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利十九年四月十四日,帝召瀏陽侯及其親眷入宮參宴。
並未傳唿其他大臣,更令人們感到這是一次特殊的私宴。
當日晨時,莫氏男子布妝於廳,匆匆而寂靜。
溫加巒不愛脂粉,尊為王子,也不懼人言。做伽盧男子筒袖裝,稍束長發,即坐於椅上,托腮目視莫承梧母子戴冠著袍。
莫家三女二子,隻有莫桑景是溫加巒親生,生她前他已入府五年,一直無孕,為此曾經不少流言,但隨著時光這些都已平靜。誰都知道莫侯爺和正夫伉儷情深。
莫桑景大姐莫晴皖,在西南之地高山之間,做一將士為國抵禦蠻羌。
莫桑景二姐莫晴雲,雲遊四方,不在府中。
二子最小的七歲,不用參宴,大的即是莫燭宇,待嫁年紀。
莫母外披繡藍龍雲紋黑紫色袍服,以顯家族尊榮與對宴會的重視,莫桑景著裝顏色與母親相近,所穿為四季團花紋藍龍暗紋深紫袍服,與母親立在廳中,宛如一人。
束冠掛佩畢,幾人乘轎向皇宮興去,寬闊的瀏陽大道,為人馬遮去一半。
入朱紅色廣安門,走過長長的青石壘砌的宮道,兩旁是琉璃瓦頂的宮牆,皇上允許莫家人乘轎直入大內。
於慶成門下轎,禁宮官人林立相迎,幾人過石雕之路,越一大殿,終至宴事殿的門前。
門匾上“彤雲日徹”四個鎏金大字,幾人撈衣上階,未至殿內,是慶利帝的笑聲先由內傳出。
她雖沒有下殿相迎,但是在那張龍椅上卻是始終坐不住的樣子,探身,又滿臉的喜悅神色……莫桑景從走進殿門到落座,看著皇帝始終不變的笑顏,輕輕歎了一口氣。
“承梧,今天你們全家到來,朕很高興。”慶利帝站起來道:“朕在這兒擺了晚宴,有許多別地進貢來的珍饈想要同你們齊探風味,到時讓侍官為你們講講這些遠地食材的背後故事,或者你們能更感興趣。”
莫承梧原本跪坐在食案前,聞言轉身向著皇帝的方向,低頭迴道:“陛下用心,臣與家人倍感榮幸。宴食豐美,有勞廚人們了。”
慶利帝笑著揮手示意開宴,宮人們從殿前小門出出進進,魚貫而行,為幾人的食案布菜。
先是湯羹,繼為菜蔬,末了是糕點。
所有的菜布齊,莫承梧出聲誇讚了一碗枸杞漿,莫府眾人起勺應是,慶利帝微笑,此後諸人安靜取
食,碗匙之聲輕微,殿內無人說話,顯得格外安靜,但諸人心中卻翻滾著各種各樣的情緒,在此安靜的氛圍下更為不寧靜……
飯畢,傳酒,按照宴會規矩也是到了可以自由談話的階段。
可皇帝顯然不是一個好的“自由談話”的對象,莫家人都沉默著,話題被慶利帝引向了一個方向。
“承梧,汝女武藝出色,朕已聽聞,似乎受藝於洞天高人尊流霞?”她問著莫母,卻將麵朝向莫桑景的方向。
莫承梧答道:“正是尊流霞,然臣女武藝如何,臣不通武,不能分說。”
慶利帝道:“朕最愛前人所言‘國不立,何以為家’,認為其中奮進之心毅然,汝女武藝既優,文才也敏,堪為將材。”這一眼還是看向莫桑景。
聽出了慶利帝的意思,莫承梧放在案下的手緊攥了起來。
“袞路之事甚為兇險,北有邦季,虎視眈眈。處理不當舉國局麵或當破碎。”慶利帝轉口道。
片刻靜默,莫承梧迴:“正是。”
慶利帝又道:“右相與皇叔,現已商討數日,終究覺得袞路目前汪仲年與央川瓦溫兩分之勢不能強拆。”
這意思竟是不袒護汪仲年,先看看央川的能耐。
“當前形勢之下確為上策。”莫承梧迴。
慶利帝閉目道:“然而若無第三方從旁助協,一旦風波顯現絕難阻擋。”
她大聲道:“此事朕與朝臣商議後均覺棘手,哪一方去才能既讓人信服,又能將小家利益拋在國家之事之外?”
莫承梧母女皆抬首。
“唯有爾族!朕不多言,願你們莫家,挑下這個重擔,托起西北的天宇,為朕破除這邊關之險……”
前一刻的鋪墊心意立時顯現,莫家四人無不驚呆,未料到慶利帝意在讓尚未成年,無職無軍威的莫桑景前往邊關,溫加巒正要出聲,慶利帝已經疾唿“唯有爾族”等語,於是莫家盡皆默然。
莫桑景心下沉翳,猛然出列,堅聲道:“臣女願為國家盡力,入仕從軍……隻是才能低劣,希望不負皇上所托……”
莫承梧麵色複雜,目光掃過來,卻隻看見女兒垂著頭的側麵。
慶利帝在龍椅上拍起手來,走下白石台,將莫桑景扶起:“你有杉柏之姿,美玉之魂,令人一見難忘,高潔大義的品質更令人感佩,朕亦不能不感慨,莫門虎女,承梧,你家的福氣啊!
”
……
迴府時莫母莫父與莫桑景同轎。
溫加巒道:“不知先緩一緩麽,來這麽一下子,對多少人欠交待?”
是的,今天的私宴朝臣都知道,不知是否從中已看出了什麽。等明天莫承梧上朝,估計會被很多人探詢,但更有可能的是在明早的朝堂上,慶利帝會將命莫桑景為欽差之事公布。
到時莫家一定會一時間成為眾人矚目的焦點,也不知道會發生些什麽。
車廂裏一時無話。
“真當去哪就是去哪兒啊,你大姐到西南去半年,好不容易才適應了,你倒好,人生地不熟,合著一過去還能處理軍務了……”
溫加巒又道。
他見車窗卷進的風刮亂了莫桑景的衣領,便移身為她整理:“我並不願你在那裏多待,成人禮,還記得嗎?”
莫承梧看他一眼,溫加巒不予理睬:“家裏人,希望你的成人禮不要在外邊過,或者竟連過也不能。”
莫桑景握住父親的手:“我記得了。”
莫承梧沉聲道:“這次的事陛下單刀直入地對我們說,我還真的很吃驚……”
莫桑景迴她道:“陛下用人真是越來越不客氣了。”
“陛下誇了你幾句、禮遇了你,你就真的衝上天了,還‘用人’,你懂什麽。”莫承梧的話有些嚴厲。
莫桑景聞言訥訥,垂了頭。
莫承梧看她蔫了,又道:“得了得了,反正你一直硬氣得很,好好幹,迴來能更硬氣一點兒,嗯?”
“哎。”莫桑景悶悶地應了一聲。
溫加巒拍拍莫桑景:“你兩個弟弟不知怎麽想的,待會兒迴去跟他們說說話,尤其燭宇親眼見到方才的情形,怕魔住了,胡思亂想。還有記得給你大姐寫信,給你祖母也捎上,你二姐就算了。”
莫桑景應“是”。
……
莫桑景被任命為欽差大臣,同時是安西將軍,帶兵前往袞路,調停汪仲年和央川的敵對,以保證邦季不趁虛而入。
她帶兵不隻是國家之兵,還有莫府鐵騎五百作為親兵。
對於天下人而言,莫桑景可謂橫空出世,一下成了三品將軍,又是“欽差”,她更是莫府的嫡女、下任瀏陽侯,所以在短短幾天內,這個年輕人的名字變得響亮、炙手可熱。
名揚天下也不
過如此。
……
莫承梧派人傳莫桑景到大廳見客。
莫桑景走至廳口,見廳門正開,裏麵有兩人。母親坐於正前方,端莊整肅,但臉上不知為何帶著笑,下座是一個女子,年紀與莫桑景相近,沉靜謙和,正對母親說著什麽。
莫桑景感覺這個人的臉好像在哪兒見過,但一時想不起來。
莫桑景像往常一樣自找椅子坐下,從盞上取茶喝,聽母親與那人細言。
正對麵那女子抬眼看她一眼,又自垂頭,隻那一眼莫桑景覺得這人似乎也認識自己……但究竟為什麽?
莫承梧終於止住了話頭,向莫桑景說道:“你此次去西北,水土、飲食、人情等事俱可擔憂,雖念你伶俐非常,但多幾個親近能言的人在身邊總是好的。”
她又道:“母父為你命一‘常務官’,一’軍務官‘,都是你的參謀,無品級卻自有職責,你當善待,莫使她們離於左右,一切事務,都該與她們商量後決定。”
莫桑景應“是”,心中覺得母親想得周到。
“常務官是你葛姨(莫府管家),這軍務官是我與你父親細致校考後原則的,就是身邊這位。我想她一定能為你分憂,你莫負我和汝父的心意,同她親近些。我同她話已說完了,現在你自領她出去,兩人好生相談。”
莫桑景從座位上立起,去那人座前迎她,兩人並肩行至樹蔭底下,且行且話。
“我叫莫桑景,你可唿我桑景,我雖未成年,你也可以叫我的字‘秋梓’。”
那人行步稍滯,沉默一會兒,笑道:“我名為蘭舟,你可叫我蘭舟。”
“姓呢?”莫桑景有些奇怪。
那人像是隨口一說,漫不經心:“姓顧。”
“嗯,蘭舟。”莫桑景笑道:“此次入袞,謝你陪我。”
顧蘭舟搭上了她伸出的手,兩人交握了一下。
……
彼時風卷青葉,日朗泉清,兩人雖然沒說什麽話,莫桑景覺得這個人莫名的熟悉,好比見了舊友一般,胸中舒爽。
出征前的種種瑣事都處理好之後,莫桑景被祝長都逼著到酒樓喝得天昏地暗,迴家暈了半天,等睡醒的時候,已經到了行軍當天的早上了。
作者有話要說:男主名叫蘭舟,所以這就是本文為什麽叫《醉解蘭舟》的原因=v=
這個
梗好像不少見,大家搜一下“醉解蘭舟”,好像不隻這一篇文章,而且男主也叫“蘭舟”╮(╯_╰)╭
並未傳唿其他大臣,更令人們感到這是一次特殊的私宴。
當日晨時,莫氏男子布妝於廳,匆匆而寂靜。
溫加巒不愛脂粉,尊為王子,也不懼人言。做伽盧男子筒袖裝,稍束長發,即坐於椅上,托腮目視莫承梧母子戴冠著袍。
莫家三女二子,隻有莫桑景是溫加巒親生,生她前他已入府五年,一直無孕,為此曾經不少流言,但隨著時光這些都已平靜。誰都知道莫侯爺和正夫伉儷情深。
莫桑景大姐莫晴皖,在西南之地高山之間,做一將士為國抵禦蠻羌。
莫桑景二姐莫晴雲,雲遊四方,不在府中。
二子最小的七歲,不用參宴,大的即是莫燭宇,待嫁年紀。
莫母外披繡藍龍雲紋黑紫色袍服,以顯家族尊榮與對宴會的重視,莫桑景著裝顏色與母親相近,所穿為四季團花紋藍龍暗紋深紫袍服,與母親立在廳中,宛如一人。
束冠掛佩畢,幾人乘轎向皇宮興去,寬闊的瀏陽大道,為人馬遮去一半。
入朱紅色廣安門,走過長長的青石壘砌的宮道,兩旁是琉璃瓦頂的宮牆,皇上允許莫家人乘轎直入大內。
於慶成門下轎,禁宮官人林立相迎,幾人過石雕之路,越一大殿,終至宴事殿的門前。
門匾上“彤雲日徹”四個鎏金大字,幾人撈衣上階,未至殿內,是慶利帝的笑聲先由內傳出。
她雖沒有下殿相迎,但是在那張龍椅上卻是始終坐不住的樣子,探身,又滿臉的喜悅神色……莫桑景從走進殿門到落座,看著皇帝始終不變的笑顏,輕輕歎了一口氣。
“承梧,今天你們全家到來,朕很高興。”慶利帝站起來道:“朕在這兒擺了晚宴,有許多別地進貢來的珍饈想要同你們齊探風味,到時讓侍官為你們講講這些遠地食材的背後故事,或者你們能更感興趣。”
莫承梧原本跪坐在食案前,聞言轉身向著皇帝的方向,低頭迴道:“陛下用心,臣與家人倍感榮幸。宴食豐美,有勞廚人們了。”
慶利帝笑著揮手示意開宴,宮人們從殿前小門出出進進,魚貫而行,為幾人的食案布菜。
先是湯羹,繼為菜蔬,末了是糕點。
所有的菜布齊,莫承梧出聲誇讚了一碗枸杞漿,莫府眾人起勺應是,慶利帝微笑,此後諸人安靜取
食,碗匙之聲輕微,殿內無人說話,顯得格外安靜,但諸人心中卻翻滾著各種各樣的情緒,在此安靜的氛圍下更為不寧靜……
飯畢,傳酒,按照宴會規矩也是到了可以自由談話的階段。
可皇帝顯然不是一個好的“自由談話”的對象,莫家人都沉默著,話題被慶利帝引向了一個方向。
“承梧,汝女武藝出色,朕已聽聞,似乎受藝於洞天高人尊流霞?”她問著莫母,卻將麵朝向莫桑景的方向。
莫承梧答道:“正是尊流霞,然臣女武藝如何,臣不通武,不能分說。”
慶利帝道:“朕最愛前人所言‘國不立,何以為家’,認為其中奮進之心毅然,汝女武藝既優,文才也敏,堪為將材。”這一眼還是看向莫桑景。
聽出了慶利帝的意思,莫承梧放在案下的手緊攥了起來。
“袞路之事甚為兇險,北有邦季,虎視眈眈。處理不當舉國局麵或當破碎。”慶利帝轉口道。
片刻靜默,莫承梧迴:“正是。”
慶利帝又道:“右相與皇叔,現已商討數日,終究覺得袞路目前汪仲年與央川瓦溫兩分之勢不能強拆。”
這意思竟是不袒護汪仲年,先看看央川的能耐。
“當前形勢之下確為上策。”莫承梧迴。
慶利帝閉目道:“然而若無第三方從旁助協,一旦風波顯現絕難阻擋。”
她大聲道:“此事朕與朝臣商議後均覺棘手,哪一方去才能既讓人信服,又能將小家利益拋在國家之事之外?”
莫承梧母女皆抬首。
“唯有爾族!朕不多言,願你們莫家,挑下這個重擔,托起西北的天宇,為朕破除這邊關之險……”
前一刻的鋪墊心意立時顯現,莫家四人無不驚呆,未料到慶利帝意在讓尚未成年,無職無軍威的莫桑景前往邊關,溫加巒正要出聲,慶利帝已經疾唿“唯有爾族”等語,於是莫家盡皆默然。
莫桑景心下沉翳,猛然出列,堅聲道:“臣女願為國家盡力,入仕從軍……隻是才能低劣,希望不負皇上所托……”
莫承梧麵色複雜,目光掃過來,卻隻看見女兒垂著頭的側麵。
慶利帝在龍椅上拍起手來,走下白石台,將莫桑景扶起:“你有杉柏之姿,美玉之魂,令人一見難忘,高潔大義的品質更令人感佩,朕亦不能不感慨,莫門虎女,承梧,你家的福氣啊!
”
……
迴府時莫母莫父與莫桑景同轎。
溫加巒道:“不知先緩一緩麽,來這麽一下子,對多少人欠交待?”
是的,今天的私宴朝臣都知道,不知是否從中已看出了什麽。等明天莫承梧上朝,估計會被很多人探詢,但更有可能的是在明早的朝堂上,慶利帝會將命莫桑景為欽差之事公布。
到時莫家一定會一時間成為眾人矚目的焦點,也不知道會發生些什麽。
車廂裏一時無話。
“真當去哪就是去哪兒啊,你大姐到西南去半年,好不容易才適應了,你倒好,人生地不熟,合著一過去還能處理軍務了……”
溫加巒又道。
他見車窗卷進的風刮亂了莫桑景的衣領,便移身為她整理:“我並不願你在那裏多待,成人禮,還記得嗎?”
莫承梧看他一眼,溫加巒不予理睬:“家裏人,希望你的成人禮不要在外邊過,或者竟連過也不能。”
莫桑景握住父親的手:“我記得了。”
莫承梧沉聲道:“這次的事陛下單刀直入地對我們說,我還真的很吃驚……”
莫桑景迴她道:“陛下用人真是越來越不客氣了。”
“陛下誇了你幾句、禮遇了你,你就真的衝上天了,還‘用人’,你懂什麽。”莫承梧的話有些嚴厲。
莫桑景聞言訥訥,垂了頭。
莫承梧看她蔫了,又道:“得了得了,反正你一直硬氣得很,好好幹,迴來能更硬氣一點兒,嗯?”
“哎。”莫桑景悶悶地應了一聲。
溫加巒拍拍莫桑景:“你兩個弟弟不知怎麽想的,待會兒迴去跟他們說說話,尤其燭宇親眼見到方才的情形,怕魔住了,胡思亂想。還有記得給你大姐寫信,給你祖母也捎上,你二姐就算了。”
莫桑景應“是”。
……
莫桑景被任命為欽差大臣,同時是安西將軍,帶兵前往袞路,調停汪仲年和央川的敵對,以保證邦季不趁虛而入。
她帶兵不隻是國家之兵,還有莫府鐵騎五百作為親兵。
對於天下人而言,莫桑景可謂橫空出世,一下成了三品將軍,又是“欽差”,她更是莫府的嫡女、下任瀏陽侯,所以在短短幾天內,這個年輕人的名字變得響亮、炙手可熱。
名揚天下也不
過如此。
……
莫承梧派人傳莫桑景到大廳見客。
莫桑景走至廳口,見廳門正開,裏麵有兩人。母親坐於正前方,端莊整肅,但臉上不知為何帶著笑,下座是一個女子,年紀與莫桑景相近,沉靜謙和,正對母親說著什麽。
莫桑景感覺這個人的臉好像在哪兒見過,但一時想不起來。
莫桑景像往常一樣自找椅子坐下,從盞上取茶喝,聽母親與那人細言。
正對麵那女子抬眼看她一眼,又自垂頭,隻那一眼莫桑景覺得這人似乎也認識自己……但究竟為什麽?
莫承梧終於止住了話頭,向莫桑景說道:“你此次去西北,水土、飲食、人情等事俱可擔憂,雖念你伶俐非常,但多幾個親近能言的人在身邊總是好的。”
她又道:“母父為你命一‘常務官’,一’軍務官‘,都是你的參謀,無品級卻自有職責,你當善待,莫使她們離於左右,一切事務,都該與她們商量後決定。”
莫桑景應“是”,心中覺得母親想得周到。
“常務官是你葛姨(莫府管家),這軍務官是我與你父親細致校考後原則的,就是身邊這位。我想她一定能為你分憂,你莫負我和汝父的心意,同她親近些。我同她話已說完了,現在你自領她出去,兩人好生相談。”
莫桑景從座位上立起,去那人座前迎她,兩人並肩行至樹蔭底下,且行且話。
“我叫莫桑景,你可唿我桑景,我雖未成年,你也可以叫我的字‘秋梓’。”
那人行步稍滯,沉默一會兒,笑道:“我名為蘭舟,你可叫我蘭舟。”
“姓呢?”莫桑景有些奇怪。
那人像是隨口一說,漫不經心:“姓顧。”
“嗯,蘭舟。”莫桑景笑道:“此次入袞,謝你陪我。”
顧蘭舟搭上了她伸出的手,兩人交握了一下。
……
彼時風卷青葉,日朗泉清,兩人雖然沒說什麽話,莫桑景覺得這個人莫名的熟悉,好比見了舊友一般,胸中舒爽。
出征前的種種瑣事都處理好之後,莫桑景被祝長都逼著到酒樓喝得天昏地暗,迴家暈了半天,等睡醒的時候,已經到了行軍當天的早上了。
作者有話要說:男主名叫蘭舟,所以這就是本文為什麽叫《醉解蘭舟》的原因=v=
這個
梗好像不少見,大家搜一下“醉解蘭舟”,好像不隻這一篇文章,而且男主也叫“蘭舟”╮(╯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