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午夜十二點後,我的老叔每隔一段時間,都會興衝衝地去往大門口的走廊上,轉悠一圈。
抽根煙後,又會失望地迴到屋裏。
他似乎是除了爺爺以外,唯一一個相信我的爸爸,真的會在頭七那天“迴來”的人。
第八天的太陽,如約而至。
因為前晚剛熬過一個大夜,所以當我被一陣敲門聲吵醒時,已是晌午時分了。
當的時家裏,就隻有我和奶奶兩個人。
她正在準備著一家人的午飯,處在烹飪關鍵階段的她,不方便去開門。
於是她便對著正坐在炕沿旁醒神的我,吩咐道:“涯啊,起來吧。披件衣服,看看又是哪個要帳鬼在叫門。”
對於給“要帳鬼”開門這件事情,我是極不情願的。
隻因我十分懼怕打開房門後,麵對那一雙雙飽含厭惡之意的眼神。
一隻腳剛邁入了院子,我便不耐煩地對著門口嚷道:“誰啊?”
“涯?開門,我是你小姨!”
當這個完全在我預料之外的訪客,自報出身份時,我整個人都麻掉了。
雖然我早已分辨出了她的聲音,卻還是忍不住又問了一句:“小姨?”
“對啊!連小姨的聲音都聽不出來了嗎?”
在我記憶中,小姨是媽媽那撇的親戚中,第一個來到爺爺家造訪的人。
“你怎麽來啦?”
“開門再說,我是為你媽的事來的!”
見我遲遲沒有開門,小姨的聲音已有些慍怒了。
這時,我才發現自己仍在原地站著呢,連忙向大門口跑去。
在路過走廊時,我還發現昨夜爺爺為爸爸準備的吃喝,都不見了蹤跡。
“誰來了啊,涯?”
當奶奶的聲音傳來時,我已經看到了站在門口的小姨。
當我剛欲開口叫人時,赫然發現在小姨的身後,還跟著兩個身著正裝的警察。
這是我第一次,如此近距離地麵對警察。
頓時便被那兩身八九式警服的威武之氣,震懾的愣在了原地。
我立刻低下頭,大氣都不敢喘一下。卻又忍不住的不時抬眼去偷看,那穿著一身“橄欖綠”的兩名警察叔叔。
“你叫什麽名字?”
其中一個看起來比較年輕的“橄欖綠”,開口問道。
我已猜到那個聲音,就是在對著我說的。
隻是突逢此境,我本能地戴上了“慫包”的麵具。繼續低著頭,擺出了一副唯唯諾諾的表情,對那名警察叔叔的問話,佯裝不知。
這時,我的奶奶也來到了門口,在看見了那兩名警察和我的小姨後,握著炒勺的手下意識地緊緊了。用生冷的語氣質問道:“你們來幹嘛?”
聽有此問,小姨用一聽就知道是很刻意的親切語氣迴複道:“大娘,我想帶天涯去趟派出所,做個筆錄。”
說罷,她便用求助的眼神,看了看身旁的兩個“橄欖綠”。
這時,年歲比較大的那一個,從兜裏掏出了一個證件,在奶奶的麵前示意了一下後,開口說道:“您好,大娘,我們是xn派出所的。因您兒子的案件需要,想帶孩子去派出所做個筆錄。”
奶奶隨意的瞥了一眼。
“找孩子做什麽筆錄?”
雖然她的言語中,還是可以聽出些抵觸的情緒。但語氣卻比開始時的生冷,明顯緩和了許多。
那名老警察,再度重複了一句:“案件需要。”
奶奶看了一眼手中的炒勺,估計是想起了爐台上正燉著的菜。
猶豫了一下,問道:“用我跟著去嗎?”
聽有此話,小姨連忙迴道:“不用大娘!做完筆錄後,我把天涯送迴來就行!”
說罷,她拉起我的手便要走。
此刻的我,正在分析著,才剛聽到的,那些對話的意思。
一開始敲門的時候,小姨說是為了媽媽的事來的。
但開門以後,警察又說是為了爸爸的案子來的。
“難道說,媽媽的事,和爸爸的案子有什麽關係嗎?”
想到此處,我看了看小姨,又看了看奶奶,最後將視線,落在了那名老警察的身上。
繼續思量道:“可是我的爸爸都已經死了啊,還會有什麽案子呢?”
顯然,此處並不是求證的地方。
他們也沒有要在這裏,和我說些什麽的意思。
奶奶將我看向她的眼神,理解成了我在向她請示可否動身。遂點了點頭,對我說道:“你跟著去吧。”
於是我便看似稀裏糊塗,實則期待滿滿地被小姨拉著,坐上了一輛貼著公安標識的桑塔納。
還未坐定,我便迫不及待地問道:“我媽呢?我媽在哪?”
八天了,我終於可以問出了,這個在我的爺爺家,已經成為了禁忌的話題。
並不是因為我的爸爸死了,所以我才不敢提起我的媽媽。
事實上,從我的媽媽在我八個月大的時候,丟下我,離開了那個住著爺爺、奶奶的平房後,“媽媽”兩個字,就已經成為了一個禁忌了。
甚至,就當別人談論起這兩個字時,我都會用很誇張的表情和動作,刻意地避開。
就算他們談論的,是別人的媽媽。
我也會躲得遠遠的。
比如,那個時候很流行的一首歌,叫《世上隻有媽媽好》。每當電視或廣播中放出這首歌時,我都會倔強地選擇換台,或者幹脆關掉它們。
我這樣做的目的,隻是為了證明,我和他們是一夥的。
雖然我早已在私下裏,流著淚將那首歌的旋律,默默地哼唱了無數次了。
是的,我能哼唱完整的,就隻有旋律而已。
至於歌詞。
“世上,隻有,媽媽好。有媽地孩子,像塊寶。投進媽媽的……”
我就隻能唱到這裏,便會泣不成聲。
直到三十年後的現在,依然如此。
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裏,我一直都在扮演著一個可恥的“兩麵派”角色。
因為當我生活在媽媽家那邊時,我又會隨著他們的談論,一起抹黑著爸爸這邊的親戚們。
總之,在媽媽這邊的親戚們麵前,不要提起爸爸那邊的好。
在爺爺這邊親戚們的麵前,不要提起媽媽那邊的好。
就是我童年裏的生存之道。
抽根煙後,又會失望地迴到屋裏。
他似乎是除了爺爺以外,唯一一個相信我的爸爸,真的會在頭七那天“迴來”的人。
第八天的太陽,如約而至。
因為前晚剛熬過一個大夜,所以當我被一陣敲門聲吵醒時,已是晌午時分了。
當的時家裏,就隻有我和奶奶兩個人。
她正在準備著一家人的午飯,處在烹飪關鍵階段的她,不方便去開門。
於是她便對著正坐在炕沿旁醒神的我,吩咐道:“涯啊,起來吧。披件衣服,看看又是哪個要帳鬼在叫門。”
對於給“要帳鬼”開門這件事情,我是極不情願的。
隻因我十分懼怕打開房門後,麵對那一雙雙飽含厭惡之意的眼神。
一隻腳剛邁入了院子,我便不耐煩地對著門口嚷道:“誰啊?”
“涯?開門,我是你小姨!”
當這個完全在我預料之外的訪客,自報出身份時,我整個人都麻掉了。
雖然我早已分辨出了她的聲音,卻還是忍不住又問了一句:“小姨?”
“對啊!連小姨的聲音都聽不出來了嗎?”
在我記憶中,小姨是媽媽那撇的親戚中,第一個來到爺爺家造訪的人。
“你怎麽來啦?”
“開門再說,我是為你媽的事來的!”
見我遲遲沒有開門,小姨的聲音已有些慍怒了。
這時,我才發現自己仍在原地站著呢,連忙向大門口跑去。
在路過走廊時,我還發現昨夜爺爺為爸爸準備的吃喝,都不見了蹤跡。
“誰來了啊,涯?”
當奶奶的聲音傳來時,我已經看到了站在門口的小姨。
當我剛欲開口叫人時,赫然發現在小姨的身後,還跟著兩個身著正裝的警察。
這是我第一次,如此近距離地麵對警察。
頓時便被那兩身八九式警服的威武之氣,震懾的愣在了原地。
我立刻低下頭,大氣都不敢喘一下。卻又忍不住的不時抬眼去偷看,那穿著一身“橄欖綠”的兩名警察叔叔。
“你叫什麽名字?”
其中一個看起來比較年輕的“橄欖綠”,開口問道。
我已猜到那個聲音,就是在對著我說的。
隻是突逢此境,我本能地戴上了“慫包”的麵具。繼續低著頭,擺出了一副唯唯諾諾的表情,對那名警察叔叔的問話,佯裝不知。
這時,我的奶奶也來到了門口,在看見了那兩名警察和我的小姨後,握著炒勺的手下意識地緊緊了。用生冷的語氣質問道:“你們來幹嘛?”
聽有此問,小姨用一聽就知道是很刻意的親切語氣迴複道:“大娘,我想帶天涯去趟派出所,做個筆錄。”
說罷,她便用求助的眼神,看了看身旁的兩個“橄欖綠”。
這時,年歲比較大的那一個,從兜裏掏出了一個證件,在奶奶的麵前示意了一下後,開口說道:“您好,大娘,我們是xn派出所的。因您兒子的案件需要,想帶孩子去派出所做個筆錄。”
奶奶隨意的瞥了一眼。
“找孩子做什麽筆錄?”
雖然她的言語中,還是可以聽出些抵觸的情緒。但語氣卻比開始時的生冷,明顯緩和了許多。
那名老警察,再度重複了一句:“案件需要。”
奶奶看了一眼手中的炒勺,估計是想起了爐台上正燉著的菜。
猶豫了一下,問道:“用我跟著去嗎?”
聽有此話,小姨連忙迴道:“不用大娘!做完筆錄後,我把天涯送迴來就行!”
說罷,她拉起我的手便要走。
此刻的我,正在分析著,才剛聽到的,那些對話的意思。
一開始敲門的時候,小姨說是為了媽媽的事來的。
但開門以後,警察又說是為了爸爸的案子來的。
“難道說,媽媽的事,和爸爸的案子有什麽關係嗎?”
想到此處,我看了看小姨,又看了看奶奶,最後將視線,落在了那名老警察的身上。
繼續思量道:“可是我的爸爸都已經死了啊,還會有什麽案子呢?”
顯然,此處並不是求證的地方。
他們也沒有要在這裏,和我說些什麽的意思。
奶奶將我看向她的眼神,理解成了我在向她請示可否動身。遂點了點頭,對我說道:“你跟著去吧。”
於是我便看似稀裏糊塗,實則期待滿滿地被小姨拉著,坐上了一輛貼著公安標識的桑塔納。
還未坐定,我便迫不及待地問道:“我媽呢?我媽在哪?”
八天了,我終於可以問出了,這個在我的爺爺家,已經成為了禁忌的話題。
並不是因為我的爸爸死了,所以我才不敢提起我的媽媽。
事實上,從我的媽媽在我八個月大的時候,丟下我,離開了那個住著爺爺、奶奶的平房後,“媽媽”兩個字,就已經成為了一個禁忌了。
甚至,就當別人談論起這兩個字時,我都會用很誇張的表情和動作,刻意地避開。
就算他們談論的,是別人的媽媽。
我也會躲得遠遠的。
比如,那個時候很流行的一首歌,叫《世上隻有媽媽好》。每當電視或廣播中放出這首歌時,我都會倔強地選擇換台,或者幹脆關掉它們。
我這樣做的目的,隻是為了證明,我和他們是一夥的。
雖然我早已在私下裏,流著淚將那首歌的旋律,默默地哼唱了無數次了。
是的,我能哼唱完整的,就隻有旋律而已。
至於歌詞。
“世上,隻有,媽媽好。有媽地孩子,像塊寶。投進媽媽的……”
我就隻能唱到這裏,便會泣不成聲。
直到三十年後的現在,依然如此。
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裏,我一直都在扮演著一個可恥的“兩麵派”角色。
因為當我生活在媽媽家那邊時,我又會隨著他們的談論,一起抹黑著爸爸這邊的親戚們。
總之,在媽媽這邊的親戚們麵前,不要提起爸爸那邊的好。
在爺爺這邊親戚們的麵前,不要提起媽媽那邊的好。
就是我童年裏的生存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