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眼睛的黑衣醫士站在門尼特身後。
她嘖了一聲,說道:“克裏朋,在我看來,你才是那個試圖讓別人服從你的意見的家夥。眼下,你與其試圖說服門尼特,不如按照門尼特的要求,提供出這家夥不是個孽障的證據。”
“你要他不是孽障的證據?”克裏朋無奈道:“那你應該去公會找調查組,申請調查。而不是在這裏阻止我救助和療愈他。”
“你救助了這家夥,這家夥就還會作惡!”
“那你不如現在就去把公會的調查組喊來。”
克裏朋說:“隻要他們拿得出證據,在我治好這家夥以後,直接把他拉去關押,我絕不幹涉。”
藍眼睛的黑衣醫士站出來,說:“我們要的就是你別治療這家夥。”
“為什麽?”克裏朋問,“你想殺人?”
“我沒有!你不要信口雌黃!”
克裏朋看著對方的眼睛,說:“我重申,如果你們覺得這家夥有問題,拿出證據。”
“是你該拿出證據才對吧。”棕眼睛的黑衣醫士說:“隻有你拿出這家夥不是孽障的證據,才能夠治療他!”
“是嗎?我拒絕。你們拿出他是孽障的證據,然後,在我療愈他後,隨便處置,我絕不阻攔。”
“你這個人怎麽說不通?”
棕眼睛的黑衣醫士口不擇言道:“你們白衣醫士都是沒有腦子的蠢貨嗎?弄不懂利害關係嗎?”
“夠了。”門尼特突然開口說。
“我們是一夥的吧。”
麵對棕眼睛的黑衣醫士的質疑,門尼特說:“這裏是索爾思國。一切人都該遵循皇帝陛下的旨意。”
當門尼特說出這話。
在灰衣醫士的圍護下,接受治療的鬆埔指揮官,再次開口。
“門尼特,漆因陛下沒有一條口令要求虐待術士。認為索爾思國不需要術士的人,乃是前皇帝陛下歐蘭佩爾。而且,前皇帝陛下朵珞玫莉,一直在試圖廢除驅逐術士的口令。”
“那有什麽用?”
綠眼睛的黑衣醫士說:“到頭來,老坑的魔獸召喚門,還不是術士投放的結果?雖然魔導士吉洛的嫌疑也很大,但對方既然敢公開發表聲明說不是自己,還給出了術士作祟的證據,那麽,我就願意相信她的言辭。
“相比之下,你們這些憑借著過去的,記憶裏老舊的經驗,就覺得一切世界都是如此運作的家夥。也該清醒一點,看看如今的情況了吧?蓓緹可,你是鬆埔的指揮官,漆因陛下的劍術老師不假。但如今,你也變成了如今這樣,無法繼續戰鬥的樣子。你有沒有意識到啊,你對漆因陛下,已經沒用了。”
發表完此番言論,綠眼睛的黑衣醫士認為,自己說的真是太棒了。
但原本站在旁側的黑衣醫士,突然發出否定的聲音。
“你才是個愚蠢的家夥!”
藍眼睛的黑衣醫士憤怒道:“當年,蓓緹可指揮官帶著鬆埔的民眾,抗擊海神釁的信徒餘孽的時候,你在哪裏?你憑什麽過去的經驗是不可靠的?有成熟的攻略可以複刻,這簡直是人生中的一大幸事。你憑什麽認為,隻有自己是正確的?再說了,你的理念有過實踐嗎?有成功經驗嗎?”
“我也覺得你說的不對。”棕眼睛的黑衣醫士說,“我們現在明明是在跟克裏朋對峙,你幹什麽拉扯蓓緹可?感覺我們的敵人還不夠多是吧?!”
門尼特並不搭理逐漸吵起來的三個黑衣醫士。
他主動走向克裏朋。
“我知道你是個一個好人……但這樣真的不利於對索爾思國的保護。”
“我不是一個好人。門尼特,是你在幻想我是一個好人。”
克裏朋義正言辭的說:“我一直很好奇,蜥蜴們選擇醫士的標準到底是什麽。我自認為應該被黑蜥蜴看中,但最終選擇跟隨我的,卻是白蜥蜴。那可真是個貪婪的大家夥。總是往有病人的地方亂竄。今天也是,非要拽著我返迴療養院。我還以為是什麽事,原來是有人變成了魔力的容器。”
“我認為蜥蜴們就是純粹憑著喜好在選擇。據我所知,白蜥蜴喜歡救助數量大的醫士,灰蜥蜴喜歡內心繁複的醫士,黑蜥蜴喜歡特立獨行的醫士。”
“你覺得,我不夠特立獨行?”克裏朋的臉上,表情不悅。
“因為世界天秤,救助他人,算是主流選擇,不是特立獨行。”
“哼,你這理論,真是老掉牙了。那已經是上個階段的事情了。在正向點的時代,世界天秤會選擇正向點的極端作為祭品。每一個正向點的存在,都會因為自我的偏好,奔馳在成為更極端的正向點的道路上。正如眼下這個負向點的時代。門尼特,你也是正向點的存在。你難道沒有發現,你自己也在不斷朝著負向點的方向滑去嗎?”
“不覺得。”門尼特搖搖頭,“我隻是在做,我覺得正確的事情。所以說——”
克裏朋根本不讓門尼特繼續往下說。
他打斷道:“我還是那句話,‘你們拿出他是孽障的證據,然後,在我療愈他後,隨便處置,我絕不阻攔。’”
“克裏朋,你不能這麽自我……”
後麵的話,門尼特沒有繼續說。
原本嘈雜的療養院庭院,再次沉寂下來。
在那靠近苗圃的地方,魔力的門扉被構造出來。
所有醫士都知道。
鬆鼠人魔導士鬆若,迴來了。
當魔力構建的門扉被打開,鬆若的身影,從裏麵走了出來。
在場的黑衣醫士相互看了看,都失去了繼續探討的興趣。
門尼特跟著其他三位黑衣醫士離開前,深深看了克裏朋一眼。
他說:“別做會讓未來的你感覺後悔的事。”
“這句話說的很沒有道理,”克裏朋無奈地說:“後悔隻是未來的自己經曆了失敗才會在迴憶過程中產生的情緒。那不是現在的我們能夠控製的東西。就算是命運之神,至今為止,也沒有編織過不會令任何存在後悔的布帛吧。”
她嘖了一聲,說道:“克裏朋,在我看來,你才是那個試圖讓別人服從你的意見的家夥。眼下,你與其試圖說服門尼特,不如按照門尼特的要求,提供出這家夥不是個孽障的證據。”
“你要他不是孽障的證據?”克裏朋無奈道:“那你應該去公會找調查組,申請調查。而不是在這裏阻止我救助和療愈他。”
“你救助了這家夥,這家夥就還會作惡!”
“那你不如現在就去把公會的調查組喊來。”
克裏朋說:“隻要他們拿得出證據,在我治好這家夥以後,直接把他拉去關押,我絕不幹涉。”
藍眼睛的黑衣醫士站出來,說:“我們要的就是你別治療這家夥。”
“為什麽?”克裏朋問,“你想殺人?”
“我沒有!你不要信口雌黃!”
克裏朋看著對方的眼睛,說:“我重申,如果你們覺得這家夥有問題,拿出證據。”
“是你該拿出證據才對吧。”棕眼睛的黑衣醫士說:“隻有你拿出這家夥不是孽障的證據,才能夠治療他!”
“是嗎?我拒絕。你們拿出他是孽障的證據,然後,在我療愈他後,隨便處置,我絕不阻攔。”
“你這個人怎麽說不通?”
棕眼睛的黑衣醫士口不擇言道:“你們白衣醫士都是沒有腦子的蠢貨嗎?弄不懂利害關係嗎?”
“夠了。”門尼特突然開口說。
“我們是一夥的吧。”
麵對棕眼睛的黑衣醫士的質疑,門尼特說:“這裏是索爾思國。一切人都該遵循皇帝陛下的旨意。”
當門尼特說出這話。
在灰衣醫士的圍護下,接受治療的鬆埔指揮官,再次開口。
“門尼特,漆因陛下沒有一條口令要求虐待術士。認為索爾思國不需要術士的人,乃是前皇帝陛下歐蘭佩爾。而且,前皇帝陛下朵珞玫莉,一直在試圖廢除驅逐術士的口令。”
“那有什麽用?”
綠眼睛的黑衣醫士說:“到頭來,老坑的魔獸召喚門,還不是術士投放的結果?雖然魔導士吉洛的嫌疑也很大,但對方既然敢公開發表聲明說不是自己,還給出了術士作祟的證據,那麽,我就願意相信她的言辭。
“相比之下,你們這些憑借著過去的,記憶裏老舊的經驗,就覺得一切世界都是如此運作的家夥。也該清醒一點,看看如今的情況了吧?蓓緹可,你是鬆埔的指揮官,漆因陛下的劍術老師不假。但如今,你也變成了如今這樣,無法繼續戰鬥的樣子。你有沒有意識到啊,你對漆因陛下,已經沒用了。”
發表完此番言論,綠眼睛的黑衣醫士認為,自己說的真是太棒了。
但原本站在旁側的黑衣醫士,突然發出否定的聲音。
“你才是個愚蠢的家夥!”
藍眼睛的黑衣醫士憤怒道:“當年,蓓緹可指揮官帶著鬆埔的民眾,抗擊海神釁的信徒餘孽的時候,你在哪裏?你憑什麽過去的經驗是不可靠的?有成熟的攻略可以複刻,這簡直是人生中的一大幸事。你憑什麽認為,隻有自己是正確的?再說了,你的理念有過實踐嗎?有成功經驗嗎?”
“我也覺得你說的不對。”棕眼睛的黑衣醫士說,“我們現在明明是在跟克裏朋對峙,你幹什麽拉扯蓓緹可?感覺我們的敵人還不夠多是吧?!”
門尼特並不搭理逐漸吵起來的三個黑衣醫士。
他主動走向克裏朋。
“我知道你是個一個好人……但這樣真的不利於對索爾思國的保護。”
“我不是一個好人。門尼特,是你在幻想我是一個好人。”
克裏朋義正言辭的說:“我一直很好奇,蜥蜴們選擇醫士的標準到底是什麽。我自認為應該被黑蜥蜴看中,但最終選擇跟隨我的,卻是白蜥蜴。那可真是個貪婪的大家夥。總是往有病人的地方亂竄。今天也是,非要拽著我返迴療養院。我還以為是什麽事,原來是有人變成了魔力的容器。”
“我認為蜥蜴們就是純粹憑著喜好在選擇。據我所知,白蜥蜴喜歡救助數量大的醫士,灰蜥蜴喜歡內心繁複的醫士,黑蜥蜴喜歡特立獨行的醫士。”
“你覺得,我不夠特立獨行?”克裏朋的臉上,表情不悅。
“因為世界天秤,救助他人,算是主流選擇,不是特立獨行。”
“哼,你這理論,真是老掉牙了。那已經是上個階段的事情了。在正向點的時代,世界天秤會選擇正向點的極端作為祭品。每一個正向點的存在,都會因為自我的偏好,奔馳在成為更極端的正向點的道路上。正如眼下這個負向點的時代。門尼特,你也是正向點的存在。你難道沒有發現,你自己也在不斷朝著負向點的方向滑去嗎?”
“不覺得。”門尼特搖搖頭,“我隻是在做,我覺得正確的事情。所以說——”
克裏朋根本不讓門尼特繼續往下說。
他打斷道:“我還是那句話,‘你們拿出他是孽障的證據,然後,在我療愈他後,隨便處置,我絕不阻攔。’”
“克裏朋,你不能這麽自我……”
後麵的話,門尼特沒有繼續說。
原本嘈雜的療養院庭院,再次沉寂下來。
在那靠近苗圃的地方,魔力的門扉被構造出來。
所有醫士都知道。
鬆鼠人魔導士鬆若,迴來了。
當魔力構建的門扉被打開,鬆若的身影,從裏麵走了出來。
在場的黑衣醫士相互看了看,都失去了繼續探討的興趣。
門尼特跟著其他三位黑衣醫士離開前,深深看了克裏朋一眼。
他說:“別做會讓未來的你感覺後悔的事。”
“這句話說的很沒有道理,”克裏朋無奈地說:“後悔隻是未來的自己經曆了失敗才會在迴憶過程中產生的情緒。那不是現在的我們能夠控製的東西。就算是命運之神,至今為止,也沒有編織過不會令任何存在後悔的布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