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章 藍兒的過去
真千金迴歸後天下第一了 作者:劉喪喪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等她哭夠了,喜鵲和葉飄飄也洗漱好迴了來,兩人一人端著熱水一人端著衣裳,是給鄭月夕準備的。
“姑娘醒了,身子好些了嗎,想不想喝水或者吃點東西?“葉飄飄一邊把東西放下一邊問她,還沒等她迴答就已經端了一杯溫水到她麵前。
女子這一哭嗓子就更啞了,即使哭的滿臉的淚,眼睛也是腫的桃兒一般,卻還是擠出了一個不太好看的笑,無聲的說了謝謝才接過喝下。
連著喝了兩盞以後才覺得嗓子舒服了些,人也算徹底活了過來,她立即就想給這幾位姑娘磕頭,動了一下發現渾身疼的厲害,隻能說了聲謝謝。
“我已經不是姑娘了,幾位恩人叫我藍兒便好。”她說這話時是帶著笑的,可屋內三人都能看出她眼底深深的恨意。
“藍兒姑娘能告訴我們發生了什麽嗎?”喜鵲坐在床邊幫她拽了拽被子,“你看著也不過十二三歲不管經曆了什麽,在我們眼裏都還是姑娘。”
聽到喜鵲這樣說,藍兒又哭了起來,卻不再像剛醒來那樣撕心裂肺,隻是眼淚不停的流,看起來楚楚動人。
“若不是這一年多發生了變故,我確實是姑娘,還能被稱一聲小姐的,今年滿了十三歲,也該有好人家上門提親了。”
“那你到底是經曆了什麽?好妹妹,雖說受了委屈哭一哭才能好些,但是你如今身子弱,可別哭出好歹來,等身體大好了再哭也不遲。”
葉飄飄接過門口小廝送來的清粥遞給喜鵲,喜鵲自然而然的就要喂她,藍兒卻搖了搖頭,堅持自己接了過來,倒是眼淚不再流了。
三人一直等著她將粥喝完,這才將自己的經曆徐徐道來。“我本是南淮縣一個商戶的庶女女兒,府上在縣裏財力也說得上數一數二。”
“姨娘雖不得寵,盡管我長這麽大每年見父親的次數都屈指可數,但是也沒有受過苛待,吃穿用度還算寬裕。”
“奈何府中唯一的嫡子不爭氣,欺壓良民的事情沒少做,父親跟在後麵四處打點平事,終於在新上任的知府巡查時,被曾被欺壓過的百姓聯名狀書告到了跟前,連著縣老爺加我們府上一起遭了報應。”
“受賄金額巨大確實會被罷官和流放,那你又是怎麽被放出來的?”這話是葉飄飄問的,自從她做了這留仙樓明麵上的老板之後就熟讀了餘慶律法,為的是不做錯了事給恩人添麻煩。
“新上任的知府大人是個心懷大善的好人,原本我們一家子都是應該被判流放的,可是知府大人說禍本不該及妻兒,所以隻按所犯罪行來降罰。”
“父親和嫡母被判流放北境,我和姨娘因沒有參與過這些事,隻是未做勸阻也沒有報官,所以僅被充為奴籍,也沒有在額頭刻字,算是很輕的處罰了。”
在這個法不容情的時代,能有這樣的官員實屬百姓之幸了,人們總說作惡之人應該遭到報應,卻很少有人考慮到那些被家人連累之人,所謂的一粒老鼠屎壞了一鍋湯就是這個道理。
“可是你們也隻是因為還要在這府上討生活,所以才隻能選擇旁觀啊,說到底在這個禍連家族的製度下生活著依舊是我們的悲哀。”
喜鵲不明白,她心思單純,隻覺得沒有做錯事的人受到處罰就是不應該,可是她們看著百姓受苦是事實,所以自己說出這話之後也沒有再發表意見。
“律法若總要考慮人情理短,那也就沒有了約束性,怎麽做都不可能讓所有人滿意。”鄭月夕摸了摸喜鵲的頭,明明自己比她小兩歲,卻像姐姐一樣跟她說話。
“換個角度去想,百姓被欺壓,若是家中有兒女因此不能全須全尾的活著,活著幹脆活不下來,那剩下的家人又怎麽能算好好的活著?”
“被欺負的一方家人還在受著苦難,欺負人的家人又怎麽能說與己無關?”藍兒搖搖頭,“我自己都是做不到的,若有人欺負了我的姨娘,即使施暴者已經死亡,我也會想要殺了他的家人泄憤。”
喜鵲不說話了,她好像也明白了什麽,眼神有些迷茫,一下子不知道怎麽才能做到人人都滿意。“所以說,那位知府大人這樣做,不僅安撫了被害人及其家人,也保護了沒有做過壞事的藍兒與姨娘。”
幾人不再討論這個話題,葉飄飄又將原本的話題拉了迴來,“所以你又是為什麽被一群莊稼漢子追殺的?”
“我在一年前被充入奴籍,跟著人伢子學了近兩個月怎麽做丫鬟,姨娘年紀大了不好賣,好在她有一手的刺繡手藝,被一個富商夫人買了去,做了嬤嬤教府上小姐女紅。”
“那位夫人人很好,但是一家子奴才不侍候一家人是規矩,怕的是奴才聯合起來禍害主人家,所以人伢子並沒有提起我,姨娘想求夫人買下我,但是那位富商不允許,夫人也隻能作罷。”
“我和姨娘商量好了,無論我被賣到哪裏,都會在落腳後第一時間給她寫信,那位富商夫人也答應之後會允許我們自由聯係,可沒想到的是,我竟被賣進了山裏,年紀輕輕就做了人家的媳婦兒。”
“嘶。”葉飄飄倒吸一口涼氣,今年這姑娘才十三歲,也就是說十二歲就經了人事,加上救下她時她剛剛經曆了小產,不用想也知道她一定被賣到了很不好的地方去受苦。
確實是受苦,可是她隻以為是被賣到窮鄉僻壤去,頂多就是嫁給個傻子,白天要下田幹活,晚上還要受欺負什麽的,萬萬沒想到,人的壞從來都沒有下限。
“我被賣到了一個很大的莊子上,那莊子有近百畝地及三個山頭,莊子中有三個村子,因為地被人買下後一並都成了佃戶,靠著佃銀活著。”
“聽說之前是因為老百姓雖然懂得開荒卻沒法將這大麵積的肥沃土地都開墾出來,隻能守著村子附近的地活著,日子過的很是艱難。”
“姑娘醒了,身子好些了嗎,想不想喝水或者吃點東西?“葉飄飄一邊把東西放下一邊問她,還沒等她迴答就已經端了一杯溫水到她麵前。
女子這一哭嗓子就更啞了,即使哭的滿臉的淚,眼睛也是腫的桃兒一般,卻還是擠出了一個不太好看的笑,無聲的說了謝謝才接過喝下。
連著喝了兩盞以後才覺得嗓子舒服了些,人也算徹底活了過來,她立即就想給這幾位姑娘磕頭,動了一下發現渾身疼的厲害,隻能說了聲謝謝。
“我已經不是姑娘了,幾位恩人叫我藍兒便好。”她說這話時是帶著笑的,可屋內三人都能看出她眼底深深的恨意。
“藍兒姑娘能告訴我們發生了什麽嗎?”喜鵲坐在床邊幫她拽了拽被子,“你看著也不過十二三歲不管經曆了什麽,在我們眼裏都還是姑娘。”
聽到喜鵲這樣說,藍兒又哭了起來,卻不再像剛醒來那樣撕心裂肺,隻是眼淚不停的流,看起來楚楚動人。
“若不是這一年多發生了變故,我確實是姑娘,還能被稱一聲小姐的,今年滿了十三歲,也該有好人家上門提親了。”
“那你到底是經曆了什麽?好妹妹,雖說受了委屈哭一哭才能好些,但是你如今身子弱,可別哭出好歹來,等身體大好了再哭也不遲。”
葉飄飄接過門口小廝送來的清粥遞給喜鵲,喜鵲自然而然的就要喂她,藍兒卻搖了搖頭,堅持自己接了過來,倒是眼淚不再流了。
三人一直等著她將粥喝完,這才將自己的經曆徐徐道來。“我本是南淮縣一個商戶的庶女女兒,府上在縣裏財力也說得上數一數二。”
“姨娘雖不得寵,盡管我長這麽大每年見父親的次數都屈指可數,但是也沒有受過苛待,吃穿用度還算寬裕。”
“奈何府中唯一的嫡子不爭氣,欺壓良民的事情沒少做,父親跟在後麵四處打點平事,終於在新上任的知府巡查時,被曾被欺壓過的百姓聯名狀書告到了跟前,連著縣老爺加我們府上一起遭了報應。”
“受賄金額巨大確實會被罷官和流放,那你又是怎麽被放出來的?”這話是葉飄飄問的,自從她做了這留仙樓明麵上的老板之後就熟讀了餘慶律法,為的是不做錯了事給恩人添麻煩。
“新上任的知府大人是個心懷大善的好人,原本我們一家子都是應該被判流放的,可是知府大人說禍本不該及妻兒,所以隻按所犯罪行來降罰。”
“父親和嫡母被判流放北境,我和姨娘因沒有參與過這些事,隻是未做勸阻也沒有報官,所以僅被充為奴籍,也沒有在額頭刻字,算是很輕的處罰了。”
在這個法不容情的時代,能有這樣的官員實屬百姓之幸了,人們總說作惡之人應該遭到報應,卻很少有人考慮到那些被家人連累之人,所謂的一粒老鼠屎壞了一鍋湯就是這個道理。
“可是你們也隻是因為還要在這府上討生活,所以才隻能選擇旁觀啊,說到底在這個禍連家族的製度下生活著依舊是我們的悲哀。”
喜鵲不明白,她心思單純,隻覺得沒有做錯事的人受到處罰就是不應該,可是她們看著百姓受苦是事實,所以自己說出這話之後也沒有再發表意見。
“律法若總要考慮人情理短,那也就沒有了約束性,怎麽做都不可能讓所有人滿意。”鄭月夕摸了摸喜鵲的頭,明明自己比她小兩歲,卻像姐姐一樣跟她說話。
“換個角度去想,百姓被欺壓,若是家中有兒女因此不能全須全尾的活著,活著幹脆活不下來,那剩下的家人又怎麽能算好好的活著?”
“被欺負的一方家人還在受著苦難,欺負人的家人又怎麽能說與己無關?”藍兒搖搖頭,“我自己都是做不到的,若有人欺負了我的姨娘,即使施暴者已經死亡,我也會想要殺了他的家人泄憤。”
喜鵲不說話了,她好像也明白了什麽,眼神有些迷茫,一下子不知道怎麽才能做到人人都滿意。“所以說,那位知府大人這樣做,不僅安撫了被害人及其家人,也保護了沒有做過壞事的藍兒與姨娘。”
幾人不再討論這個話題,葉飄飄又將原本的話題拉了迴來,“所以你又是為什麽被一群莊稼漢子追殺的?”
“我在一年前被充入奴籍,跟著人伢子學了近兩個月怎麽做丫鬟,姨娘年紀大了不好賣,好在她有一手的刺繡手藝,被一個富商夫人買了去,做了嬤嬤教府上小姐女紅。”
“那位夫人人很好,但是一家子奴才不侍候一家人是規矩,怕的是奴才聯合起來禍害主人家,所以人伢子並沒有提起我,姨娘想求夫人買下我,但是那位富商不允許,夫人也隻能作罷。”
“我和姨娘商量好了,無論我被賣到哪裏,都會在落腳後第一時間給她寫信,那位富商夫人也答應之後會允許我們自由聯係,可沒想到的是,我竟被賣進了山裏,年紀輕輕就做了人家的媳婦兒。”
“嘶。”葉飄飄倒吸一口涼氣,今年這姑娘才十三歲,也就是說十二歲就經了人事,加上救下她時她剛剛經曆了小產,不用想也知道她一定被賣到了很不好的地方去受苦。
確實是受苦,可是她隻以為是被賣到窮鄉僻壤去,頂多就是嫁給個傻子,白天要下田幹活,晚上還要受欺負什麽的,萬萬沒想到,人的壞從來都沒有下限。
“我被賣到了一個很大的莊子上,那莊子有近百畝地及三個山頭,莊子中有三個村子,因為地被人買下後一並都成了佃戶,靠著佃銀活著。”
“聽說之前是因為老百姓雖然懂得開荒卻沒法將這大麵積的肥沃土地都開墾出來,隻能守著村子附近的地活著,日子過的很是艱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