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quxs.info/
</p>
太學之中,楊譚等人,召集了整個太學的所有太學生們,在太學門外,聚集了起來。
“諸君!”楊譚站在當初董仲舒親筆所書的那塊勒石之前,大聲疾唿著:“夫本仁祖義,以愛人為根本!”
“孔子曰:善人之治國百年,可以去暴勝殘!”
“今天下豪強士大夫,皆廣蓄奴婢,大兼田地,豈不聞孔子曰:始作俑者,其無後乎?”
“且夫,蓄人為奴,令百姓父子相離,夫妻相散,使老不得養,幼不得教,壞人倫之大道,傷鄉黨之序,亂先王之法,敗祖宗之德……”
“此其誠可謂,當今天下最大時弊!”
“吾輩士大夫,幼讀聖賢之書,安能安坐於太學之中?必拔劍而起,仗義而言,以導世間之風!”
“春秋之義,臣不討賊非臣也,子不複父仇,非子也!而吾輩士大夫,世受國恩,以立於太學之中,若得見不法而默,遇不道不言,睹不倫不笞,何以稱士?”
“豈非上愧君父,下慚百姓?百年之後,又何麵目,見先賢列子於九泉之下?”
楊譚在台上大聲疾唿。
台下,王吉、楊望之和曾勝,也紛紛附和,大聲議論著:“昔者董子在世,曾教誨吾等:春秋之義,賊不討者不書葬,臣子之誅也!”
“今雖無亂臣賊子,然有蓄奴不德之事,致使百姓父子分離,夫妻相散,令孤老不得贍養,令婦孺不得教育,吾輩倘若坐視不理,豈非如晉之臣?”
“君等難道希望,青史之上,後人言吾輩:皆非漢臣也?”
太學生們聽著,一個個都隻覺得熱血沸騰,難以自抑。
紛紛振臂高唿:“安敢為亂臣賊子乎?誓以吾血,以討時弊!”
這也是公羊學派這個思想學派的獨特之處。
對於公羊學派而言,假如有亂臣賊子弑君,那麽,天下仁人誌士,忠貞之臣,全部有責任,也有義務討賊誅逆。
在沒有完成對大義的聲張前,所有人全部有罪!
這種罪孽,必定會生生世世,永永無窮的跟隨每一個人。
直到有朝一日,他們能用賊子的血來清洗自身的罪,完成對正義的聲張。
同樣的道理,父仇未報之前,子不為子。
這個理論,不僅僅可以用來解釋國仇家恨,更可以用到其他所有領域。
在公羊學派眼裏,若世道不公,就需要有人出來挽天傾。
用自己的血和生命,來修正偏離正常軌道的世界。
一個人失敗了,後來者也應當接過這麵旗幟,繼續戰鬥下去,直到將偏離的世道,恢複正軌。
若,有人明明看到了某些事情,卻裝作看不見。
這是會被鞭笞一萬年的!
就像《公羊春秋》之中,在襄公複九世之仇,大之之後,緊接著就寫了一句話:公與齊人狩乎郜。
這一句話,就將魯莊公,釘死在了萬年恥辱柱上。
因為,在這次曆史事件發生之前四年,魯國國君,莊公之父恆公被齊襄公誘殺於齊。
在國仇家恨未報之前,魯莊公與殺父仇人,弑君仇寇,行狩禮。
正如董仲舒的解釋一般:臣不討賊非臣也。
此所謂孟子所說的‘無恥之恥’,更是對春秋一書之中的大義的徹底踐踏。
必遭春秋之誅,蒙篡逆之恥!
而這正是大複仇思想的核心!
如今,天下蓄奴之風,人盡皆知,作為公羊學派的學者,國家千挑萬選的太學生,精英中的精英。
若目睹了如此之事,還無動於衷。
必遭《春秋》之誅,蒙篡逆之恥,會被後人以為是亂臣賊子,至少也是‘無恥’之人。
死了都不會被曆史記載,甚至不敢進祖宗墳墓,以免讓先人蒙羞。
在春秋大義麵前,沒有人敢異議。
因為,蓄奴與限奴,本就是公羊學派的政治正確!
於是,整個太學,瞬間沸騰。
五十名太學生,在楊譚等人的組織下,拿著《春秋》,排著整齊的隊伍,從太學出發,一路高喊口號,浩浩蕩蕩。
董安站在太學的閣樓上,望著那些浩浩蕩蕩,群情激憤,向著長安走去的學生們。
耳中聽著他們慷慨激昂的宣言:“羞惡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今天下蓄奴蔚然成風,亂鄉黨之教,壞先王之法,斷先帝之德,使百姓父子相離,夫妻相散,吾輩士大夫,既食漢祿,豈敢營營苟且,熟視無睹?……”
“年輕……真好……”董越沉聲歎著,心潮澎湃,恨不能加入其中。
但他不能。
因為……
他知道,他加入隻會讓事情變得更糟糕,甚至可能引發極大動蕩。
但學生們去鼓噪,去宣傳。
就沒有這個問題了。
年輕人嘛……血氣方剛,很正常。
況且,豪強士大夫貴族們,恐怕,也不敢直麵這太學生們的正義聲討!
茂陵,袁常站在自己家門口,在他麵前,是兩百個滿臉感激,感恩戴德的奴婢。
男男女女,老老少少。
“汝等往日為我家辛苦勞作,今,吾本仁義忠恕之道,解汝等奴契……”袁常輕聲說著,就將手中拿著的許多寫在布帛、竹片和木犢上的賣身契丟到了地上的一個火盆裏。
大火立刻吞沒了這些曾經束縛了這些可憐人的契約。
“主公恩義!主公恩義!”
奴婢們紛紛磕頭,對於他們來說,自由,這是夢寐以求的。
雖然自由之後,何去何從,還沒有想好。
但自由本身就是金錢。
至少,他們假如實在沒有辦法,還可以將自己再賣一次。
這就是幾萬錢,足夠家人過上不錯的生活了。
袁常卻是微微擺手,釋放兩百個奴婢,對於他這個級別的豪商來說,不過九牛一毛而已。
雖然,其實心裏很肉疼。
但再
疼,這刀也要割下去啊!
這是投名狀,也是敲門磚。
不這麽幹,怎麽上天子的車?
想到這裏,袁常的嘴角就溢出一絲笑容。
他身旁的一個管家模樣打扮的家臣,湊到麵前,笑道:“主公有麒麟兒,臣為諸公賀!”
袁常聽了,笑的嘴都合不攏。
他曾經,最頭疼的就是自己的那個紈絝子。
但現在,他最驕傲的就是寶貝兒子了。
現在,已經是觀律大學的一名士子了
自己的兒子的未來,已是一片光明。
而他在得知了此事後,更是立刻下定了決心——不惜一切,哪怕散盡家財,也要助兒子的老師,一路青雲直上。
小書亭
道理很簡單。
這個世界上,迴報率最高的買賣,從來都是投資國家。
誠如他的偶像呂不韋所言:奇貨可居,奇貨可居!
……………………………………
袁常釋放奴婢的行為,等於在一堆幹柴上,丟了一個火星。
立刻,就燃起了熊熊烈焰。
並馬上,產生了連鎖反應。
繼袁常後,又一個關中巨頭被自己的兒子攻陷了。
………………………………
華陰縣,楊氏家族門前。
當代家主楊燊,忍著肉疼,將一堆契約,丟進火盆之中。
隨之而起的,是上百名奴婢的歡唿聲和感恩不盡的磕頭聲。
楊氏是關中有數的世族,真正的豪強之家。
楊家始祖,乃是高帝功臣,赤泉候楊喜。
傳至上一代時,元鼎四年,楊氏因酌金失候。
楊家雖然失候,但依舊富貴不減。
其在華陰當地,更是深耕百年,占有土地以數百頃,佃戶、奴仆、家臣、家仆以千計。
楊氏更是關中有名的士族。
曆代以出文豪而有名。
當代家主楊燊之父,更是前丞相楊敝,楊敝年少成名,在關中都有著清譽。
因而才得以被太史令司馬遷慧眼相中,下嫁愛女妻之。
靠著這層關係,楊敞與同為司馬遷喜歡的年輕人李陵交好,通過李陵的引薦,與當時的奉車都尉霍光搭上了線,被霍光舉薦為郎中。
“父親仁義,必為天下讚譽!”在他身旁,兩個年級不過十七八歲的少年郎,紛紛長身而拜,恭賀著。
“叔父大人仁義,小侄欽佩!”一個稍微比楊敞兩個兒子大幾歲的士子也拱手賀道。
此人,正是太學生楊望之。
也是楊燊的侄子,其堂兄之子。
楊敞卻還是有些肉疼,勉勉強強,露出笑容,道:“仁義忠恕,吾亦知之也……”
但實則內心還是疼的有些難受。
雖然,這次釋放的不過百人左右,不過相當於他家蓄有奴婢的兩成。
但……
一百個奴婢,每歲光是土地產出就能淨賺一百萬啊!
更別提他們還可以拿去服役,賺的更多。
就這麽放掉了……
楊敞感覺幾百萬甚至上千萬個小可愛在離自己遠去。
然而……
他不得不放。
不止是因為兒子們和侄子天天在耳邊勸說,更因為……
他將目光投向自己家宅的內部。
楊氏懼妻,曆來有之,所以他也懼妻。
事實上,這次釋放奴婢,完全是他的妻子做的決斷。
…………………………
楊氏的舉動,撬動了多米諾骨牌。
因為楊家是關中世族,真正的豪強,曆經了百年歲月沉澱的大族。
楊氏的舉動,等於拉動了整個關中的閥門。
老楊家都釋放奴婢了。
其他人,就不得不認真考慮,要不要跟進了。
跟進的話……麻蛋好難受啊!
但不跟進,就會被人指著脊梁骨戳了!
豪強士族商賈貴族,一下子就覺得,自己被人架在刀口下了。
偏偏家裏還有不懂事的年輕人,在跟著瞎起哄。
仿佛自己不釋放奴婢,不減少蓄奴的速度,那就是小人,是賊子!
豪強貴族們從未遇到過這種情況。
更可怕的是,輿論風暴迅速成型,並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席卷整個關中的輿論圈。
在袁、楊兩家帶頭釋放奴婢後,釋放還是不釋放奴婢,已經成為了君子or小人的選擇。
不止,豪強貴族們感覺很難受。
左傳學派,更是感覺難受不已,心疼難忍。
仁義忠恕,這是左傳的神主牌,是左傳的旗幟!
但現在,打著這麵旗幟,在外麵倡導和主持輿論的,卻是太學的公羊學派。
這很難受。
更難受的是……
他們不得不更進,不得不參與,不得不加入。
這才是最讓他們身心俱疲的事情。
但能有什麽辦法呢?
若此事,從頭到尾,都是公羊學派在大聲疾唿,在倡導和主持。
將來天下人怎麽看左傳?
會不會覺得左傳學派盡是偽君子?
尤其是天子!
沒有辦法,在沉默了兩日後,當楊氏也釋放奴婢的聲音傳來。
左傳巨頭,張赫先生不得不發聲,他宣布,自己的門徒們,全部應當釋放一定數量的奴婢,以合先賢之道。
做不到的‘則非吾徒’‘小子等可鳴鼓而擊之’。
這下好了,這位江公收徒多達數十。
在老師的嚴令下,無論願或不願,左傳君子,都不得不宣布釋放奴婢。
不過呢,許多君子表示自己蓄奴很少,所以,隻能釋放十幾個甚至幾個……
乘坐在被重重保護的宮車儀仗中,劉詢掀開著車簾,打量著窗外的市井情況。
此刻的長安,到處都有士子在議論和鞭笞蓄奴的不道德
。
被儒生們占據了道德製高點,又掌握了輿論話語權後,貴族豪強們,一個能打的也沒有了。
這一次的‘廢奴運動’,可以稱得上是,自有漢以來,第一次儒家各派係的大團結了。
公羊學派,高舉董仲舒的旗幟,揮舞著《春秋》,大力鞭笞蓄奴和土地兼並。
順便,把為富不仁的商賈,拿出來再踩了一萬次。
而左傳學派,自是高舉‘仁義忠恕’‘以民為本’‘不與民爭利’的大旗,順便鞭笞一下蓄奴。
就連思孟學派,也趁機開始宣揚自己的學說,跟在公羊和左傳老大哥身後,蹭點名聲。
自戰國以來,孟子之後,儒家各派,還從未如此在某一個事情上,達成了現在這樣的共識。
身旁的蕭望之振奮不已,臉上洋溢著滿滿的激情,深感這才是讀書人應該做的事情。
但,尚書令韓增卻是有些擔憂。
他甚至不知道自己這次鼓動楊譚等人的行為,究竟是對是錯?
但有一點,他可以確定。
文人士大夫們,將通過此次的運動,認識到自己的能量。
從今以後,他們說不定,會更加活躍。
這可不是什麽好事情。
一旦有野心家,參與並掌握了學生運動和輿論力量後,難保這些渣渣不會進化成東林黨什麽的。
所以,必須管控
宮車駛入未央宮中。
韓增同蕭望之,在司馬門下車,迎接得勝歸來的太學生們。
早就已經得到消息,在此等候的太學生立刻一擁而上,恭身拜道:“拜見明公……”
“諸位請起……”蕭望之特別高興的上前,一一扶起眾人,道:“諸位辛苦了!”
“不敢!”楊譚等人也都是滿臉的興奮,這次鼓噪起來的‘廢奴運動’發展到現在,已經給整個關中的豪強貴族,施加了足夠的輿論壓力。
無論願意還是不願意,各大豪強、貴族和三公九卿,都不得不順應輿論的唿聲,開始有序的釋放部分奴婢。
短短數日,僅僅是在長安城內,就有上千奴婢得到了釋放。
整個關中,被釋放的奴婢數量,恐怕接近三千。
雖然,這些被釋放的奴婢,至少有一半,都是老弱婦孺,沒有什麽太大壓榨價值,甚至已經沒有了剝削價值。
但這依然是一個偉大的勝利!空前的勝利!
他們用自己的努力和自己的汗水,爭取到了正義,做到了拯救世道,修正人心!
這是當年董子多次上書疾唿,也無法辦到的。
自然,人人都是興奮、激動和振奮。
以至於很多太學生,現在都開始飄飄然了。
但楊譚等人,卻依舊保持著足夠的謙虛。
因為,他們很清楚,若無上層的支持和默許,他們的努力不會成功。
韓增看著這些激動的太學生,心裏麵唏噓不已。
他有些不能肯定,天子暗示自己釋放的到底是一個魔鬼,還是一個可能救世的天使。
但事已至此,他也隻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眾人擁著韓增和蕭望之,進了未央宮,然後從未央宮的飛閣,進入建章宮之內。
一路上,楊譚等人興高采烈的向著蕭望之和韓增,介紹著這些日子來,長安城內外的變化。
談起貴族豪強們紛紛開始釋放奴婢,更是人人振奮。
蕭望之也非常高興,與他們一起討論著,憧憬著,未來在‘正義之士’的倡導下,國家開始限製蓄奴和土地兼並的未來。
一個個眉飛色舞,以為勝利已經近在眼前。
韓增在旁邊聽著,暗地裏搖了搖頭。
哪有這麽簡單的事情?
應邀韓增前來的,陳萬年等官吏,也都是低頭不語。
傻子都知道,貴族豪強們,能做到現在的地步,已經是極限了。
再想讓他們讓步?
嗬嗬……
不可能!
陳萬年甚至覺得,太學生們和儒生們的勝利成果,恐怕維持不了多久。
因為……
被釋放的奴婢,根本沒有任何財產。
他們恐怕連明天吃什麽,都沒有保障。
絕大多數奴婢的選擇,恐怕會是繼續迴去找自己的主人……
“尚書令,您為何如此壓抑?”韓增的異常,也終於讓蕭望之發覺了,他於是問道:“難道您不為那些被釋放的奴婢們高興嗎?”
“吾當然為他們高興……”韓增低頭道:“不過,吾也為他們擔憂……”
“嗯?”
“如今正是寒冬,青黃不接之際……”韓增沉聲道:“被釋放的諸奴婢,除了少部分能有家人迎接,餘者,皆孤苦之人,無親無故……”
“他們身無長物,身無常技,身無餘財……衣衫襤褸,不得果腹之物……”
“長倩以為,他們能去哪裏呢?”
蕭望之聽著微微一楞,楊譚等人更是被澆下了一盤涼水。
他們隻顧著高興,卻忘記了,被釋放的奴婢,如今很可能正陷入比當奴婢還糟糕的境地。
特別是那些老弱婦孺。
他們能找到地方住嗎?能有東西吃嗎?
然而,大多數人,包括楊譚和蕭望之在內,都忘記了這一點。
此刻,被韓增點出來,他們立刻就沒辦法高興了。
“依明公之見,我等應該如何做?”蕭望之想了想,問道。
“有請少府卿幫忙,貼出告示吧……”韓增歎道:“諸所亡奴婢,若無家人,也無依靠,就讓少府卿妥善收留,然後想辦法安排去上林苑裏找個工作吧……”
這也是這些被釋放的奴婢的最好結局了。
這還多虧了被釋放的奴婢的數量比較少。
不然,少府卿恐怕都沒有什麽辦法。
尤其是那些老弱婦孺,沒有什麽剝削價值的人,恐怕,會餓死凍死在這個寒冷的關中。
</p>
太學之中,楊譚等人,召集了整個太學的所有太學生們,在太學門外,聚集了起來。
“諸君!”楊譚站在當初董仲舒親筆所書的那塊勒石之前,大聲疾唿著:“夫本仁祖義,以愛人為根本!”
“孔子曰:善人之治國百年,可以去暴勝殘!”
“今天下豪強士大夫,皆廣蓄奴婢,大兼田地,豈不聞孔子曰:始作俑者,其無後乎?”
“且夫,蓄人為奴,令百姓父子相離,夫妻相散,使老不得養,幼不得教,壞人倫之大道,傷鄉黨之序,亂先王之法,敗祖宗之德……”
“此其誠可謂,當今天下最大時弊!”
“吾輩士大夫,幼讀聖賢之書,安能安坐於太學之中?必拔劍而起,仗義而言,以導世間之風!”
“春秋之義,臣不討賊非臣也,子不複父仇,非子也!而吾輩士大夫,世受國恩,以立於太學之中,若得見不法而默,遇不道不言,睹不倫不笞,何以稱士?”
“豈非上愧君父,下慚百姓?百年之後,又何麵目,見先賢列子於九泉之下?”
楊譚在台上大聲疾唿。
台下,王吉、楊望之和曾勝,也紛紛附和,大聲議論著:“昔者董子在世,曾教誨吾等:春秋之義,賊不討者不書葬,臣子之誅也!”
“今雖無亂臣賊子,然有蓄奴不德之事,致使百姓父子分離,夫妻相散,令孤老不得贍養,令婦孺不得教育,吾輩倘若坐視不理,豈非如晉之臣?”
“君等難道希望,青史之上,後人言吾輩:皆非漢臣也?”
太學生們聽著,一個個都隻覺得熱血沸騰,難以自抑。
紛紛振臂高唿:“安敢為亂臣賊子乎?誓以吾血,以討時弊!”
這也是公羊學派這個思想學派的獨特之處。
對於公羊學派而言,假如有亂臣賊子弑君,那麽,天下仁人誌士,忠貞之臣,全部有責任,也有義務討賊誅逆。
在沒有完成對大義的聲張前,所有人全部有罪!
這種罪孽,必定會生生世世,永永無窮的跟隨每一個人。
直到有朝一日,他們能用賊子的血來清洗自身的罪,完成對正義的聲張。
同樣的道理,父仇未報之前,子不為子。
這個理論,不僅僅可以用來解釋國仇家恨,更可以用到其他所有領域。
在公羊學派眼裏,若世道不公,就需要有人出來挽天傾。
用自己的血和生命,來修正偏離正常軌道的世界。
一個人失敗了,後來者也應當接過這麵旗幟,繼續戰鬥下去,直到將偏離的世道,恢複正軌。
若,有人明明看到了某些事情,卻裝作看不見。
這是會被鞭笞一萬年的!
就像《公羊春秋》之中,在襄公複九世之仇,大之之後,緊接著就寫了一句話:公與齊人狩乎郜。
這一句話,就將魯莊公,釘死在了萬年恥辱柱上。
因為,在這次曆史事件發生之前四年,魯國國君,莊公之父恆公被齊襄公誘殺於齊。
在國仇家恨未報之前,魯莊公與殺父仇人,弑君仇寇,行狩禮。
正如董仲舒的解釋一般:臣不討賊非臣也。
此所謂孟子所說的‘無恥之恥’,更是對春秋一書之中的大義的徹底踐踏。
必遭春秋之誅,蒙篡逆之恥!
而這正是大複仇思想的核心!
如今,天下蓄奴之風,人盡皆知,作為公羊學派的學者,國家千挑萬選的太學生,精英中的精英。
若目睹了如此之事,還無動於衷。
必遭《春秋》之誅,蒙篡逆之恥,會被後人以為是亂臣賊子,至少也是‘無恥’之人。
死了都不會被曆史記載,甚至不敢進祖宗墳墓,以免讓先人蒙羞。
在春秋大義麵前,沒有人敢異議。
因為,蓄奴與限奴,本就是公羊學派的政治正確!
於是,整個太學,瞬間沸騰。
五十名太學生,在楊譚等人的組織下,拿著《春秋》,排著整齊的隊伍,從太學出發,一路高喊口號,浩浩蕩蕩。
董安站在太學的閣樓上,望著那些浩浩蕩蕩,群情激憤,向著長安走去的學生們。
耳中聽著他們慷慨激昂的宣言:“羞惡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今天下蓄奴蔚然成風,亂鄉黨之教,壞先王之法,斷先帝之德,使百姓父子相離,夫妻相散,吾輩士大夫,既食漢祿,豈敢營營苟且,熟視無睹?……”
“年輕……真好……”董越沉聲歎著,心潮澎湃,恨不能加入其中。
但他不能。
因為……
他知道,他加入隻會讓事情變得更糟糕,甚至可能引發極大動蕩。
但學生們去鼓噪,去宣傳。
就沒有這個問題了。
年輕人嘛……血氣方剛,很正常。
況且,豪強士大夫貴族們,恐怕,也不敢直麵這太學生們的正義聲討!
茂陵,袁常站在自己家門口,在他麵前,是兩百個滿臉感激,感恩戴德的奴婢。
男男女女,老老少少。
“汝等往日為我家辛苦勞作,今,吾本仁義忠恕之道,解汝等奴契……”袁常輕聲說著,就將手中拿著的許多寫在布帛、竹片和木犢上的賣身契丟到了地上的一個火盆裏。
大火立刻吞沒了這些曾經束縛了這些可憐人的契約。
“主公恩義!主公恩義!”
奴婢們紛紛磕頭,對於他們來說,自由,這是夢寐以求的。
雖然自由之後,何去何從,還沒有想好。
但自由本身就是金錢。
至少,他們假如實在沒有辦法,還可以將自己再賣一次。
這就是幾萬錢,足夠家人過上不錯的生活了。
袁常卻是微微擺手,釋放兩百個奴婢,對於他這個級別的豪商來說,不過九牛一毛而已。
雖然,其實心裏很肉疼。
但再
疼,這刀也要割下去啊!
這是投名狀,也是敲門磚。
不這麽幹,怎麽上天子的車?
想到這裏,袁常的嘴角就溢出一絲笑容。
他身旁的一個管家模樣打扮的家臣,湊到麵前,笑道:“主公有麒麟兒,臣為諸公賀!”
袁常聽了,笑的嘴都合不攏。
他曾經,最頭疼的就是自己的那個紈絝子。
但現在,他最驕傲的就是寶貝兒子了。
現在,已經是觀律大學的一名士子了
自己的兒子的未來,已是一片光明。
而他在得知了此事後,更是立刻下定了決心——不惜一切,哪怕散盡家財,也要助兒子的老師,一路青雲直上。
小書亭
道理很簡單。
這個世界上,迴報率最高的買賣,從來都是投資國家。
誠如他的偶像呂不韋所言:奇貨可居,奇貨可居!
……………………………………
袁常釋放奴婢的行為,等於在一堆幹柴上,丟了一個火星。
立刻,就燃起了熊熊烈焰。
並馬上,產生了連鎖反應。
繼袁常後,又一個關中巨頭被自己的兒子攻陷了。
………………………………
華陰縣,楊氏家族門前。
當代家主楊燊,忍著肉疼,將一堆契約,丟進火盆之中。
隨之而起的,是上百名奴婢的歡唿聲和感恩不盡的磕頭聲。
楊氏是關中有數的世族,真正的豪強之家。
楊家始祖,乃是高帝功臣,赤泉候楊喜。
傳至上一代時,元鼎四年,楊氏因酌金失候。
楊家雖然失候,但依舊富貴不減。
其在華陰當地,更是深耕百年,占有土地以數百頃,佃戶、奴仆、家臣、家仆以千計。
楊氏更是關中有名的士族。
曆代以出文豪而有名。
當代家主楊燊之父,更是前丞相楊敝,楊敝年少成名,在關中都有著清譽。
因而才得以被太史令司馬遷慧眼相中,下嫁愛女妻之。
靠著這層關係,楊敞與同為司馬遷喜歡的年輕人李陵交好,通過李陵的引薦,與當時的奉車都尉霍光搭上了線,被霍光舉薦為郎中。
“父親仁義,必為天下讚譽!”在他身旁,兩個年級不過十七八歲的少年郎,紛紛長身而拜,恭賀著。
“叔父大人仁義,小侄欽佩!”一個稍微比楊敞兩個兒子大幾歲的士子也拱手賀道。
此人,正是太學生楊望之。
也是楊燊的侄子,其堂兄之子。
楊敞卻還是有些肉疼,勉勉強強,露出笑容,道:“仁義忠恕,吾亦知之也……”
但實則內心還是疼的有些難受。
雖然,這次釋放的不過百人左右,不過相當於他家蓄有奴婢的兩成。
但……
一百個奴婢,每歲光是土地產出就能淨賺一百萬啊!
更別提他們還可以拿去服役,賺的更多。
就這麽放掉了……
楊敞感覺幾百萬甚至上千萬個小可愛在離自己遠去。
然而……
他不得不放。
不止是因為兒子們和侄子天天在耳邊勸說,更因為……
他將目光投向自己家宅的內部。
楊氏懼妻,曆來有之,所以他也懼妻。
事實上,這次釋放奴婢,完全是他的妻子做的決斷。
…………………………
楊氏的舉動,撬動了多米諾骨牌。
因為楊家是關中世族,真正的豪強,曆經了百年歲月沉澱的大族。
楊氏的舉動,等於拉動了整個關中的閥門。
老楊家都釋放奴婢了。
其他人,就不得不認真考慮,要不要跟進了。
跟進的話……麻蛋好難受啊!
但不跟進,就會被人指著脊梁骨戳了!
豪強士族商賈貴族,一下子就覺得,自己被人架在刀口下了。
偏偏家裏還有不懂事的年輕人,在跟著瞎起哄。
仿佛自己不釋放奴婢,不減少蓄奴的速度,那就是小人,是賊子!
豪強貴族們從未遇到過這種情況。
更可怕的是,輿論風暴迅速成型,並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席卷整個關中的輿論圈。
在袁、楊兩家帶頭釋放奴婢後,釋放還是不釋放奴婢,已經成為了君子or小人的選擇。
不止,豪強貴族們感覺很難受。
左傳學派,更是感覺難受不已,心疼難忍。
仁義忠恕,這是左傳的神主牌,是左傳的旗幟!
但現在,打著這麵旗幟,在外麵倡導和主持輿論的,卻是太學的公羊學派。
這很難受。
更難受的是……
他們不得不更進,不得不參與,不得不加入。
這才是最讓他們身心俱疲的事情。
但能有什麽辦法呢?
若此事,從頭到尾,都是公羊學派在大聲疾唿,在倡導和主持。
將來天下人怎麽看左傳?
會不會覺得左傳學派盡是偽君子?
尤其是天子!
沒有辦法,在沉默了兩日後,當楊氏也釋放奴婢的聲音傳來。
左傳巨頭,張赫先生不得不發聲,他宣布,自己的門徒們,全部應當釋放一定數量的奴婢,以合先賢之道。
做不到的‘則非吾徒’‘小子等可鳴鼓而擊之’。
這下好了,這位江公收徒多達數十。
在老師的嚴令下,無論願或不願,左傳君子,都不得不宣布釋放奴婢。
不過呢,許多君子表示自己蓄奴很少,所以,隻能釋放十幾個甚至幾個……
乘坐在被重重保護的宮車儀仗中,劉詢掀開著車簾,打量著窗外的市井情況。
此刻的長安,到處都有士子在議論和鞭笞蓄奴的不道德
。
被儒生們占據了道德製高點,又掌握了輿論話語權後,貴族豪強們,一個能打的也沒有了。
這一次的‘廢奴運動’,可以稱得上是,自有漢以來,第一次儒家各派係的大團結了。
公羊學派,高舉董仲舒的旗幟,揮舞著《春秋》,大力鞭笞蓄奴和土地兼並。
順便,把為富不仁的商賈,拿出來再踩了一萬次。
而左傳學派,自是高舉‘仁義忠恕’‘以民為本’‘不與民爭利’的大旗,順便鞭笞一下蓄奴。
就連思孟學派,也趁機開始宣揚自己的學說,跟在公羊和左傳老大哥身後,蹭點名聲。
自戰國以來,孟子之後,儒家各派,還從未如此在某一個事情上,達成了現在這樣的共識。
身旁的蕭望之振奮不已,臉上洋溢著滿滿的激情,深感這才是讀書人應該做的事情。
但,尚書令韓增卻是有些擔憂。
他甚至不知道自己這次鼓動楊譚等人的行為,究竟是對是錯?
但有一點,他可以確定。
文人士大夫們,將通過此次的運動,認識到自己的能量。
從今以後,他們說不定,會更加活躍。
這可不是什麽好事情。
一旦有野心家,參與並掌握了學生運動和輿論力量後,難保這些渣渣不會進化成東林黨什麽的。
所以,必須管控
宮車駛入未央宮中。
韓增同蕭望之,在司馬門下車,迎接得勝歸來的太學生們。
早就已經得到消息,在此等候的太學生立刻一擁而上,恭身拜道:“拜見明公……”
“諸位請起……”蕭望之特別高興的上前,一一扶起眾人,道:“諸位辛苦了!”
“不敢!”楊譚等人也都是滿臉的興奮,這次鼓噪起來的‘廢奴運動’發展到現在,已經給整個關中的豪強貴族,施加了足夠的輿論壓力。
無論願意還是不願意,各大豪強、貴族和三公九卿,都不得不順應輿論的唿聲,開始有序的釋放部分奴婢。
短短數日,僅僅是在長安城內,就有上千奴婢得到了釋放。
整個關中,被釋放的奴婢數量,恐怕接近三千。
雖然,這些被釋放的奴婢,至少有一半,都是老弱婦孺,沒有什麽太大壓榨價值,甚至已經沒有了剝削價值。
但這依然是一個偉大的勝利!空前的勝利!
他們用自己的努力和自己的汗水,爭取到了正義,做到了拯救世道,修正人心!
這是當年董子多次上書疾唿,也無法辦到的。
自然,人人都是興奮、激動和振奮。
以至於很多太學生,現在都開始飄飄然了。
但楊譚等人,卻依舊保持著足夠的謙虛。
因為,他們很清楚,若無上層的支持和默許,他們的努力不會成功。
韓增看著這些激動的太學生,心裏麵唏噓不已。
他有些不能肯定,天子暗示自己釋放的到底是一個魔鬼,還是一個可能救世的天使。
但事已至此,他也隻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眾人擁著韓增和蕭望之,進了未央宮,然後從未央宮的飛閣,進入建章宮之內。
一路上,楊譚等人興高采烈的向著蕭望之和韓增,介紹著這些日子來,長安城內外的變化。
談起貴族豪強們紛紛開始釋放奴婢,更是人人振奮。
蕭望之也非常高興,與他們一起討論著,憧憬著,未來在‘正義之士’的倡導下,國家開始限製蓄奴和土地兼並的未來。
一個個眉飛色舞,以為勝利已經近在眼前。
韓增在旁邊聽著,暗地裏搖了搖頭。
哪有這麽簡單的事情?
應邀韓增前來的,陳萬年等官吏,也都是低頭不語。
傻子都知道,貴族豪強們,能做到現在的地步,已經是極限了。
再想讓他們讓步?
嗬嗬……
不可能!
陳萬年甚至覺得,太學生們和儒生們的勝利成果,恐怕維持不了多久。
因為……
被釋放的奴婢,根本沒有任何財產。
他們恐怕連明天吃什麽,都沒有保障。
絕大多數奴婢的選擇,恐怕會是繼續迴去找自己的主人……
“尚書令,您為何如此壓抑?”韓增的異常,也終於讓蕭望之發覺了,他於是問道:“難道您不為那些被釋放的奴婢們高興嗎?”
“吾當然為他們高興……”韓增低頭道:“不過,吾也為他們擔憂……”
“嗯?”
“如今正是寒冬,青黃不接之際……”韓增沉聲道:“被釋放的諸奴婢,除了少部分能有家人迎接,餘者,皆孤苦之人,無親無故……”
“他們身無長物,身無常技,身無餘財……衣衫襤褸,不得果腹之物……”
“長倩以為,他們能去哪裏呢?”
蕭望之聽著微微一楞,楊譚等人更是被澆下了一盤涼水。
他們隻顧著高興,卻忘記了,被釋放的奴婢,如今很可能正陷入比當奴婢還糟糕的境地。
特別是那些老弱婦孺。
他們能找到地方住嗎?能有東西吃嗎?
然而,大多數人,包括楊譚和蕭望之在內,都忘記了這一點。
此刻,被韓增點出來,他們立刻就沒辦法高興了。
“依明公之見,我等應該如何做?”蕭望之想了想,問道。
“有請少府卿幫忙,貼出告示吧……”韓增歎道:“諸所亡奴婢,若無家人,也無依靠,就讓少府卿妥善收留,然後想辦法安排去上林苑裏找個工作吧……”
這也是這些被釋放的奴婢的最好結局了。
這還多虧了被釋放的奴婢的數量比較少。
不然,少府卿恐怕都沒有什麽辦法。
尤其是那些老弱婦孺,沒有什麽剝削價值的人,恐怕,會餓死凍死在這個寒冷的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