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quxs.info/


    </p>


    評判標準????


    聽到上官安的詢問,劉詢立刻陷入了沉思,如何評定,就單論單論孔丘之後的儒家,有子張之儒、有子思之儒、有顏氏之儒、有孟氏之儒、有漆雕氏之儒、有仲良氏之儒、有孫氏之儒、有樂正氏之儒。


    這還隻是戰國後期,而到今時今日儒家更加是五花八門,但是最主要的有孟子和荀子兩派。


    孟子的思想主要是“民貴君輕”,提倡統治者實行“仁政”,在對人性的論述上,他認為人性本善,提出“性善論”,與荀子的“性惡論”截然不同,荀子之所以提出人性本惡,也是戰國時期社會矛盾更加尖銳的表現。


    而不止儒家,就連法家也是門派眾多,李悝、商鞅、申不害、慎到等開創了法家學派,至戰國末期,韓非綜合商鞅的“法”、慎到的“勢”和申不害的“術”,以及法家思想學說之大成。


    法家在經濟上主張廢井田,重農抑商、獎勵耕戰,政治上主張廢分封,設郡縣,君主專製,仗勢用術,以嚴刑峻法進行統治,思想和教育則主張禁斷諸子百家學說,以法為教,以吏為師。


    這些學派們本身就是矛盾重重,各自都認為自己是最為正宗的嫡係傳人,要調和他們的矛盾,簡直是天方夜譚。


    這就更別提什麽黃老,墨家,名家,陰陽家等等。


    劉詢想通這些後,劉詢計從心來看著上官安說道:“朕聽聞,聖人為國也,觀俗立法則治,察國事本則宜,疑行無名,疑事無功,且夫有高人之行者,固見非於世,有獨知之慮者,必見敖於民。愚者暗於成事,知者見於未萌,民不可與慮始而可與樂成,論至德者不和於俗,成大功者不謀於眾,是以聖人苟可以強國,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禮,今日建先賢之廟,萬民矚目,流水不腐,戶樞不蠹,所以要天下郡國臣公黎民認可,朕委任卿為觀賢大使,各學派可上報自家先賢之名,遞交其著作,供天下檢閱,一切無誤後,便可擇吉日良辰入廟,受萬民敬仰,少府也要配合協助,將各派遞交的典籍盡快雕刻成版,發放到天下鄉校!!”


    “喏!!”上官安,陳萬年共同拜道


    待所有人迴到自己位置上後,霍光緩慢的從自己的席位走了出來,走到大殿中央拜道:“陛下,太後千秋在即,考舉也準備妥當,是否應當舉行???”


    劉詢聽到霍光的話,想了想說道:“太後千秋就在本月,近日朕也當奉太後鳳駕迴長樂宮,既然丞相認為考舉之事,宜早不宜遲,那就定在本月二十六日大朝會後,丞相,大朝會籌備如何???”


    霍光聽到劉詢的發問趕忙躬身迴答道:“天下各地上計吏已經悉數到達長安,丞相府上下官吏日夜加班在審核,在大朝會之前便會整理完畢,不日會遞交陛下預覽!!!”


    “既然如此,一切便依丞相安排!!!”劉詢說道:“諸位愛卿,一切依律行事,務必妥善處理,丞相,禦史大夫也要做好監督統籌協調!!!”


    “喏!!”群臣起身拜道


    甘泉宮的會議結束後,整個長安便知道陛下派侍中霍山,上官安共同督建先賢廟,而首批入主先賢廟的各派先賢隻有周公,商君,孫武三人。


    整個大漢思想界立刻就一片嘩然,周公乃天下禮製的創建者,被世人尊為元聖,周公一生的功績也是無人能敵,一年救亂,二年克殷,三年踐奄,四年建侯衛,五年營成周,六年製禮樂,七年致政成王,所以各學派對於周公入主先賢廟沒有任何意見。


    第二位是商君,對於商君入主廟宇,更加是辯無可辯,某種程度來說現在漢室的製度,還是抄襲的當年的秦律,而商鞅相孝公,為秦開帝業,改郡縣,東開西進,在商君變法之後,秦奮七世之餘烈,一統天下,結束戰國混亂,讓天下人安居樂業,其功也無人可以比肩。


    第三位更是大名鼎鼎的孫武,戰必克,攻必勝,五戰五捷,直搗楚都,輔佐吳王夫差成就一代霸業,之後更是隱居鄉間,修訂其兵法著作,鑄書傳世於後人,在哲學思想中也不弱於其他人,春秋末期思想界中與老子,孔丘的並列地位,被人稱為兵家至聖。


    這三個人,不管從功績,還是學術地位都無可挑剔,但是就是讓儒學十分尷尬,自己的祖師爺孔子並沒有第一批進入先賢廟,這在孝武皇帝獨尊儒術之後,儒家再一次感受到劉氏天子對儒家反感的態度。


    高皇帝的一句高陽酒徒,讓整個儒家沉寂了幾十年,等到先師董仲舒獻上天人感應之後儒家才開始好轉,等到公孫弘這位儒家子弟登上丞相大位後,儒家才徹底興盛。


    今上登基之後,對儒家並非追捧,先是用河西之事將穀梁派徹底定為異端邪說徹底打翻在地,之後東南之民變事發,孔氏後人,孟氏後人等儒家先聖的子孫在當地違法亂紀之事也被公之於眾,聖上龍顏大怒,將他們立刻免爵罷官,送到河西朝鮮戍邊去了。


    這下子,在長安的所有儒家巨頭們紛紛被新任的禦史大夫魏相請到禦史衙門喝茶聊天,乃至於觀律大學這等重要之事,儒家都沒有第一時間參與其中,被黃老,法家白撿便宜,隱約有死灰複燃之相。


    而且,禦史大夫魏相話裏行間的意識,讓儒家各個學派,自檢其身,不要再有違法亂紀之事,否則禦史衙門決不輕饒,還有就是陛下有意罷黜五經博士,重新改為王官之學六藝,聽到這個消息夏侯勝,貢禹等人立刻惶恐不安起來,馬上寫信給遠在東南大師兄王吉,寄希望於王吉可以想出解決之道。


    可是之前的問題還沒有解決,新的問題又浮出水麵,先賢廟人選,讓儒家僅剩最後一點麵子,都喪失殆盡,之前的一些金主開始觀望,政學不分家,一旦一個學科被統治者厭惡,它萬萬沒有發展的空間,這世上都喜歡錦上添花,誰會雪中送炭那!!


    但是,人選一事並非沒有轉機,剛剛被任命為觀賢大使的上官安,連夜就發布評選條件,允許各學派各自報名,並且一同送上本人著作,觀賢大使衙門核定成功後方可進入先賢廟將,同時少府也會刊印成書,發往天下鄉校,供天下人學習。


    聽到這個消息,在長安的各個學派立馬動了起來,連夜到觀賢大使的臨時駐地,將自己學派的創始人的典籍送入其中,生怕自己晚了一步。


    而儒法黃老學派中的小派係,門派創始人的後人子孫更加是節操全無,有關係的直接派人守在上官安的府邸等待著上官安迴府,沒有關係的也紛紛派人前往能和上官安說上話的權貴家中,禮物更是不要錢的往其家中送達,整個長安都開始了送禮比拚,朝臣們收禮更是收的眉開眼笑。


    在一陣喧鬧中,一場關於祖先,先師的禮品競賽,在夜晚拉開了帷幕!!!!!!!!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是劉病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微笑卡夫卡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微笑卡夫卡並收藏我是劉病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