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女醫
穿越:我是老實農夫?你們想多了 作者:滿頭黑發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完成祭拜後,陳玉華派人將洪教頭請來相見。
洪教頭原名陳鐵柱,法名洪正,至於為何被稱作洪教頭,外人並不知曉。
他年近五旬,身高一米七有餘,身形矯健修長,走起路來虎虎生風,顯然是個頗有厲害的練家子。
“見過守護!”洪教頭左手立單掌於胸前,向陳玉華行禮。
陳玉華在宗族中的稱謂便是守護。
洪教頭行的是這個世界佛門的禮儀,但陳玉華不懂。
在陳玉華原世界,佛門行禮是雙掌合十,隻有獨臂和尚和單手不便時才單掌行禮。
陳玉華心生好奇,問道:“洪教頭,這可是佛門行禮的手勢?”
洪教頭神色肅穆,迴答道:“平常佛門僧人雙手合掌於胸前行禮,唯有武僧才像我這般行禮。”
陳玉華微微點頭,沒有追問武僧行禮為何特別,轉而詢問洪教頭的武藝境界。
洪教頭神情落寞,坦言道:“鍛體巔峰。”
他已知陳玉華是築基境界的武者,所以也沒什麽可隱瞞的。
“師父說我資質欠佳,此生難以築基……我便迴來為宗族效力,也好有口飯吃。”
從洪教頭的神情和話語中,陳玉華猜測他大概是被師門放棄的武僧。
畢竟練武絕非易事,其投入不比培養一個科舉讀書人少,甚至更多。
練武之人每日需食用大量肉類,有些還需用藥材輔助,消耗巨大。
洪教頭被師父放棄後,自然不能留在寺中浪費資源,他又不願做個普通僧人,便隻能迴歸宗族。
如今洪教頭蓄起了頭發,與常人無異,顯然是已經接受了命運的安排。
“洪教頭,我想讓你前往大陽山礦區負責守衛,不知你意下如何?”陳玉華道出了叫他來的目的,“你要清楚,我的訓練方式與你過去有所不同。”
洪教頭點頭應道:“守護往後不必稱我為洪教頭了。我身為陳氏宗族一員,自當聽從差遣。能負責礦區守衛,是守護看得起我,我必當全力以赴。”
洪教頭麵露欣喜之色,並未因教頭之職被撤而不悅,反而因能去礦區任職而高興。
陳玉華對洪教頭的識趣頗為滿意,在他看來,洪教頭武力值在常人中算高的,打算讓他帶些品性踏實的鄉勇去礦區,把陳二柱等人替換迴來。
礦區那一百名鄉勇經過兩個多月的訓練,已初顯成效。
陳玉華打算將他們召迴,作為“果敢自衛隊”的骨幹,將隊伍擴充到六百人至一千人。
“好!你挑選六十名品行端正的鄉勇,前往大陽山礦區換防。你要帶著他們向礦區的鄉勇學習,他們怎麽做,你們就怎麽做。”
洪教頭明白陳玉華的意思,立刻保證道:“守護放心,我定會依您的訓練方法訓練他們。”
“記得跟大家說,把事情做好了,都有好處,我不會虧待大家。”
“守護的名聲,誰人不知?”
打發走洪教頭後,陳玉華又與陳柏軒商議了一些事務,決定在自家東側設立自衛隊軍營。
陳玉華家東邊是片山坡,無法開墾成農田,用來建軍營正合適,既便於他管理,又能將整個陽水村納入防禦範圍。
陳玉華迴到家中,見沈秀娣正與蘇葉湄一同看書,旁邊還有個叫素琴的健婦陪著。
他走上前去一看,竟是醫書,便好奇問道:“娘子,這醫書從何而來?”
在大乾朝,由於造紙術和印刷術不夠發達,書籍價格頗高。
“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但並非科舉書籍最貴,實際上專業書籍價格更高。
比如醫書,即便有錢,也未必能買到,畢竟那是醫家的傳家之寶,輕易不會售賣。
沈秀娣和蘇葉湄看得入神,聽到陳玉華的問話,才將視線從書頁上移開。
“夫君,你忙完了!”沈秀娣放下手中醫書,欲起身給陳玉華行禮。
陳玉華趕忙按住她:“你如今有孕在身,不必多禮。”
自從家中下人漸多,沈秀娣便開始在家中推行禮儀,以身作則。
從奴市買迴來的人,除了毛琛等八人需要學習,其餘的都經過調教,對沈秀娣製定的禮儀規矩適應良好,唯有陳玉華和兩個孩子不太適應。
陳玉華作為家主,尚可隨性而為,隻是苦了若兮和若雲。突然被要求學習大家閨秀的禮儀課程,兩小隻著實鬧了一陣子。
盡管陳玉華如此說,沈秀娣還是微微欠身道:“謝夫君!”
然後她看向素琴,滿臉笑意地說:“夫君真是有氣運之人!素琴竟是南嶽國宮廷太醫院專門培養的女醫,專為妃子接生和調理身體。”
“哦!”陳玉華滿臉驚喜地看向素琴。
素琴整日以頭巾裹著發髻,看起來三十歲左右,容貌中上,整個人幹淨利落。
陳玉華平時很少留意這八個健婦,但對她們也有印象,知道素琴在八人之中氣質較為出眾,頗為特別,卻沒想到她竟是位女醫。
“素琴既是女醫,為何不表明身份,反倒被奴市訓練成健婦?”陳玉華有些疑惑地問道。
畢竟女醫的待遇通常比一般人要好,即便身為奴仆,也很可能受到主家重視。
素琴先行了一禮,然後迴答:“老爺有所不知。若是平常大夫,為人診病即便出錯醫死人,也可說是病人命數已盡,非醫術所能挽救。但奴婢是下人,若不慎出錯,哪怕隻是讓貴人受些許苦楚,便是死罪。故而奴婢寧願不當女醫。”
“原來如此!”陳玉華點頭表示理解。
這時,蘇葉湄開口道:“郎君想必想問素琴如今為何又表明自己是女醫吧?”
“為何?”陳玉華詫異地看了素琴一眼,轉而對蘇葉湄說,“湄兒既然知曉,便說來聽聽。”
蘇葉湄走到陳玉華身邊坐下,挽著他的手臂,高興地說:“自然是素琴覺得郎君和姐姐都是大善人。她感恩郎君和姐姐讓她重燃對生活的信心與希望,又恰逢姐姐有孕,便想用醫術好好報答郎君和姐姐。”
在陳玉華的注視下,素琴忐忑地跪下說:“素琴的醫術雖不及您,但偏於婦科,應當更能照顧好夫人。還望老爺恕罪!”
洪教頭原名陳鐵柱,法名洪正,至於為何被稱作洪教頭,外人並不知曉。
他年近五旬,身高一米七有餘,身形矯健修長,走起路來虎虎生風,顯然是個頗有厲害的練家子。
“見過守護!”洪教頭左手立單掌於胸前,向陳玉華行禮。
陳玉華在宗族中的稱謂便是守護。
洪教頭行的是這個世界佛門的禮儀,但陳玉華不懂。
在陳玉華原世界,佛門行禮是雙掌合十,隻有獨臂和尚和單手不便時才單掌行禮。
陳玉華心生好奇,問道:“洪教頭,這可是佛門行禮的手勢?”
洪教頭神色肅穆,迴答道:“平常佛門僧人雙手合掌於胸前行禮,唯有武僧才像我這般行禮。”
陳玉華微微點頭,沒有追問武僧行禮為何特別,轉而詢問洪教頭的武藝境界。
洪教頭神情落寞,坦言道:“鍛體巔峰。”
他已知陳玉華是築基境界的武者,所以也沒什麽可隱瞞的。
“師父說我資質欠佳,此生難以築基……我便迴來為宗族效力,也好有口飯吃。”
從洪教頭的神情和話語中,陳玉華猜測他大概是被師門放棄的武僧。
畢竟練武絕非易事,其投入不比培養一個科舉讀書人少,甚至更多。
練武之人每日需食用大量肉類,有些還需用藥材輔助,消耗巨大。
洪教頭被師父放棄後,自然不能留在寺中浪費資源,他又不願做個普通僧人,便隻能迴歸宗族。
如今洪教頭蓄起了頭發,與常人無異,顯然是已經接受了命運的安排。
“洪教頭,我想讓你前往大陽山礦區負責守衛,不知你意下如何?”陳玉華道出了叫他來的目的,“你要清楚,我的訓練方式與你過去有所不同。”
洪教頭點頭應道:“守護往後不必稱我為洪教頭了。我身為陳氏宗族一員,自當聽從差遣。能負責礦區守衛,是守護看得起我,我必當全力以赴。”
洪教頭麵露欣喜之色,並未因教頭之職被撤而不悅,反而因能去礦區任職而高興。
陳玉華對洪教頭的識趣頗為滿意,在他看來,洪教頭武力值在常人中算高的,打算讓他帶些品性踏實的鄉勇去礦區,把陳二柱等人替換迴來。
礦區那一百名鄉勇經過兩個多月的訓練,已初顯成效。
陳玉華打算將他們召迴,作為“果敢自衛隊”的骨幹,將隊伍擴充到六百人至一千人。
“好!你挑選六十名品行端正的鄉勇,前往大陽山礦區換防。你要帶著他們向礦區的鄉勇學習,他們怎麽做,你們就怎麽做。”
洪教頭明白陳玉華的意思,立刻保證道:“守護放心,我定會依您的訓練方法訓練他們。”
“記得跟大家說,把事情做好了,都有好處,我不會虧待大家。”
“守護的名聲,誰人不知?”
打發走洪教頭後,陳玉華又與陳柏軒商議了一些事務,決定在自家東側設立自衛隊軍營。
陳玉華家東邊是片山坡,無法開墾成農田,用來建軍營正合適,既便於他管理,又能將整個陽水村納入防禦範圍。
陳玉華迴到家中,見沈秀娣正與蘇葉湄一同看書,旁邊還有個叫素琴的健婦陪著。
他走上前去一看,竟是醫書,便好奇問道:“娘子,這醫書從何而來?”
在大乾朝,由於造紙術和印刷術不夠發達,書籍價格頗高。
“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但並非科舉書籍最貴,實際上專業書籍價格更高。
比如醫書,即便有錢,也未必能買到,畢竟那是醫家的傳家之寶,輕易不會售賣。
沈秀娣和蘇葉湄看得入神,聽到陳玉華的問話,才將視線從書頁上移開。
“夫君,你忙完了!”沈秀娣放下手中醫書,欲起身給陳玉華行禮。
陳玉華趕忙按住她:“你如今有孕在身,不必多禮。”
自從家中下人漸多,沈秀娣便開始在家中推行禮儀,以身作則。
從奴市買迴來的人,除了毛琛等八人需要學習,其餘的都經過調教,對沈秀娣製定的禮儀規矩適應良好,唯有陳玉華和兩個孩子不太適應。
陳玉華作為家主,尚可隨性而為,隻是苦了若兮和若雲。突然被要求學習大家閨秀的禮儀課程,兩小隻著實鬧了一陣子。
盡管陳玉華如此說,沈秀娣還是微微欠身道:“謝夫君!”
然後她看向素琴,滿臉笑意地說:“夫君真是有氣運之人!素琴竟是南嶽國宮廷太醫院專門培養的女醫,專為妃子接生和調理身體。”
“哦!”陳玉華滿臉驚喜地看向素琴。
素琴整日以頭巾裹著發髻,看起來三十歲左右,容貌中上,整個人幹淨利落。
陳玉華平時很少留意這八個健婦,但對她們也有印象,知道素琴在八人之中氣質較為出眾,頗為特別,卻沒想到她竟是位女醫。
“素琴既是女醫,為何不表明身份,反倒被奴市訓練成健婦?”陳玉華有些疑惑地問道。
畢竟女醫的待遇通常比一般人要好,即便身為奴仆,也很可能受到主家重視。
素琴先行了一禮,然後迴答:“老爺有所不知。若是平常大夫,為人診病即便出錯醫死人,也可說是病人命數已盡,非醫術所能挽救。但奴婢是下人,若不慎出錯,哪怕隻是讓貴人受些許苦楚,便是死罪。故而奴婢寧願不當女醫。”
“原來如此!”陳玉華點頭表示理解。
這時,蘇葉湄開口道:“郎君想必想問素琴如今為何又表明自己是女醫吧?”
“為何?”陳玉華詫異地看了素琴一眼,轉而對蘇葉湄說,“湄兒既然知曉,便說來聽聽。”
蘇葉湄走到陳玉華身邊坐下,挽著他的手臂,高興地說:“自然是素琴覺得郎君和姐姐都是大善人。她感恩郎君和姐姐讓她重燃對生活的信心與希望,又恰逢姐姐有孕,便想用醫術好好報答郎君和姐姐。”
在陳玉華的注視下,素琴忐忑地跪下說:“素琴的醫術雖不及您,但偏於婦科,應當更能照顧好夫人。還望老爺恕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