裏有點能力的,誰會讓孩子搞體育呢?
真有超大的能耐,可以支持孩子的“體育事業”的,又怎麽會把孩子放在鶴崗,這個小到幾乎沒有存在感的城市呢?
為此,也誕生了一個,困擾了我很久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