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了看已經被關上的門,又看了看正拉著我手的小姨,不解地問道:“到底是讓我好好說啥呀?”
小姨剛要開口,卻被那個老警察笑著打斷道:“一會兒無論我問你什麽問題,你隻需要如實迴答,就是''好好''說啦!”
聽有此話,小姨連忙附和道:“對!實話實說就行!”
那名老警察,忽然換了一副嚴肅的麵孔,用一個很慢的語速,對我小姨說道:“一會兒我們問孩子話時,你不許插嘴。也不許對孩子所要迴答的內容,進行提示或者暗示。更不許替孩子做出迴答!明白嗎?”
我的小姨十分乖巧地點了點頭,迴答道:“明白!”
那名警察從兜裏掏出了一盒煙,又從中抽出一根,叼在了嘴裏。
他看了看我的小姨,又低頭看了看我,沒來由的歎息一聲後,點燃了那根煙,狠狠地吸了一口。
然後,他別過頭去,吐出了口中的煙霧。
當他再度迴頭看向我時,目光已經溫柔了許多。
他指著辦公桌對麵的一把靠椅,對我輕聲說道:“先坐那待會兒吧。等那個叔叔迴來後,我們就開始聊天。”
我沒有尋求小姨的同意,便按照這個老警察的“要求”去做了。
隻因我已敏銳的分辨出,這個屋子裏的“老大”,是誰了。
對於老大的話,我隻需要照著做了,便不會有錯。
隨後,他又指著我身後的一把椅子,對小姨說道:“你就坐在那裏吧!”
小姨沒有絲毫猶豫,也按著老大的吩咐去做了。
安排完座位後,老大自己坐在了我的對麵,辦公桌裏的一把靠椅上。
在等待那名年輕警察的過程中,我的心情也從壓抑,逐步變得興奮起來。
隻因我終於來到了一個,可以盡情說實話的地方。
自從挨過爸爸腰帶的抽打以後,我已經很久都沒有好好地說說實話了。
當老大點燃第二根煙時,他的徒弟拿著一個文件夾,開門走了進來。
年輕警察先是觀察了一下屋內的坐序,隨後拉過了一把沒有靠背的椅子,坐在了師父的旁邊。
師徒倆對視一眼後,徒弟問道:“現在開始嗎?”
師父點了點頭,將那根隻抽了一半的煙給掐滅了,重新放迴到煙盒之中。
“開始吧!”
徒弟先是將文件夾平放在了腿上,從中抽出了一摞紙,又在辦公桌上拿起了一支筆後,擺出了一副準備記錄的樣子。
開口之前,他先是對我的小姨說道:“我們采集孩子筆錄時的規矩,我師父都跟你交代清楚了吧?”
“清楚了。”
他繼續重申道:“一定要讓孩子自己說,否則孩子的口供就是無效的。也就不會對孩子媽媽的案子,產生任何的幫助。明白嗎?”
小姨的聲音,越發的乖巧起來。“明白。”
“對此你有什麽異議,可以現在提出來。如果沒有的話,我們便開始問孩子的話了。期間未經過我們的允許,你不得再隨意開口,明白嗎?”
“明白。你們問吧!”
在這個徒弟與小姨的對話內容中,我第一時間便捕捉到了一個,極為關鍵的部分。
“媽媽的案子?”我滿腹狐疑地斟酌起,這句話的意思來。“來之前不還說是爸爸的案子嗎?怎麽到這裏後,又變成是媽媽的案子了?”
通過對這個疑問的思考,我很快便將腦海中已掌握的所有信息,成功地關聯到了一起。
“警察叔叔之所以會這樣說,一定是因為媽媽的案子,和爸爸的案子,根本就是同一個案子。也就是說,爸爸的死,一定和媽媽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而我接下來要說的話,極有可能對媽媽產生很大的幫助!”
想到這裏時,我又推導出了一個難以置信的可能:“難道說,是媽媽……”
就在我努力的試圖解開真相時,對我口供的采集工作,正式開始了。
徒弟開口對我問道:“姓名?”
聽著他冰冷的語氣,我再次戴起了慫包的麵具,佯裝無知地看著他,一言不發。
其實是終於捋清了脈絡的我,再度做好了演戲的準備。
雖然接下來我說的所有內容,的確都是實情。
但我還是要在那些,聽我說話的人心中,樹立起一個值得信賴的形象。
對於一個七歲的孩子來說,最有效的辦法,便是示弱,博取同情。
在多年來與大人們的博弈中,這個方法總是屢試不爽的。
果然,看到我的反應後,老大立即瞪了那名年輕警察一眼,訓斥道:“注意和孩子說話時的態度!你還是好好記錄吧,我來問!”
徒弟尷尬地點了點頭,又朝著我笑了笑後,便提起了筆,不再言語。
見到這一幕後,我知道我已經贏了。
接下來,就是我去解救媽媽的時刻了。
重新接過主導地位的老大,用極其溫柔的態度問道:“你叫什麽名字?”
我答道:“跡天涯。”
老大問道:“你幾歲了?”
我答道:“七歲。”
老大問道:“喜國是的你什麽人?”
我答道:“我的爸爸。”
老大問道:“緣是你的什麽人?”
我答道:“我的媽媽。”
這是我這輩子,第一次被一個陌生人,如此溫柔地對待。
如沐春風中,我竟然有些想哭的衝動。
當一些基本的信息,被采集完成後,老大對我的問詢,很快便切入到了主題:“你的爸爸和你的媽媽,平時的關係怎麽樣?”
聽到這個問題時,我的腦海中第一個浮現的畫麵,就是剛過去的春節,我們一家三口一起吃餃子的橋段。
我的眼前,仿佛還能看到,爸爸剛端進屋的那盤酸菜餡餃子上,冒著的熱氣。
我的耳邊,仿佛還在迴響著,媽媽的那句感慨:“真香!再去給我拿袋醋來!”
見我一時無言,老大換了種方式問道:“他們兩個人,平時的關係好嗎?”
可深陷迴憶的我,依舊對於他的問題恍若不知。
見狀,老大無奈地對著我的身後,使了個眼色。
小姨剛要開口,卻被那個老警察笑著打斷道:“一會兒無論我問你什麽問題,你隻需要如實迴答,就是''好好''說啦!”
聽有此話,小姨連忙附和道:“對!實話實說就行!”
那名老警察,忽然換了一副嚴肅的麵孔,用一個很慢的語速,對我小姨說道:“一會兒我們問孩子話時,你不許插嘴。也不許對孩子所要迴答的內容,進行提示或者暗示。更不許替孩子做出迴答!明白嗎?”
我的小姨十分乖巧地點了點頭,迴答道:“明白!”
那名警察從兜裏掏出了一盒煙,又從中抽出一根,叼在了嘴裏。
他看了看我的小姨,又低頭看了看我,沒來由的歎息一聲後,點燃了那根煙,狠狠地吸了一口。
然後,他別過頭去,吐出了口中的煙霧。
當他再度迴頭看向我時,目光已經溫柔了許多。
他指著辦公桌對麵的一把靠椅,對我輕聲說道:“先坐那待會兒吧。等那個叔叔迴來後,我們就開始聊天。”
我沒有尋求小姨的同意,便按照這個老警察的“要求”去做了。
隻因我已敏銳的分辨出,這個屋子裏的“老大”,是誰了。
對於老大的話,我隻需要照著做了,便不會有錯。
隨後,他又指著我身後的一把椅子,對小姨說道:“你就坐在那裏吧!”
小姨沒有絲毫猶豫,也按著老大的吩咐去做了。
安排完座位後,老大自己坐在了我的對麵,辦公桌裏的一把靠椅上。
在等待那名年輕警察的過程中,我的心情也從壓抑,逐步變得興奮起來。
隻因我終於來到了一個,可以盡情說實話的地方。
自從挨過爸爸腰帶的抽打以後,我已經很久都沒有好好地說說實話了。
當老大點燃第二根煙時,他的徒弟拿著一個文件夾,開門走了進來。
年輕警察先是觀察了一下屋內的坐序,隨後拉過了一把沒有靠背的椅子,坐在了師父的旁邊。
師徒倆對視一眼後,徒弟問道:“現在開始嗎?”
師父點了點頭,將那根隻抽了一半的煙給掐滅了,重新放迴到煙盒之中。
“開始吧!”
徒弟先是將文件夾平放在了腿上,從中抽出了一摞紙,又在辦公桌上拿起了一支筆後,擺出了一副準備記錄的樣子。
開口之前,他先是對我的小姨說道:“我們采集孩子筆錄時的規矩,我師父都跟你交代清楚了吧?”
“清楚了。”
他繼續重申道:“一定要讓孩子自己說,否則孩子的口供就是無效的。也就不會對孩子媽媽的案子,產生任何的幫助。明白嗎?”
小姨的聲音,越發的乖巧起來。“明白。”
“對此你有什麽異議,可以現在提出來。如果沒有的話,我們便開始問孩子的話了。期間未經過我們的允許,你不得再隨意開口,明白嗎?”
“明白。你們問吧!”
在這個徒弟與小姨的對話內容中,我第一時間便捕捉到了一個,極為關鍵的部分。
“媽媽的案子?”我滿腹狐疑地斟酌起,這句話的意思來。“來之前不還說是爸爸的案子嗎?怎麽到這裏後,又變成是媽媽的案子了?”
通過對這個疑問的思考,我很快便將腦海中已掌握的所有信息,成功地關聯到了一起。
“警察叔叔之所以會這樣說,一定是因為媽媽的案子,和爸爸的案子,根本就是同一個案子。也就是說,爸爸的死,一定和媽媽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而我接下來要說的話,極有可能對媽媽產生很大的幫助!”
想到這裏時,我又推導出了一個難以置信的可能:“難道說,是媽媽……”
就在我努力的試圖解開真相時,對我口供的采集工作,正式開始了。
徒弟開口對我問道:“姓名?”
聽著他冰冷的語氣,我再次戴起了慫包的麵具,佯裝無知地看著他,一言不發。
其實是終於捋清了脈絡的我,再度做好了演戲的準備。
雖然接下來我說的所有內容,的確都是實情。
但我還是要在那些,聽我說話的人心中,樹立起一個值得信賴的形象。
對於一個七歲的孩子來說,最有效的辦法,便是示弱,博取同情。
在多年來與大人們的博弈中,這個方法總是屢試不爽的。
果然,看到我的反應後,老大立即瞪了那名年輕警察一眼,訓斥道:“注意和孩子說話時的態度!你還是好好記錄吧,我來問!”
徒弟尷尬地點了點頭,又朝著我笑了笑後,便提起了筆,不再言語。
見到這一幕後,我知道我已經贏了。
接下來,就是我去解救媽媽的時刻了。
重新接過主導地位的老大,用極其溫柔的態度問道:“你叫什麽名字?”
我答道:“跡天涯。”
老大問道:“你幾歲了?”
我答道:“七歲。”
老大問道:“喜國是的你什麽人?”
我答道:“我的爸爸。”
老大問道:“緣是你的什麽人?”
我答道:“我的媽媽。”
這是我這輩子,第一次被一個陌生人,如此溫柔地對待。
如沐春風中,我竟然有些想哭的衝動。
當一些基本的信息,被采集完成後,老大對我的問詢,很快便切入到了主題:“你的爸爸和你的媽媽,平時的關係怎麽樣?”
聽到這個問題時,我的腦海中第一個浮現的畫麵,就是剛過去的春節,我們一家三口一起吃餃子的橋段。
我的眼前,仿佛還能看到,爸爸剛端進屋的那盤酸菜餡餃子上,冒著的熱氣。
我的耳邊,仿佛還在迴響著,媽媽的那句感慨:“真香!再去給我拿袋醋來!”
見我一時無言,老大換了種方式問道:“他們兩個人,平時的關係好嗎?”
可深陷迴憶的我,依舊對於他的問題恍若不知。
見狀,老大無奈地對著我的身後,使了個眼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