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宮宴,蓁姐兒遇靜姝
提籃橋進修後,穿到紅樓當丫鬟 作者:蜀中說書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兕姐兒舉起酒杯,對皇帝道:“陛下,請滿飲此杯,慶賀咱們的皇子周歲。”
皇帝也很給皇後麵子,舉起杯子,飲下此杯酒。
良妃那邊,順勢就舉起酒杯:“陛下,臣妾想敬劉妃妹妹一杯,她是小皇子的生母,又在那樣險峻的時刻生下皇子,對江山社稷有功,臣妾欽佩不已,合該敬劉妃妹妹一杯。”轉頭,又對劉妃道,“妹妹可要給姐姐一個麵子,滿飲此杯才好。”
迎春看著良妃,已經看不懂,她究竟想要什麽了?曾經,良妃還有些理智,現如今是半點理智也無了,這個時候抬出劉妃,隻為跟皇後娘娘打擂台嗎?
劉妃看著良妃舉起的杯子,作惶恐狀:“良妃姐姐言重了,妹妹何德何能,能當得起這一杯酒,都是陛下庇佑,此酒當敬陛下才是。”說著,劉妃將酒杯朝皇帝舉起,向皇帝敬酒。
皇帝見劉妃麵上帶了幾分驚惶,心裏有些不喜。
一是不喜良妃跋扈,不顧場合為難劉妃,早先就聽聞良妃時常為難劉妃,想來是不錯的;二是不喜劉妃膽怯,失了後宮娘娘的威儀。但轉念一想,劉妃本就是宮人出身,家裏也隻是普通的農戶,膽小怯懦也是正常。
皇帝便受了劉妃這一杯酒,讓劉妃有台階可下。心裏卻免不了有幾分嫌棄,覺得其出身卑賤,擔不起一宮主位。
皇後瞧著皇帝的神情變化,心裏不禁冷笑,既然嫌棄劉妃出身低賤,又何必要寵幸於她?
底下來赴宴的內命婦們,瞧著幾位娘娘的眉眼官司,小聲的說著閑話。
“早先就聽聞,良妃娘娘進宮前就跋扈,不想進了宮,也不改脾性。”
“當年南安郡王戰死,南安郡主入宮,初入宮就是二品慧妃,後被封為從一品良妃,陛下現如今又寵她,還如當年的脾性,也正常。”
“也是,她出身家世樣樣拔尖,就連皇後娘娘……出身也差了她一籌,她心有不忿也是正常。”
“倒也不能這樣說,皇後娘家有個海盟,這一點,就勝過多少人。你別忘了,皇後的母親,可是忠勤伯義女,上了族譜的。”
“嘶,你不說,我倒是忘了他們兩家是有牽扯的……”
蓁姐兒拿著象牙筷,夾起一筷子桂花藕丁又放下,挑挑揀揀,竟覺得這些菜都不想入口,索性放下筷子,聽旁人說話。
在這宮宴上,敢小聲說話的,都是比較親近皇室的宗親家的命婦,不是親王妃就是郡王妃,難怪敢在宮中議論妃嬪。
蓁姐兒作為雙字封號的親王妃,坐在最前麵,左邊是寧壽親王妃,右邊是宗正夫人。
寧壽親王妃上了年歲,說話做事較為和氣,宗正夫人年約四十,麵容嚴肅,瞧著是個不好親近的。
蓁姐兒跟兩人都不大熟,輩分又最小,索性就不多言語,隻聽她們說話,偶爾附和一句。
就在此時,一個女使領著四五個宮娥過來了,顯然是上麵為表恩寵,賜了菜。
寧壽親王妃那邊,是一碗養胃的粥,一碟子荔枝,別看荔枝隻有三顆,已經是難得的恩賞了。
蓁姐兒這邊,女使端來一碟子果子,跟一碗羹湯。
“永康王妃,這是皇後娘娘賜下的小蓮蓬小荷葉湯,叫你嚐嚐,跟貴府的比起來,如何?”
蓁姐兒瞧見這上菜的女使,有些訝異,小聲道:“靜姐姐,你竟入了宮?”
王靜姝道:“先前女官選拔,我報了名,有幸被選中,做了宮中女使。”
蓁姐兒驚訝:“可是……可是……”想問的問題太多,一時間蓁姐兒不知該從何處問起。
她想問靜姐兒,不是訂親了,怎麽入宮了?而且,這良家子入宮,說的是沒有恩典的話,一輩子都出不了宮。
靜姐兒一個訂了婚的姑娘,怎麽做了女官?其中定然是有隱秘。
蓁姐兒有心詢問,但這是宮宴,時機不合適,隻好放棄。
靜姐兒朝她一笑,隻道:“這小荷葉小蓮蓬湯,是我叫禦膳房準備的,你嚐嚐,跟你家裏的嚐起來,是不是差不多?”
蓁姐兒拿起調羹,嚐了一口道:“很是清香。”
靜姐兒笑了笑,行禮後,就去宗正夫人那邊了。
當初,王家要給靜姐兒定了親,靜姐兒因為母親喜兒難產去世一事,恐懼成親生子,後母是個慈善人,體貼她心結,不曾逼迫分毫,還為她阻擋了來自於祖母王老太太的壓力。
但及笄之後,拖了兩三年,實在是拖不下去了,祖母說自己下麵還有兩個妹妹,難道要兩個妹妹也因自己而耽擱婚嫁嗎?
靜姐兒為著妹妹鬆蘿、喜嬿,終於點頭應下議親一事。
不想,祖母為著兩個堂弟,要將自己送進王府做妾。
此事,雖然沒有聲張出來,但也被王熙鳳跟徐樂知曉,王熙鳳迴了一趟王家,動用王家嫡脈大姑太太的族權,斥責了王老太太一頓,並揚言:我王家的嫡出姑娘,即使是嫁給販夫走卒,也不可能與人做妾。
若是個側妃也就罷了,連玉牒也上不了的侍妾,跟通房丫頭有什麽區別?
嫡出的姑娘都與人做了通房丫頭,那這一房剩下的王家女,還能嫁到旁人家作正妻嗎?
徐樂沒有做別的,既然王老太太這麽看重她的兩個孫子,那就讓她兩個孫子一直在家陪著她好了,斷了他們的為官之路。
王二老爺那邊,也被人參奏,被奪了職。
王老太太因此,在王家鬧個不停,逼著大兒子要將王靜姝嫁出去。
王大老爺便為王靜姝定了一個讀書人家的哥兒,那家的哥兒,見王靜姝貌美,對她倒也殷勤。
但王靜姝不喜,又聽聞了女官考試一事,就走徐樂的路子,得了一個考試的名額,進了宮做了女官。
她與兕姐兒是手帕交,一進宮就被調進未央宮,做了掌膳女使。又會管家理賬,在未央宮十分的得用,剛入宮一月,就升了一級,穿上了霞帔。
進了宮,沒有婚嫁的枷鎖,靜姐兒感覺自己又活過來了。
旁人都覺得深宮是囚籠,唯有靜姐兒覺得,深宮對她來說,是一種救贖。
進了宮,做了女官,家中姊妹也得臉,不會因為自己不婚嫁,而影響姐妹們的婚事。
皇帝也很給皇後麵子,舉起杯子,飲下此杯酒。
良妃那邊,順勢就舉起酒杯:“陛下,臣妾想敬劉妃妹妹一杯,她是小皇子的生母,又在那樣險峻的時刻生下皇子,對江山社稷有功,臣妾欽佩不已,合該敬劉妃妹妹一杯。”轉頭,又對劉妃道,“妹妹可要給姐姐一個麵子,滿飲此杯才好。”
迎春看著良妃,已經看不懂,她究竟想要什麽了?曾經,良妃還有些理智,現如今是半點理智也無了,這個時候抬出劉妃,隻為跟皇後娘娘打擂台嗎?
劉妃看著良妃舉起的杯子,作惶恐狀:“良妃姐姐言重了,妹妹何德何能,能當得起這一杯酒,都是陛下庇佑,此酒當敬陛下才是。”說著,劉妃將酒杯朝皇帝舉起,向皇帝敬酒。
皇帝見劉妃麵上帶了幾分驚惶,心裏有些不喜。
一是不喜良妃跋扈,不顧場合為難劉妃,早先就聽聞良妃時常為難劉妃,想來是不錯的;二是不喜劉妃膽怯,失了後宮娘娘的威儀。但轉念一想,劉妃本就是宮人出身,家裏也隻是普通的農戶,膽小怯懦也是正常。
皇帝便受了劉妃這一杯酒,讓劉妃有台階可下。心裏卻免不了有幾分嫌棄,覺得其出身卑賤,擔不起一宮主位。
皇後瞧著皇帝的神情變化,心裏不禁冷笑,既然嫌棄劉妃出身低賤,又何必要寵幸於她?
底下來赴宴的內命婦們,瞧著幾位娘娘的眉眼官司,小聲的說著閑話。
“早先就聽聞,良妃娘娘進宮前就跋扈,不想進了宮,也不改脾性。”
“當年南安郡王戰死,南安郡主入宮,初入宮就是二品慧妃,後被封為從一品良妃,陛下現如今又寵她,還如當年的脾性,也正常。”
“也是,她出身家世樣樣拔尖,就連皇後娘娘……出身也差了她一籌,她心有不忿也是正常。”
“倒也不能這樣說,皇後娘家有個海盟,這一點,就勝過多少人。你別忘了,皇後的母親,可是忠勤伯義女,上了族譜的。”
“嘶,你不說,我倒是忘了他們兩家是有牽扯的……”
蓁姐兒拿著象牙筷,夾起一筷子桂花藕丁又放下,挑挑揀揀,竟覺得這些菜都不想入口,索性放下筷子,聽旁人說話。
在這宮宴上,敢小聲說話的,都是比較親近皇室的宗親家的命婦,不是親王妃就是郡王妃,難怪敢在宮中議論妃嬪。
蓁姐兒作為雙字封號的親王妃,坐在最前麵,左邊是寧壽親王妃,右邊是宗正夫人。
寧壽親王妃上了年歲,說話做事較為和氣,宗正夫人年約四十,麵容嚴肅,瞧著是個不好親近的。
蓁姐兒跟兩人都不大熟,輩分又最小,索性就不多言語,隻聽她們說話,偶爾附和一句。
就在此時,一個女使領著四五個宮娥過來了,顯然是上麵為表恩寵,賜了菜。
寧壽親王妃那邊,是一碗養胃的粥,一碟子荔枝,別看荔枝隻有三顆,已經是難得的恩賞了。
蓁姐兒這邊,女使端來一碟子果子,跟一碗羹湯。
“永康王妃,這是皇後娘娘賜下的小蓮蓬小荷葉湯,叫你嚐嚐,跟貴府的比起來,如何?”
蓁姐兒瞧見這上菜的女使,有些訝異,小聲道:“靜姐姐,你竟入了宮?”
王靜姝道:“先前女官選拔,我報了名,有幸被選中,做了宮中女使。”
蓁姐兒驚訝:“可是……可是……”想問的問題太多,一時間蓁姐兒不知該從何處問起。
她想問靜姐兒,不是訂親了,怎麽入宮了?而且,這良家子入宮,說的是沒有恩典的話,一輩子都出不了宮。
靜姐兒一個訂了婚的姑娘,怎麽做了女官?其中定然是有隱秘。
蓁姐兒有心詢問,但這是宮宴,時機不合適,隻好放棄。
靜姐兒朝她一笑,隻道:“這小荷葉小蓮蓬湯,是我叫禦膳房準備的,你嚐嚐,跟你家裏的嚐起來,是不是差不多?”
蓁姐兒拿起調羹,嚐了一口道:“很是清香。”
靜姐兒笑了笑,行禮後,就去宗正夫人那邊了。
當初,王家要給靜姐兒定了親,靜姐兒因為母親喜兒難產去世一事,恐懼成親生子,後母是個慈善人,體貼她心結,不曾逼迫分毫,還為她阻擋了來自於祖母王老太太的壓力。
但及笄之後,拖了兩三年,實在是拖不下去了,祖母說自己下麵還有兩個妹妹,難道要兩個妹妹也因自己而耽擱婚嫁嗎?
靜姐兒為著妹妹鬆蘿、喜嬿,終於點頭應下議親一事。
不想,祖母為著兩個堂弟,要將自己送進王府做妾。
此事,雖然沒有聲張出來,但也被王熙鳳跟徐樂知曉,王熙鳳迴了一趟王家,動用王家嫡脈大姑太太的族權,斥責了王老太太一頓,並揚言:我王家的嫡出姑娘,即使是嫁給販夫走卒,也不可能與人做妾。
若是個側妃也就罷了,連玉牒也上不了的侍妾,跟通房丫頭有什麽區別?
嫡出的姑娘都與人做了通房丫頭,那這一房剩下的王家女,還能嫁到旁人家作正妻嗎?
徐樂沒有做別的,既然王老太太這麽看重她的兩個孫子,那就讓她兩個孫子一直在家陪著她好了,斷了他們的為官之路。
王二老爺那邊,也被人參奏,被奪了職。
王老太太因此,在王家鬧個不停,逼著大兒子要將王靜姝嫁出去。
王大老爺便為王靜姝定了一個讀書人家的哥兒,那家的哥兒,見王靜姝貌美,對她倒也殷勤。
但王靜姝不喜,又聽聞了女官考試一事,就走徐樂的路子,得了一個考試的名額,進了宮做了女官。
她與兕姐兒是手帕交,一進宮就被調進未央宮,做了掌膳女使。又會管家理賬,在未央宮十分的得用,剛入宮一月,就升了一級,穿上了霞帔。
進了宮,沒有婚嫁的枷鎖,靜姐兒感覺自己又活過來了。
旁人都覺得深宮是囚籠,唯有靜姐兒覺得,深宮對她來說,是一種救贖。
進了宮,做了女官,家中姊妹也得臉,不會因為自己不婚嫁,而影響姐妹們的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