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七章 口諭
真千金迴歸後天下第一了 作者:劉喪喪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聞人泉終於不再掙紮了,不是肉體的掙紮,是心理的掙紮,如今已經認清了現實,自己是真的沒救了。
可是這怎麽能甘心,無論如何,自己絕對不能讓他們餘慶如願,想要扶持老二嗎?那自己拚了最後一口氣也要反對。
其實聞人泉是一個很精明的皇帝,隻是長時間的睡眠已經讓他的腦子變得十分混亂,到了如今這種地步還能想這麽多已經不易。
在他看來,為今之計隻有盡快立下儲君,老大在以前雖然是個威脅,但是在現在無疑就是最好的人選。
可是自己現在不能動,據他們所說,自己下次醒來也會是這種情況,那要怎麽做才能立下儲君呢,若是借別人隻手,餘慶卡出不是自己的字跡,一次來做文章怎麽辦?
看著枕邊還在燃燒的香爐,聞人泉想,怪不得將皇宮查了個底兒掉都沒有查到有問題的地方,原來他們根本沒有留在這裏。
原來他們每一次都是偷偷潛進皇宮,一次一次的對自己下毒,帝煥宸武功高強是不假,可他是怎麽避過宮中眾多耳目帶著個女人來到這裏的呢?
終究是沒有扛得住長眠花的藥效,聞人泉想到這裏眼皮子便重重的合在了一起,終於還是睡了過去,再醒來時,之前抓住的一點點關鍵也被忘在了腦後。
聞人雲碩依舊坐在自己的身邊,隻是這次不同的是,聞人雲碩沒了以前為了寬慰自己的時的淡定,反而淚流滿麵。
“你,唔。”聞人泉本想問他哭什麽,他忘記了鄭月夕那天晚上說的話,聲音也並沒有阻礙的發了出來,隻是含糊不清。
“父皇,是兒臣不好,兒臣無能,這麽久了一直都沒有找到解藥,讓你一直受罪,如今更是直接變成了這副模樣。”
那副模樣?聞人泉想著便要坐起來,可發現自己真的能動,這時才想起在自己睡著之前那兩個瘟神說的話,心下慌亂起來。
這個至高無上的位置自己不過站了二十餘載,難道就要到頭了嗎?他不甘心,之前想的好好的醒來後想盡辦法立儲君,可真到了這一步又是如此的難受。
“父皇放心,兒臣已經派了五萬精兵去追帝煥宸他們,什麽國家大義,什麽百姓安危在如今都不重要了,國總不會亡,兒臣隻想要父皇活著。”
“之前綁走那女人時走的太匆忙,並沒有有足夠的人手跟隨,如今隻能繞著圈子原路返迴,父皇再堅持一下,他們馬上就能到京了。”
“糊,唔,塗。”聞人泉看著麵前憔悴的兒子,心裏頓時就想通了,自己雖然很想親自帶著這個看似龐大實則貧瘠的國家走上更高的地方,可若是換成麵前的兒子,自己也是放心的呀。
自己還沒有到為了一己私欲不顧國家興旺的地步,這樣想著,立儲君的事情就又變得急迫起來。
他試著抬手,可也隻是手指動了動而已,無奈正喊著道:“宣,德,額,子。”“父皇是要叫德公公嗎?兒臣這就去。”
德公公是聞人泉身邊的大太監,早些年因為突然摔倒直接摔斷了一條腿,聞人泉不忍他歲數大了還要遭罪,直接在京城賜下一座宅子給他住著。
後來他身邊的大太監換了人,是德公公的徒弟,他用起來很順手,可怎麽也不能與看著自己長大的德公公相比,也並不受信任。
想要立儲君還能不被篡改,德公公是最可靠的一個人,很快坐在輪椅上的人就被推了過來,聞人雲碩解釋道:
“父皇身子不好,德公公身為父皇最信任的人屢遭暗算,為了他的安全,也是為了跟父皇做個伴,兒臣在幾日前便將他接了過來。”
聞人泉沒有懷疑,隻是眼巴巴的看著德公公被推到了跟前,對著聞人雲碩艱難的說了一個字:“退。”
聞人雲碩立刻領會,帶著殿內的下人退了下去,隻留下德公公和聞人泉在內。“皇上,您不是隻是嗜睡嗎,怎的又中風了?”
中風?聞人泉心裏咯噔一聲,怪不得自己說話一直都不利索,原來是中風了,這樣也好,這樣,自己的字跡就不會拿來被做文章,直接口諭就好。
“德,子,傳,朕可,口諭。”“皇上說什麽?口諭?可是皇上,真的到了這一步了嗎?”聞人泉歎了口氣,感覺有什麽溫熱的液體從眼角滑落,終於認命的說了一句:“報應。”
第二天一早,百官上朝,原本監國的大皇子卻遲遲沒有到場,倒是聞人泉的老太監總管德公公坐在輪椅上處於龍椅下方,麵上十分嚴肅。
“傳,皇上口諭!”最後一個字拉的老長,一眾大臣唿唿啦啦的跪在地上,德公公眼含熱淚的開始宣召。
“朕今日病重,恐時日無多家國動蕩,特派前太監總管趙全德傳朕旨意,若有質疑,待朕下次清醒,眾愛卿皆可親自來問朕。”
“皇長子聞人雲碩,為宗室首嗣,天意所屬,茲恪遵初昭,載稽典禮,撫順輿情謹天地宗廟,社稷,授以冊寶,立為皇太子,正位東宮,以重萬年之統,以繁四海之心,欽此。”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大臣們雖有些震驚,但仿佛又在意料之中,大皇子的能力有目共睹,雖然很多人並不是大皇子一黨,但也不會在此時出言反駁。
就像聞人泉說的,如果有質疑可以直接去問他,這種話都說出來了,大多數人怕更是不敢問了,問就相當於質疑,質疑皇帝就要死,他們都很清楚。
原本朝堂中還沒有早早的立下黨派,聞人雲碩為了報仇並不適合在此時拉幫結派,大臣們看好他主要還是因為他能力出眾又的民心。
另一黨派主要是二皇子,二皇子今年十六,比聞人雲碩小了四歲,若是讓他們再籌謀幾年,造個反都沒什麽問題,畢竟老二還小。
可是如今二皇子還未及冠,皇帝又已經病重,且不說此時口諭已經到了,太子也立了,就算是沒立,二皇子已經成了庶民,也沒有用了呀。
可是這怎麽能甘心,無論如何,自己絕對不能讓他們餘慶如願,想要扶持老二嗎?那自己拚了最後一口氣也要反對。
其實聞人泉是一個很精明的皇帝,隻是長時間的睡眠已經讓他的腦子變得十分混亂,到了如今這種地步還能想這麽多已經不易。
在他看來,為今之計隻有盡快立下儲君,老大在以前雖然是個威脅,但是在現在無疑就是最好的人選。
可是自己現在不能動,據他們所說,自己下次醒來也會是這種情況,那要怎麽做才能立下儲君呢,若是借別人隻手,餘慶卡出不是自己的字跡,一次來做文章怎麽辦?
看著枕邊還在燃燒的香爐,聞人泉想,怪不得將皇宮查了個底兒掉都沒有查到有問題的地方,原來他們根本沒有留在這裏。
原來他們每一次都是偷偷潛進皇宮,一次一次的對自己下毒,帝煥宸武功高強是不假,可他是怎麽避過宮中眾多耳目帶著個女人來到這裏的呢?
終究是沒有扛得住長眠花的藥效,聞人泉想到這裏眼皮子便重重的合在了一起,終於還是睡了過去,再醒來時,之前抓住的一點點關鍵也被忘在了腦後。
聞人雲碩依舊坐在自己的身邊,隻是這次不同的是,聞人雲碩沒了以前為了寬慰自己的時的淡定,反而淚流滿麵。
“你,唔。”聞人泉本想問他哭什麽,他忘記了鄭月夕那天晚上說的話,聲音也並沒有阻礙的發了出來,隻是含糊不清。
“父皇,是兒臣不好,兒臣無能,這麽久了一直都沒有找到解藥,讓你一直受罪,如今更是直接變成了這副模樣。”
那副模樣?聞人泉想著便要坐起來,可發現自己真的能動,這時才想起在自己睡著之前那兩個瘟神說的話,心下慌亂起來。
這個至高無上的位置自己不過站了二十餘載,難道就要到頭了嗎?他不甘心,之前想的好好的醒來後想盡辦法立儲君,可真到了這一步又是如此的難受。
“父皇放心,兒臣已經派了五萬精兵去追帝煥宸他們,什麽國家大義,什麽百姓安危在如今都不重要了,國總不會亡,兒臣隻想要父皇活著。”
“之前綁走那女人時走的太匆忙,並沒有有足夠的人手跟隨,如今隻能繞著圈子原路返迴,父皇再堅持一下,他們馬上就能到京了。”
“糊,唔,塗。”聞人泉看著麵前憔悴的兒子,心裏頓時就想通了,自己雖然很想親自帶著這個看似龐大實則貧瘠的國家走上更高的地方,可若是換成麵前的兒子,自己也是放心的呀。
自己還沒有到為了一己私欲不顧國家興旺的地步,這樣想著,立儲君的事情就又變得急迫起來。
他試著抬手,可也隻是手指動了動而已,無奈正喊著道:“宣,德,額,子。”“父皇是要叫德公公嗎?兒臣這就去。”
德公公是聞人泉身邊的大太監,早些年因為突然摔倒直接摔斷了一條腿,聞人泉不忍他歲數大了還要遭罪,直接在京城賜下一座宅子給他住著。
後來他身邊的大太監換了人,是德公公的徒弟,他用起來很順手,可怎麽也不能與看著自己長大的德公公相比,也並不受信任。
想要立儲君還能不被篡改,德公公是最可靠的一個人,很快坐在輪椅上的人就被推了過來,聞人雲碩解釋道:
“父皇身子不好,德公公身為父皇最信任的人屢遭暗算,為了他的安全,也是為了跟父皇做個伴,兒臣在幾日前便將他接了過來。”
聞人泉沒有懷疑,隻是眼巴巴的看著德公公被推到了跟前,對著聞人雲碩艱難的說了一個字:“退。”
聞人雲碩立刻領會,帶著殿內的下人退了下去,隻留下德公公和聞人泉在內。“皇上,您不是隻是嗜睡嗎,怎的又中風了?”
中風?聞人泉心裏咯噔一聲,怪不得自己說話一直都不利索,原來是中風了,這樣也好,這樣,自己的字跡就不會拿來被做文章,直接口諭就好。
“德,子,傳,朕可,口諭。”“皇上說什麽?口諭?可是皇上,真的到了這一步了嗎?”聞人泉歎了口氣,感覺有什麽溫熱的液體從眼角滑落,終於認命的說了一句:“報應。”
第二天一早,百官上朝,原本監國的大皇子卻遲遲沒有到場,倒是聞人泉的老太監總管德公公坐在輪椅上處於龍椅下方,麵上十分嚴肅。
“傳,皇上口諭!”最後一個字拉的老長,一眾大臣唿唿啦啦的跪在地上,德公公眼含熱淚的開始宣召。
“朕今日病重,恐時日無多家國動蕩,特派前太監總管趙全德傳朕旨意,若有質疑,待朕下次清醒,眾愛卿皆可親自來問朕。”
“皇長子聞人雲碩,為宗室首嗣,天意所屬,茲恪遵初昭,載稽典禮,撫順輿情謹天地宗廟,社稷,授以冊寶,立為皇太子,正位東宮,以重萬年之統,以繁四海之心,欽此。”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大臣們雖有些震驚,但仿佛又在意料之中,大皇子的能力有目共睹,雖然很多人並不是大皇子一黨,但也不會在此時出言反駁。
就像聞人泉說的,如果有質疑可以直接去問他,這種話都說出來了,大多數人怕更是不敢問了,問就相當於質疑,質疑皇帝就要死,他們都很清楚。
原本朝堂中還沒有早早的立下黨派,聞人雲碩為了報仇並不適合在此時拉幫結派,大臣們看好他主要還是因為他能力出眾又的民心。
另一黨派主要是二皇子,二皇子今年十六,比聞人雲碩小了四歲,若是讓他們再籌謀幾年,造個反都沒什麽問題,畢竟老二還小。
可是如今二皇子還未及冠,皇帝又已經病重,且不說此時口諭已經到了,太子也立了,就算是沒立,二皇子已經成了庶民,也沒有用了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