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quxs.info/


    </p>


    “為獎勵有功之臣,選關中軍中烈屬之子收於上林苑。培養成材,補充羽林衛,而北地騎士選舉前百名者一並入羽林衛以示嘉獎。丞相,河西,河套,遼東之事,事關重大,吏治糜爛,武備廢馳,大敵當前卻有馬放南山之舉。邊境諸郡識漢律如無物,之前於丞相所談考舉之改革迫在眉睫。然八月將盡,此等大事必須群臣相議,須博納群臣之意,不可行獨*夫之舉,朕準備將這幾樁大事兒,放到九月初的朔望朝中群臣共同商議。”


    “丞相,關於烏孫戰事兒,你看該如何應對”:劉詢接著問道


    “依臣愚見,烏孫使者的條件隻是鏡花水月。一旦烏孫之圍一解,烏孫必然撕毀今日所簽訂條約。匈奴日漸衰弱,反倒是河西各個部落因為我漢家庇護下漸漸繁盛起來。夷狄可用而不可信,今日烏桓,鮮卑,月氏就是前車之鑒。秦人不暇自哀,而後人哀之;後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後人而複哀後人也。


    為挽迴漢家之顏麵,臣以為當發多路大軍驅趕匈奴,烏孫提供糧草輜重。而驅趕匈奴為輔,理清叛亂部族為主。而各路大軍賞賜也在各個部族幾十年積攢財富中獲取,不傷國庫分毫,賞賜大軍也可以折算成土地奴隸,也正好解決邊疆人口稀少的問題”:霍光說道


    單論老成謀國,霍光當為佼佼者,連同宴會上的絕戶計。向劉詢演示了什麽是合格的帝國決策者,眼中隻有利益再無其他。而且每一步都卡在敵人關鍵之處,讓人動彈不得。就好比在繩索中的狐狸,即使斷尾求生也難逃一死。在這種毫無感情的謀算中,劉詢又上了無比重要的一課,這也讓劉詢在敬佩中夾雜著深深忌憚。


    漢代的政治可以用“豪強政治”來形容。雖然秦皇漢武都在努力的將政治製度從分封製轉為中央集權製,但畢竟上千年來的分封製餘威猶在,相當一部分的土地、財富乃至力量都掌握在那些林林總總的豪強手中。這些豪強裏麵,有六國的遺老,有隨高祖打天下的武勳貴族,有曆代天子所封賞的軍事貴族,有盤踞各地的名門望族,還有分封各地的皇族子孫。在他們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上,豪強自己的命令有時候比當今天子的旨意都有用得多。


    為了能製約這些不怎麽聽話、有時候甚至會威脅到自己皇位的豪強,漢朝的曆代皇帝往往會扶植新豪強與其對抗,讓不同派係的豪強之間相互傾軋,消耗實力,朝廷得以坐收其利。而最沒根基、最聽話忠誠、最容易掌控的新豪強,莫過於那些原本隻是市井閑人的外戚了。但是劉詢自己尚未立後,自己母族未在先帝朝擔任職務,唯一可以依靠的就隻有霍光了。


    這是一個矛盾的說法,自己最大的敵人和最大的支撐是同一個人是多麽的諷刺。劉詢想到這裏無奈的的在心中搖了搖頭,他需要在不聲不響就建立自己的班底。無聲無息的拉攏霍光的反對派,但是這些地方實力派從來不再劉詢的考慮範圍中。


    曆史無數次的告訴我們,多麽堅不可破的堡壘,最終都會毀於內部的縫隙。親情與愛情、忠誠和背叛、信任和猜忌,他們的命運交織的如此緊密,仿佛就像一部經過精心編排、刻意控製了主角人數的華麗戲劇一樣。在這場大戲之中,每個角色都身不由己,每個角色的命運都跌宕起伏,讓你永遠猜不到下一幕會是什麽樣的結局。


    但是劉詢知道,到西漢後期豪強徹底獲得權利,王莽比霍光更近了一步。所以消除地方實力派是刻不容緩的問題,但沒有霍光的支持一切都無法實施下去。


    這次是一個機會,隻要理清河西遼東等地。假以時日就成長起忠於中央的中小地主們,而社會的穩定也是完全依靠他們。不管是賦稅,還是士兵來源,這些自耕農他們才是漢室的柱石。


    劉詢思考到這繼續開口道:“丞相,憂國憂民所言直擊要害。此事就交給丞相負責,但丞相事情繁重不能輕離長安,誰來負責河西遼東征伐之事?”


    車騎將軍張安世,知兵而善用,曉漢律,熟悉地方事物,可為此事之主帥。田廣漢,範明友,韓增,常惠可為將。常惠率本部人馬節烏孫兵,佯裝西進威逼匈奴離去。田廣漢去遼東剿滅鮮卑,範明友率護遼將軍部剿滅烏桓於月氏,韓增帶軍警惕匈奴趁火打劫。三管齊下,畢其功於一役徹底解決附庸部族之亂。而張安世坐鎮涼州居中調節,解決護烏校尉懈怠之舉。臣連同京兆尹,左右扶風治下關中各縣清理贅婿餘子遊俠,發往河西遼東等地。但怎麽個章程,還需要陛下三思。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是劉病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微笑卡夫卡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微笑卡夫卡並收藏我是劉病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