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老幺
重生七零嫁糙漢,嬌軟知青心尖寵 作者:葉一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瀟綿綿看著她有些哭笑不得:“我看那邊隊伍太長,實在懶得排。”
郭夢瑤滿臉惋惜,不過瀟綿綿很能理解她的心情,現在吃一頓紅燒肉不容易,就算是要排長隊也相當值得。
不過郭夢瑤隻問了她卻沒有去問鄭永安,因此瀟綿綿覺得郭夢瑤這人心腸不錯。
學校食堂飯菜的味道隻能說還行,瀟綿綿以前並不挑食,但這一年多她被陸晨陽養刁了嘴,因此即便是對著肉菜也沒太大興趣。
寢室的人坐在一起邊吃飯邊聊天,即使是吃完了也不著急迴去,反而還樂意坐在這看著其他人來吃飯。
“話說明天咱們就上課了吧?”郭夢瑤拍著胖乎乎的肚子說:“可咱寢室人還沒來齊呢。”
“估計要麽是本市人要麽是路太遠。”徐子靈分析道:“我覺得應該是本市人,畢竟大家這年頭出門都會盡量往前趕。”
眾人覺得她分析的有道理,最後還是老大姐鄭永安開口:“沒準等我們迴寢室的時候,人家已經到了。”
這話一出,眾人不再繼續待在食堂,飛快的將飯盒刷好就趕迴寢室,好像專門為了等最後一個室友似的。
半路上張夏遇到了隔壁寢室的同學,那人也是經濟係的,她便拉著瀟綿綿過去打招唿,因此兩人就此跟寢室大部隊分開。
等大家交流完信息再迴到寢室時,果不其然最後一名室友已經到了。
隻是寢室裏的氣氛多少有些奇怪。
瀟綿綿仔細打量著這個新同學,身量跟她差不多高嬌嬌小小的,白淨的臉上帶著一些小小的雀斑,梳著兩個麻花辮,穿著一身幹淨整潔的布拉吉,腳下是一雙嶄新的皮鞋。
“你好!”瀟綿綿跟她打招唿:“我叫瀟綿綿,經濟係。”
“你好,我叫韓安安,英語係的。”
張夏看她站在原地便問:“那個……需要我們幫忙嗎?你是不是沒帶東西來,我們可以先借給你用……”
話沒說完,就看到兩個中年人從外麵進來,兩人一個抱著行李一個拎著網兜,瞧著應該是韓安安的父母。
“同學你們好!”那女人笑著跟大家打招唿,宿舍裏的眾人這才像是恢複到了往常的狀態,連忙和這夫婦倆打招唿。
女人從背包裏拿出幾個橘子放到桌上,似是有些不好意思:“我們家安安年紀小,以後還要麻煩大家多多照顧一下。”
“對對對,這孩子平時就知道讀書,其餘什麽事情都不關心,她要是有什麽做的不到位的地方,大家多包涵。”
正所謂吃人嘴短拿人手短,收了人家的橘子自然就要替人家說話,雖然大家對這個新來的韓同學沒有太多好感!
但她父母的一番話著實打動了大夥兒,像徐子靈、張夏這種熱心腸的人,哪還有不答應的道理。
夫妻二人一個幫韓安安鋪床,一個幫她整理櫃子,瀟綿綿在一旁看的咋舌。
張夏的好奇心再次被激發起來:“小韓你多大?就差你一個了,咱們寢室正好排排大小!”
韓安安還沒開口,他父親便在身後迴答:“二十了,我家安安今年整二十周歲!”
“你也二十?”張夏看向瀟綿綿:“小瀟也二十,你們倆誰生日大?”
韓安安看向瀟綿綿:“我是大年初一的生日,你呢?”
瀟綿綿挑眉:“那我肯定沒你大,我的生日在夏天。”
“那小韓是老七!”張夏一拍巴掌笑道:“我就說小瀟老幺的位置誰都撼動不了!”
她一邊笑一邊跟旁邊的室友“老三”“老四”的叫著,正幹活的兩口子也被吸引了注意。
“這麽小年紀就能考上京大。”那女人笑著看向瀟綿綿:“小瀟也是京市人吧?”
瀟綿綿覺得她這話有語病,但她這會兒並沒想那麽多,便答應一聲:“嗯,我家是在京市。”
韓家父母收拾完東西又待了會兒,兩人圍著韓安安不停的說這個囑咐那個,直到韓安安臉上露出些不耐煩的神色來,這夫妻倆才終於閉了嘴。
“那我們就先走了。”韓母似是不放心的說:“等周末我跟你爸再來接你迴家。”
長輩走後,徐子靈眼裏滿是羨慕:“周末就能迴家,可真好。”
韓安安咧咧嘴角沒說什麽,他便又轉頭問瀟綿綿:“小瀟,你家也是京市的?”
“嗯。”瀟綿綿點頭:“不過我之前在東北下鄉了,也是前段時間剛迴來。”
“下鄉?”鄭永安看著瀟綿綿滿臉驚訝:“老幺也下鄉了?一點看不出來啊!”
鄭永安覺得徐子靈、張夏甚至是郭夢瑤這樣的應該都下過鄉,偏偏這白白淨淨的小瀟怎麽瞧都不像是在東北那樣嚴酷的環境裏待過的人。
“我是74年的知青。”瀟綿綿解釋:“真算起來在鄉下待的時間才三年……”
“那也了不得了。”張夏拍著她肩膀:“我聽說東北那可冷了,冬天在外麵撒尿都能凍住,真的假的?”
劉薇杏輕咳一聲:“老五你說啥呢?注意點!”
“哦哦。”張夏拍拍自己的嘴:“以前跟村裏大嬸子們開玩笑習慣了,嘿嘿嘿現在是大學生不能這麽粗俗。”
“也還好。”瀟綿綿是真的感覺東北不錯,因此也樂意多解釋幾句改變室友們的觀點:“東北挺好的,起碼我們一年就種一季糧食,秋天收完糧食就沒啥活兒了,冬天雖然冷但能在屋裏貓冬,而且我們那靠著山不缺柴火,冬天不用擔心冷……”
她舉了好幾個例子來證明在東北的生活有多好,其她室友多少有些半信半疑。
她們不明白瀟綿綿不過是去下了個鄉怎麽能把下鄉的地方誇得這麽好!
鄭永安倒是聽進去了瀟綿綿的話:“那你們是不是也不缺糧食?我聽說東北的黑土地特別適合種糧食,大米都長得比南方好。”
“嗯,如果不是饑荒年,一般不缺糧食。”瀟綿綿笑笑:“不過我去的地方不種大米,主要是黃豆、苞米和高粱,也都長得特別好。”
郭夢瑤滿臉惋惜,不過瀟綿綿很能理解她的心情,現在吃一頓紅燒肉不容易,就算是要排長隊也相當值得。
不過郭夢瑤隻問了她卻沒有去問鄭永安,因此瀟綿綿覺得郭夢瑤這人心腸不錯。
學校食堂飯菜的味道隻能說還行,瀟綿綿以前並不挑食,但這一年多她被陸晨陽養刁了嘴,因此即便是對著肉菜也沒太大興趣。
寢室的人坐在一起邊吃飯邊聊天,即使是吃完了也不著急迴去,反而還樂意坐在這看著其他人來吃飯。
“話說明天咱們就上課了吧?”郭夢瑤拍著胖乎乎的肚子說:“可咱寢室人還沒來齊呢。”
“估計要麽是本市人要麽是路太遠。”徐子靈分析道:“我覺得應該是本市人,畢竟大家這年頭出門都會盡量往前趕。”
眾人覺得她分析的有道理,最後還是老大姐鄭永安開口:“沒準等我們迴寢室的時候,人家已經到了。”
這話一出,眾人不再繼續待在食堂,飛快的將飯盒刷好就趕迴寢室,好像專門為了等最後一個室友似的。
半路上張夏遇到了隔壁寢室的同學,那人也是經濟係的,她便拉著瀟綿綿過去打招唿,因此兩人就此跟寢室大部隊分開。
等大家交流完信息再迴到寢室時,果不其然最後一名室友已經到了。
隻是寢室裏的氣氛多少有些奇怪。
瀟綿綿仔細打量著這個新同學,身量跟她差不多高嬌嬌小小的,白淨的臉上帶著一些小小的雀斑,梳著兩個麻花辮,穿著一身幹淨整潔的布拉吉,腳下是一雙嶄新的皮鞋。
“你好!”瀟綿綿跟她打招唿:“我叫瀟綿綿,經濟係。”
“你好,我叫韓安安,英語係的。”
張夏看她站在原地便問:“那個……需要我們幫忙嗎?你是不是沒帶東西來,我們可以先借給你用……”
話沒說完,就看到兩個中年人從外麵進來,兩人一個抱著行李一個拎著網兜,瞧著應該是韓安安的父母。
“同學你們好!”那女人笑著跟大家打招唿,宿舍裏的眾人這才像是恢複到了往常的狀態,連忙和這夫婦倆打招唿。
女人從背包裏拿出幾個橘子放到桌上,似是有些不好意思:“我們家安安年紀小,以後還要麻煩大家多多照顧一下。”
“對對對,這孩子平時就知道讀書,其餘什麽事情都不關心,她要是有什麽做的不到位的地方,大家多包涵。”
正所謂吃人嘴短拿人手短,收了人家的橘子自然就要替人家說話,雖然大家對這個新來的韓同學沒有太多好感!
但她父母的一番話著實打動了大夥兒,像徐子靈、張夏這種熱心腸的人,哪還有不答應的道理。
夫妻二人一個幫韓安安鋪床,一個幫她整理櫃子,瀟綿綿在一旁看的咋舌。
張夏的好奇心再次被激發起來:“小韓你多大?就差你一個了,咱們寢室正好排排大小!”
韓安安還沒開口,他父親便在身後迴答:“二十了,我家安安今年整二十周歲!”
“你也二十?”張夏看向瀟綿綿:“小瀟也二十,你們倆誰生日大?”
韓安安看向瀟綿綿:“我是大年初一的生日,你呢?”
瀟綿綿挑眉:“那我肯定沒你大,我的生日在夏天。”
“那小韓是老七!”張夏一拍巴掌笑道:“我就說小瀟老幺的位置誰都撼動不了!”
她一邊笑一邊跟旁邊的室友“老三”“老四”的叫著,正幹活的兩口子也被吸引了注意。
“這麽小年紀就能考上京大。”那女人笑著看向瀟綿綿:“小瀟也是京市人吧?”
瀟綿綿覺得她這話有語病,但她這會兒並沒想那麽多,便答應一聲:“嗯,我家是在京市。”
韓家父母收拾完東西又待了會兒,兩人圍著韓安安不停的說這個囑咐那個,直到韓安安臉上露出些不耐煩的神色來,這夫妻倆才終於閉了嘴。
“那我們就先走了。”韓母似是不放心的說:“等周末我跟你爸再來接你迴家。”
長輩走後,徐子靈眼裏滿是羨慕:“周末就能迴家,可真好。”
韓安安咧咧嘴角沒說什麽,他便又轉頭問瀟綿綿:“小瀟,你家也是京市的?”
“嗯。”瀟綿綿點頭:“不過我之前在東北下鄉了,也是前段時間剛迴來。”
“下鄉?”鄭永安看著瀟綿綿滿臉驚訝:“老幺也下鄉了?一點看不出來啊!”
鄭永安覺得徐子靈、張夏甚至是郭夢瑤這樣的應該都下過鄉,偏偏這白白淨淨的小瀟怎麽瞧都不像是在東北那樣嚴酷的環境裏待過的人。
“我是74年的知青。”瀟綿綿解釋:“真算起來在鄉下待的時間才三年……”
“那也了不得了。”張夏拍著她肩膀:“我聽說東北那可冷了,冬天在外麵撒尿都能凍住,真的假的?”
劉薇杏輕咳一聲:“老五你說啥呢?注意點!”
“哦哦。”張夏拍拍自己的嘴:“以前跟村裏大嬸子們開玩笑習慣了,嘿嘿嘿現在是大學生不能這麽粗俗。”
“也還好。”瀟綿綿是真的感覺東北不錯,因此也樂意多解釋幾句改變室友們的觀點:“東北挺好的,起碼我們一年就種一季糧食,秋天收完糧食就沒啥活兒了,冬天雖然冷但能在屋裏貓冬,而且我們那靠著山不缺柴火,冬天不用擔心冷……”
她舉了好幾個例子來證明在東北的生活有多好,其她室友多少有些半信半疑。
她們不明白瀟綿綿不過是去下了個鄉怎麽能把下鄉的地方誇得這麽好!
鄭永安倒是聽進去了瀟綿綿的話:“那你們是不是也不缺糧食?我聽說東北的黑土地特別適合種糧食,大米都長得比南方好。”
“嗯,如果不是饑荒年,一般不缺糧食。”瀟綿綿笑笑:“不過我去的地方不種大米,主要是黃豆、苞米和高粱,也都長得特別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