尉遲寶琳看著二人的異樣,心底多麽希望他們二人與父親說的百濟遺臣籌謀複國之事沒有瓜葛。
這一群來自天南海北的年輕人,為著不同的原因來到長安,大家相遇相識,意氣相投,是多麽難能可貴。
真珠對大家說:“真是抱歉,我有話要單獨對這位小哥兒講,還請公主與各位等我片刻。”
真珠眼神掃過在座眾人。
扶餘豐跟著真珠走到另外一處僻靜房間。
“小豐,你受苦了!”真珠雙眼裏噙著淚花,雙手緊握扶餘豐的雙臂。
“真珠,我知道這些年來還有你惦記著我,心裏從來不覺得苦。反而是你讓我日夜牽掛。為了扶餘一族顛沛流離,難為你了。”
扶餘豐平時一副冷靜淡漠的樣子,此刻在真珠麵前再不能掩飾,過去青梅竹馬,兩小無猜的美好童年時光一幕幕浮現眼前。
兩人都算是劫後餘生,如今相逢隻有山重水複之後的喜悅。
過去二人遭受的苦難仿佛都隨風而去,消散在風雨中。
“小豐,我知道你的脾性,複國不是你的理想。所以,我在長安等你,隻為了還你一件東西。”真珠擦拭眼角,鄭重地對扶餘豐說。
真珠從一隻上鎖的箱子裏拿出一件絲帛包裹著的方形物品,打開包裹著的絲帛,是一枚色澤通透,微微泛著碧青色的玉質印鑒。
扶餘豐輕撫這微涼的百濟傳國玉璽,沉默不語。
良久,才開口。
“真珠,我這麽做究竟是對是錯?”
“小豐,沒有什麽是天命所歸,你要聽從自己的內心。”
扶餘豐雙手捧著玉璽,真珠跟在他身後,兩人走了出來,步伐不急不緩。
“百濟扶餘豐、真珠,拜見大唐晉陽公主殿下!”
二人雙雙麵向晉陽公主,齊齊下跪。
除了清仁清楚其中緣由,其他人全部噤聲側目,不明白他們為何行如此大禮。
更不明白扶餘豐手中捧著高舉的東西是什麽意思。
這也難怪他們,算起來阿依古麗來自西域三十六國,尋夢他們來自南詔,百濟對他們來說既遙遠又陌生。
他們自然不會懂他們這是什麽意思。
但尉遲寶琳卻是完全明白他們,他明白這對一個喪國之人來說,並不是體麵的收場。
交出傳國玉璽等同承認這個國家的滅亡,還是不可逆轉的那種。
他們倆如此平心靜氣,絲毫沒有讓人覺得受到莫大的屈辱。
莊重又靜穆的態度,讓人不由得生出一種敬佩之心。
尉遲雙手接過玉璽,晉陽站起來說:“你們快起來,這件事太過重大,我會稟明父皇!”
大家都沉默不語。
尉遲寶琳安排馬車送公主迴宮,想到朝堂上又會生出多少事端,尉遲有些為真珠和扶餘豐擔心。
上了馬車,晉陽對真珠說:“真珠,你放心,其他的事我會想辦法。”
清仁永遠都是清醒又溫和:“豐君,昨日種種譬如昨日死,你已經做了你能做的了。今後種種,全是為了你自己。”
尋夢和阿依古麗是第一次見麵,卻是一見如故,她們倆麵麵相覷,看著真珠不知道如何安慰。
倒是真珠平靜地招唿大家坐下,把她和扶餘豐的故事,對大家娓娓道來。
百濟如何滅國,她如何臨危受命要保管傳國玉璽,扶餘豐又是什麽原因被送到扶桑做質子,她如何在長安立足,又如何將她在長安的消息帶到扶桑。
真珠的口氣平靜得仿佛那隻是發生在別人身上的故事。
羅閣和蒙茶年紀雖輕,卻是背負了南詔一族振興的所有期待。
聽完真珠的話,他們倆如鯁在喉,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他們還太年輕,即使不能想象治理一個國家將會麵對的困難,也能想到國家存亡的利害關係。
南詔本來就是六詔合並而來,這個國家還是百孔千瘡,百廢待興。
他們不知道能不能擔當起這樣的重任。
阿依古麗聽得眼淚不知不覺地流出來,擦了馬上又流了出來。
尋夢眼裏閃爍著光芒,她也想到南詔的運命,她的父親當初統一六詔之時,她尚未出生。
南詔地處偏遠山區,大山綿延不絕。
國家和人民並不富足,她和蒙茶羅閣早就約定好,三人一定要讓南詔的子民過上好日子。
她看著蒙茶和羅閣,三人心中更加肯定自己的理想和決心,絕不讓南詔在他們手中衰敗,要讓所有南詔人民都過上富足平安的生活。
幾個少年男女各自心湖中湧起層層漣漪,有風吹過,又各自蕩開幾圈,波紋越來越遠,消失在不遠處的湖麵。
這一群來自天南海北的年輕人,為著不同的原因來到長安,大家相遇相識,意氣相投,是多麽難能可貴。
真珠對大家說:“真是抱歉,我有話要單獨對這位小哥兒講,還請公主與各位等我片刻。”
真珠眼神掃過在座眾人。
扶餘豐跟著真珠走到另外一處僻靜房間。
“小豐,你受苦了!”真珠雙眼裏噙著淚花,雙手緊握扶餘豐的雙臂。
“真珠,我知道這些年來還有你惦記著我,心裏從來不覺得苦。反而是你讓我日夜牽掛。為了扶餘一族顛沛流離,難為你了。”
扶餘豐平時一副冷靜淡漠的樣子,此刻在真珠麵前再不能掩飾,過去青梅竹馬,兩小無猜的美好童年時光一幕幕浮現眼前。
兩人都算是劫後餘生,如今相逢隻有山重水複之後的喜悅。
過去二人遭受的苦難仿佛都隨風而去,消散在風雨中。
“小豐,我知道你的脾性,複國不是你的理想。所以,我在長安等你,隻為了還你一件東西。”真珠擦拭眼角,鄭重地對扶餘豐說。
真珠從一隻上鎖的箱子裏拿出一件絲帛包裹著的方形物品,打開包裹著的絲帛,是一枚色澤通透,微微泛著碧青色的玉質印鑒。
扶餘豐輕撫這微涼的百濟傳國玉璽,沉默不語。
良久,才開口。
“真珠,我這麽做究竟是對是錯?”
“小豐,沒有什麽是天命所歸,你要聽從自己的內心。”
扶餘豐雙手捧著玉璽,真珠跟在他身後,兩人走了出來,步伐不急不緩。
“百濟扶餘豐、真珠,拜見大唐晉陽公主殿下!”
二人雙雙麵向晉陽公主,齊齊下跪。
除了清仁清楚其中緣由,其他人全部噤聲側目,不明白他們為何行如此大禮。
更不明白扶餘豐手中捧著高舉的東西是什麽意思。
這也難怪他們,算起來阿依古麗來自西域三十六國,尋夢他們來自南詔,百濟對他們來說既遙遠又陌生。
他們自然不會懂他們這是什麽意思。
但尉遲寶琳卻是完全明白他們,他明白這對一個喪國之人來說,並不是體麵的收場。
交出傳國玉璽等同承認這個國家的滅亡,還是不可逆轉的那種。
他們倆如此平心靜氣,絲毫沒有讓人覺得受到莫大的屈辱。
莊重又靜穆的態度,讓人不由得生出一種敬佩之心。
尉遲雙手接過玉璽,晉陽站起來說:“你們快起來,這件事太過重大,我會稟明父皇!”
大家都沉默不語。
尉遲寶琳安排馬車送公主迴宮,想到朝堂上又會生出多少事端,尉遲有些為真珠和扶餘豐擔心。
上了馬車,晉陽對真珠說:“真珠,你放心,其他的事我會想辦法。”
清仁永遠都是清醒又溫和:“豐君,昨日種種譬如昨日死,你已經做了你能做的了。今後種種,全是為了你自己。”
尋夢和阿依古麗是第一次見麵,卻是一見如故,她們倆麵麵相覷,看著真珠不知道如何安慰。
倒是真珠平靜地招唿大家坐下,把她和扶餘豐的故事,對大家娓娓道來。
百濟如何滅國,她如何臨危受命要保管傳國玉璽,扶餘豐又是什麽原因被送到扶桑做質子,她如何在長安立足,又如何將她在長安的消息帶到扶桑。
真珠的口氣平靜得仿佛那隻是發生在別人身上的故事。
羅閣和蒙茶年紀雖輕,卻是背負了南詔一族振興的所有期待。
聽完真珠的話,他們倆如鯁在喉,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他們還太年輕,即使不能想象治理一個國家將會麵對的困難,也能想到國家存亡的利害關係。
南詔本來就是六詔合並而來,這個國家還是百孔千瘡,百廢待興。
他們不知道能不能擔當起這樣的重任。
阿依古麗聽得眼淚不知不覺地流出來,擦了馬上又流了出來。
尋夢眼裏閃爍著光芒,她也想到南詔的運命,她的父親當初統一六詔之時,她尚未出生。
南詔地處偏遠山區,大山綿延不絕。
國家和人民並不富足,她和蒙茶羅閣早就約定好,三人一定要讓南詔的子民過上好日子。
她看著蒙茶和羅閣,三人心中更加肯定自己的理想和決心,絕不讓南詔在他們手中衰敗,要讓所有南詔人民都過上富足平安的生活。
幾個少年男女各自心湖中湧起層層漣漪,有風吹過,又各自蕩開幾圈,波紋越來越遠,消失在不遠處的湖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