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皇帝下了聖旨後,戶部和兵部的官員便開始忙碌起來,一個個恨不得歇在府衙。畢竟一百萬石糧食可不是個小數目,而且又要的那麽急。
戶部尚書姚嘉予和兵部尚書李憲一個忙著買糧、調糧、鼓動各大家族和富商豪紳捐糧,一個忙著調動軍費和軍餉。
起兵之事皇帝已經告訴他了,並且要求他秘密進行,對外隻說是戶部拿不出銀子,因此需要兵部幫忙調些。至於調了多少,除了皇帝和李憲誰也不知道。
兩人一連三天都沒有好好休息,愁的頭發都白了兩根,尤其是戶部尚書,離得老遠都能看清他眼下的烏青。
而宋朝這些天也沒閑著,不是去戶部催進度就是去兵部商議事宜,片刻都不得空。
緊趕慢趕,戶部和兵部終於在第三日的下午全部籌集完了,他們趕緊進宮將這件事情稟告給了皇帝,心中總算鬆了一口氣。
皇帝聽後龍顏大悅,除了賞賜了些綾羅綢緞外還特意交待他們明日給宋朝送行,結束後可以告假兩日,兩人感激涕零,當天晚上迴去後飯都沒吃就直接睡下了。
第二日一早,皇帝就帶領著百官在距離桃山不遠處的長亭為宋朝送行,宋朝帶領押送糧草的士兵經過此處時,看見這樣隆重的架勢怔住了。
不過他迅速反應了過來,立刻號令全軍暫停,而自己則翻身下馬朝那邊跑了過去。
當他正準備行禮時皇帝立刻出言製止了他。“愛卿不必多禮。”他笑著說道,伸出手扶著他起身。
趁著這個距離,皇帝在他耳邊用隻有他們兩個人的聲音輕聲道:“這次隨行的都是朕在兵部精挑細選出來、可以以一敵百的將士,屆時可助你一起北伐。”
快速說完這句話,他清了清嗓子,沉聲道:“此行必勝,望卿能帶迴佳音,解朕之憂,去我大淵受災百姓之苦。”
宋朝聽後微微頷首,示意皇帝他明白了,然後高聲道:“謝皇上,臣此行定不負所托。”
皇帝點了點頭,側過臉看向了一旁站著的鄭漁,鄭漁見狀立刻將手裏盛放酒器的托盤端了過去。
皇帝將酒器中的酒倒入酒盞之中,一盞自己拿著另一盞遞給了宋朝。
“願卿此行一帆風順。”
宋朝見狀立刻接過酒盞,然後與他的酒盞輕碰了一下,在看到皇帝飲下後也將盞中酒一飲而盡。
末了,宋朝將酒盞放到了鄭漁手中的托盤上,餘光瞥見了不遠處的大軍,他心中略微沉思片刻後便向皇帝辭行,皇帝也明白不宜耽擱太久,於是再次叮囑道:“一路小心。”
宋朝點了點頭,說了句“臣明白,陛下安心”後便直接走開了。
皇帝看著他騎馬離開的背影,突然間想起那年他送宋璟去北疆好像也是這幅景象,一時間竟分不清他身影究竟是誰,直到大軍完全消失在他的視野後才迴過神來。
他輕歎了口氣,帶領著諸位大臣返了京。
……
今晨離開時,隻有沈嵐在門口為他送行,所以宋朝以為宋辭是在其他地方等著,因此也沒有在意,可是大軍直到離開桃山他也沒見宋辭的影子。
看來她是不打算來了。
宋朝在心中這樣想道。雖然早有預料,但成真的那一瞬間他還是有些失落。隻是他為人向來冷峻,任誰也察覺不出來。
“哥哥!”
就在宋朝打算不再想這些事情時,一陣略顯焦急的聲音從後方傳來,她的音量很大,可能是因為追趕太急的緣故,還略微有些喘。
聽出這是妹妹的聲音,宋朝交代了旁邊的副將一聲後便騎馬往迴趕去。
……
由於時間倉促,兩人碰了麵後並沒有下馬,就在馬上這樣默默看著對方。
宋辭從懷中取出一個紙包撂給了宋朝,宋朝接到後明顯聞到一股糕點的香甜味。
“這是你最喜歡吃的板栗糕,我今晨剛去買的,還熱乎著呢。”宋辭小聲的說,臉上閃過一絲不自在。
其實她本來是不想來的,但昨天翻來覆去想了一宿還是覺得自己應該來,可去送行怎麽能沒有禮物呢?於是她一大早就爬起來去排隊買糕點了,折騰到了現在才趕過來,不過還好被她追上了。
宋朝聽見這話心中一暖,溫聲道:“其實你能來哥哥就很開心了。”
宋辭聽見這話心中有些不自在,於是趕忙撇過了視線,小聲道:“這糕點涼了就不好吃了……”
宋朝笑了笑,打開紙包來嚐了一個,認真評價道:“很好吃。”
宋辭沒有說話,隻是一直看著他。宋朝吃了一個後就不再吃了,他將剩下的糕點用紙包好後撂給了宋辭,笑著說:“這糕點哥哥已經嚐過了,小辭的心意哥哥明白了,這剩下的就等我迴來後再吃吧!”
說完這句話,他就騎馬離開了。
宋辭接過紙包,有些擔憂的看著他離開的方向,突然間大喊:“我和祖母都在家裏等你迴來!”
宋朝聽見了,但他沒有迴頭,隻是揚了揚自己的右手示意她自己聽到了,他們的距離越來越遠,直到他徹底消失在她的視野中。
宋辭眉頭微皺,低頭望了一眼雪地上錯亂的腳印和馬蹄印,騎馬在寒風中對著他離開的方向注視了許久,眼中是掩飾不住的擔憂。
她在心中默念:你一定要平安迴來啊。
……
自從宋朝離京後,京城中便有不少人開始私下議論皇上此舉何意。
雖然宋朝的封位久久沒有下來,但前腳剛在除夕宴上封了宋辭為安樂縣主,後腳又派宋朝前往北疆賑災,顯然是要重新重用宋家的意思。因此,雖然宋家如今隻剩下祖孫三人,旁人也不敢輕易看輕了去。
這幾日由於無事和天冷的緣故,宋辭愈發不願出門了,每日不是練劍就是在萱草堂陪著沈嵐,常常一待就是一天。
雖然孫兒離開了,但沈嵐除了心裏有些擔憂外並沒有別的什麽感覺,因為她早已經看淡了離別,況且她的身邊還有著她最愛的小辭兒陪著。
沈嵐喜歡聽故事,因此宋辭為了給祖母解悶、每日夜晚都會翻看許多民間廣為流傳的故事,然後挑出幾個她覺得不錯的,留著第二日講給沈嵐聽。沈嵐見自己的孫女如此費心哄自己高興,心情也好了起來。
不僅如此,有時候遇上天氣好,宋辭還會陪著祖母在院子裏曬太陽,然後跟她講著自己小時候的事情,雖然這些事情在宋辭看來很無聊,有些可以說是十分丟臉,但是沈嵐卻聽的最為認真,有時候聽到她的糗事還會笑出聲來,調侃道:“沒想到我的小辭兒還有這麽可愛的一麵。”
宋辭並不覺得可愛,她隻覺得丟臉,一想起來就感慨自己當初怎麽那麽傻,不過她見祖母很喜歡聽這個,為了她老人家開心也願意跟她講。
宋辭小時候的糗事不多,為此她十分頭痛。有時候為了讓祖母開心她會有意編出一些有意思的事情來說,而沈嵐也十分受用,心情越來越好,就連身體也有了見好的趨勢。
宋辭知道後很是高興,為此特意給宋朝寫了封家書,告訴他祖母的病已經逐漸見好了,讓他勿念。
書信送出後一連幾天也沒有迴音,但宋辭並未多想,因為她知道北疆距盛京路途遙遠,又加上雪災的緣故,必定不會快,因此一直耐心等著。
在宋辭的等待中,元宵悄然而至,皇帝知道沈嵐身體見好後,特意邀請她明晚帶著宋辭來參加宮裏舉辦的元宵家宴。
按理說家宴宋家並不需要參加,因為他們和皇室並沒有血緣關係,但皇帝因為宋璟的緣故,且宋朝又是他看著長大的,於是每年家宴都會邀請宋家前往。
沈嵐起初沒病時也會陪著宋朝前往,但後來身體的緣故便沒再去了,這次她本打算拒絕的,但想著宋辭年幼,且在盛京又沒有相熟的朋友和知己,因此便答應了下來。
皇帝知道後自是十分開懷,特意將她的位置放在了最前麵,以示自己對宋家的看重和對沈嵐的尊敬。
宋辭由於上次宮宴的緣故本不想參加,但見祖母已經答應下來,縱然心裏不想也隻好準備起來。在第二日下午,準時陪著祖母去往了宮中。
……
這次的宴會和上次並沒有什麽區別,依舊是設在了永寧殿,隻是人卻比上次少了很多。
宋辭抬眼看去,隻見除了皇子公主外還有不少外戚在,比如白家。
但來多少人和她並沒有關係,她安靜的坐在沈嵐旁邊一句話也不說,隻是在沈嵐跟別人說起她時出於禮貌的笑笑。
在一聲聲寒暄聲中,太子也到了,但他並沒有像上次那樣過來,隻是遠遠的看了宋辭一眼,然後便走到了自己的席位上坐下。
宋辭在他入座後也瞥了他一眼,但很快就收迴了視線。見他過了許久後都沒有動靜便知道上次是因為宋朝的緣故他才會過來,今日宋朝並未在場,自己定然不用在和他打交道了。
宋辭想到這裏,心中莫名覺得輕鬆,就連心情也愉悅了起來。
皇帝就是在這個時候進來的,在所有人行了禮後他走到沈嵐麵前親自將她扶起來,然後才迴了自己的座位。
這次的家宴除了皇帝,太後也來了,因沒有皇後,因此太後的席位直接擺在了皇上旁邊。
這是宋辭第一次看見太後,可不知為何,她第一次見到她就覺得很是慈祥,雖然她有著久居上位的威嚴但並不讓人覺得嚴厲,所以宋辭對她的印象並不壞,甚至可以說是不錯。
這次的家宴和上次一樣,上了菜以後就是些歌舞樂曲,宋辭待了一會兒覺得無趣,便借著更衣為名離開了宴席,獨自一人走到殿外吹風。
……
“姑娘一個人?”
就在宋辭以為找到一個清幽處時,一陣慵懶的聲音突然從上麵傳過來,宋辭抬起頭,這才發現一旁的牆頭上正坐著一個人。他見宋辭發現他了後直接跳了下來,伸了伸懶腰,然後視線便落在了宋辭臉上。
“姑娘生的真好看。”
他盯了半晌後突然說出了這樣一句話,眼睛笑起來像個狐狸。
宋辭聞言淡淡看了他一眼,恭敬的行了一個禮:“十一殿下。”
蘇承駟見她認出了自己心中更高興了,嘴角含著笑,調侃道:“沒想到美人兒還記得我。”
聽了這樣的話,宋辭心中翻了個白眼,但是麵上卻並未變化分毫,依舊是一副淡定從容的姿態,開口道:“十一皇子風流倜儻,臣女在民間時便經常聽到有關殿下的傳聞。”
蘇承駟知道她說的是什麽,無非是他的一些風流韻事,但他從來不在意這些名聲,因此也並不覺得尷尬,也沒細想宋辭為何宋辭會突然提這個。
宋辭提這個自然是為了提醒他,離我遠點,但他顯然沒明白她話裏的含義,反而繼續出言調戲她。
“如此關心本殿的私事,姑娘莫不是心悅本殿?”
說這話時,他挑著眉看了一眼宋辭,嘴角眉梢滿是風情。
宋辭看他這樣嘴角抽了抽,心想這下總算知道他為什麽會有那麽多風流事跡了,長的如此妖孽又處處留情,想不出名真挺難的。
她不想和他多做糾纏,於是便打算離開此地,可他卻仿佛要纏住她一樣也跟了上來。蘇承駟見宋辭無視了他也不生氣,依舊是笑意盈盈的看著她,調笑道:“美人,你還沒告訴本殿你的名字呢。”
宋辭被他跟的煩了,於是停住了腳,看著他的臉反問出聲:“殿下不知道臣女是誰?”
“不知道。”他搖了搖頭,眼中一片坦然。
“不知姑娘是哪家貴女?你隻需告訴本殿,本殿好讓父皇賜婚,讓你做我的皇子妃。”
說到這裏,他笑了笑,“你與本殿的容貌也可以說是般配了,人人都說十一皇子長相妖孽,但本殿看你也長得禍國殃民,不如你與本殿湊一對如何?本殿答應你,若你嫁了本殿,本殿再不去招惹其他人了。如何?”
說完,他眨了眨眼,目光直直盯著她的眼睛,仿佛她隻要說出她的名字,他立刻就要到皇帝麵前求娶她。
可是宋辭沒有迴答他這句話,反問道:“除夕宴上,殿下是睡著了嗎?”
“你怎麽知道?”
蘇承駟瞬間驚了,眼睛瞪的圓圓的,“莫非那時姑娘就注意到了本殿麽?”
說到這裏,他似是被突然的驚喜砸到,反應過來後似嗔非嗔的瞪了宋辭一眼,輕聲笑道:“看來你我之間是天定的姻緣啊。”
宋辭涼涼的掃了他一眼,內心無語冷笑,心想:你可真會裝!
既如此,我便陪你演下去吧,怎麽能讓你獨自一人唱獨角戲呢。想到這裏,宋辭笑了笑,問道:“殿下真想知道臣女是誰?”
“那還能有假!”
蘇承駟一聽這話便知有戲,就連語氣也強烈了幾分:“本殿求娶姑娘之心,日月可鑒。”
那日月可真該消失了。
宋辭心中這樣接道,但嘴上卻不是這樣說。她突然抬頭看向他,眼中一片真誠。
在蘇承駟的注視下,宋辭緩緩對上她的眼睛,然後又立刻故作羞澀的低下頭,輕聲道:
“迴十一殿下的話,臣女閨名周顯玥。”
戶部尚書姚嘉予和兵部尚書李憲一個忙著買糧、調糧、鼓動各大家族和富商豪紳捐糧,一個忙著調動軍費和軍餉。
起兵之事皇帝已經告訴他了,並且要求他秘密進行,對外隻說是戶部拿不出銀子,因此需要兵部幫忙調些。至於調了多少,除了皇帝和李憲誰也不知道。
兩人一連三天都沒有好好休息,愁的頭發都白了兩根,尤其是戶部尚書,離得老遠都能看清他眼下的烏青。
而宋朝這些天也沒閑著,不是去戶部催進度就是去兵部商議事宜,片刻都不得空。
緊趕慢趕,戶部和兵部終於在第三日的下午全部籌集完了,他們趕緊進宮將這件事情稟告給了皇帝,心中總算鬆了一口氣。
皇帝聽後龍顏大悅,除了賞賜了些綾羅綢緞外還特意交待他們明日給宋朝送行,結束後可以告假兩日,兩人感激涕零,當天晚上迴去後飯都沒吃就直接睡下了。
第二日一早,皇帝就帶領著百官在距離桃山不遠處的長亭為宋朝送行,宋朝帶領押送糧草的士兵經過此處時,看見這樣隆重的架勢怔住了。
不過他迅速反應了過來,立刻號令全軍暫停,而自己則翻身下馬朝那邊跑了過去。
當他正準備行禮時皇帝立刻出言製止了他。“愛卿不必多禮。”他笑著說道,伸出手扶著他起身。
趁著這個距離,皇帝在他耳邊用隻有他們兩個人的聲音輕聲道:“這次隨行的都是朕在兵部精挑細選出來、可以以一敵百的將士,屆時可助你一起北伐。”
快速說完這句話,他清了清嗓子,沉聲道:“此行必勝,望卿能帶迴佳音,解朕之憂,去我大淵受災百姓之苦。”
宋朝聽後微微頷首,示意皇帝他明白了,然後高聲道:“謝皇上,臣此行定不負所托。”
皇帝點了點頭,側過臉看向了一旁站著的鄭漁,鄭漁見狀立刻將手裏盛放酒器的托盤端了過去。
皇帝將酒器中的酒倒入酒盞之中,一盞自己拿著另一盞遞給了宋朝。
“願卿此行一帆風順。”
宋朝見狀立刻接過酒盞,然後與他的酒盞輕碰了一下,在看到皇帝飲下後也將盞中酒一飲而盡。
末了,宋朝將酒盞放到了鄭漁手中的托盤上,餘光瞥見了不遠處的大軍,他心中略微沉思片刻後便向皇帝辭行,皇帝也明白不宜耽擱太久,於是再次叮囑道:“一路小心。”
宋朝點了點頭,說了句“臣明白,陛下安心”後便直接走開了。
皇帝看著他騎馬離開的背影,突然間想起那年他送宋璟去北疆好像也是這幅景象,一時間竟分不清他身影究竟是誰,直到大軍完全消失在他的視野後才迴過神來。
他輕歎了口氣,帶領著諸位大臣返了京。
……
今晨離開時,隻有沈嵐在門口為他送行,所以宋朝以為宋辭是在其他地方等著,因此也沒有在意,可是大軍直到離開桃山他也沒見宋辭的影子。
看來她是不打算來了。
宋朝在心中這樣想道。雖然早有預料,但成真的那一瞬間他還是有些失落。隻是他為人向來冷峻,任誰也察覺不出來。
“哥哥!”
就在宋朝打算不再想這些事情時,一陣略顯焦急的聲音從後方傳來,她的音量很大,可能是因為追趕太急的緣故,還略微有些喘。
聽出這是妹妹的聲音,宋朝交代了旁邊的副將一聲後便騎馬往迴趕去。
……
由於時間倉促,兩人碰了麵後並沒有下馬,就在馬上這樣默默看著對方。
宋辭從懷中取出一個紙包撂給了宋朝,宋朝接到後明顯聞到一股糕點的香甜味。
“這是你最喜歡吃的板栗糕,我今晨剛去買的,還熱乎著呢。”宋辭小聲的說,臉上閃過一絲不自在。
其實她本來是不想來的,但昨天翻來覆去想了一宿還是覺得自己應該來,可去送行怎麽能沒有禮物呢?於是她一大早就爬起來去排隊買糕點了,折騰到了現在才趕過來,不過還好被她追上了。
宋朝聽見這話心中一暖,溫聲道:“其實你能來哥哥就很開心了。”
宋辭聽見這話心中有些不自在,於是趕忙撇過了視線,小聲道:“這糕點涼了就不好吃了……”
宋朝笑了笑,打開紙包來嚐了一個,認真評價道:“很好吃。”
宋辭沒有說話,隻是一直看著他。宋朝吃了一個後就不再吃了,他將剩下的糕點用紙包好後撂給了宋辭,笑著說:“這糕點哥哥已經嚐過了,小辭的心意哥哥明白了,這剩下的就等我迴來後再吃吧!”
說完這句話,他就騎馬離開了。
宋辭接過紙包,有些擔憂的看著他離開的方向,突然間大喊:“我和祖母都在家裏等你迴來!”
宋朝聽見了,但他沒有迴頭,隻是揚了揚自己的右手示意她自己聽到了,他們的距離越來越遠,直到他徹底消失在她的視野中。
宋辭眉頭微皺,低頭望了一眼雪地上錯亂的腳印和馬蹄印,騎馬在寒風中對著他離開的方向注視了許久,眼中是掩飾不住的擔憂。
她在心中默念:你一定要平安迴來啊。
……
自從宋朝離京後,京城中便有不少人開始私下議論皇上此舉何意。
雖然宋朝的封位久久沒有下來,但前腳剛在除夕宴上封了宋辭為安樂縣主,後腳又派宋朝前往北疆賑災,顯然是要重新重用宋家的意思。因此,雖然宋家如今隻剩下祖孫三人,旁人也不敢輕易看輕了去。
這幾日由於無事和天冷的緣故,宋辭愈發不願出門了,每日不是練劍就是在萱草堂陪著沈嵐,常常一待就是一天。
雖然孫兒離開了,但沈嵐除了心裏有些擔憂外並沒有別的什麽感覺,因為她早已經看淡了離別,況且她的身邊還有著她最愛的小辭兒陪著。
沈嵐喜歡聽故事,因此宋辭為了給祖母解悶、每日夜晚都會翻看許多民間廣為流傳的故事,然後挑出幾個她覺得不錯的,留著第二日講給沈嵐聽。沈嵐見自己的孫女如此費心哄自己高興,心情也好了起來。
不僅如此,有時候遇上天氣好,宋辭還會陪著祖母在院子裏曬太陽,然後跟她講著自己小時候的事情,雖然這些事情在宋辭看來很無聊,有些可以說是十分丟臉,但是沈嵐卻聽的最為認真,有時候聽到她的糗事還會笑出聲來,調侃道:“沒想到我的小辭兒還有這麽可愛的一麵。”
宋辭並不覺得可愛,她隻覺得丟臉,一想起來就感慨自己當初怎麽那麽傻,不過她見祖母很喜歡聽這個,為了她老人家開心也願意跟她講。
宋辭小時候的糗事不多,為此她十分頭痛。有時候為了讓祖母開心她會有意編出一些有意思的事情來說,而沈嵐也十分受用,心情越來越好,就連身體也有了見好的趨勢。
宋辭知道後很是高興,為此特意給宋朝寫了封家書,告訴他祖母的病已經逐漸見好了,讓他勿念。
書信送出後一連幾天也沒有迴音,但宋辭並未多想,因為她知道北疆距盛京路途遙遠,又加上雪災的緣故,必定不會快,因此一直耐心等著。
在宋辭的等待中,元宵悄然而至,皇帝知道沈嵐身體見好後,特意邀請她明晚帶著宋辭來參加宮裏舉辦的元宵家宴。
按理說家宴宋家並不需要參加,因為他們和皇室並沒有血緣關係,但皇帝因為宋璟的緣故,且宋朝又是他看著長大的,於是每年家宴都會邀請宋家前往。
沈嵐起初沒病時也會陪著宋朝前往,但後來身體的緣故便沒再去了,這次她本打算拒絕的,但想著宋辭年幼,且在盛京又沒有相熟的朋友和知己,因此便答應了下來。
皇帝知道後自是十分開懷,特意將她的位置放在了最前麵,以示自己對宋家的看重和對沈嵐的尊敬。
宋辭由於上次宮宴的緣故本不想參加,但見祖母已經答應下來,縱然心裏不想也隻好準備起來。在第二日下午,準時陪著祖母去往了宮中。
……
這次的宴會和上次並沒有什麽區別,依舊是設在了永寧殿,隻是人卻比上次少了很多。
宋辭抬眼看去,隻見除了皇子公主外還有不少外戚在,比如白家。
但來多少人和她並沒有關係,她安靜的坐在沈嵐旁邊一句話也不說,隻是在沈嵐跟別人說起她時出於禮貌的笑笑。
在一聲聲寒暄聲中,太子也到了,但他並沒有像上次那樣過來,隻是遠遠的看了宋辭一眼,然後便走到了自己的席位上坐下。
宋辭在他入座後也瞥了他一眼,但很快就收迴了視線。見他過了許久後都沒有動靜便知道上次是因為宋朝的緣故他才會過來,今日宋朝並未在場,自己定然不用在和他打交道了。
宋辭想到這裏,心中莫名覺得輕鬆,就連心情也愉悅了起來。
皇帝就是在這個時候進來的,在所有人行了禮後他走到沈嵐麵前親自將她扶起來,然後才迴了自己的座位。
這次的家宴除了皇帝,太後也來了,因沒有皇後,因此太後的席位直接擺在了皇上旁邊。
這是宋辭第一次看見太後,可不知為何,她第一次見到她就覺得很是慈祥,雖然她有著久居上位的威嚴但並不讓人覺得嚴厲,所以宋辭對她的印象並不壞,甚至可以說是不錯。
這次的家宴和上次一樣,上了菜以後就是些歌舞樂曲,宋辭待了一會兒覺得無趣,便借著更衣為名離開了宴席,獨自一人走到殿外吹風。
……
“姑娘一個人?”
就在宋辭以為找到一個清幽處時,一陣慵懶的聲音突然從上麵傳過來,宋辭抬起頭,這才發現一旁的牆頭上正坐著一個人。他見宋辭發現他了後直接跳了下來,伸了伸懶腰,然後視線便落在了宋辭臉上。
“姑娘生的真好看。”
他盯了半晌後突然說出了這樣一句話,眼睛笑起來像個狐狸。
宋辭聞言淡淡看了他一眼,恭敬的行了一個禮:“十一殿下。”
蘇承駟見她認出了自己心中更高興了,嘴角含著笑,調侃道:“沒想到美人兒還記得我。”
聽了這樣的話,宋辭心中翻了個白眼,但是麵上卻並未變化分毫,依舊是一副淡定從容的姿態,開口道:“十一皇子風流倜儻,臣女在民間時便經常聽到有關殿下的傳聞。”
蘇承駟知道她說的是什麽,無非是他的一些風流韻事,但他從來不在意這些名聲,因此也並不覺得尷尬,也沒細想宋辭為何宋辭會突然提這個。
宋辭提這個自然是為了提醒他,離我遠點,但他顯然沒明白她話裏的含義,反而繼續出言調戲她。
“如此關心本殿的私事,姑娘莫不是心悅本殿?”
說這話時,他挑著眉看了一眼宋辭,嘴角眉梢滿是風情。
宋辭看他這樣嘴角抽了抽,心想這下總算知道他為什麽會有那麽多風流事跡了,長的如此妖孽又處處留情,想不出名真挺難的。
她不想和他多做糾纏,於是便打算離開此地,可他卻仿佛要纏住她一樣也跟了上來。蘇承駟見宋辭無視了他也不生氣,依舊是笑意盈盈的看著她,調笑道:“美人,你還沒告訴本殿你的名字呢。”
宋辭被他跟的煩了,於是停住了腳,看著他的臉反問出聲:“殿下不知道臣女是誰?”
“不知道。”他搖了搖頭,眼中一片坦然。
“不知姑娘是哪家貴女?你隻需告訴本殿,本殿好讓父皇賜婚,讓你做我的皇子妃。”
說到這裏,他笑了笑,“你與本殿的容貌也可以說是般配了,人人都說十一皇子長相妖孽,但本殿看你也長得禍國殃民,不如你與本殿湊一對如何?本殿答應你,若你嫁了本殿,本殿再不去招惹其他人了。如何?”
說完,他眨了眨眼,目光直直盯著她的眼睛,仿佛她隻要說出她的名字,他立刻就要到皇帝麵前求娶她。
可是宋辭沒有迴答他這句話,反問道:“除夕宴上,殿下是睡著了嗎?”
“你怎麽知道?”
蘇承駟瞬間驚了,眼睛瞪的圓圓的,“莫非那時姑娘就注意到了本殿麽?”
說到這裏,他似是被突然的驚喜砸到,反應過來後似嗔非嗔的瞪了宋辭一眼,輕聲笑道:“看來你我之間是天定的姻緣啊。”
宋辭涼涼的掃了他一眼,內心無語冷笑,心想:你可真會裝!
既如此,我便陪你演下去吧,怎麽能讓你獨自一人唱獨角戲呢。想到這裏,宋辭笑了笑,問道:“殿下真想知道臣女是誰?”
“那還能有假!”
蘇承駟一聽這話便知有戲,就連語氣也強烈了幾分:“本殿求娶姑娘之心,日月可鑒。”
那日月可真該消失了。
宋辭心中這樣接道,但嘴上卻不是這樣說。她突然抬頭看向他,眼中一片真誠。
在蘇承駟的注視下,宋辭緩緩對上她的眼睛,然後又立刻故作羞澀的低下頭,輕聲道:
“迴十一殿下的話,臣女閨名周顯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