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quxs.info/
</p>
使者霍楊一行,換下官府,換上常衣,打扮成來居延做買賣的邯鄲商人。
然後就近找了一個村落,靠了過去。
還未接近村口,便有十來個穿著皮甲,帶著長劍的年輕人,騎著馬靠了過來,滿是警惕,為首之人的問道:“來者何人?”
“在下邯鄲張安,來居延做買賣,路過貴寶地,想要討口水喝……”霍楊笑意盈盈的拱手道:“未知諸位能否行個方便?”
“邯鄲來的?”騎著馬的年輕人,打量了一番霍楊一行,雖然依然有些狐疑,但明顯放下了警惕心,手裏的劍也都收了起來,但為首那人卻忽然問道:“可有傳符?”
“拿來與某看看,做個登記……”
“傳符?”霍楊楞了一下,什麽時候,居延這裏居然要查傳符?
他曾奉命多次前往邯鄲、雒陽,傳達天子詔命。
在他印象裏,好像一般隻有出入大城要塞,才有可能要查傳符。
平素路過村寨、縣城,壓根不需要傳符這種東西。
那些年輕人,看到霍楊愣神的神情,猛然間重新拔出了劍,人人眯著眼睛,虎視眈眈的盯著霍楊等人,霍楊甚至發現,已經有人將手摸進了懷裏,並從中拿出一個類似哨子一樣的東西,就要銜進嘴裏。
霍楊見到這個樣子,趕忙道:“傳符有!傳符有!”
他從懷裏掏出一個用繩子串起來,由幾十個竹製長片組成的物件,從裏麵找了找,然後拿出一個竹符,遞了過去,笑著道:“尊駕請看,此乃邯鄲尉簽發的傳符……”
為首的年輕人疑慮著接過竹符,拿著在手裏看了看,然後念了出來:“邯鄲左閭張氏次子安,身長七尺二寸,膚白臉圓,額間有痣……”一邊念,他一邊核對著身份特征,待確認無誤,他才揮了揮手,對身後人道:“解除警戒!”
“諾!”身後的年輕人紛紛應諾,將長劍與哨子都收了起來。
然後,那為首者對霍楊拱手道:“張家君子,此地乃是居延都尉轄區,甲渠候前村,在下楊衛,受鄉薔夫之命,為此村裏長,先前多有怠慢,望君子海涵……”說著便將那竹符還給霍楊。
霍楊笑了一聲,接過遞迴來的竹符,問道:“敢問裏長,何故問在下要竹符?”
楊衛嘿嘿一笑,麵朝北方拱手道:“君子有所不知,此鷹楊將軍之令也:蓋出入村閭、城塞之人,不問由來,皆當查其傳符,錄其名諱,記其出入時刻,不如令,裏正、鄉吏鞭三十,薔夫罰金三金,笞五十……”
他說著,就向身後招招手,馬上就有人拿著筆墨與一卷竹簡跑來。
楊衛笑嗬嗬的看向霍楊一行,道:“勞駕諸公皆來登記一下,報一下各自姓名、籍貫……”
霍楊聽著,心中大驚,問道:“居延皆如是?”
楊衛點點頭:“皆如是!”
他翻身下馬,接過一個年輕人拿來的竹簡與筆墨,然後攤開來,單手持筆蘸墨,就要開始記錄。
也是這個時候,霍楊發現,這個叫楊衛的裏正是個殘疾。
他的左手缺了兩根手指,雙腿走路似乎也有些不穩的模樣。
此外,霍楊還發現,他的露出的右邊袖子之中,有一條猙獰的形如蜈蚣一樣的可怖傷疤。
這條傷疤是如此之深,以至於哪怕現在愈合了,然而他的手臂肌肉也仿佛被人分開了一樣。
顯然,這個楊衛是標準意義上的喪失勞動能力的殘疾!
左手失去的兩根手指,本已使得他無法和正常人一樣握持物體,而手臂那條恐怖的傷疤,卻足以使得他的整條右手都可能用不上力,最多隻能從事最基本的生活起居,穿衣吃飯。
高強度的勞作,卻是必然不可能的了。
楊衛發現了霍楊的神色,他也不避外,更沒有半分的自卑之色,反而極為坦蕩的幹脆挽起袖子,將他右臂的那條傷疤徹底坦露在霍楊眼中。
那是一條足足長達三四寸,沿著右臂側麵深入肌肉之中最少一寸多,可能曾經砍開了血管、筋骨的傷口!
霍楊立刻就在腦子裏形成了一個畫麵——在戰場上,有敵人從側麵舉刀或者用類似長劍的武器朝這個楊衛劈砍而來,在緊急關頭,這個楊衛在來不及躲閃的情況下,下意識的舉起自己的右手格擋,於是敵人的劈砍直接砍在了他的手臂上,立刻破開了他的肌肉、血管,幸虧他的那個敵人的武器不夠鋒利,或者他的手臂當時有護臂,否則……他的整條手臂都會被砍斷!
“閣下是軍伍出身?”霍楊問道。
“嗯……”楊衛哂笑一聲:“俺曾給李廣利當過兵……”他毫不顧忌的直唿著李廣利的大名:“不過那都是過去的事情了,俺現在,已經不是軍人了,也當不了軍人了……”
霍楊聽著,目瞪口呆,李廣利……雖然如今已經沒有過去那麽風光了。
但再怎麽說也是大漢列侯,頂尖的權貴。
見到霍楊驚訝的神色,楊衛卻是見怪不怪了。
他蹲在地上,拿著筆,開始記錄起霍楊一行的人數、車馬數量與形體特征。
霍楊咪著眼睛,瞟了一眼,他發現這個楊衛寫的文字,歪歪扭扭,其中許多都是錯別字,哪怕是寫正確的那幾個字,也是缺筆少劃。
很顯然,他的書寫能力有待加強!
楊衛寫完,抬起頭看到霍楊的樣子,有些憨憨的笑了笑,道:“讓張君子笑話了,俺學文識字才三月,這筆字確實有些醜……”
“三個月……”霍楊驚了:“您從前沒有上過蒙學?”
“俺小時候那有錢上蒙學?”楊衛笑了起來:“黔首家的孩子,能吃飽肚子就不錯了!”
說到這裏,他就拱手麵朝居延方向:“多賴鷹楊將軍張公不棄,教我以文書,授我以職,給我以衣,我才能有識文斷字,知法學令之日!”
霍楊聞言,眼睛更加驚訝:“您的意思是……鷹楊將軍教過您?”
楊衛聽著,頓時笑了起來:“鷹楊將軍何等英雄,俺豈有那個榮幸,能得將軍親自指教?”
“俺不過是曾在每三日的文課上,有幸曾聽將軍麾下明公教授而已……”
霍楊更是滿頭霧水了。
完全搞不懂,那張蚩尤在居延搞什麽?
但又不好多問,隻好憨笑了一聲,將這個疑慮埋在心中。
楊衛卻是收
起筆墨,將登記記錄好的竹簡交給一個看上去不過二十來歲的年輕人。
然後對霍楊道:“如今,登記已成,客人可隨我入村……”
“正巧昨日村中小兒輩獵了野彘,客人等若不嫌棄,可來我家吃些酒肉……”
“這怎麽好意思?”霍楊笑了一聲。
楊衛卻是慨然道:“客人放心吃就是了,居延苦寒之地,旁的不多,酒肉還是管夠的!”
霍楊立刻好奇了起來:“居延此地,何來酒肉?”
要知道,哪怕是在內郡,縱然是在長安,也沒有什麽人敢拍著胸脯說:酒肉管夠。
更不會有人敢隨意拿著酒肉來招待客人。
在長安閭裏親戚來了,都未必會有肉吃呢!
楊衛笑道:“客人有所不知,鷹楊將軍有令,命各塞、烽燧及斥候、民兵,著力捕殺野彘、野兔等屬……”
“自開春以來,各塞、烽燧,皆響應將軍之命,各村青壯紛紛入山捕殺野彘、野兔……”
“旬月來,彘兔之肉,日日皆有啊……”
居延雖然開發了二三十年,但是,過去的這些年來,居延的主要目標是對外作戰,而非經營。
居延的農業,基本是粗耕,完全靠天吃飯。
基本上,青壯都去從軍了,山林裏的野豬、野兔也就沒有什麽人管。
而因為人類活動的存在,狼、虎、豹這等猛獸幾乎被驅逐幹淨。
於是,野豬、野兔在居延與浚稽山裏泛濫成災。
以至於,常常有野豬下山,啃食百姓的莊稼,甚至出現傷人事件。
但,因為居延的主要精力是對匈奴作戰,這些野豬、野兔也就是出了事就組織捕殺一次。
真正有規模有組織的肅清,幾乎沒有。
直到那位張蚩尤上任,將野豬野兔的威脅提升為居延的頭等大事。
不止發動百姓、民兵,展開捕殺活動。
還命令軍隊,投入到獵殺之中,並將之作為訓練任務。
而正好這個季節是野豬、野兔的繁殖季。
於是,各地百姓、軍民,頓時過年了。
每天都有人能獵迴野豬、野兔。
有些村子,一天就能獵殺足夠全村吃一個月的豬肉、兔肉。
此外,官府還組織百姓,進行漁獵。
從遍布居延澤的溪流湖泊河流之中捕撈魚群。
更在各地濕地、湖泊、溪流裏截留養魚。
居延豐富的自然資源,得到徹底開發利用。
於是,居延百姓的胃裏一下子就塞滿了肉類,以至於他們能將一些陳糧釀酒。
特別是從鷹楊將軍府邸流傳出來的蚩尤酒釀造之法,在這幾個月裏傳遍整個居延。
這種口感辛辣,味道醇厚,迴味悠長的酒類,不似從前的濁酒,乃是以酒曲發酵後蒸餾而來,所以又號白酒。
這種酒一流傳出來,便廣受居延軍民歡迎。
甚至連匈奴、樓蘭、車師,也慕名而來,重金求*購。
一石蚩尤酒,如今甚至可以從胡人那裏換得犍牛一頭或者駿馬一匹。
所以,如今不止是民間在釀製。
官府也在釀造。
鷹楊將軍甚至以自己的名義,從整個並州的郡國官倉裏,大量抽調陳米陳粟來釀酒。
用糧食換牲畜,這買賣……自然是大賺!
霍楊不知道這些內幕,跟著楊衛進了村裏,來到他家。
果不其然,楊衛馬上就招唿妻妾,烤製彘肉、兔肉。
數十斤的肉,被擺上了烤架。
油脂在火上滋滋的響著,香味彌漫,許多人都直咽口水。
但霍楊的關注卻不在肉上,他的眼睛,四處飄著,觀察著、打量著。
自入村以來,他內心的疑慮就越來越多。
因為這個村落,與他想象根本不一樣。
村中屋舍整潔,道路幹淨,幾乎看不到什麽垃圾。
似乎有人每日定時打掃一樣。
此外,村裏的女人有些多。
一路看過來,不過十來戶人家,霍楊就看到了二三十個女人。
都是些看上去不過十六七歲,最多十八九二十歲的女子。
她們穿著漢家孺服,梳著標準的漢家婦女發鬢。
就是臉型、眼眸、發色、膚色不是中國女子。
多有金發碧眼、黑發褐目之種。
這些婦人,基本個子不高,身形單瘦,與中國女子截然不同。唯一相同的可能就是勤勞、細致。
以霍楊的觀察,這個村落之中的成年男丁,基本都有一個胡人妻妾。
像楊衛,他的四個妻妾竟全是胡姬!
而且,從動作、手腳來看,皆是勤快肯幹,任勞任怨的女子。
再聯想到之前所見,那些道路上被軍隊押送著的胡人奴婢們。
霍楊不禁在心裏疑問了起來:“張鷹揚從那裏搞到這麽多胡人?”
“難不成,張安世和韓增滅了某個西域大國?”
對漢家來說,胡人不稀奇。
長安的橫街大道上,到處都是西域來的胡商。
花街柳巷裏,更是有著各方美人等待前去尋歡作樂的客人挑選,其中,有大批絕色胡姬。
長安列侯兩千石富商之家,也會為了逼格,而買胡姬胡奴,特別是列侯之家,若沒有幾十個匈奴奴隸,每日早晚跪在門口,都不好意思出去見人。
然而……
這些可都是需要花大錢去買的。
特別是姿色不錯的胡姬少女,在長安隨隨便便就能賣上好幾萬錢,甚至十幾萬,絕色可能幾十萬!
然而,在這個村落之中,長安價值數萬的胡姬並不少見。
那楊衛的妻妾裏,甚至有一
個,姿色起碼可值十幾萬。
這就奇怪了。
這居延的傷殘老兵,哪來的錢?
就算他有錢,他又如何保證不被人搶走?
帶著這些疑問,霍楊再也忍不住,於是尋了空隙,找到在烤肉的楊衛,問道:“王裏正,何以居延胡人如此之多?”
楊衛聽著,頓時樂了,便對‘客人’介紹了起來。
吃著酒肉,聽著楊衛或誇張或亢奮或驕傲的敘述。
使者的眼眸之中,閃現著莫名的色彩。
通過楊衛的描述,他算是搞清楚了先前許多疑惑的地方了。
譬如,尚書令韓增遵照天子指令,在這居延,推行了名為‘保甲’的製度。
要求所有城塞、村落皆嚴格實行入城、入戶登記製度。
並建立起完善的組織,所有村落、城塞的主要負責官吏,統統換為退役傷殘士兵。
為了讓這些人可以很好的執行命令,這位尚書令又從他的北軍親軍以及居延都尉的軍官裏,選擇那些有文化的將官,組成教導分隊,下到居延各塞轄區,輪流教授傷殘士兵識文斷字,書寫文書,並普及律法、製度、規矩。
由之,居延五塞的一千多名基層官吏,皆獲得掌握識字、律令、製度的機會。
漢律、軍法更以這種形式,透過基層官吏,向百姓平民普及開來。
由之,整個居延形成一條密不透風的網絡。
匈奴細作也罷,西域胡商也好,或者與之勾結的奸商,從此徹底失去了窺伺居延的機會。
更使得居延的數萬胡人奴婢,沒有了逃亡的可能。
他們被圈在了居延的邊牆、城塞之中,成為了居延建設的主力。
自開春以來,這些奴婢在居延官府、軍隊的監督、指揮下,修葺道路、開墾荒地、開鑿渠道、清理淤泥、堆肥漚肥、搭建水車……
但凡需要勞力的地方,都有他們的身影。
有了這些廉價勞動力之助,居延的基礎建設、水利設施、城防,突飛猛進。
居延百姓,現在再也不用和往年一樣,為了農事而忙碌不休了。
他們現在隻需要做好耕種這一個事情。
其他的,都有奴婢來完成。
而且,因為朝堂的撫恤、賞賜,陸續到位。
軍民手裏都有錢了。
於是,他們得以大量采購各種新式犁具、牲畜。
特別是耕牛、挽馬這等畜力,在居延價格相當低廉。
一頭犍牛,也僅需要三四千錢。
一匹上好的挽馬,不過六千罷了。
一般的家庭,完全可以買迴幾頭犍牛。
便是實在沒錢的人家,也可以向官府租賃耕牛、挽馬,租賃一天,最多百錢。
於是,這居延地方出現了三十多年前關中才有的景象——眾庶街巷有馬,阡陌之間成群!
至於那些胡姬妻妾,那就更簡單了——全是從居延都尉衙門裏領的!
居延官府有規定——無妻之士,斬首一級,可選胡姬一人,有妻之士,斬首兩級,可選胡姬一人,若欲與同產兄弟、子嗣相換,則倍其軍功。
隻要曾在戰場上,砍下過一個敵首,不拘是什麽類型的,隻要自己本身沒有妻子,都可以去官府領一個胡姬迴家……
且若家裏若有人曾為國捐軀或者其本人在戰場上負傷傷殘,則可以享受優待政策。
這個政策分為三個部分。
第一,若其無妻,則免費領一個胡姬,有妻的話,第一個胡姬僅需付出他人軍功一半,第二個才與其他人的第一個看齊,第三個才相當於其他人的第二個。
楊衛便是靠著這個政策,用了自己的三個斬首軍功,換迴了四個胡姬,又用了兩個斬首軍功換了兩頭耕牛,一副曲轅犁,更從官府那裏領到了兩個免費的胡人奴婢幫其耕作。
聽完楊衛的這些敘述,霍楊感覺腦仁疼。
內心更是惶恐了起來。
因為,尚書令在居延的所作所為,有些聞所未聞。
但有些使者卻曾在書上看到過——那不就是商君的耕戰之策改頭換麵的變種嗎?
有軍功,則有一切。
良田、美宅、嬌妻美妾、奴婢……
沒有軍功,便活該受窮、受苦。
於是,秦軍被人稱為虎狼之師,東方六國聞秦師至而喪膽。
因為,沒有任何軍隊,能在作戰意識和作戰決心上與秦人相比!
秦人聞戰而喜,聞和而喪。
昔者荀子入秦之見聞,不就是他現在在居延的見聞的翻版?
“這怎麽能長久呢?”霍楊心裏哀歎一聲:“張安世,韓增,鄭吉,都是何等人物,豈能不知,這秦政過剛,難以長久的道理?”
秦法秦律,誰不知道厲害?
要知道,漢承秦製,文人士大夫想要研究道理,鑽研仕途,就不可能不正式秦製、秦律、秦法。加之,儒皮法骨的盛行,使得至少朝堂上的人,都知道、明白秦法秦製的過去現在。
但為什麽沒有人公開唿籲和要求國家重新實行秦製?
貴族士大夫地主的反對是一方麵,另一方麵,人們知道和明白,秦法秦製秦律的弊端也是重要原因。
秦亡之刻,連關中的老秦人都拋棄了秦庭!
為何?
秦之興,因於利,秦之亡,亦是利。
當秦人一統四海,再也沒有可以掠奪和剝削的地方時。
祂的戰爭機器,便沒有了動力來源。
從前一切可愛的東西,瞬間變成了一切罪惡的源頭!
祖龍在世,尚還可以壓製。
祖龍一日駕崩,沒有了鎮壓的王牌,秦的軍心民心可以渙散。
於是,天下皆反,連秦人自己也造反了。
ps:大家一定要做好防護措施,避免前往人流較多的地方,天佑中華,天佑湖北,天佑武漢
武漢加油
</p>
使者霍楊一行,換下官府,換上常衣,打扮成來居延做買賣的邯鄲商人。
然後就近找了一個村落,靠了過去。
還未接近村口,便有十來個穿著皮甲,帶著長劍的年輕人,騎著馬靠了過來,滿是警惕,為首之人的問道:“來者何人?”
“在下邯鄲張安,來居延做買賣,路過貴寶地,想要討口水喝……”霍楊笑意盈盈的拱手道:“未知諸位能否行個方便?”
“邯鄲來的?”騎著馬的年輕人,打量了一番霍楊一行,雖然依然有些狐疑,但明顯放下了警惕心,手裏的劍也都收了起來,但為首那人卻忽然問道:“可有傳符?”
“拿來與某看看,做個登記……”
“傳符?”霍楊楞了一下,什麽時候,居延這裏居然要查傳符?
他曾奉命多次前往邯鄲、雒陽,傳達天子詔命。
在他印象裏,好像一般隻有出入大城要塞,才有可能要查傳符。
平素路過村寨、縣城,壓根不需要傳符這種東西。
那些年輕人,看到霍楊愣神的神情,猛然間重新拔出了劍,人人眯著眼睛,虎視眈眈的盯著霍楊等人,霍楊甚至發現,已經有人將手摸進了懷裏,並從中拿出一個類似哨子一樣的東西,就要銜進嘴裏。
霍楊見到這個樣子,趕忙道:“傳符有!傳符有!”
他從懷裏掏出一個用繩子串起來,由幾十個竹製長片組成的物件,從裏麵找了找,然後拿出一個竹符,遞了過去,笑著道:“尊駕請看,此乃邯鄲尉簽發的傳符……”
為首的年輕人疑慮著接過竹符,拿著在手裏看了看,然後念了出來:“邯鄲左閭張氏次子安,身長七尺二寸,膚白臉圓,額間有痣……”一邊念,他一邊核對著身份特征,待確認無誤,他才揮了揮手,對身後人道:“解除警戒!”
“諾!”身後的年輕人紛紛應諾,將長劍與哨子都收了起來。
然後,那為首者對霍楊拱手道:“張家君子,此地乃是居延都尉轄區,甲渠候前村,在下楊衛,受鄉薔夫之命,為此村裏長,先前多有怠慢,望君子海涵……”說著便將那竹符還給霍楊。
霍楊笑了一聲,接過遞迴來的竹符,問道:“敢問裏長,何故問在下要竹符?”
楊衛嘿嘿一笑,麵朝北方拱手道:“君子有所不知,此鷹楊將軍之令也:蓋出入村閭、城塞之人,不問由來,皆當查其傳符,錄其名諱,記其出入時刻,不如令,裏正、鄉吏鞭三十,薔夫罰金三金,笞五十……”
他說著,就向身後招招手,馬上就有人拿著筆墨與一卷竹簡跑來。
楊衛笑嗬嗬的看向霍楊一行,道:“勞駕諸公皆來登記一下,報一下各自姓名、籍貫……”
霍楊聽著,心中大驚,問道:“居延皆如是?”
楊衛點點頭:“皆如是!”
他翻身下馬,接過一個年輕人拿來的竹簡與筆墨,然後攤開來,單手持筆蘸墨,就要開始記錄。
也是這個時候,霍楊發現,這個叫楊衛的裏正是個殘疾。
他的左手缺了兩根手指,雙腿走路似乎也有些不穩的模樣。
此外,霍楊還發現,他的露出的右邊袖子之中,有一條猙獰的形如蜈蚣一樣的可怖傷疤。
這條傷疤是如此之深,以至於哪怕現在愈合了,然而他的手臂肌肉也仿佛被人分開了一樣。
顯然,這個楊衛是標準意義上的喪失勞動能力的殘疾!
左手失去的兩根手指,本已使得他無法和正常人一樣握持物體,而手臂那條恐怖的傷疤,卻足以使得他的整條右手都可能用不上力,最多隻能從事最基本的生活起居,穿衣吃飯。
高強度的勞作,卻是必然不可能的了。
楊衛發現了霍楊的神色,他也不避外,更沒有半分的自卑之色,反而極為坦蕩的幹脆挽起袖子,將他右臂的那條傷疤徹底坦露在霍楊眼中。
那是一條足足長達三四寸,沿著右臂側麵深入肌肉之中最少一寸多,可能曾經砍開了血管、筋骨的傷口!
霍楊立刻就在腦子裏形成了一個畫麵——在戰場上,有敵人從側麵舉刀或者用類似長劍的武器朝這個楊衛劈砍而來,在緊急關頭,這個楊衛在來不及躲閃的情況下,下意識的舉起自己的右手格擋,於是敵人的劈砍直接砍在了他的手臂上,立刻破開了他的肌肉、血管,幸虧他的那個敵人的武器不夠鋒利,或者他的手臂當時有護臂,否則……他的整條手臂都會被砍斷!
“閣下是軍伍出身?”霍楊問道。
“嗯……”楊衛哂笑一聲:“俺曾給李廣利當過兵……”他毫不顧忌的直唿著李廣利的大名:“不過那都是過去的事情了,俺現在,已經不是軍人了,也當不了軍人了……”
霍楊聽著,目瞪口呆,李廣利……雖然如今已經沒有過去那麽風光了。
但再怎麽說也是大漢列侯,頂尖的權貴。
見到霍楊驚訝的神色,楊衛卻是見怪不怪了。
他蹲在地上,拿著筆,開始記錄起霍楊一行的人數、車馬數量與形體特征。
霍楊咪著眼睛,瞟了一眼,他發現這個楊衛寫的文字,歪歪扭扭,其中許多都是錯別字,哪怕是寫正確的那幾個字,也是缺筆少劃。
很顯然,他的書寫能力有待加強!
楊衛寫完,抬起頭看到霍楊的樣子,有些憨憨的笑了笑,道:“讓張君子笑話了,俺學文識字才三月,這筆字確實有些醜……”
“三個月……”霍楊驚了:“您從前沒有上過蒙學?”
“俺小時候那有錢上蒙學?”楊衛笑了起來:“黔首家的孩子,能吃飽肚子就不錯了!”
說到這裏,他就拱手麵朝居延方向:“多賴鷹楊將軍張公不棄,教我以文書,授我以職,給我以衣,我才能有識文斷字,知法學令之日!”
霍楊聞言,眼睛更加驚訝:“您的意思是……鷹楊將軍教過您?”
楊衛聽著,頓時笑了起來:“鷹楊將軍何等英雄,俺豈有那個榮幸,能得將軍親自指教?”
“俺不過是曾在每三日的文課上,有幸曾聽將軍麾下明公教授而已……”
霍楊更是滿頭霧水了。
完全搞不懂,那張蚩尤在居延搞什麽?
但又不好多問,隻好憨笑了一聲,將這個疑慮埋在心中。
楊衛卻是收
起筆墨,將登記記錄好的竹簡交給一個看上去不過二十來歲的年輕人。
然後對霍楊道:“如今,登記已成,客人可隨我入村……”
“正巧昨日村中小兒輩獵了野彘,客人等若不嫌棄,可來我家吃些酒肉……”
“這怎麽好意思?”霍楊笑了一聲。
楊衛卻是慨然道:“客人放心吃就是了,居延苦寒之地,旁的不多,酒肉還是管夠的!”
霍楊立刻好奇了起來:“居延此地,何來酒肉?”
要知道,哪怕是在內郡,縱然是在長安,也沒有什麽人敢拍著胸脯說:酒肉管夠。
更不會有人敢隨意拿著酒肉來招待客人。
在長安閭裏親戚來了,都未必會有肉吃呢!
楊衛笑道:“客人有所不知,鷹楊將軍有令,命各塞、烽燧及斥候、民兵,著力捕殺野彘、野兔等屬……”
“自開春以來,各塞、烽燧,皆響應將軍之命,各村青壯紛紛入山捕殺野彘、野兔……”
“旬月來,彘兔之肉,日日皆有啊……”
居延雖然開發了二三十年,但是,過去的這些年來,居延的主要目標是對外作戰,而非經營。
居延的農業,基本是粗耕,完全靠天吃飯。
基本上,青壯都去從軍了,山林裏的野豬、野兔也就沒有什麽人管。
而因為人類活動的存在,狼、虎、豹這等猛獸幾乎被驅逐幹淨。
於是,野豬、野兔在居延與浚稽山裏泛濫成災。
以至於,常常有野豬下山,啃食百姓的莊稼,甚至出現傷人事件。
但,因為居延的主要精力是對匈奴作戰,這些野豬、野兔也就是出了事就組織捕殺一次。
真正有規模有組織的肅清,幾乎沒有。
直到那位張蚩尤上任,將野豬野兔的威脅提升為居延的頭等大事。
不止發動百姓、民兵,展開捕殺活動。
還命令軍隊,投入到獵殺之中,並將之作為訓練任務。
而正好這個季節是野豬、野兔的繁殖季。
於是,各地百姓、軍民,頓時過年了。
每天都有人能獵迴野豬、野兔。
有些村子,一天就能獵殺足夠全村吃一個月的豬肉、兔肉。
此外,官府還組織百姓,進行漁獵。
從遍布居延澤的溪流湖泊河流之中捕撈魚群。
更在各地濕地、湖泊、溪流裏截留養魚。
居延豐富的自然資源,得到徹底開發利用。
於是,居延百姓的胃裏一下子就塞滿了肉類,以至於他們能將一些陳糧釀酒。
特別是從鷹楊將軍府邸流傳出來的蚩尤酒釀造之法,在這幾個月裏傳遍整個居延。
這種口感辛辣,味道醇厚,迴味悠長的酒類,不似從前的濁酒,乃是以酒曲發酵後蒸餾而來,所以又號白酒。
這種酒一流傳出來,便廣受居延軍民歡迎。
甚至連匈奴、樓蘭、車師,也慕名而來,重金求*購。
一石蚩尤酒,如今甚至可以從胡人那裏換得犍牛一頭或者駿馬一匹。
所以,如今不止是民間在釀製。
官府也在釀造。
鷹楊將軍甚至以自己的名義,從整個並州的郡國官倉裏,大量抽調陳米陳粟來釀酒。
用糧食換牲畜,這買賣……自然是大賺!
霍楊不知道這些內幕,跟著楊衛進了村裏,來到他家。
果不其然,楊衛馬上就招唿妻妾,烤製彘肉、兔肉。
數十斤的肉,被擺上了烤架。
油脂在火上滋滋的響著,香味彌漫,許多人都直咽口水。
但霍楊的關注卻不在肉上,他的眼睛,四處飄著,觀察著、打量著。
自入村以來,他內心的疑慮就越來越多。
因為這個村落,與他想象根本不一樣。
村中屋舍整潔,道路幹淨,幾乎看不到什麽垃圾。
似乎有人每日定時打掃一樣。
此外,村裏的女人有些多。
一路看過來,不過十來戶人家,霍楊就看到了二三十個女人。
都是些看上去不過十六七歲,最多十八九二十歲的女子。
她們穿著漢家孺服,梳著標準的漢家婦女發鬢。
就是臉型、眼眸、發色、膚色不是中國女子。
多有金發碧眼、黑發褐目之種。
這些婦人,基本個子不高,身形單瘦,與中國女子截然不同。唯一相同的可能就是勤勞、細致。
以霍楊的觀察,這個村落之中的成年男丁,基本都有一個胡人妻妾。
像楊衛,他的四個妻妾竟全是胡姬!
而且,從動作、手腳來看,皆是勤快肯幹,任勞任怨的女子。
再聯想到之前所見,那些道路上被軍隊押送著的胡人奴婢們。
霍楊不禁在心裏疑問了起來:“張鷹揚從那裏搞到這麽多胡人?”
“難不成,張安世和韓增滅了某個西域大國?”
對漢家來說,胡人不稀奇。
長安的橫街大道上,到處都是西域來的胡商。
花街柳巷裏,更是有著各方美人等待前去尋歡作樂的客人挑選,其中,有大批絕色胡姬。
長安列侯兩千石富商之家,也會為了逼格,而買胡姬胡奴,特別是列侯之家,若沒有幾十個匈奴奴隸,每日早晚跪在門口,都不好意思出去見人。
然而……
這些可都是需要花大錢去買的。
特別是姿色不錯的胡姬少女,在長安隨隨便便就能賣上好幾萬錢,甚至十幾萬,絕色可能幾十萬!
然而,在這個村落之中,長安價值數萬的胡姬並不少見。
那楊衛的妻妾裏,甚至有一
個,姿色起碼可值十幾萬。
這就奇怪了。
這居延的傷殘老兵,哪來的錢?
就算他有錢,他又如何保證不被人搶走?
帶著這些疑問,霍楊再也忍不住,於是尋了空隙,找到在烤肉的楊衛,問道:“王裏正,何以居延胡人如此之多?”
楊衛聽著,頓時樂了,便對‘客人’介紹了起來。
吃著酒肉,聽著楊衛或誇張或亢奮或驕傲的敘述。
使者的眼眸之中,閃現著莫名的色彩。
通過楊衛的描述,他算是搞清楚了先前許多疑惑的地方了。
譬如,尚書令韓增遵照天子指令,在這居延,推行了名為‘保甲’的製度。
要求所有城塞、村落皆嚴格實行入城、入戶登記製度。
並建立起完善的組織,所有村落、城塞的主要負責官吏,統統換為退役傷殘士兵。
為了讓這些人可以很好的執行命令,這位尚書令又從他的北軍親軍以及居延都尉的軍官裏,選擇那些有文化的將官,組成教導分隊,下到居延各塞轄區,輪流教授傷殘士兵識文斷字,書寫文書,並普及律法、製度、規矩。
由之,居延五塞的一千多名基層官吏,皆獲得掌握識字、律令、製度的機會。
漢律、軍法更以這種形式,透過基層官吏,向百姓平民普及開來。
由之,整個居延形成一條密不透風的網絡。
匈奴細作也罷,西域胡商也好,或者與之勾結的奸商,從此徹底失去了窺伺居延的機會。
更使得居延的數萬胡人奴婢,沒有了逃亡的可能。
他們被圈在了居延的邊牆、城塞之中,成為了居延建設的主力。
自開春以來,這些奴婢在居延官府、軍隊的監督、指揮下,修葺道路、開墾荒地、開鑿渠道、清理淤泥、堆肥漚肥、搭建水車……
但凡需要勞力的地方,都有他們的身影。
有了這些廉價勞動力之助,居延的基礎建設、水利設施、城防,突飛猛進。
居延百姓,現在再也不用和往年一樣,為了農事而忙碌不休了。
他們現在隻需要做好耕種這一個事情。
其他的,都有奴婢來完成。
而且,因為朝堂的撫恤、賞賜,陸續到位。
軍民手裏都有錢了。
於是,他們得以大量采購各種新式犁具、牲畜。
特別是耕牛、挽馬這等畜力,在居延價格相當低廉。
一頭犍牛,也僅需要三四千錢。
一匹上好的挽馬,不過六千罷了。
一般的家庭,完全可以買迴幾頭犍牛。
便是實在沒錢的人家,也可以向官府租賃耕牛、挽馬,租賃一天,最多百錢。
於是,這居延地方出現了三十多年前關中才有的景象——眾庶街巷有馬,阡陌之間成群!
至於那些胡姬妻妾,那就更簡單了——全是從居延都尉衙門裏領的!
居延官府有規定——無妻之士,斬首一級,可選胡姬一人,有妻之士,斬首兩級,可選胡姬一人,若欲與同產兄弟、子嗣相換,則倍其軍功。
隻要曾在戰場上,砍下過一個敵首,不拘是什麽類型的,隻要自己本身沒有妻子,都可以去官府領一個胡姬迴家……
且若家裏若有人曾為國捐軀或者其本人在戰場上負傷傷殘,則可以享受優待政策。
這個政策分為三個部分。
第一,若其無妻,則免費領一個胡姬,有妻的話,第一個胡姬僅需付出他人軍功一半,第二個才與其他人的第一個看齊,第三個才相當於其他人的第二個。
楊衛便是靠著這個政策,用了自己的三個斬首軍功,換迴了四個胡姬,又用了兩個斬首軍功換了兩頭耕牛,一副曲轅犁,更從官府那裏領到了兩個免費的胡人奴婢幫其耕作。
聽完楊衛的這些敘述,霍楊感覺腦仁疼。
內心更是惶恐了起來。
因為,尚書令在居延的所作所為,有些聞所未聞。
但有些使者卻曾在書上看到過——那不就是商君的耕戰之策改頭換麵的變種嗎?
有軍功,則有一切。
良田、美宅、嬌妻美妾、奴婢……
沒有軍功,便活該受窮、受苦。
於是,秦軍被人稱為虎狼之師,東方六國聞秦師至而喪膽。
因為,沒有任何軍隊,能在作戰意識和作戰決心上與秦人相比!
秦人聞戰而喜,聞和而喪。
昔者荀子入秦之見聞,不就是他現在在居延的見聞的翻版?
“這怎麽能長久呢?”霍楊心裏哀歎一聲:“張安世,韓增,鄭吉,都是何等人物,豈能不知,這秦政過剛,難以長久的道理?”
秦法秦律,誰不知道厲害?
要知道,漢承秦製,文人士大夫想要研究道理,鑽研仕途,就不可能不正式秦製、秦律、秦法。加之,儒皮法骨的盛行,使得至少朝堂上的人,都知道、明白秦法秦製的過去現在。
但為什麽沒有人公開唿籲和要求國家重新實行秦製?
貴族士大夫地主的反對是一方麵,另一方麵,人們知道和明白,秦法秦製秦律的弊端也是重要原因。
秦亡之刻,連關中的老秦人都拋棄了秦庭!
為何?
秦之興,因於利,秦之亡,亦是利。
當秦人一統四海,再也沒有可以掠奪和剝削的地方時。
祂的戰爭機器,便沒有了動力來源。
從前一切可愛的東西,瞬間變成了一切罪惡的源頭!
祖龍在世,尚還可以壓製。
祖龍一日駕崩,沒有了鎮壓的王牌,秦的軍心民心可以渙散。
於是,天下皆反,連秦人自己也造反了。
ps:大家一定要做好防護措施,避免前往人流較多的地方,天佑中華,天佑湖北,天佑武漢
武漢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