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
宋辭淡淡應了一聲,低頭撥弄著劍穗,依舊是不理不睬的樣子。
蘇若清見狀語氣略微頓了頓,也沉默下來。
“先進屋吧。”
蘇若清提議道。
宋辭“嗯”了一聲,“走吧。”
兩人又是一路無言。
……
蘇若清在門外站著時便注意到宋辭的唇有些幹,於是一進屋後便倒了盞茶遞給宋辭,溫聲道:“一路上辛苦,先喝些茶水潤潤吧。”
宋辭本就有些口渴,聽了這話自然不會推脫,立刻便接下茶盞將茶水一飲而盡。
蘇若清的目光一直落在她身上,所以在宋辭剛將茶盞放下後便立刻為其續上。
宋辭再次喝了,可當她放下茶盞後,他再次為其續上。
……
蘇若清十分有耐心,一連幾次之後,宋辭被弄的徹底沒了脾氣,抬眸看向他。
“然後呢?”
她忽然問道:“將人隔離開後你打算怎麽做?是先治水?還是治疫?”
蘇若清沒有立刻迴答,隻靜靜望著她。
“你覺得應該先做什麽?”
宋辭聞言笑了笑,“我怎麽知道?畢竟您才是太子殿下,怎麽做不都是看你的意思嗎?”
話剛一說完,宋辭自知失言。畢竟他是出於尊重才問的自己,她怎麽能出聲嗆他呢?
於是又補充道:“反正如今糧食充裕,先做什麽都行。”
所幸蘇若清並沒有在意這個。
“是啊。”
他笑著歎了一口氣,眉宇間流露出愁容。
“可正是因為先做什麽都行才難以選擇。”
宋辭聞言沒有說話,認真的看向蘇若清。
蘇若清說話的聲音很輕,但語氣卻極為沉重。
“疫病因水災而起,按理說在其未全麵擴散前自然是要先治水。因為隻要水災不除,疫病便會一直存在。但是……”
他語氣突然一頓,麵上又添了幾分憂慮。
“如今疫病已然擴散到了隊伍裏,若再不想辦法將這個解決了,到時一旦擴散開來,後果將無法設想。”
“若真到了那個時候,別說治水一事會被耽擱,恐怕連此次賑災都會受到影響。若真因疫病影響到了賑災,到時,又會搭上多少無辜的性命?”
宋辭聞言低下了頭,許久後道:“那便先治疫吧。解決了疫病,便會增添更多人手,人一多,治水便更容易了。”
蘇若清點了點頭,笑道:“我也是這樣想的,隻是想要根治疫病談何容易?我翻遍數本醫書,也未能尋得良方……”
說到這裏,蘇若清突然歎了一口氣,聲音也多了幾分無力感。
“此次的症狀多與風寒相似,所以如今用的最多的便是根治風寒的藥方,可是效果並不理想……”
想到午間剛傳來的書信,蘇若清麵色突然變得凝重。
寬大袖子下的手不自覺的收緊,他抬眸看向宋辭,沉聲道:“如今,已經開始死人了。”
這可不是個好的訊號。
但宋辭對此早就有所預料,所以心中並沒有覺得驚訝,也並不擔心。因為在此之前、在她對此事剛剛有所察覺時便已經將隊伍分成了兩個部分。
她的目的很明確——既然嚴銘謹想以此為契機阻攔治水、讓太子賑災失敗,那她便先順了他的意,然後來個“螳螂捕蟬,黃雀在後”,一舉扳倒嚴銘謹。
……
按理說,事情按照她所想的方向發展她心中裏應該高興才是。可不知為何,她卻一點也高興不起來,反而覺得十分沉重。
為避免被他瞧出端倪,宋辭微微偏頭錯開他的目光,做出擰眉沉思的模樣。
“這樣一來,事情可就變得更加棘手了。”
她順著蘇若清的話接道。
“是啊。”
他無奈的歎了口氣,眼中閃過一抹痛色。
“所以留給我們的時間真的不多了,若再找不到治療此次疫病的方法,恐怕就會有更多人死去……”
“沒錯,到時恐怕更難了……”
宋辭低頭應著,心裏卻想著別的事情。
她為什麽會不高興呢?這不是她想要看到的結果嗎?
為什麽她心裏不僅不高興,反而還覺得煩悶呢?
想到這裏,宋辭眼中閃過迷茫,隻覺得心中煩躁不堪,於是趕緊端起茶盞抿了一口。
……
宋辭聽事時向來認真專注,從不做多餘動作,但今日卻頻頻出神。不止沒有給出自己的想法和意見,就連說出的話也有些多餘重複。
她的思緒一直很亂,直到喝了盞涼茶後才勉強壓下心中的煩躁之感。
若是在往日,蘇若清定然會有所察覺,但此刻的他滿腦子都是如何找到治疫良方,所以並未注意到宋辭的異樣。
兩人都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裏,可偏偏蘇若清還接上了她的話。
“是啊。”
他歎道:“但這還不是我最擔心的。”
宋辭聞言抬眸望向他。
蘇若清習慣性的笑了一下,然後才道:“眼下嚴銘謹不知所蹤,若他得知了這個消息,為阻攔賑災必會想盡辦法擴散開來……到時江州人人自危,水災便更沒法治理了。水災不平,疫病不去,江州便真的危矣了。”
“這……才是我最擔心的!”
宋辭聽後點了點頭,沉默許久。
……
許久後,宋辭突然道:“消息是壓不住的。”
“我知道。”
蘇若清輕聲迴答:“所以要盡快找出解決之法。”
“……”
宋辭再次沉默下來。
沒了聲音,屋子瞬間變得寂靜。因為兩人神色凝重,好像連空氣都凝結起來。
不知過了多久,蘇若清突然笑了起來。
宋辭被弄的有些摸不著頭腦,不解的望向他,問道:“你笑什麽?”
“本來想著先趁疫病沒有全麵擴散,先將水止了之後再慢慢治疫,如今卻因為這個不得不改了計劃。如今一耽擱,又不知要等上多久才能將水患平了。水患不平,百姓如何才能迴到故土,不再流離……”
對於蘇若清的的感慨,宋辭卻不以為然。
“計劃都是趕不上變化的,這很正常啊。結果一樣不就好了?”
可蘇若清聽後神色依舊沉重,緊鎖著眉。
見蘇若清依舊如此,宋辭想了想後繼續說道:“再說了,就算是先將水患平了又怎樣呢?隻要疫病還在,百姓就不會真的安心。”
“為了保護自己不被傳染,他們定然會遠離別人。如此一來,不還是在流離嗎?”
蘇若清聽後一怔,沉思片刻後忽而笑了。
“也是。”
他麵上閃過一絲愧色,輕歎出聲:“是我被自己的想法束縛住了,總覺得一開始的計劃最適合江州的情況,所以才會被思緒困住……”
說到這裏,他突然停頓下來、認真的看向宋辭的眼睛。
“小辭,謝謝你讓我走出來。”
看到蘇若清眉頭舒展,宋辭心中也鬆了口氣,輕輕“嗯”了一聲。可還不等她這口氣完全鬆下,蘇若清又皺起了眉。
“……”
“又怎麽了?”她無奈的問道。
蘇若清被她這語氣問的有些尷尬,但想到信上的內容,他的神色又變得嚴肅起來。
“我下午收到了子寧他們的來信,他們也沒有如期收到糧草,所以我擔心……”
“這個你放心好了。”
不等蘇若清把話說完,宋辭便直接出聲打斷了他的話:“我迴來前問過百躍,他說已經通知各地放糧了。所以,想必不久之後他們就能收到糧食了。”
蘇若清聽後點了點頭,終於露出了今天第一個發自內心的笑來。
“既如此,我迴去後就給他們迴信。”
“嗯。”
宋辭輕輕應著,“那我先迴去了。”
“用了飯再走吧。”
蘇若清脫口而出道。
“……”
話說出後,兩人俱是一怔。
蘇若清看著已經放涼的茶水,起身道:“茶涼了,我再去煮一壺。”
“不用了。”
宋辭立刻製止住了他的動作,解釋道:“今日太乏了,我想先迴去休息。”
蘇若清聞言麵上閃過一絲慚愧,笑道:“是我考慮不周了。”
宋辭搖了搖頭。
蘇若清又道:“路上小心。”
……
等宋辭從屋裏出來時,外麵已經黑透了。
她抬頭看著月亮,想到蘇若清方才憂慮百姓的模樣和接下來即將發生的事情,心情突然變得沉重起來。
不禁問自己道:舍棄那麽多百姓的性命去扳倒一個嚴銘謹,這樣做真的對嗎?
她有些茫然,但又不能對任何人說,隻能自己一個人去想。
所幸,這份茫然並沒有持續多久,不過片刻之間,她就已經整理好自己的情緒、快步離開了。
*
接連幾天,寄安居先是有幾個人覺得不舒服,經大夫確診為疫病後立刻進行了隔離。可緊接著,又有幾十個人覺得不舒服……
因為有了上一次的經驗,蘇若清先將人進行隔離後再命醫者診治。得出的結果不出所料,果然是疫病。
由於蘇若清及時封鎖住了消息,所以此事並未傳出,但寄安居裏卻人心惶惶。
雖然蘇若清極力安撫,但效果卻是微乎其微。
“我們不要等死!我們要出去!”
“放我們出去!”
“放我們出去!”
……
寄安居中,幾個人商議之後率先帶頭鬧了起來,緊接著便引來無數人的響應。
盡管蘇若清做出保證,可在來勢洶洶的疫病麵前,所有的話都顯得蒼白無力。
何況,別人並不知道他的真實身份。
所以,有些人依舊在鬧事,甚至還出手推搡官兵,想要直接衝出去。
最後,還是宋辭提著冷鳶鎮住了場。
見好言相勸無用,她直接把銀槍投擲在院中。
隻見“嗡”的一聲,冷鳶直直立在地上。紅纓在風中微微飄動,無聲的震懾著鬧事的民眾。
他們看著院中的槍,登時便止了聲,場上死一般的寂靜。
宋辭見終於安靜下來,視線環顧一圈後定格在方才鬧得最嚴重的幾人身上。
“還鬧嗎?”
她低聲問道,壓迫感十足。
“不…不鬧了……”
幾人看了一眼院裏的銀槍又看了一眼宋辭,哪裏還有方才的氣勢,瞬間便老實了。
宋辭見狀微微勾了勾唇角,上前緩緩拔出銀槍。
“以後誰再敢鬧事,我提前送他見閻王!”
說完,她再次看了一眼場上眾人,然後才提著槍離開。
……
宋辭的方法雖然強硬,但是卻十分有用,自她走以後,所有人果然都安靜下來。就連率先帶頭鬧事的幾人,此刻也如鵪鶉般縮在一旁。
這幾日因為患疫人數的增多,所有人都過得提心吊膽的。
除了寄安居留下的四人外,平縣如今現有的大夫和禦醫都被召集在一起,兩兩輪流換崗、日夜守在隔離地點,以防有人突發狀況不能第一時間趕到。
蘇若清為此徹夜難眠,與宋辭一起不知翻遍了多少本醫書,但仍一籌莫展。
又要尋藥方試藥,又要防止發生民亂。這幾日,人人的精神都處於高度緊繃狀態,直到宋辭擲出冷鳶平下寄安居的亂子才得以喘息。
因此,當蘇若清晚間談及此事時,難得調侃了幾句活躍氣氛。
而就在此時,平縣府衙外突然有人到訪。
宋辭淡淡應了一聲,低頭撥弄著劍穗,依舊是不理不睬的樣子。
蘇若清見狀語氣略微頓了頓,也沉默下來。
“先進屋吧。”
蘇若清提議道。
宋辭“嗯”了一聲,“走吧。”
兩人又是一路無言。
……
蘇若清在門外站著時便注意到宋辭的唇有些幹,於是一進屋後便倒了盞茶遞給宋辭,溫聲道:“一路上辛苦,先喝些茶水潤潤吧。”
宋辭本就有些口渴,聽了這話自然不會推脫,立刻便接下茶盞將茶水一飲而盡。
蘇若清的目光一直落在她身上,所以在宋辭剛將茶盞放下後便立刻為其續上。
宋辭再次喝了,可當她放下茶盞後,他再次為其續上。
……
蘇若清十分有耐心,一連幾次之後,宋辭被弄的徹底沒了脾氣,抬眸看向他。
“然後呢?”
她忽然問道:“將人隔離開後你打算怎麽做?是先治水?還是治疫?”
蘇若清沒有立刻迴答,隻靜靜望著她。
“你覺得應該先做什麽?”
宋辭聞言笑了笑,“我怎麽知道?畢竟您才是太子殿下,怎麽做不都是看你的意思嗎?”
話剛一說完,宋辭自知失言。畢竟他是出於尊重才問的自己,她怎麽能出聲嗆他呢?
於是又補充道:“反正如今糧食充裕,先做什麽都行。”
所幸蘇若清並沒有在意這個。
“是啊。”
他笑著歎了一口氣,眉宇間流露出愁容。
“可正是因為先做什麽都行才難以選擇。”
宋辭聞言沒有說話,認真的看向蘇若清。
蘇若清說話的聲音很輕,但語氣卻極為沉重。
“疫病因水災而起,按理說在其未全麵擴散前自然是要先治水。因為隻要水災不除,疫病便會一直存在。但是……”
他語氣突然一頓,麵上又添了幾分憂慮。
“如今疫病已然擴散到了隊伍裏,若再不想辦法將這個解決了,到時一旦擴散開來,後果將無法設想。”
“若真到了那個時候,別說治水一事會被耽擱,恐怕連此次賑災都會受到影響。若真因疫病影響到了賑災,到時,又會搭上多少無辜的性命?”
宋辭聞言低下了頭,許久後道:“那便先治疫吧。解決了疫病,便會增添更多人手,人一多,治水便更容易了。”
蘇若清點了點頭,笑道:“我也是這樣想的,隻是想要根治疫病談何容易?我翻遍數本醫書,也未能尋得良方……”
說到這裏,蘇若清突然歎了一口氣,聲音也多了幾分無力感。
“此次的症狀多與風寒相似,所以如今用的最多的便是根治風寒的藥方,可是效果並不理想……”
想到午間剛傳來的書信,蘇若清麵色突然變得凝重。
寬大袖子下的手不自覺的收緊,他抬眸看向宋辭,沉聲道:“如今,已經開始死人了。”
這可不是個好的訊號。
但宋辭對此早就有所預料,所以心中並沒有覺得驚訝,也並不擔心。因為在此之前、在她對此事剛剛有所察覺時便已經將隊伍分成了兩個部分。
她的目的很明確——既然嚴銘謹想以此為契機阻攔治水、讓太子賑災失敗,那她便先順了他的意,然後來個“螳螂捕蟬,黃雀在後”,一舉扳倒嚴銘謹。
……
按理說,事情按照她所想的方向發展她心中裏應該高興才是。可不知為何,她卻一點也高興不起來,反而覺得十分沉重。
為避免被他瞧出端倪,宋辭微微偏頭錯開他的目光,做出擰眉沉思的模樣。
“這樣一來,事情可就變得更加棘手了。”
她順著蘇若清的話接道。
“是啊。”
他無奈的歎了口氣,眼中閃過一抹痛色。
“所以留給我們的時間真的不多了,若再找不到治療此次疫病的方法,恐怕就會有更多人死去……”
“沒錯,到時恐怕更難了……”
宋辭低頭應著,心裏卻想著別的事情。
她為什麽會不高興呢?這不是她想要看到的結果嗎?
為什麽她心裏不僅不高興,反而還覺得煩悶呢?
想到這裏,宋辭眼中閃過迷茫,隻覺得心中煩躁不堪,於是趕緊端起茶盞抿了一口。
……
宋辭聽事時向來認真專注,從不做多餘動作,但今日卻頻頻出神。不止沒有給出自己的想法和意見,就連說出的話也有些多餘重複。
她的思緒一直很亂,直到喝了盞涼茶後才勉強壓下心中的煩躁之感。
若是在往日,蘇若清定然會有所察覺,但此刻的他滿腦子都是如何找到治疫良方,所以並未注意到宋辭的異樣。
兩人都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裏,可偏偏蘇若清還接上了她的話。
“是啊。”
他歎道:“但這還不是我最擔心的。”
宋辭聞言抬眸望向他。
蘇若清習慣性的笑了一下,然後才道:“眼下嚴銘謹不知所蹤,若他得知了這個消息,為阻攔賑災必會想盡辦法擴散開來……到時江州人人自危,水災便更沒法治理了。水災不平,疫病不去,江州便真的危矣了。”
“這……才是我最擔心的!”
宋辭聽後點了點頭,沉默許久。
……
許久後,宋辭突然道:“消息是壓不住的。”
“我知道。”
蘇若清輕聲迴答:“所以要盡快找出解決之法。”
“……”
宋辭再次沉默下來。
沒了聲音,屋子瞬間變得寂靜。因為兩人神色凝重,好像連空氣都凝結起來。
不知過了多久,蘇若清突然笑了起來。
宋辭被弄的有些摸不著頭腦,不解的望向他,問道:“你笑什麽?”
“本來想著先趁疫病沒有全麵擴散,先將水止了之後再慢慢治疫,如今卻因為這個不得不改了計劃。如今一耽擱,又不知要等上多久才能將水患平了。水患不平,百姓如何才能迴到故土,不再流離……”
對於蘇若清的的感慨,宋辭卻不以為然。
“計劃都是趕不上變化的,這很正常啊。結果一樣不就好了?”
可蘇若清聽後神色依舊沉重,緊鎖著眉。
見蘇若清依舊如此,宋辭想了想後繼續說道:“再說了,就算是先將水患平了又怎樣呢?隻要疫病還在,百姓就不會真的安心。”
“為了保護自己不被傳染,他們定然會遠離別人。如此一來,不還是在流離嗎?”
蘇若清聽後一怔,沉思片刻後忽而笑了。
“也是。”
他麵上閃過一絲愧色,輕歎出聲:“是我被自己的想法束縛住了,總覺得一開始的計劃最適合江州的情況,所以才會被思緒困住……”
說到這裏,他突然停頓下來、認真的看向宋辭的眼睛。
“小辭,謝謝你讓我走出來。”
看到蘇若清眉頭舒展,宋辭心中也鬆了口氣,輕輕“嗯”了一聲。可還不等她這口氣完全鬆下,蘇若清又皺起了眉。
“……”
“又怎麽了?”她無奈的問道。
蘇若清被她這語氣問的有些尷尬,但想到信上的內容,他的神色又變得嚴肅起來。
“我下午收到了子寧他們的來信,他們也沒有如期收到糧草,所以我擔心……”
“這個你放心好了。”
不等蘇若清把話說完,宋辭便直接出聲打斷了他的話:“我迴來前問過百躍,他說已經通知各地放糧了。所以,想必不久之後他們就能收到糧食了。”
蘇若清聽後點了點頭,終於露出了今天第一個發自內心的笑來。
“既如此,我迴去後就給他們迴信。”
“嗯。”
宋辭輕輕應著,“那我先迴去了。”
“用了飯再走吧。”
蘇若清脫口而出道。
“……”
話說出後,兩人俱是一怔。
蘇若清看著已經放涼的茶水,起身道:“茶涼了,我再去煮一壺。”
“不用了。”
宋辭立刻製止住了他的動作,解釋道:“今日太乏了,我想先迴去休息。”
蘇若清聞言麵上閃過一絲慚愧,笑道:“是我考慮不周了。”
宋辭搖了搖頭。
蘇若清又道:“路上小心。”
……
等宋辭從屋裏出來時,外麵已經黑透了。
她抬頭看著月亮,想到蘇若清方才憂慮百姓的模樣和接下來即將發生的事情,心情突然變得沉重起來。
不禁問自己道:舍棄那麽多百姓的性命去扳倒一個嚴銘謹,這樣做真的對嗎?
她有些茫然,但又不能對任何人說,隻能自己一個人去想。
所幸,這份茫然並沒有持續多久,不過片刻之間,她就已經整理好自己的情緒、快步離開了。
*
接連幾天,寄安居先是有幾個人覺得不舒服,經大夫確診為疫病後立刻進行了隔離。可緊接著,又有幾十個人覺得不舒服……
因為有了上一次的經驗,蘇若清先將人進行隔離後再命醫者診治。得出的結果不出所料,果然是疫病。
由於蘇若清及時封鎖住了消息,所以此事並未傳出,但寄安居裏卻人心惶惶。
雖然蘇若清極力安撫,但效果卻是微乎其微。
“我們不要等死!我們要出去!”
“放我們出去!”
“放我們出去!”
……
寄安居中,幾個人商議之後率先帶頭鬧了起來,緊接著便引來無數人的響應。
盡管蘇若清做出保證,可在來勢洶洶的疫病麵前,所有的話都顯得蒼白無力。
何況,別人並不知道他的真實身份。
所以,有些人依舊在鬧事,甚至還出手推搡官兵,想要直接衝出去。
最後,還是宋辭提著冷鳶鎮住了場。
見好言相勸無用,她直接把銀槍投擲在院中。
隻見“嗡”的一聲,冷鳶直直立在地上。紅纓在風中微微飄動,無聲的震懾著鬧事的民眾。
他們看著院中的槍,登時便止了聲,場上死一般的寂靜。
宋辭見終於安靜下來,視線環顧一圈後定格在方才鬧得最嚴重的幾人身上。
“還鬧嗎?”
她低聲問道,壓迫感十足。
“不…不鬧了……”
幾人看了一眼院裏的銀槍又看了一眼宋辭,哪裏還有方才的氣勢,瞬間便老實了。
宋辭見狀微微勾了勾唇角,上前緩緩拔出銀槍。
“以後誰再敢鬧事,我提前送他見閻王!”
說完,她再次看了一眼場上眾人,然後才提著槍離開。
……
宋辭的方法雖然強硬,但是卻十分有用,自她走以後,所有人果然都安靜下來。就連率先帶頭鬧事的幾人,此刻也如鵪鶉般縮在一旁。
這幾日因為患疫人數的增多,所有人都過得提心吊膽的。
除了寄安居留下的四人外,平縣如今現有的大夫和禦醫都被召集在一起,兩兩輪流換崗、日夜守在隔離地點,以防有人突發狀況不能第一時間趕到。
蘇若清為此徹夜難眠,與宋辭一起不知翻遍了多少本醫書,但仍一籌莫展。
又要尋藥方試藥,又要防止發生民亂。這幾日,人人的精神都處於高度緊繃狀態,直到宋辭擲出冷鳶平下寄安居的亂子才得以喘息。
因此,當蘇若清晚間談及此事時,難得調侃了幾句活躍氣氛。
而就在此時,平縣府衙外突然有人到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