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quxs.info/
</p>
“諸位請在此稍後,一會兒,陛下駕臨,會一一接待諸位!”一位宦官領著蕭望之等人到一個宮殿之中,在那裏,囑咐了一聲就告退了。
進了殿中,蕭望之發現,這裏竟然已經有一個人在等候了。
“在下張燁,見過諸位同進……”這人看到蕭望之等人進來,立即起身抱拳自我介紹著
“尊駕可是故廷尉張公之孫?”有人忽然問道。
張燁驚訝了一聲,因為自小喜歡算術和醫道,張燁常年都在關中以及關西遊學,貴族中知道有他這麽一個人存在的很少,外加自己家道早已衰落,如普通人家無差別。
張燁看過去,隻見那人露出一口潔白的牙齒,笑著朝他作揖“在下蠱青見過世兄……”
見到張燁不解,他自我介紹著道“我父曾與令尊昔年一道拜在徐公前輩門下,學習黃老之說……”
他這麽一說,立刻就讓周祿堪滿麵春風,兩人父輩有同門之誼,如今同殿為臣,真是天然的盟友!
於是,其他人也各自相互通報了姓名來曆家世,然後就各自找了個位置坐了下來,安心的等候著劉詢的召見。
隻是,各自所找的位子頗有意思。
蕭望之,蠱青、周祿堪、吳魯、等人就像磁鐵一樣不自覺的坐在了一起。
而楊慎、張玉和其他寒門士子等人則十分自覺的坐到另外一邊。
階級就像一條無形的河流,將這十二人分為兩派。
劉詢站在門口的小窗前,看了看,也沒說話。
這隻是開始,接下來,政見、學派與理念、利益,會將這些人目前的格局完全打亂,自然而然的分成一個個小山頭。
對此,劉詢根本不想製止。
內部的良性競爭有助於提高工作效率。
作為上位者,他隻需要控製並嚴禁惡意攻忤與彼此傾軋就夠了。
同時他也是想拿著這十二人練練手,看看自己的掌握手腕與能力怎麽樣。
倘若連這十二個人他都擺不平,他覺得自己就可以洗洗睡了,別想著當什麽天子,做什麽皇帝了。
“傳召吧……”劉詢吩咐黃歇。
“先傳誰?”黃歇問著。
“從第一名開始吧……”劉詢揮揮手道。然後他就向前走去,準備著接見。
…………………………………………
蕭望之在一個宦官引領下,走到一座大殿之前。
“陛下這裏麵等候著先生……”那宦官幫蕭望之推開大門,解釋道“奴婢就隻能陪您到這裏了……”
“有勞了……”蕭望之微微頷首,然後就邁進大殿之中。
一進殿中,蕭望之就發覺了,寬敞的大殿之中,空無一人,隻有在殿中的上首,坐著一位頭戴象征著皇子身份的旒冠的一位少年。
這位少年陛下,大約十八九歲,雖然稚嫩,但精神奕奕,看上去頗有些英姿勃發的味道。
“臣蕭望之拜見陛下……”蕭望之連忙一拜。
“先生請起……”劉詢起身微微一笑,問道“蕭先生在長安可還習慣?”
“有勞陛下關懷,臣尚還習慣……”蕭望之再拜道。
“我聽說,先生祖上是蕭何……”劉詢問道“恭敬忠信這四字,先生家族可還秉持著?”
這個典故出自當年,顏迴將要遊學,臨行前請教孔子,該用什麽作為準則來要求自己,孔子就賜了‘恭敬忠信’四字給顏迴,蕭何在書中看到這個典故,也拿此做為家中家訓。這個典故,劉詢自然知道。
“迴陛下,先師所教,臣家族上上下下,祖祖輩輩,不敢一日或忘!”蕭望之卻是感激的拜道,這可是他從小接受的教育中最讓他驕傲之事,亦是他的榮譽。
“如此甚好!,蕭家乃我劉氏宗臣,榮辱與共!”劉詢微微笑著,走下坐位,拿著一個官職的令符對蕭望之拜道“我漢家向來推崇恭敬忠信之人,我願拜先生為侍禦史,還望先生盡力輔佐,提點,查遺補漏!”
說完,劉詢就對蕭望之深深一拜。
這讓蕭望之大為感動,連忙也跪下來對拜道“陛下快快請起,臣可當不得陛下如此厚望!”
漢家傳統,兩千石以上,君王必拜之。
將軍丞相,更是要鄭重其事,登台而拜。
這是因為漢家天子深知兩千石以上大臣的重要性,不說九卿,就是一方郡守,那也是掌握著一郡數十萬甚至上百萬人生計的重責,更不提肩上要擔負軍國未來,社稷安危的將軍丞相了。
隻是,劉詢如此鄭重其事的要拜他蕭望之這麽一個小人物去做一個小小的侍禦史,這就讓蕭望之生出一種被重視和被關注的感情。
文人需要的就是這樣的精神糧食。
於是蕭望之叩首道“即蒙陛下看重,臣當盡心竭力,不負陛下之望!”
劉詢聽了,站起身來,將那個代表著侍禦史身份的官職鄭重的交到蕭望之手中,沉聲道“侍禦史,威儀也,察我得失,見我遺漏,四時謹慎,君今受印,當謹記謹記!”
“諾!”蕭望之深深一拜,已是感激的淚流滿麵,隻覺得自己終於遇到明主了,心中一時竟然不知道是個什麽感覺“臣當謹記陛下教誨,必不敢有負所托!”
然後,他就像對待一個價值連城的寶貝一樣,輕輕的將那個侍禦史的令符收進懷中。
“卿下去吧……”劉詢用著一種鼓勵的眼神看著蕭望之,道“尚書令韓增
有古代君子的風範,卿先在韓卿身邊學習,翌日,我還有重任交托於卿!”
“諾!”蕭望之深深一拜,然後弓著身子退出大殿。
劉詢等蕭望之一走,卻是擦了擦額角的汗。
跟君子說話就這麽累!
好在下一個人就好對付了!
“傳召張燁吧!”劉詢對站在門口的黃歇吩咐。
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
張燁應該就很好收買了
“小臣張燁拜見陛下……”張燁小心的走到殿中拜道。
“抬起頭來……”劉詢輕聲說道。
張燁小心的抬頭,劉詢一看,此人確實有虎狼之像,讓劉詢想起了很久以前他還是個學生的時候見過的一些溜達在他學校外的混混。
都說相由心生,此話雖然離譜,但在張燁身上確實合格的。
在劉詢的前世,張燁可謂是威震天下,接過郅都,寧成等前輩的旗幟,將長安城的公侯教訓的服服帖帖,沒一個敢造次的。
這說明了他的能力。
但是,跟郅都不同,郅都廉潔奉公,而張燁貪得無厭。
他的貪婪幾乎沒有止境。
而且膽子大的讓人吃驚。
劉詢甚至聽說過,他居然敢勒索列侯!
從本心來說,劉詢一點都不喜歡張燁,甚至,可以說討厭張燁這樣的人。
可是張燁這種人,心中沒有畏懼之心。
隻要有足夠的利益,他什麽事情都幹得出來,但是,也沒有人質疑他對漢宣帝的忠心。
任何一個統治者都不太會喜歡這樣的大臣,甚至發現一個就會殺掉一個!
然而,自古成大事者,誰手底下沒幾個地痞無賴,流氓惡棍呢?
惡人須有惡人磨,有些事情,像蕭望之這種君子,韓增這樣寬厚的老實人,真的沒有辦法處理。
就連後世滿嘴慈悲的和尚們都知道要培養怒目金剛,身為君王,手底下沒幾條瘋狗,走出去都沒臉見人啊!
“卿是河東人?”劉詢翻著周祿堪的履曆問著。
“迴陛下是的!”張燁小心翼翼的答道,盡管在來之前,他已經在霍山那裏問過了一些劉詢的喜好,但,親身接觸過,他不敢不小心。
“河東好地方啊……”劉詢笑著道“自古人傑地靈,人才輩出!”
“卿所學的是法家哪一位的典籍?”劉詢忽然問道。此時法家分為三個山頭,慎到重勢,申不害重術,韓非重法,各有所長。
“迴陛下,臣所學,乃是申公之學,夾雜縱商君之政……”張燁答道。
“哦……”劉詢點點頭,這就對頭了,申不害的學問,有一個致命弱點,那就是過分強調術的重要性,簡單點說,就是為達目的不擇手段。
“若有朝一日,某郡宗族橫行,兩千石不能製,若用卿,卿何以為政?”劉詢拋出一個大餡餅誘惑著,表麵上是問周祿堪的處理辦法,但實際上卻在暗示周祿堪,將來可以讓他當一地郡守。
張燁家族世代為官,其祖父更是大名鼎鼎的張釋之,察言觀色的本領和揣摩話語的能力,自然是有的。
聽了劉詢的話,周祿堪心中大喜。
他想了想,拜道“若是臣為政,先是分而化之,如無悔改之心,唯盡殺之而已!”
這就是他的聰明之處了。
劉詢先問了他的學派,又問了師從,倘若他還迴答仁德什麽的,那就是騙鬼了。
更何況,這確實是當世法家大臣治政地方簡單粗暴便捷有效的方式。
地主豪強勢力太強,把持地方話語,政令不通怎麽辦?殺!
宗族強勢,橫行霸道,怎麽辦?殺!
貴族囂張跋扈,觸犯國法怎麽辦?還是殺!
孝景皇帝名臣之一,主政河東郡的河東郡守致都更是其中的傑出代表。
其自主政河東以來,所殺的豪強已經過百,地方噤聲,在河東,他的名字甚至能止小兒夜啼。
而劉詢需要的也是這麽一個答案。
宗族與豪強,永遠是君王的心病,想要中央集權,就得砍掉那些盤根錯節的宗族勢力。
漢地這麽大,總會有地方出現尋常官員無可奈何的宗族勢力,這時候,就是放出張燁這樣的人去披荊斬棘,大開殺戒的時候了。
“先請卿為我之執書禦史,異日再授官職!”劉詢拱手對張燁道。
對劉詢來說,張燁這把尖刀,目前最大的用場,就是即將到來的稅收改革。
不殺個血流成河,那些糧商是不可能老實的!
說著就拿出了一塊令符,鄭重的交到張燁手中,囑咐道“戒驕戒燥,廉政奉公,卿當謹記謹記!”
“諾!”張燁一拜,然後就退下。
接下來,是張玉,楊慎,沒什麽好說的。
無非就是蕭望之那一套的翻版,劉詢同樣任命其為尚書,將其打發給韓增,去幫助協助韓增處理事務,整理公文。
像張玉,楊慎這樣沒有經驗的人,在韓增這種主見十足,意誌堅定的人才手下,才能發揮最大功效。
然後就是蠱青、吳魯,這兩人都是徹侯之後,家世顯赫,前世也曾作出過一些成績,劉詢考慮再三,將這兩人分配給胡建,讓他們去協助胡建約束和管理長安的遊俠以及結好世家大族,一方麵鍛煉他們的能力,另一方麵,他們的貴族身份,有助於胡建更好的跟長安大大小小的貴族打交
暢想中文網
道。
“下一位就是周祿堪了吧?”劉詢問著黃歇。
“迴陛下,是的!”黃歇迴答道。
“嗯!”劉詢點點頭不多時,周祿堪就在宦官的帶領下,走了進來,對劉詢一拜,道“臣周祿堪,拜見陛下!”
“卿請起……”劉詢坐在位子上,翻著周祿堪寫的文章和試卷,看了看,問道“卿自臨淄而越中山,遍遊燕趙,有何感觸?”
周祿堪想了想,再結合之前他所打探的一些關於劉詢的情況,於是大著膽子道“江山壯麗,山河錦繡,臣為之心醉,然,諸侯跋扈,橫行不法,侵占地方民田,欺淩弱小之事,時有發生,長此以往,臣恐國將不國,社稷有傾覆之危……”反正,中山、燕趙等諸侯王從未給過他半分好處,甚至還曾羞辱過他,抓住機會,周祿堪立即就報複了。
“卿倒是真敢說!”劉詢笑了一聲,縱橫派的人就是喜歡說這些道道,範睢、張儀、蘇秦,無不如此。
“諸侯之事,暫且不表……”劉詢揮揮手打斷了周祿堪想要繼續說話的意圖,劉詢很清楚,諸侯的事情現在輪不到他操心,更輪不到周祿堪議論。
他站起身來,走到周祿堪身邊,道“卿的算術不錯,所寫文章邏輯思維也挺有新意,暫時就先委屈卿擔任我的黃門侍郎,為我統籌規劃,整理賬目和公文,卿可願意?”
說是黃門侍郎,其實不過是個頂著侍郎名頭的侍從官而已,權力什麽的一毛都沒有,倒是工作有一大堆,特別是,為了給即將到來的秋收做準備,劉詢計劃整頓一下長安城裏,九市秩序與商業,一方麵撈點錢,另一方麵做出些政績出來,不然,別人都要以為他不過是個嘴炮了。
而政績從哪裏來?
答案隻有一個,稅賦!
從商人嘴裏搶錢,那可是無異於虎口奪食。
更何況,劉詢的計劃不止是搶錢那麽簡單,加稅那麽輕鬆。
簡而言之,他的計劃是八個字打擊壟斷,扶持中小。
想要把這件事情在秋收前辦好,辦漂亮,劉詢就必須動用他的全部力量和手段。
而周祿堪的這個位置尤其重要。
周祿堪聞言,立刻深深一拜“臣願為陛下效死!”
嗯?劉詢一聽,心裏頓時有些欣慰,道“還算懂的感恩,不枉我看重你一番……”
在前世漢宣帝顧命大臣中,周祿堪還能在史高之後,就說明周祿堪十分有能力。
在周祿堪之前,其他人都是效勞而已,而周祿堪卻說出效死,很明顯,這周祿堪目前的忠心值是最高的。
既然如此,劉詢就不免要有所敲打了。
他從懷中拿出韓增給他的那個竹簡,遞給周祿堪,道“範叔能敲打須賈,是因為他是丞相,卿覺得,卿現在是丞相了嗎?”
“卿的才華,我是相當看重的,但是,這幼稚的毛病還是好好改一改!”劉詢笑著道,這周祿堪確實是有些幼稚,有些事情你悄悄的做不就行了,非要光明正大的說出來,這就好比電視劇的反派,一定要在勝利之前給主角說出他的計謀,結果陰溝裏翻船,被人直接絕地反擊,打成渣渣。
周祿堪看了那竹簡,再聽了劉詢的話,頓時汗流浹背,跪在地上,不知所措。
劉詢嗬嗬的笑了一聲,將那令符遞給周祿堪,拍拍他的肩膀,勉勵道“海納百川,有容納大,卿快意恩仇,固然瀟灑,可卿可聽說過那位人傑是睚眥必報,斤斤計較之人?連淮陰侯都能恕跨下之辱!”
“卿下去以後,要多讀些黃老之術,精心!!”劉詢笑著道。
周祿堪聽了,頓時鬆了口氣,拜道“臣謹遵陛下教誨,必時刻謹記在心!”
“善!”劉詢點點頭,至於周祿堪能不能聽進去,劉詢就不知道了,但至少跟在韓增身邊,能讓這周祿堪稍微增長一些城府,多一些寬容,少一些跋扈,或許將來這如今的安排能救他一命!
其實劉詢所安排的人跟事,都是有針對性的。
蕭望之是君子,所以劉詢把他放韓增在身邊,學習施政能力,同時好生栽培,別像後來一般被史高幹掉。
周祿堪是瘋狗,一般人看不住,所以劉詢親自看管,栓緊鏈條。
蠱青、吳魯,貴族出生,跟平民百姓生活在兩個世界,於是,他們去了胡建那邊,一方麵是鍛煉他們的能力,增長他們的見識,同時未嚐不是給他們一個接觸平民百姓生活,了解百姓疾苦的機會。
張燁心胸狹隘,睚眥必報,劉詢自己也不是什麽好鳥,於是隻能拜托韓增代為管教和督促。
“因材施教,為政又何嚐不是如此?”劉詢心中想著“隻要把合適的人放到合適的位置上,就算是天下第一壞蛋,也可能對社會做出有益的貢獻!”
在周祿堪之後是吳魯跟衛信。這兩人其實是來鍍金的……
甚至就是他們兩個自己也清楚。
現在,在他身邊形成了以韓增、胡建等心腹人為首,各自帶著兩個小弟的小團體。
在韓增手下,有蕭望之跟張燁同時還有一個拖油瓶張玉,楊慎負責打雜。
胡建帶著徹侯二人組吳魯跟蠱青。
劉詢自己管著周祿堪,靠著他的縱橫術,平衡官場。
皆大歡喜,其餘士子將由丞相府和禦史大夫府同意調配,在未來的一個月中,走馬上任。
震驚天下的考舉,終於落下了帷幕。
</p>
“諸位請在此稍後,一會兒,陛下駕臨,會一一接待諸位!”一位宦官領著蕭望之等人到一個宮殿之中,在那裏,囑咐了一聲就告退了。
進了殿中,蕭望之發現,這裏竟然已經有一個人在等候了。
“在下張燁,見過諸位同進……”這人看到蕭望之等人進來,立即起身抱拳自我介紹著
“尊駕可是故廷尉張公之孫?”有人忽然問道。
張燁驚訝了一聲,因為自小喜歡算術和醫道,張燁常年都在關中以及關西遊學,貴族中知道有他這麽一個人存在的很少,外加自己家道早已衰落,如普通人家無差別。
張燁看過去,隻見那人露出一口潔白的牙齒,笑著朝他作揖“在下蠱青見過世兄……”
見到張燁不解,他自我介紹著道“我父曾與令尊昔年一道拜在徐公前輩門下,學習黃老之說……”
他這麽一說,立刻就讓周祿堪滿麵春風,兩人父輩有同門之誼,如今同殿為臣,真是天然的盟友!
於是,其他人也各自相互通報了姓名來曆家世,然後就各自找了個位置坐了下來,安心的等候著劉詢的召見。
隻是,各自所找的位子頗有意思。
蕭望之,蠱青、周祿堪、吳魯、等人就像磁鐵一樣不自覺的坐在了一起。
而楊慎、張玉和其他寒門士子等人則十分自覺的坐到另外一邊。
階級就像一條無形的河流,將這十二人分為兩派。
劉詢站在門口的小窗前,看了看,也沒說話。
這隻是開始,接下來,政見、學派與理念、利益,會將這些人目前的格局完全打亂,自然而然的分成一個個小山頭。
對此,劉詢根本不想製止。
內部的良性競爭有助於提高工作效率。
作為上位者,他隻需要控製並嚴禁惡意攻忤與彼此傾軋就夠了。
同時他也是想拿著這十二人練練手,看看自己的掌握手腕與能力怎麽樣。
倘若連這十二個人他都擺不平,他覺得自己就可以洗洗睡了,別想著當什麽天子,做什麽皇帝了。
“傳召吧……”劉詢吩咐黃歇。
“先傳誰?”黃歇問著。
“從第一名開始吧……”劉詢揮揮手道。然後他就向前走去,準備著接見。
…………………………………………
蕭望之在一個宦官引領下,走到一座大殿之前。
“陛下這裏麵等候著先生……”那宦官幫蕭望之推開大門,解釋道“奴婢就隻能陪您到這裏了……”
“有勞了……”蕭望之微微頷首,然後就邁進大殿之中。
一進殿中,蕭望之就發覺了,寬敞的大殿之中,空無一人,隻有在殿中的上首,坐著一位頭戴象征著皇子身份的旒冠的一位少年。
這位少年陛下,大約十八九歲,雖然稚嫩,但精神奕奕,看上去頗有些英姿勃發的味道。
“臣蕭望之拜見陛下……”蕭望之連忙一拜。
“先生請起……”劉詢起身微微一笑,問道“蕭先生在長安可還習慣?”
“有勞陛下關懷,臣尚還習慣……”蕭望之再拜道。
“我聽說,先生祖上是蕭何……”劉詢問道“恭敬忠信這四字,先生家族可還秉持著?”
這個典故出自當年,顏迴將要遊學,臨行前請教孔子,該用什麽作為準則來要求自己,孔子就賜了‘恭敬忠信’四字給顏迴,蕭何在書中看到這個典故,也拿此做為家中家訓。這個典故,劉詢自然知道。
“迴陛下,先師所教,臣家族上上下下,祖祖輩輩,不敢一日或忘!”蕭望之卻是感激的拜道,這可是他從小接受的教育中最讓他驕傲之事,亦是他的榮譽。
“如此甚好!,蕭家乃我劉氏宗臣,榮辱與共!”劉詢微微笑著,走下坐位,拿著一個官職的令符對蕭望之拜道“我漢家向來推崇恭敬忠信之人,我願拜先生為侍禦史,還望先生盡力輔佐,提點,查遺補漏!”
說完,劉詢就對蕭望之深深一拜。
這讓蕭望之大為感動,連忙也跪下來對拜道“陛下快快請起,臣可當不得陛下如此厚望!”
漢家傳統,兩千石以上,君王必拜之。
將軍丞相,更是要鄭重其事,登台而拜。
這是因為漢家天子深知兩千石以上大臣的重要性,不說九卿,就是一方郡守,那也是掌握著一郡數十萬甚至上百萬人生計的重責,更不提肩上要擔負軍國未來,社稷安危的將軍丞相了。
隻是,劉詢如此鄭重其事的要拜他蕭望之這麽一個小人物去做一個小小的侍禦史,這就讓蕭望之生出一種被重視和被關注的感情。
文人需要的就是這樣的精神糧食。
於是蕭望之叩首道“即蒙陛下看重,臣當盡心竭力,不負陛下之望!”
劉詢聽了,站起身來,將那個代表著侍禦史身份的官職鄭重的交到蕭望之手中,沉聲道“侍禦史,威儀也,察我得失,見我遺漏,四時謹慎,君今受印,當謹記謹記!”
“諾!”蕭望之深深一拜,已是感激的淚流滿麵,隻覺得自己終於遇到明主了,心中一時竟然不知道是個什麽感覺“臣當謹記陛下教誨,必不敢有負所托!”
然後,他就像對待一個價值連城的寶貝一樣,輕輕的將那個侍禦史的令符收進懷中。
“卿下去吧……”劉詢用著一種鼓勵的眼神看著蕭望之,道“尚書令韓增
有古代君子的風範,卿先在韓卿身邊學習,翌日,我還有重任交托於卿!”
“諾!”蕭望之深深一拜,然後弓著身子退出大殿。
劉詢等蕭望之一走,卻是擦了擦額角的汗。
跟君子說話就這麽累!
好在下一個人就好對付了!
“傳召張燁吧!”劉詢對站在門口的黃歇吩咐。
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
張燁應該就很好收買了
“小臣張燁拜見陛下……”張燁小心的走到殿中拜道。
“抬起頭來……”劉詢輕聲說道。
張燁小心的抬頭,劉詢一看,此人確實有虎狼之像,讓劉詢想起了很久以前他還是個學生的時候見過的一些溜達在他學校外的混混。
都說相由心生,此話雖然離譜,但在張燁身上確實合格的。
在劉詢的前世,張燁可謂是威震天下,接過郅都,寧成等前輩的旗幟,將長安城的公侯教訓的服服帖帖,沒一個敢造次的。
這說明了他的能力。
但是,跟郅都不同,郅都廉潔奉公,而張燁貪得無厭。
他的貪婪幾乎沒有止境。
而且膽子大的讓人吃驚。
劉詢甚至聽說過,他居然敢勒索列侯!
從本心來說,劉詢一點都不喜歡張燁,甚至,可以說討厭張燁這樣的人。
可是張燁這種人,心中沒有畏懼之心。
隻要有足夠的利益,他什麽事情都幹得出來,但是,也沒有人質疑他對漢宣帝的忠心。
任何一個統治者都不太會喜歡這樣的大臣,甚至發現一個就會殺掉一個!
然而,自古成大事者,誰手底下沒幾個地痞無賴,流氓惡棍呢?
惡人須有惡人磨,有些事情,像蕭望之這種君子,韓增這樣寬厚的老實人,真的沒有辦法處理。
就連後世滿嘴慈悲的和尚們都知道要培養怒目金剛,身為君王,手底下沒幾條瘋狗,走出去都沒臉見人啊!
“卿是河東人?”劉詢翻著周祿堪的履曆問著。
“迴陛下是的!”張燁小心翼翼的答道,盡管在來之前,他已經在霍山那裏問過了一些劉詢的喜好,但,親身接觸過,他不敢不小心。
“河東好地方啊……”劉詢笑著道“自古人傑地靈,人才輩出!”
“卿所學的是法家哪一位的典籍?”劉詢忽然問道。此時法家分為三個山頭,慎到重勢,申不害重術,韓非重法,各有所長。
“迴陛下,臣所學,乃是申公之學,夾雜縱商君之政……”張燁答道。
“哦……”劉詢點點頭,這就對頭了,申不害的學問,有一個致命弱點,那就是過分強調術的重要性,簡單點說,就是為達目的不擇手段。
“若有朝一日,某郡宗族橫行,兩千石不能製,若用卿,卿何以為政?”劉詢拋出一個大餡餅誘惑著,表麵上是問周祿堪的處理辦法,但實際上卻在暗示周祿堪,將來可以讓他當一地郡守。
張燁家族世代為官,其祖父更是大名鼎鼎的張釋之,察言觀色的本領和揣摩話語的能力,自然是有的。
聽了劉詢的話,周祿堪心中大喜。
他想了想,拜道“若是臣為政,先是分而化之,如無悔改之心,唯盡殺之而已!”
這就是他的聰明之處了。
劉詢先問了他的學派,又問了師從,倘若他還迴答仁德什麽的,那就是騙鬼了。
更何況,這確實是當世法家大臣治政地方簡單粗暴便捷有效的方式。
地主豪強勢力太強,把持地方話語,政令不通怎麽辦?殺!
宗族強勢,橫行霸道,怎麽辦?殺!
貴族囂張跋扈,觸犯國法怎麽辦?還是殺!
孝景皇帝名臣之一,主政河東郡的河東郡守致都更是其中的傑出代表。
其自主政河東以來,所殺的豪強已經過百,地方噤聲,在河東,他的名字甚至能止小兒夜啼。
而劉詢需要的也是這麽一個答案。
宗族與豪強,永遠是君王的心病,想要中央集權,就得砍掉那些盤根錯節的宗族勢力。
漢地這麽大,總會有地方出現尋常官員無可奈何的宗族勢力,這時候,就是放出張燁這樣的人去披荊斬棘,大開殺戒的時候了。
“先請卿為我之執書禦史,異日再授官職!”劉詢拱手對張燁道。
對劉詢來說,張燁這把尖刀,目前最大的用場,就是即將到來的稅收改革。
不殺個血流成河,那些糧商是不可能老實的!
說著就拿出了一塊令符,鄭重的交到張燁手中,囑咐道“戒驕戒燥,廉政奉公,卿當謹記謹記!”
“諾!”張燁一拜,然後就退下。
接下來,是張玉,楊慎,沒什麽好說的。
無非就是蕭望之那一套的翻版,劉詢同樣任命其為尚書,將其打發給韓增,去幫助協助韓增處理事務,整理公文。
像張玉,楊慎這樣沒有經驗的人,在韓增這種主見十足,意誌堅定的人才手下,才能發揮最大功效。
然後就是蠱青、吳魯,這兩人都是徹侯之後,家世顯赫,前世也曾作出過一些成績,劉詢考慮再三,將這兩人分配給胡建,讓他們去協助胡建約束和管理長安的遊俠以及結好世家大族,一方麵鍛煉他們的能力,另一方麵,他們的貴族身份,有助於胡建更好的跟長安大大小小的貴族打交
暢想中文網
道。
“下一位就是周祿堪了吧?”劉詢問著黃歇。
“迴陛下,是的!”黃歇迴答道。
“嗯!”劉詢點點頭不多時,周祿堪就在宦官的帶領下,走了進來,對劉詢一拜,道“臣周祿堪,拜見陛下!”
“卿請起……”劉詢坐在位子上,翻著周祿堪寫的文章和試卷,看了看,問道“卿自臨淄而越中山,遍遊燕趙,有何感觸?”
周祿堪想了想,再結合之前他所打探的一些關於劉詢的情況,於是大著膽子道“江山壯麗,山河錦繡,臣為之心醉,然,諸侯跋扈,橫行不法,侵占地方民田,欺淩弱小之事,時有發生,長此以往,臣恐國將不國,社稷有傾覆之危……”反正,中山、燕趙等諸侯王從未給過他半分好處,甚至還曾羞辱過他,抓住機會,周祿堪立即就報複了。
“卿倒是真敢說!”劉詢笑了一聲,縱橫派的人就是喜歡說這些道道,範睢、張儀、蘇秦,無不如此。
“諸侯之事,暫且不表……”劉詢揮揮手打斷了周祿堪想要繼續說話的意圖,劉詢很清楚,諸侯的事情現在輪不到他操心,更輪不到周祿堪議論。
他站起身來,走到周祿堪身邊,道“卿的算術不錯,所寫文章邏輯思維也挺有新意,暫時就先委屈卿擔任我的黃門侍郎,為我統籌規劃,整理賬目和公文,卿可願意?”
說是黃門侍郎,其實不過是個頂著侍郎名頭的侍從官而已,權力什麽的一毛都沒有,倒是工作有一大堆,特別是,為了給即將到來的秋收做準備,劉詢計劃整頓一下長安城裏,九市秩序與商業,一方麵撈點錢,另一方麵做出些政績出來,不然,別人都要以為他不過是個嘴炮了。
而政績從哪裏來?
答案隻有一個,稅賦!
從商人嘴裏搶錢,那可是無異於虎口奪食。
更何況,劉詢的計劃不止是搶錢那麽簡單,加稅那麽輕鬆。
簡而言之,他的計劃是八個字打擊壟斷,扶持中小。
想要把這件事情在秋收前辦好,辦漂亮,劉詢就必須動用他的全部力量和手段。
而周祿堪的這個位置尤其重要。
周祿堪聞言,立刻深深一拜“臣願為陛下效死!”
嗯?劉詢一聽,心裏頓時有些欣慰,道“還算懂的感恩,不枉我看重你一番……”
在前世漢宣帝顧命大臣中,周祿堪還能在史高之後,就說明周祿堪十分有能力。
在周祿堪之前,其他人都是效勞而已,而周祿堪卻說出效死,很明顯,這周祿堪目前的忠心值是最高的。
既然如此,劉詢就不免要有所敲打了。
他從懷中拿出韓增給他的那個竹簡,遞給周祿堪,道“範叔能敲打須賈,是因為他是丞相,卿覺得,卿現在是丞相了嗎?”
“卿的才華,我是相當看重的,但是,這幼稚的毛病還是好好改一改!”劉詢笑著道,這周祿堪確實是有些幼稚,有些事情你悄悄的做不就行了,非要光明正大的說出來,這就好比電視劇的反派,一定要在勝利之前給主角說出他的計謀,結果陰溝裏翻船,被人直接絕地反擊,打成渣渣。
周祿堪看了那竹簡,再聽了劉詢的話,頓時汗流浹背,跪在地上,不知所措。
劉詢嗬嗬的笑了一聲,將那令符遞給周祿堪,拍拍他的肩膀,勉勵道“海納百川,有容納大,卿快意恩仇,固然瀟灑,可卿可聽說過那位人傑是睚眥必報,斤斤計較之人?連淮陰侯都能恕跨下之辱!”
“卿下去以後,要多讀些黃老之術,精心!!”劉詢笑著道。
周祿堪聽了,頓時鬆了口氣,拜道“臣謹遵陛下教誨,必時刻謹記在心!”
“善!”劉詢點點頭,至於周祿堪能不能聽進去,劉詢就不知道了,但至少跟在韓增身邊,能讓這周祿堪稍微增長一些城府,多一些寬容,少一些跋扈,或許將來這如今的安排能救他一命!
其實劉詢所安排的人跟事,都是有針對性的。
蕭望之是君子,所以劉詢把他放韓增在身邊,學習施政能力,同時好生栽培,別像後來一般被史高幹掉。
周祿堪是瘋狗,一般人看不住,所以劉詢親自看管,栓緊鏈條。
蠱青、吳魯,貴族出生,跟平民百姓生活在兩個世界,於是,他們去了胡建那邊,一方麵是鍛煉他們的能力,增長他們的見識,同時未嚐不是給他們一個接觸平民百姓生活,了解百姓疾苦的機會。
張燁心胸狹隘,睚眥必報,劉詢自己也不是什麽好鳥,於是隻能拜托韓增代為管教和督促。
“因材施教,為政又何嚐不是如此?”劉詢心中想著“隻要把合適的人放到合適的位置上,就算是天下第一壞蛋,也可能對社會做出有益的貢獻!”
在周祿堪之後是吳魯跟衛信。這兩人其實是來鍍金的……
甚至就是他們兩個自己也清楚。
現在,在他身邊形成了以韓增、胡建等心腹人為首,各自帶著兩個小弟的小團體。
在韓增手下,有蕭望之跟張燁同時還有一個拖油瓶張玉,楊慎負責打雜。
胡建帶著徹侯二人組吳魯跟蠱青。
劉詢自己管著周祿堪,靠著他的縱橫術,平衡官場。
皆大歡喜,其餘士子將由丞相府和禦史大夫府同意調配,在未來的一個月中,走馬上任。
震驚天下的考舉,終於落下了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