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我倆動作“神速”,卻還被眼尖者,發現了蹤跡。“就那個二樓,我剛才看見了兩個腦袋,一閃就不見了!”
不久之後,就見那個小販,帶著那個半邊臉腫的和柿子一樣大的“不幸者”,一齊來到了我家,砸開門,與媽媽討起了說法……
賠了多少錢,我並不知道。
反正他們走的時候,貌似對處理結果,還挺滿意的。
當躲到床底下的姐姐和我,被媽媽揪出來的時候,姐姐就是一個勁兒的哭。
而我,則是低頭不語。心裏快速盤算著,一會兒被“攆”走的時候,該要帶上些什麽行李才好。
最後,媽媽依然隻是留下了那句:“別有下次!”的警告後,這個事便不了了之了。
我說過,凡是我真正意識到錯了的事情,一定不會犯第二次。
後來,我有幸全文拜讀了《孔子》。
在“雍也”篇中,我知道了,這個“不貳過”的品格,與孔子的高徒,顏迴先生,還挺像的。
雖然舊的錯誤,都得到了及時的改正。但我卻一直沉迷在,不斷“嚐試”新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比如,搬到這個新租的房子後,當我因為“長大”,而被迫著自己一個人睡的時,我又在無意當中,開辟出了一個新的“作妖”方式。
我這個人吧,小時候特別懶。
懶到什麽程度呢,就是夜裏有尿的時候,寧願憋的半宿都睡不好,也不願爬起來,花一分鍾去解決一下問題。
尤其是天冷的時候,就更會選擇“寧死勿動”了。
某一天,我正在自己的床上,走來走去的背著政治題。忽然發現了床尾靠牆的位置,有一根取暖用的主管道,縱貫全樓。
隻需略微靠近一看,便可明顯的見到,那根取暖水管與樓板之間的封堵,非常的不嚴密。
環繞水管一圈的,是一段一厘米左右寬的縫隙。
也就是說,一切可以穿過這條縫隙的物品,都可以在重力的作用下,由上一層樓,輕鬆地漏至下一層樓內。
天知道我發現這個“漏洞”時,到底有多麽的興奮!
在我的眼裏,這不就是我一直夢寐以求的,能夠實現不用下床,便可以“小解”的天然“小便池”嗎!
就在我小心翼翼又萬分忐忑地,陸陸續續又持之以恆地,對準那個完美的“漏洞”,“小解”了得有大半個月的時間吧。
始終未發生任何異常。
包括起先我最擔心的尿騷味,亦是從來未曾在我的屋內出現過。
一開始,我還僅是在睡夢中有“急”,需要解決的時候,才會啟用那個“備用”小便池。
其實,我從一開始,便猜到了那些“醃臢”,究竟流去了哪裏。
書讀的多了,我已然在蒙蒙中懂得了,“物質不生不滅,不過是以各種形式,在宇宙間來迴交流轉化而已。”這個看似高深,實則粗淺的道理。
隻不過,以往的“作案”時間,都被我選在了夜深人靜時。
因此,才可以很僥幸的,一直沒被樓下的鄰居發現而已。
但長久的平安無事,終歸還是麻痹了我長期緊繃的神經。
對惡作劇的向往,最終左右了我的選擇。
那個“漏洞”,既然可以使得液體流通,自然也是可以讓聲音往來穿梭的。
當被“安樂”迷惑的我,特意的憋了一潑“溲”,早早地迴到了自己的房間。
在明明聽見了,正不斷從那“聯通”處傳出的,來自於樓下的交談聲後,還是決然地站在了那根供暖水管的旁邊,對準了聲音傳出處,任憑心中的“惡趣”,指引我走上了一條,毅然求死的“康莊大路”。
“爸!爸!快來!爸!快來看!”,我“求死”之舉剛一開始,便從樓下傳來了一陣女子的喊叫聲。
我自然早就知道,那樓下是有人的。
所以,當聲音傳來時,我並不害怕。
相反的,我還在努力地控製著,想要狂笑不止的衝動。
隻因這潑“小解”,我憋的實在是太久了。
所以,當一個中年男人,聞訊趕來的聲音,自那樓下傳來時,我才隻“撒”了一半而已。
“怎麽了姑娘?”
“爸你快看!樓板又漏水了!”
現在想想,那個女孩的聲音,其實還蠻好聽的。
隻是在當時,我哪裏會有心情,去欣賞什麽聲音?
若不是“大業未成”,我早已經笑的手舞足蹈,前仰後合了!
就在我被那猛烈的笑意,衝撞的心肺欲裂之時,又聽那中年男子感慨了一句:“我屮!這特麽的樓上跑水了吧!”
此話一出,那個女子緊跟著描述道:“不知道啊,那塊樓板,總是在半夜滴答水!這還是第一次,有這麽大的水流呢!”
我本就被那不敢出聲的笑,折磨的渾身顫抖不止!
再聽到他們父女倆的交流,更是完全不能自已,直接笑的跌坐在了床上,將剩下的那點“溲”,全都“撒”在了自己的褲子裏。
不一會兒,又是一個中年女子的聲音,自樓下傳來。“怎麽了?”
女孩答道:“樓上好像是跑水了,現在沒事了!”
女子對那個男子說道:“明天你去樓上問問吧!你看咱家那吊頂上,那麽一大片''河楞''(東北話,水漬的意思。),應該不是漏一天兩天了!”
男子“嗯”了一聲,算作對那個女子的迴應後,又跟那個女孩交代道:“你睡不著的話,就盯著點,再漏水了喊我!”
在他們的對話中,我知道了,這次肯定是在劫難逃了。
於是,我就在一會兒無聲大笑,一會兒惆悵萬分的複雜情緒中,焦慮而又不失“快樂”的,度過了那個無眠的夜晚。
等我上了高中,在看到《無間道》的係列電影時,每當聽到“出來混,遲早是要還的。”這句台詞,我便總會想到,這件童年裏的荒唐事。
然後,在大家莫名其妙的眼神中,狂笑不止……
因為當夜,我壓根就沒睡。
所以,第二天,天一亮,我便借上學補作業為名,早早地選擇了溜之大吉。
不久之後,就見那個小販,帶著那個半邊臉腫的和柿子一樣大的“不幸者”,一齊來到了我家,砸開門,與媽媽討起了說法……
賠了多少錢,我並不知道。
反正他們走的時候,貌似對處理結果,還挺滿意的。
當躲到床底下的姐姐和我,被媽媽揪出來的時候,姐姐就是一個勁兒的哭。
而我,則是低頭不語。心裏快速盤算著,一會兒被“攆”走的時候,該要帶上些什麽行李才好。
最後,媽媽依然隻是留下了那句:“別有下次!”的警告後,這個事便不了了之了。
我說過,凡是我真正意識到錯了的事情,一定不會犯第二次。
後來,我有幸全文拜讀了《孔子》。
在“雍也”篇中,我知道了,這個“不貳過”的品格,與孔子的高徒,顏迴先生,還挺像的。
雖然舊的錯誤,都得到了及時的改正。但我卻一直沉迷在,不斷“嚐試”新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比如,搬到這個新租的房子後,當我因為“長大”,而被迫著自己一個人睡的時,我又在無意當中,開辟出了一個新的“作妖”方式。
我這個人吧,小時候特別懶。
懶到什麽程度呢,就是夜裏有尿的時候,寧願憋的半宿都睡不好,也不願爬起來,花一分鍾去解決一下問題。
尤其是天冷的時候,就更會選擇“寧死勿動”了。
某一天,我正在自己的床上,走來走去的背著政治題。忽然發現了床尾靠牆的位置,有一根取暖用的主管道,縱貫全樓。
隻需略微靠近一看,便可明顯的見到,那根取暖水管與樓板之間的封堵,非常的不嚴密。
環繞水管一圈的,是一段一厘米左右寬的縫隙。
也就是說,一切可以穿過這條縫隙的物品,都可以在重力的作用下,由上一層樓,輕鬆地漏至下一層樓內。
天知道我發現這個“漏洞”時,到底有多麽的興奮!
在我的眼裏,這不就是我一直夢寐以求的,能夠實現不用下床,便可以“小解”的天然“小便池”嗎!
就在我小心翼翼又萬分忐忑地,陸陸續續又持之以恆地,對準那個完美的“漏洞”,“小解”了得有大半個月的時間吧。
始終未發生任何異常。
包括起先我最擔心的尿騷味,亦是從來未曾在我的屋內出現過。
一開始,我還僅是在睡夢中有“急”,需要解決的時候,才會啟用那個“備用”小便池。
其實,我從一開始,便猜到了那些“醃臢”,究竟流去了哪裏。
書讀的多了,我已然在蒙蒙中懂得了,“物質不生不滅,不過是以各種形式,在宇宙間來迴交流轉化而已。”這個看似高深,實則粗淺的道理。
隻不過,以往的“作案”時間,都被我選在了夜深人靜時。
因此,才可以很僥幸的,一直沒被樓下的鄰居發現而已。
但長久的平安無事,終歸還是麻痹了我長期緊繃的神經。
對惡作劇的向往,最終左右了我的選擇。
那個“漏洞”,既然可以使得液體流通,自然也是可以讓聲音往來穿梭的。
當被“安樂”迷惑的我,特意的憋了一潑“溲”,早早地迴到了自己的房間。
在明明聽見了,正不斷從那“聯通”處傳出的,來自於樓下的交談聲後,還是決然地站在了那根供暖水管的旁邊,對準了聲音傳出處,任憑心中的“惡趣”,指引我走上了一條,毅然求死的“康莊大路”。
“爸!爸!快來!爸!快來看!”,我“求死”之舉剛一開始,便從樓下傳來了一陣女子的喊叫聲。
我自然早就知道,那樓下是有人的。
所以,當聲音傳來時,我並不害怕。
相反的,我還在努力地控製著,想要狂笑不止的衝動。
隻因這潑“小解”,我憋的實在是太久了。
所以,當一個中年男人,聞訊趕來的聲音,自那樓下傳來時,我才隻“撒”了一半而已。
“怎麽了姑娘?”
“爸你快看!樓板又漏水了!”
現在想想,那個女孩的聲音,其實還蠻好聽的。
隻是在當時,我哪裏會有心情,去欣賞什麽聲音?
若不是“大業未成”,我早已經笑的手舞足蹈,前仰後合了!
就在我被那猛烈的笑意,衝撞的心肺欲裂之時,又聽那中年男子感慨了一句:“我屮!這特麽的樓上跑水了吧!”
此話一出,那個女子緊跟著描述道:“不知道啊,那塊樓板,總是在半夜滴答水!這還是第一次,有這麽大的水流呢!”
我本就被那不敢出聲的笑,折磨的渾身顫抖不止!
再聽到他們父女倆的交流,更是完全不能自已,直接笑的跌坐在了床上,將剩下的那點“溲”,全都“撒”在了自己的褲子裏。
不一會兒,又是一個中年女子的聲音,自樓下傳來。“怎麽了?”
女孩答道:“樓上好像是跑水了,現在沒事了!”
女子對那個男子說道:“明天你去樓上問問吧!你看咱家那吊頂上,那麽一大片''河楞''(東北話,水漬的意思。),應該不是漏一天兩天了!”
男子“嗯”了一聲,算作對那個女子的迴應後,又跟那個女孩交代道:“你睡不著的話,就盯著點,再漏水了喊我!”
在他們的對話中,我知道了,這次肯定是在劫難逃了。
於是,我就在一會兒無聲大笑,一會兒惆悵萬分的複雜情緒中,焦慮而又不失“快樂”的,度過了那個無眠的夜晚。
等我上了高中,在看到《無間道》的係列電影時,每當聽到“出來混,遲早是要還的。”這句台詞,我便總會想到,這件童年裏的荒唐事。
然後,在大家莫名其妙的眼神中,狂笑不止……
因為當夜,我壓根就沒睡。
所以,第二天,天一亮,我便借上學補作業為名,早早地選擇了溜之大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