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quxs.info/


    </p>


    事實證明,在權利麵前。什麽禮法,什麽傳統,都是虛的!


    就連周武商湯,都有人捧臭腳洗白,區區給孝武皇帝、先帝上廟號,又算得了什麽?


    立刻,就有一位千石朝服的官員,出列拜道:“陛下孝感動天,臣聞之,亦為陛下之孝感佩!臣聞仲尼曰:必世而後仁,善人之治國百年,亦可以勝殘去殺!孝武皇帝與先帝主政天下五十餘年,布德行武,功績著於竹帛,縱城旦司空,亦有恩澤,臣愚竊以為,先帝當立廟祀之,使天下世世代代,皆知孝武皇帝與先帝之德!”


    劉病已聽了,微微頷。這才是好臣子嘛!


    應該記下來,以後好好表彰!


    隻是……


    劉病已在這低頭注視那個官員的刹那,赫然現,這貨不就是光祿大夫龍額侯韓增嗎?


    他搖了搖頭,不由得看了一眼,那位站在百官之前的大漢丞相楊敝。劉病已發現,楊敝跟沒事人一樣,低著頭,弓著身子,既沒有打算跳出來跟隨其屬下勸諫,更沒有什麽站出來據理力爭的打算。


    見了楊敝這副模樣,劉病已也不由得歎息了一聲。其實,光祿大夫韓增跳出來,這本身就說明了問題啊!一個連屬下都壓不住的官,能指望他幹什麽?當花瓶嗎?


    宗正劉德在韓增之後,尾隨其後,出列拜道:“陛下,臣德亦附議,先帝、孝武皇帝之德,綿綿無邊,當立帝廟!”劉德是宗正,他跳出來,沒有人奇怪。正是自己業務範疇之內。沒有第一跳出來是因為要給丞相麵子,但看丞相沒有反應所以才趕緊出來應和。


    剩下的臣子你看我,我看你的。都沒有發言,有的是因為官職太小,沒有允許是沒有發言的資格,而有些人是忌憚坐前方的大將軍霍光等人。這時太仆杜延年出列緩解了尷尬躬身說道:“陛下,臣以為,茲事體大,陛下最好還是先皇太後,商議之後,再召臣等議論,…”許多對給先帝立廟一事持反對意見的官員,立刻就像找到了主心骨一樣,紛紛出列道:“臣等以為太仆所言甚是,請陛下三思!”


    劉病已聽到杜延年奏請接著說道道:“太仆所言,甚合朕意,且待朕去皇太後商議之後,再來與諸卿商議!”


    但好在,他的目的也基本達到了。那幾個跳出來支持他的臣子,他都記了下來,隻等著過兩天來個君臣奏對,然後,再把這些人安排到關鍵位置上,充作他的耳目和手腳。當然,給先帝立廟,這是肯定要立的。


    劉病已自己很清楚,他根基淺薄,需要這樣的政治活動來加強他的執政合法性。要是靠大義,威望,自己早被朝中的大臣架空。但是霍光等人隻能拉攏,合作。


    想到這裏,劉病已再次開口道:少府令何在?


    “臣少府令趙充國在!”少府令趙充國出列領命道。


    漢室天子的詔書,基本都是由少府的尚書和侍中擬定後,呈遞禦前,皇帝隻需要檢查和加印。


    不然,真以為皇帝的文章水平那麽好,什麽典故都知道啊?


    待得趙充國到位以後,劉徹就繼續道:“丞相何在?”


    “臣在!”楊敝連忙出列。


    “大將軍何在?”


    “臣在!”霍光也連忙出列。


    “車騎將軍何在?”


    “臣在”張安世也趕忙出列


    劉病已站起身來。看著這幾位大臣,扶著手道:“尚書錄詔:朕承先帝大寶,獲保宗廟。以微渺之身,托於兆民君主之上。唯戰戰兢,如履薄冰,恐朕之不德,以羞先帝、太宗孝文皇帝之遺德!”


    眾臣一見這架勢,也立刻全部跟在楊敝與霍光身後,匍匐在地。


    天子頒詔,誰敢坐著?


    隻聽到新君清朗的聲音,迴蕩在朝堂上:“朕年少。不識上古賢王,治世之秒,然,朕聞之,古者聖王治世,民不加賦,而海內用足豐饒,朕雖不敏,亦心向往之,其令。天下官府衙門諸卿有司,即日起,天下郡國黎民,二十一稅,永不加賦!”


    這個重磅炸彈一拋出來,大臣們隻感覺兩眼都有些迷離了。


    “永不加賦?”許多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時間相對無言。


    劉病已卻是得意洋洋的看著臣子們。


    不得不說,滿清的那一手永不加賦的表演,是非常加分的一個舉措。隻是,問題是,所謂的永不加賦,其實是個偽命題!


    在中國,稅賦。從來都是分開的。稅是用於國防開支,衙門支用以及各種地方事務和渠道開鑿修葺等等。


    而賦。則是用來給皇帝蓋宮廷廟宇,吃喝玩樂的。所以。後來的明朝才有會所謂的內怒和戶部的區別。而在漢室,稅收是統一歸到國庫,而賦,則是少府保管。問題的關鍵就在於,不收賦了,可以收稅啊!左右不過左手換右手。


    不然你以為,滿清的農民,都生活在天堂,不用交稅的咩?


    但此時此刻,基本上沒有什麽大臣懂得偷換概念這個把戲。


    大家都被震得一愣一愣的。


    太宗孝文皇帝時期,劉氏就常常各種免田稅,用來收買人心。


    孝景皇帝即位,更是一揮袖子,就把田稅直接降到三十稅一。造就了文景之治的盛世,而孝武皇帝因為常年對匈奴作戰,加上好大喜功,封禪泰山,修建建章宮。已經將民眾的賦稅提升到四十一稅,還降低人民口稅年齡。先帝上位才將賦稅、口稅下調,民眾才得以休養生息。


    今上倒好,上來就喊永不加賦。但,這個事情,對大臣沒有任何影響。賦是專供皇帝,天家開支用的。皇帝在少府的內庫的錢財,從來都與國家的開支是分開的。對大臣和地方衙門的運轉,幾乎沒有影響!隻是,會影響胥吏們收稅時的積極性罷了!這也是後世滿清敢喊永不加賦的底氣所在。不然,你要他喊喊永不加稅,試一試?看看那幫晉商地主豪強會不會起來把那百來萬八旗兵給撕了!因此,許多大臣,也僅僅隻是震驚而已。


    永不加賦,就永不加賦好了。反正,與他們沒有多少幹係。甚至,有許多滿腦子理想和明君思想的大臣,立刻就感動的稀裏嘩啦,連臉都漲紅了。


    永不加賦啊!多好的仁政啊!三皇五帝,誰提過,春秋戰國,誰又喊過?真真是仁君!


    於是,劉病已終於有了第一票的腦殘粉,何在朝中的支持者。


    “陛下加大惠於天下,澤被蒼生,非臣等所能及也!”百官們不管那個派係,都立刻叩首道:“請奉詔書,宣布天下,使天下明知陛下仁厚愛民之意!”


    劉病已長出一口氣,道:“可!”


    有了這個詔命打底,最起碼,自耕農與中小地主,都會把他這個天子看成親爹。至於底層的百姓,恐怕要恨不得給他立個神主牌位,日夜叩拜了。有了這個基礎,他就不怕有人敢動他了。隨著這個詔命傳達到天下郡國以後,他的皇位,就真正穩如泰山了。誰動他,誰就準備承受天下百姓的怒火吧!當然,他也不敢驕傲。繼續道:“詔書擬定以後,移送東宮,請太後過目,然後再頒布天下!”其實,就是走個過場而已。無非就是做個樣子,保持尊重。


    劉病已接著說道:朕之名,恐天下臣民不便。丞相,大將軍,車騎將軍,宗正,太常,上書太後,請太後賜名。


    先皇掃沉珂,除逆賊,布德天下。朕聞之……仲尼曰:斯民,三代之所以直道也!信哉!,讓天下民眾感念先帝之德,其賜天下諸侯王以下民為父者爵一級,百姓戶錢一百。丞相,大將軍,車騎將軍,各加食昌五百,大將軍霍光之子霍禹為和宏君,車騎將軍張安世之子張彭祖河尹君。大將軍霍光侄孫霍山,朕之舅父史高,太後之侄上官安同為侍中,伴駕左右。


    丞相楊敝勞苦功高,昨日已經上表辭呈。有司合其功勞,傳其四方。大將軍霍光三朝老臣,德才兼備,晉丞相,統領百官。少府令錄詔吧!


    在百官跪拜中,劉病已的第一次朝會落下了帷幕。這一刻,連同霍光等許多人都知道。


    新的時代,已經來臨了。未來,這個天下,這個江山,將屬於那位端坐於禦榻之上,自信滿滿,朝氣蓬勃的少年天子!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是劉病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微笑卡夫卡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微笑卡夫卡並收藏我是劉病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