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老子批奏折,兒子吃瓜子
胤礽被康熙偷聽心聲後,父慈子孝 作者:鳳舞九天1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宜嬪閉上雙眼,終於鬆了一口氣。
再睜開時,激動得熱淚盈眶。
“今日之事多謝妹妹籌謀。”
郭貴人在一旁坐了下來,歎息道:“你我是親姐妹,雖說我不願意借著你的光爭寵,但也不願見你就此失寵。”
淚水自宜嬪的眼角滑落,其中有悔恨也有難過。
“我雖知你是被迫入宮,但自從你入宮以後,我便對你諸多猜忌。咱們明明是親姐妹,可在這翊坤宮中卻還不如外人來的親近。”
“以前都是我糊塗,耽誤了妹妹大好的青春。日後姐姐若有機會複寵,定會想辦法提攜你。”
郭貴人見宜嬪對自己敞開心扉,心中隱藏許久的怨氣也隨之煙消雲散。
“姐姐,我入宮之前心裏已有了喜歡之人,但挨不過阿瑪和額娘的意思,隻能進宮為你固寵。還是那句話,我無心爭寵卻也不屑爭寵。姐姐隻管保住自己便是,我就在偏殿安享晚年也沒什麽不好。”
宜嬪聽自家妹妹這般說,眼淚再一次落了下來。
都是她的阿瑪利益熏心,在她幾乎專寵之時,害怕她遭人陷害斷了家中的前程,便逼著妹妹進宮。
她自然知曉妹妹心中有喜歡之人,可她還是覺得人心會變,對自己的親妹妹一直猜忌和防備。
如今姐妹倆將話說開,除了懊惱與悔恨,宜嬪心中再無其他。
“好妹妹,以後的事情咱們以後再說。隻是這一次……我聽說梁九功搜宮也沒能搜出砒霜,你把那東西藏哪兒了?”
郭貴人笑了笑,便從懷裏拿出了一個小紙包。
宜嬪見狀先是一怔,隨即一臉苦笑。
“是啊,誰能想到你會將這東西隨身帶著。”
郭貴人又將東西收好之後才語重心長地說道:“我冷眼旁觀這麽久,發現你之所以失寵,根源還是在太子。”
宜嬪一聽這話便抿唇不語。
郭貴人接著說道:“這後宮的嬪妃加在一起也不見得有太子一個人在皇上心中的分量重,你請了一次沒請來,便要與太子殿下作對,結果呢……”
“姐姐,聽我一句勸,你若不想就此失寵,便與太子殿下好好道歉。你真的認為當初換了弓弦害得太子受傷一事,太子和皇上一點察覺都沒有嗎?”
“若他們真是沒發現,你也不會失寵至今。”
“妹妹,我也想與太子和好,可是他根本不給我機會。”
郭貴人搖了搖頭,“姐姐,你首先要做到真誠的道歉。若是人家肯原諒你了,你才有和好的機會。”
“可是……”
“沒有可是。太子殿下雖才五歲,但你瞧著他的行事作風又哪裏像一個五歲的孩子,說他的心智比大阿哥要成熟一些都不為過。與其你遮遮掩掩,不如將事情與太子殿下說清楚。”
宜嬪咬了咬唇,心中開始思量起這件事。
半晌之後,宜嬪說道:“我倒是沒想到皇上能將烏雅氏貶為宮女,以為會直接扔進冷宮呢。”
郭貴人見她將自己的話聽了進去,又說道:“她終究是四阿哥的生母,多少要有些顧忌。不過,咱們設計烏雅氏背了這個鍋,又讓她從庶妃變成了宮女,也算是為你那個未出世的孩子報了仇,以後咱們與她便是兩清。你以後在她的事情上可不能犯糊塗,反正比咱們見不得她好的還有皇貴妃呢。”
宜嬪這才痛快點頭,轉而有些感慨地說道:“我是姐姐,你是妹妹,凡事應該我勸著你一些才對。可現在倒好,反而是你事事為我著想。”
郭貴人滿臉的無所謂。
“你我是親姐妹,自然要相互提攜和幫助。好了,你現在也要好好休息才是,雖說隻是中了一點毒,沒有什麽大事,但也要好好養著,以後還要生子嗣呢,且不能大意了。”
宜嬪點頭,瞧見郭貴人起身要走,急忙喊道:“歡喜,送郭貴人迴去。”
乾清宮內。
康熙在批閱奏折,胤礽則是在吃瓜子。
何玉柱將剝好的瓜子一顆一顆遞給胤礽,胤礽吃一會便喝口茶,與奮筆疾書的康熙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這瀟灑的日子過的可真舒坦啊,好希望時光就停留在這一刻,要是能永遠都長不大該有多好。】
正被奏折弄得焦頭爛額的康熙聽見這道心聲忍不住滿頭黑線,再抬頭看到寶貝兒子一臉享受的模樣時隻覺得手癢。
臭小子還真是會享受。
關鍵是,你想吃就去寢殿吃啊,你在這裏吃算怎麽迴事?
老子在這裏沒日沒夜的批奏折,你在老子眼皮子底下吃瓜子。
簡直太氣人了[○?`Д′? ○]
“保成,你已經五歲了,也該看書了。”
康熙主打一個我不休息,你也不能閑著。
胤礽看了看康熙,“皇阿瑪,保成明年才六歲。”
大清皇子六歲去上書房念書。
康熙撇撇嘴,“你是太子,能與普通的皇子一樣嗎?你得勤奮。”
【我要是勤奮了,您又該懷疑我努力奮鬥是想搶您屁股底下的位置了。】
【我還是趁著年歲小多玩幾年吧,免得日後沒得玩。】
康熙有時候真想和胤礽開誠布公地好好聊聊,他上一世到底是個怎麽樣的人。
聽起來怎麽疑心病這麽重?
保成可是他親手養大的孩子,明明父子關係這麽好,最後怎麽就能鬧到那個地步?
他不信!( ̄_, ̄ )
“皇阿瑪,今兒個天氣不錯,兒子去看看小三,聽說他都會讀《三字經》了。”
說完,胤礽帶著何玉柱一溜煙地跑沒了影,氣得康熙指著門口半晌說不出話來。
轉眼到了八月,距離明珠前去江南差不多一個月了。
可傳來的消息並不太好。
那些水匪不僅與當地官府勾結,與白蓮教更有說不清道不明的關係。
“皇上,據臣所知,近幾年白蓮教在江南一帶十分猖獗。原以為隻是普通的教派,沒成想背後竟是朱三太子。”
索額圖說到此處時也捏了一把汗。
“若普通的官匪勾結也就罷了,如果對方是朱三太子,那咱們……”
再睜開時,激動得熱淚盈眶。
“今日之事多謝妹妹籌謀。”
郭貴人在一旁坐了下來,歎息道:“你我是親姐妹,雖說我不願意借著你的光爭寵,但也不願見你就此失寵。”
淚水自宜嬪的眼角滑落,其中有悔恨也有難過。
“我雖知你是被迫入宮,但自從你入宮以後,我便對你諸多猜忌。咱們明明是親姐妹,可在這翊坤宮中卻還不如外人來的親近。”
“以前都是我糊塗,耽誤了妹妹大好的青春。日後姐姐若有機會複寵,定會想辦法提攜你。”
郭貴人見宜嬪對自己敞開心扉,心中隱藏許久的怨氣也隨之煙消雲散。
“姐姐,我入宮之前心裏已有了喜歡之人,但挨不過阿瑪和額娘的意思,隻能進宮為你固寵。還是那句話,我無心爭寵卻也不屑爭寵。姐姐隻管保住自己便是,我就在偏殿安享晚年也沒什麽不好。”
宜嬪聽自家妹妹這般說,眼淚再一次落了下來。
都是她的阿瑪利益熏心,在她幾乎專寵之時,害怕她遭人陷害斷了家中的前程,便逼著妹妹進宮。
她自然知曉妹妹心中有喜歡之人,可她還是覺得人心會變,對自己的親妹妹一直猜忌和防備。
如今姐妹倆將話說開,除了懊惱與悔恨,宜嬪心中再無其他。
“好妹妹,以後的事情咱們以後再說。隻是這一次……我聽說梁九功搜宮也沒能搜出砒霜,你把那東西藏哪兒了?”
郭貴人笑了笑,便從懷裏拿出了一個小紙包。
宜嬪見狀先是一怔,隨即一臉苦笑。
“是啊,誰能想到你會將這東西隨身帶著。”
郭貴人又將東西收好之後才語重心長地說道:“我冷眼旁觀這麽久,發現你之所以失寵,根源還是在太子。”
宜嬪一聽這話便抿唇不語。
郭貴人接著說道:“這後宮的嬪妃加在一起也不見得有太子一個人在皇上心中的分量重,你請了一次沒請來,便要與太子殿下作對,結果呢……”
“姐姐,聽我一句勸,你若不想就此失寵,便與太子殿下好好道歉。你真的認為當初換了弓弦害得太子受傷一事,太子和皇上一點察覺都沒有嗎?”
“若他們真是沒發現,你也不會失寵至今。”
“妹妹,我也想與太子和好,可是他根本不給我機會。”
郭貴人搖了搖頭,“姐姐,你首先要做到真誠的道歉。若是人家肯原諒你了,你才有和好的機會。”
“可是……”
“沒有可是。太子殿下雖才五歲,但你瞧著他的行事作風又哪裏像一個五歲的孩子,說他的心智比大阿哥要成熟一些都不為過。與其你遮遮掩掩,不如將事情與太子殿下說清楚。”
宜嬪咬了咬唇,心中開始思量起這件事。
半晌之後,宜嬪說道:“我倒是沒想到皇上能將烏雅氏貶為宮女,以為會直接扔進冷宮呢。”
郭貴人見她將自己的話聽了進去,又說道:“她終究是四阿哥的生母,多少要有些顧忌。不過,咱們設計烏雅氏背了這個鍋,又讓她從庶妃變成了宮女,也算是為你那個未出世的孩子報了仇,以後咱們與她便是兩清。你以後在她的事情上可不能犯糊塗,反正比咱們見不得她好的還有皇貴妃呢。”
宜嬪這才痛快點頭,轉而有些感慨地說道:“我是姐姐,你是妹妹,凡事應該我勸著你一些才對。可現在倒好,反而是你事事為我著想。”
郭貴人滿臉的無所謂。
“你我是親姐妹,自然要相互提攜和幫助。好了,你現在也要好好休息才是,雖說隻是中了一點毒,沒有什麽大事,但也要好好養著,以後還要生子嗣呢,且不能大意了。”
宜嬪點頭,瞧見郭貴人起身要走,急忙喊道:“歡喜,送郭貴人迴去。”
乾清宮內。
康熙在批閱奏折,胤礽則是在吃瓜子。
何玉柱將剝好的瓜子一顆一顆遞給胤礽,胤礽吃一會便喝口茶,與奮筆疾書的康熙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這瀟灑的日子過的可真舒坦啊,好希望時光就停留在這一刻,要是能永遠都長不大該有多好。】
正被奏折弄得焦頭爛額的康熙聽見這道心聲忍不住滿頭黑線,再抬頭看到寶貝兒子一臉享受的模樣時隻覺得手癢。
臭小子還真是會享受。
關鍵是,你想吃就去寢殿吃啊,你在這裏吃算怎麽迴事?
老子在這裏沒日沒夜的批奏折,你在老子眼皮子底下吃瓜子。
簡直太氣人了[○?`Д′? ○]
“保成,你已經五歲了,也該看書了。”
康熙主打一個我不休息,你也不能閑著。
胤礽看了看康熙,“皇阿瑪,保成明年才六歲。”
大清皇子六歲去上書房念書。
康熙撇撇嘴,“你是太子,能與普通的皇子一樣嗎?你得勤奮。”
【我要是勤奮了,您又該懷疑我努力奮鬥是想搶您屁股底下的位置了。】
【我還是趁著年歲小多玩幾年吧,免得日後沒得玩。】
康熙有時候真想和胤礽開誠布公地好好聊聊,他上一世到底是個怎麽樣的人。
聽起來怎麽疑心病這麽重?
保成可是他親手養大的孩子,明明父子關係這麽好,最後怎麽就能鬧到那個地步?
他不信!( ̄_, ̄ )
“皇阿瑪,今兒個天氣不錯,兒子去看看小三,聽說他都會讀《三字經》了。”
說完,胤礽帶著何玉柱一溜煙地跑沒了影,氣得康熙指著門口半晌說不出話來。
轉眼到了八月,距離明珠前去江南差不多一個月了。
可傳來的消息並不太好。
那些水匪不僅與當地官府勾結,與白蓮教更有說不清道不明的關係。
“皇上,據臣所知,近幾年白蓮教在江南一帶十分猖獗。原以為隻是普通的教派,沒成想背後竟是朱三太子。”
索額圖說到此處時也捏了一把汗。
“若普通的官匪勾結也就罷了,如果對方是朱三太子,那咱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