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過年
穿越:我是老實農夫?你們想多了 作者:滿頭黑發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一夜,陳玉華沒有去宅基地的睡棚,而是迴到合水鎮的院子守護妻女。
沈秀娣經過半個多月的調養,氣色已然好了許多,身上和臉上都長了些肉,眼角的魚尾紋也淡了幾分,整個人不知不覺間多了幾分嬌俏,再加上為了尾牙宴特意穿上的淡紅色襦裙,更有幾分嬌花之態。
陳玉華心想,若是讓妻女獨自迴鎮,自己怕是要後悔一輩子。
他喝了不少酒,雖有內息促進酒精揮發,但仍有了幾分醉意。將兩個女兒安頓入睡後,他與媳婦共度了一番甜蜜時光,才抱著媳婦沉沉睡去。
而在這一夜,陳柏軒和陳柏霖兩兄弟在一個房間裏喝茶。
陳柏霖抿了一口茶後說道:“華子的身份如今已無需擔憂,我覺得宗族應該培養他。”
陳柏軒搖了搖頭,沉思片刻才道:“華子是個好孩子,有能力,對宗族也無私心。隻是他沒有兄弟幫襯,若想成為下一代族長,在這方麵有所欠缺。”
陳柏霖放下茶碗,不悅地說:“大哥難道是不願權力旁落?你我那幾個孩子,不是我自貶,他們或許能接替我們,但肯定無法將姓崔的趕出宗族!”
陳柏軒歎了口氣:“你說的是事實,可華子並無足夠高的功名,又尚無子嗣,僅憑這些,如何能讓陽江府崔氏服軟?”
他這一句話,讓有些激動的陳柏霖頓時啞口無言。
華子認識榮王,且似乎頗受榮王賞識,他有勇有謀、處事果斷,運氣也佳,可他隻有一對女兒,沒有兒子。
在這個時代,沒有子嗣便如同絕戶。華子夫妻如今雖尚年輕,或許仍有生育子嗣的可能,隻是沈氏曾被那可惡的劉翠花磋磨得隻剩一把骨頭,能否再生育實在難料。
絕戶之人如何服眾?何況華子還沒有兄弟。
思索良久,陳柏霖無奈地又歎了口氣。
就在這時,陳柏軒突然說道:“華子如今家業豐厚,家裏多養兩個人應無大礙吧?”
陳柏霖聞聽此言,臉上漸漸露出笑容,朝陳柏軒豎起大拇指:“高!難怪爹當年選你做族長!”
“哼!族長之位向來傳於嫡長子。”陳柏軒冷哼一聲。
時間在不經意間又過了半個月,除夕夜悄然而至。
經過半個月的施工,陳玉華家的房屋已完成約三分之二。主體建築的牆在兩天前就砌好了第一層,兩棟廂房的牆體也已完工,隻差上梁鋪瓦片。
陳玉華讓嚴鐵牛的建築隊年後再繼續施工,不僅結清了一部分工程款,還買了許多年貨分給泥瓦工師傅們,把他們高興得合不攏嘴。
陳玉華還買了幾十斤甜橘子和一頭豬,給幫忙蓋房子的村民每人送了一斤橘子和兩斤肉,村民們也都樂開了花。
大乾朝的甜橘子口感甚佳,不過都是野生的,產量極低,是有錢人才能享用的好東西,一斤甜橘子能換三斤豬肥膘肉。
來幫忙的村民都誇讚陳玉華大方,有了這些年貨,自家過年都不用愁了,紛紛表示年後會繼續來幫忙。
雖說花了不少銀子,但這些村民已經幫忙一個月,著實辛苦,陳玉華是真心感謝他們。
陳玉華也有著和陳柏軒相同的顧慮,自己沒有兄弟幫襯。他記得前世偉人說過,政治就是把朋友搞得多多的,把敵人搞得少少的。
他送年貨,正是為了多交朋友。因此,除了崔恩希,宗族的族老們都收到了他送的年貨,崔恩希已被陳玉華視作敵人。
今日上午,陳玉華迴村參加宗族的祭天儀式,竟發現自己的站位排在了第三行。
為首的自然是族長,第二行是眾位族老,第三行是宗族的重要人物和受族老們認可的年輕晚輩,比如裏正陳柏霖、兩個中年秀才陳東學和陳房齡、族長的兩個兒子陳明清和陳明傑、崔恩希的長子崔翰文等。
陳玉華立刻明白,自己已得到族長和族老們的看重,日後在宗族中或許能擁有一定的話語權,這對他而言至關重要。
年夜飯是陳玉華親自下廚做的,共六個菜,每道菜量不多,但都很精致,還精心擺盤,看起來不似菜肴,更像精美的藝術品。
沈秀娣跟著陳玉華學了些現代廚藝,但僅局限於家常菜,像陳玉華這種高級酒店式的做法,她聞所未聞,看得雙眼放光,那模樣,若是有部手機,怕是要拍照發朋友圈了。
若兮因為菜擺盤好看卻被吃掉有些難過,但很快就被嘴裏的美味所征服,這讓陳玉華覺得日後對孩子的教育也得重視起來。
一家人熱熱鬧鬧地度過除夕夜,在爆竹聲中迎來新的一年。
這一年是康順八年,雖說這年號對陳玉華並無特殊意義,但作為大乾朝人,關於皇帝陛下的一些常識還是得牢記,否則一旦犯了忌諱,可就麻煩了。
按原主記憶,大年初一需給長輩拜年。陳玉華和沈秀娣如今並無長輩,也沒有親戚,自然無需像往年那樣去劉家村給外公外婆、舅舅舅媽等人拜年,那些關係早已被斷絕關係文書斬斷。
不過,陳玉華和沈秀娣並非無需拜年,比如族長陳柏軒夫妻倆,還有裏正陳柏霖,他們對陳玉華多有照顧,是宗族長輩,給他們拜年是應有之義。
於是,一家人盛裝迴到陽水村,在族長和裏正家都稍作停留,並按照風俗,給年長者和小孩子發紅封,寓意吉祥。
離開時,若兮和若雲姐妹身上裝零嘴的小挎包裏,零嘴都換成了紅封。
倆姐妹沒有因為零嘴分給其他小孩而不開心,反而很高興。她們以前哪有機會和其他小孩玩耍?老陳家院子裏隻有那兩個憨癡小胖墩,隻會欺負人。
今天,她們有陳玉華從超市裏拿出來的小餅幹、各種糖果和瓜子,這讓她們成為最受歡迎的小朋友,第一次體驗到了孩子們之間的純真友誼。
歡樂的時光總是轉瞬即逝,無論是窮苦百姓,還是富貴人家,對此都有相同的感悟,隻是窮人歡樂的機會有限,富人則能時常體驗。
陳玉華的房屋在大年初五繼續開工,因有紅瓦和木料進場,必須有人看守,陳玉華便又住迴工地棚子。
可即便有陳玉華看守,初七的下半夜,仍有幾個人頂著寒風前來搶劫。
沈秀娣經過半個多月的調養,氣色已然好了許多,身上和臉上都長了些肉,眼角的魚尾紋也淡了幾分,整個人不知不覺間多了幾分嬌俏,再加上為了尾牙宴特意穿上的淡紅色襦裙,更有幾分嬌花之態。
陳玉華心想,若是讓妻女獨自迴鎮,自己怕是要後悔一輩子。
他喝了不少酒,雖有內息促進酒精揮發,但仍有了幾分醉意。將兩個女兒安頓入睡後,他與媳婦共度了一番甜蜜時光,才抱著媳婦沉沉睡去。
而在這一夜,陳柏軒和陳柏霖兩兄弟在一個房間裏喝茶。
陳柏霖抿了一口茶後說道:“華子的身份如今已無需擔憂,我覺得宗族應該培養他。”
陳柏軒搖了搖頭,沉思片刻才道:“華子是個好孩子,有能力,對宗族也無私心。隻是他沒有兄弟幫襯,若想成為下一代族長,在這方麵有所欠缺。”
陳柏霖放下茶碗,不悅地說:“大哥難道是不願權力旁落?你我那幾個孩子,不是我自貶,他們或許能接替我們,但肯定無法將姓崔的趕出宗族!”
陳柏軒歎了口氣:“你說的是事實,可華子並無足夠高的功名,又尚無子嗣,僅憑這些,如何能讓陽江府崔氏服軟?”
他這一句話,讓有些激動的陳柏霖頓時啞口無言。
華子認識榮王,且似乎頗受榮王賞識,他有勇有謀、處事果斷,運氣也佳,可他隻有一對女兒,沒有兒子。
在這個時代,沒有子嗣便如同絕戶。華子夫妻如今雖尚年輕,或許仍有生育子嗣的可能,隻是沈氏曾被那可惡的劉翠花磋磨得隻剩一把骨頭,能否再生育實在難料。
絕戶之人如何服眾?何況華子還沒有兄弟。
思索良久,陳柏霖無奈地又歎了口氣。
就在這時,陳柏軒突然說道:“華子如今家業豐厚,家裏多養兩個人應無大礙吧?”
陳柏霖聞聽此言,臉上漸漸露出笑容,朝陳柏軒豎起大拇指:“高!難怪爹當年選你做族長!”
“哼!族長之位向來傳於嫡長子。”陳柏軒冷哼一聲。
時間在不經意間又過了半個月,除夕夜悄然而至。
經過半個月的施工,陳玉華家的房屋已完成約三分之二。主體建築的牆在兩天前就砌好了第一層,兩棟廂房的牆體也已完工,隻差上梁鋪瓦片。
陳玉華讓嚴鐵牛的建築隊年後再繼續施工,不僅結清了一部分工程款,還買了許多年貨分給泥瓦工師傅們,把他們高興得合不攏嘴。
陳玉華還買了幾十斤甜橘子和一頭豬,給幫忙蓋房子的村民每人送了一斤橘子和兩斤肉,村民們也都樂開了花。
大乾朝的甜橘子口感甚佳,不過都是野生的,產量極低,是有錢人才能享用的好東西,一斤甜橘子能換三斤豬肥膘肉。
來幫忙的村民都誇讚陳玉華大方,有了這些年貨,自家過年都不用愁了,紛紛表示年後會繼續來幫忙。
雖說花了不少銀子,但這些村民已經幫忙一個月,著實辛苦,陳玉華是真心感謝他們。
陳玉華也有著和陳柏軒相同的顧慮,自己沒有兄弟幫襯。他記得前世偉人說過,政治就是把朋友搞得多多的,把敵人搞得少少的。
他送年貨,正是為了多交朋友。因此,除了崔恩希,宗族的族老們都收到了他送的年貨,崔恩希已被陳玉華視作敵人。
今日上午,陳玉華迴村參加宗族的祭天儀式,竟發現自己的站位排在了第三行。
為首的自然是族長,第二行是眾位族老,第三行是宗族的重要人物和受族老們認可的年輕晚輩,比如裏正陳柏霖、兩個中年秀才陳東學和陳房齡、族長的兩個兒子陳明清和陳明傑、崔恩希的長子崔翰文等。
陳玉華立刻明白,自己已得到族長和族老們的看重,日後在宗族中或許能擁有一定的話語權,這對他而言至關重要。
年夜飯是陳玉華親自下廚做的,共六個菜,每道菜量不多,但都很精致,還精心擺盤,看起來不似菜肴,更像精美的藝術品。
沈秀娣跟著陳玉華學了些現代廚藝,但僅局限於家常菜,像陳玉華這種高級酒店式的做法,她聞所未聞,看得雙眼放光,那模樣,若是有部手機,怕是要拍照發朋友圈了。
若兮因為菜擺盤好看卻被吃掉有些難過,但很快就被嘴裏的美味所征服,這讓陳玉華覺得日後對孩子的教育也得重視起來。
一家人熱熱鬧鬧地度過除夕夜,在爆竹聲中迎來新的一年。
這一年是康順八年,雖說這年號對陳玉華並無特殊意義,但作為大乾朝人,關於皇帝陛下的一些常識還是得牢記,否則一旦犯了忌諱,可就麻煩了。
按原主記憶,大年初一需給長輩拜年。陳玉華和沈秀娣如今並無長輩,也沒有親戚,自然無需像往年那樣去劉家村給外公外婆、舅舅舅媽等人拜年,那些關係早已被斷絕關係文書斬斷。
不過,陳玉華和沈秀娣並非無需拜年,比如族長陳柏軒夫妻倆,還有裏正陳柏霖,他們對陳玉華多有照顧,是宗族長輩,給他們拜年是應有之義。
於是,一家人盛裝迴到陽水村,在族長和裏正家都稍作停留,並按照風俗,給年長者和小孩子發紅封,寓意吉祥。
離開時,若兮和若雲姐妹身上裝零嘴的小挎包裏,零嘴都換成了紅封。
倆姐妹沒有因為零嘴分給其他小孩而不開心,反而很高興。她們以前哪有機會和其他小孩玩耍?老陳家院子裏隻有那兩個憨癡小胖墩,隻會欺負人。
今天,她們有陳玉華從超市裏拿出來的小餅幹、各種糖果和瓜子,這讓她們成為最受歡迎的小朋友,第一次體驗到了孩子們之間的純真友誼。
歡樂的時光總是轉瞬即逝,無論是窮苦百姓,還是富貴人家,對此都有相同的感悟,隻是窮人歡樂的機會有限,富人則能時常體驗。
陳玉華的房屋在大年初五繼續開工,因有紅瓦和木料進場,必須有人看守,陳玉華便又住迴工地棚子。
可即便有陳玉華看守,初七的下半夜,仍有幾個人頂著寒風前來搶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