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quxs.info/


    </p>


    “蜀地貪腐以目前不做大的製度改革的情況下,到底有沒有改變現狀的可能?”張禦史刨根問題,提出這個讓人迴答起來更為困難的問題。


    陳樂天則繼續滔滔不絕。在他看來,製度不變,改變現狀。這根本就不是個問題。


    蜀地腐敗的關鍵在於自治。自治的蜀地就天然的會生出腐敗來。這是毋庸置疑的。沒有一個良好的大局觀和最高監管來控製,蜀地根本就沒有進行改變的理由。


    況且,還有個不可明說的方麵,那就是蜀王也不敢把蜀地打造成一方比大宋其他地方還更為幹淨的淨土。


    單不說能不能做成,就算能做成蜀王也是不敢做的。


    如果,蜀地近十年來,越來越清明了,百姓們的日子過得更好了。沒有官吏欺壓百姓的事情發生,百姓有了冤屈第一時間不是想著自己解決而是去找官府居中調停。


    官吏百姓和諧相處就像一家人一樣。


    那麽,一旦蜀地成了這種情況。朝廷會怎麽想?陛下會怎麽看?


    你蜀王很厲害啊,把蜀地民心都收的如此服服帖帖了,如此能幹呐?


    到那時候,蜀王是上書自去王爵之位好,還是等待朝廷找借口把王冠摘掉更好?


    所以這就成了個死循環。


    蜀地越清明,百姓日子過得越好,但朝廷越猜忌。


    蜀地越不清明,百姓日子過得越差,但朝廷就越放心。


    這兩者必須保持著微妙的平衡,無論朝向那一邊傾斜的過多,都會對蜀王家族產生巨大的影響。


    猜忌的狠了,蜀王家族就有被朝廷抄家滅族的危險。朝廷放心的狠了,蜀王家族又有被欺壓過度的百姓們推翻的危險。


    但陳樂天跟他們說起來的時候,當然不會明說這個關鍵點。但是他也知道,禦史們也知道,這是心照不宣的一個不能明說的一大原因。


    所以禦史們的這個不改變製度有沒有解決問題的方法。就深刻的證明了這一點。不改變製度,這句話背後的意思就是既不能讓蜀地變成民怨沸騰的黑暗之地,又不能削掉蜀王的帽子。


    在這個前提下,去找解決問題的法子。


    聰明人之間的對話就是這樣,說一,背後的三就出來了,根本用不著還得解釋個二。


    跟禦史們聊完,陳樂天出去了一趟。


    禦史們互相望望,長舒一口氣坐下來喝茶。


    喝了會兒茶,也等諸位禦史們把方才那一番長談咀嚼的差不多了。張禦史對他們道:“陳禦史不僅僅是急公好義,你們要知道,這世上有些人跟他表麵上說的不一樣。陳大人就是這樣的一種人”


    諸位點點頭,聽下去。


    張禦史停了停接著道:“他不太遵守禮數,頗為放肆的外表下其實有著一顆縝密的心,咱們在這所做所想的一切都在他的眼皮子下。可以說,咱們雖然年齡比他都大,但我們跟他比江湖經驗,那都是差很多的,咱們不要以為比他年歲長,就覺得他這個禦史不算什麽。”


    “大人的意思是...”黃禦史撓撓頭。


    “意思就是不要小瞧陳大人,要發自內心的去尊重他。”張禦史道。52文學


    “是,大人。”禦史們拱手道。


    “做事吧。”張禦史點點頭。


    自己也在桌子前坐下。


    這幾天,張禦史所看見的,讓他覺得身上有點壓力。


    他看到陳樂天的能力,似乎是天生的強大的為官做吏的能力,如果真讓他去朝廷磨礪一番,恐怕誰也不敢想象他能到什麽樣的高度。


    還有陳樂天對北軍將士的掌控力。


    做禦史這麽多年,張禦史早聽過北軍都是什麽樣的軍卒,那可都是一群誰也不服的好漢。


    大將軍每次迴京的時候,他常常見到。不說大將軍,單說跟在大將軍身邊的親兵,一個個的說起話來都是唯我北軍天下第一的模樣。


    而且關於北軍的奏折他們禦史台是經常上的。北軍太驕傲,北軍幾大軍係中勢力太大,陛下要多多注意。大將軍雖然功業很高,但也不能過於放縱...多數都是要注意北軍不能一家獨大的折子。


    所以可能張禦史並不知道北軍的戰鬥力到底有多強,但他知道這些軍卒的自信心,肯定是全天下最高的。


    而這樣信心滿滿的北軍,北軍中的精銳,前鋒營。


    三百前鋒營將士,在這個隻是前鋒營一個伍的伍長陳樂天麵前,居然願意行軍禮下跪。每個人臉上的表情都是敬重的。是發自內心對他陳樂天本人的敬重,而非對總理禦史身份的敬重。


    張禦史當時就在旁邊,看著這種難得一見的情形,心中著實驚了一驚。


    包括那位陸校尉,居然對他一個伍長言聽計從。在會議上還是在私底下,陸校尉對陳樂天都是很尊重的。


    這個陳樂天太不簡單了吧...


    以禦史的角度,看到這種情況,是應該多思考一下的,但現在還是暫時放在心裏,等眼下蜀地這些事了解再說吧。


    兩天之後,百姓上告的情況暫時告一段落了。


    同時,陳樂天也發布了總理衙門的第二條政令。成都之外的蜀地百姓,要告狀的話,有兩種法子,第一是來到成都,直接來總理衙門。第二種法子是在當地上告。這種法子並不是就在當地縣衙告。


    而是在臨時的巡查禦史到達當地之後開始告。


    陳樂天把這個任務交給十位禦史。


    並且從自己手下的侍衛裏撥出十個人,這十個人以封山為首,任憑張禦史調遣,。


    這樣一來,就有了二十個人,這二十個人分布下去,在蜀地各縣城收集百姓的狀詞。


    這樣就避免了狀子被地方上的縣令縣丞給截留下來。避免了百姓上告無門的情況發生。


    布告發出的第二天,張禦史就帶著其他九位禦史和臨時充當禦史的侍衛到下麵各城去收狀子了。


    大家各自往自己計劃好的城池而去,在地方上單獨開辟一個小衙門接受百姓遞交狀紙,同時也對地方縣衙進行一定的監督和問詢,防止地方恐嚇百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修行在大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沐飛塵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沐飛塵並收藏修行在大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