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蕊妃的擔憂
炮灰千金認祖歸宗後全家瑟瑟發抖 作者:雨山之我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與徐貴妃那裏不同,沁玉宮中的宮人臉上都帶著笑。
他們主子誕下皇子還晉了妃位,再加上有帝寵,所有人的腰板都挺得直直的。
再加上主子為了選個好日子,冒險生產,最終得償所願,他們這些宮人也知曉。
知道這次生產兇險,眾人走動時極其小心。
小皇子哭了之後也有奶嬤嬤伺候著,哄著。
蕊妃此刻本該開心,她整個人卻有些戰戰兢兢。
這日是八月十六,也入了秋。
京城這會兒的氣候正好,不冷不熱。
蕊妃頭上包著淺黃色布巾,整個人躺在床上,麵色有些蒼白。
“小皇子長得可像皇上?皇上昨夜可有說什麽?”
她心中忐忑,瞧不出兒子的長相,試圖從身邊宮人口中得出肯定答案。
宮人笑了笑,“小殿下剛剛出來還沒長開,要等些時日才能看出,娘娘不要心急。咱們小殿下長得健壯,不比足月的孩子差,以後定然風姿出眾。”
蕊妃聽到小兒子長得健壯,心神惶惶,隻能轉了話題,“昨夜我昏睡過去,那會兒外麵有喧嘩聲,出了何事?”
當日那人說過要找機會守著她生產,可千萬別是他啊。
可惜怕什麽來什麽。
“昨夜大皇子喝多了,跑到後宮發瘋。就在咱們沁玉宮附近的那個亭子裏,被皇上逮了個正著。據說因為窺伺帝蹤,被幽禁在太吾裏,無詔不得出。”
宮人說的話,讓蕊妃一抖。
“皇上不是很疼大皇子,他怎麽突然間便遭了厭棄?”
蕊妃狀似不經意問道,心中有了猜測,定然是發生了她不知道的事。
大皇子之前在初沅帝跟前還算得寵,有替初沅帝擋刀的緣故,更重要的是他身後沒有母族。
他與二皇子兩個的母妃都是出身不顯,因病早逝。
二人相似的經曆,在初沅帝跟前一個得寵一個仿佛隱形人。
若非七月初七盛勉公主突然失蹤,二皇子發瘋,恐怕到現在還不能入初沅帝的眼。
身為一國之君,初沅帝不喜軟弱之人。
二皇子之前給人的印象便是如此,大皇子反而長得高高大大,騎射出眾。
宮人不知道蕊妃的擔憂,隻說道:
“前些日子在皇莊,大皇子與未來大皇子妃做的事情讓溫敏郡主捅到皇上與皇後娘娘那裏,這次封王才沒有大皇子。
“八月十五是團圓節日,才將大皇子從皇莊放出來,他昨夜不知道為何被皇上撞見,衝撞了皇上......”
宮人將知道的事情如數說出。
蕊妃聽後,有片刻呆愣,“溫敏郡主不是很得寵愛,為何如此對父親?”
宮人隻以為蕊妃幸災樂禍,對這件事情好奇,連忙解惑:
“溫敏郡主身邊那些嬤嬤宮女伺候的不盡心,皇莊那件事情,大皇子知道溫敏郡主受了委屈也沒有處置那些人。
“再加上齊大人為了給齊姑娘出氣,告到了皇上那裏。
“到了最後,大皇子換了大皇子妃,溫敏郡主被接到皇後宮中撫養。”
這些時日蕊妃安心養胎,對外麵的消息知道的不多,宮裏的奴仆更沒有人來她跟前說這些,這件事情她剛剛知道。
“現在的大皇子妃是佳蘿郡主的女兒?豈不是以後有太後娘娘撐腰?你且記下,以後其他幾位皇子的事情要及時稟告於我,沁玉宮也有皇子了。”
宮人沒做他想,隻以為自家主子對那個位置也起了心思,急忙稱是。
蕊妃剛剛生產完,惡露還沒有排幹淨,聽到壞消息,隻覺惡露湧出許多,這會兒徹底堅持不住,暈了過去。
“娘娘,您怎麽了?快傳太醫,娘娘昏了過去......”
宮人慌亂起來,趕緊讓人去給帝後報信。
沁玉宮如今是各宮的眼中釘,有什麽風吹草動都瞞不過外麵。
更何況,蕊妃暈了,這麽大動靜他們想瞞也瞞不過去。
這個消息傳到徐貴妃的耳朵裏,鬱氣一掃而空。
徐貴妃從榻上坐起,惡狠狠地說道,“真是活該!這就是報應!這些年她在皇上跟前沒少給本宮上眼藥,這次要是血崩,本宮定要慶祝三天。”
這些得寵的妃子當中,蕊妃最年輕。
徐貴妃保養的再好,年華不再,都是白搭。
臉上和身體還好,那處卻不能與年輕的妃子相比。
要不是有這張臉在,初沅帝未必會來她宮中,就算來也是草草了事。
她表麵風光,內裏如何她自然知道。
心腹嬤嬤自然知道這些,勸道,“娘娘還是想開點兒!您有三皇子和公主,還有國師與徐家,徐王府也站在您身後,有些事情不能強求。”
她跟在徐貴妃身邊幾十年,自是知曉自家主子對皇上的情意。
當年自家主子與鎮國公府的姑娘都是皇後熱門人選,自家主子反而各方麵都壓楊皇後一頭。
可惜的是那會兒景和大長公主還參政,她支持鎮國公府的姑娘成為皇後。
這也是徐貴妃為何成為寵妃之後,屢次找景和大長公主那一脈的麻煩。
實在是咽不下這口氣。
“娘娘,三殿下來了。”外麵有人迴稟,並未進屋。
徐貴妃從榻上站起,“快讓存兒進來。”
三皇子趙長存錦袍玉冠,神似徐貴妃。
“母妃,您這樣急著喚兒臣過來有何事?兒臣約了二哥,他過兩日就要奉旨巡查,兒臣要給他餞行!”
三皇子有些不耐煩,“您要是悶了,把妹妹叫過來同您說話,兒子大了,不好總出入後宮。”
昨夜大哥發生的事情,他們兄弟幾個今日就知曉了。
剛才還去禦書房給他求情,隻是被他父皇給駁了迴來。
二哥那邊還把自己搭了進去,常永郡那裏發了大水,朝廷這邊撥了賑濟糧要他下去巡查。
兩個王府督建的事情全部落在他頭上,他得替二哥監督著。
“你竟然沒有撈到半點兒差事?隨便派個得用的人監督著就行,哪用你親自看著!你若是無事,就去一趟常興郡那邊,給母妃尋一些靈藥。”
徐貴妃恨鐵不成鋼,老二一個沒娘的孩子都撈著差事,貴妃之子卻成日裏晃蕩。
三皇子眼珠子一轉,常興郡就與常永郡挨著,正好與二哥一起過去。
想到這裏,他幹脆答應,“母妃放心,兒子這兩日就去。沒什麽事兒子先走了,二哥和四弟還在等著我!”
“這孩子沒有一點心眼,別人都有了差事,他還跟沒事人一樣。”徐貴妃一臉擔憂,“出身上比不上四皇子,若是好好辦差事入了皇上的眼,總能有個好前程。”
她與皇後爭鬥在暗處,並未阻止兒子與其他兄弟來往。
心腹嬤嬤趕緊出主意,“娘娘還是不要憂心,要不咱們去沁玉宮那裏轉一圈?”
“算了,等他封王的聖旨下來,有了封號,我再去皇上跟前求一求。”徐貴妃說完,臉上有了笑意,“咱們去沁玉宮瞧瞧熱鬧。”
他們主子誕下皇子還晉了妃位,再加上有帝寵,所有人的腰板都挺得直直的。
再加上主子為了選個好日子,冒險生產,最終得償所願,他們這些宮人也知曉。
知道這次生產兇險,眾人走動時極其小心。
小皇子哭了之後也有奶嬤嬤伺候著,哄著。
蕊妃此刻本該開心,她整個人卻有些戰戰兢兢。
這日是八月十六,也入了秋。
京城這會兒的氣候正好,不冷不熱。
蕊妃頭上包著淺黃色布巾,整個人躺在床上,麵色有些蒼白。
“小皇子長得可像皇上?皇上昨夜可有說什麽?”
她心中忐忑,瞧不出兒子的長相,試圖從身邊宮人口中得出肯定答案。
宮人笑了笑,“小殿下剛剛出來還沒長開,要等些時日才能看出,娘娘不要心急。咱們小殿下長得健壯,不比足月的孩子差,以後定然風姿出眾。”
蕊妃聽到小兒子長得健壯,心神惶惶,隻能轉了話題,“昨夜我昏睡過去,那會兒外麵有喧嘩聲,出了何事?”
當日那人說過要找機會守著她生產,可千萬別是他啊。
可惜怕什麽來什麽。
“昨夜大皇子喝多了,跑到後宮發瘋。就在咱們沁玉宮附近的那個亭子裏,被皇上逮了個正著。據說因為窺伺帝蹤,被幽禁在太吾裏,無詔不得出。”
宮人說的話,讓蕊妃一抖。
“皇上不是很疼大皇子,他怎麽突然間便遭了厭棄?”
蕊妃狀似不經意問道,心中有了猜測,定然是發生了她不知道的事。
大皇子之前在初沅帝跟前還算得寵,有替初沅帝擋刀的緣故,更重要的是他身後沒有母族。
他與二皇子兩個的母妃都是出身不顯,因病早逝。
二人相似的經曆,在初沅帝跟前一個得寵一個仿佛隱形人。
若非七月初七盛勉公主突然失蹤,二皇子發瘋,恐怕到現在還不能入初沅帝的眼。
身為一國之君,初沅帝不喜軟弱之人。
二皇子之前給人的印象便是如此,大皇子反而長得高高大大,騎射出眾。
宮人不知道蕊妃的擔憂,隻說道:
“前些日子在皇莊,大皇子與未來大皇子妃做的事情讓溫敏郡主捅到皇上與皇後娘娘那裏,這次封王才沒有大皇子。
“八月十五是團圓節日,才將大皇子從皇莊放出來,他昨夜不知道為何被皇上撞見,衝撞了皇上......”
宮人將知道的事情如數說出。
蕊妃聽後,有片刻呆愣,“溫敏郡主不是很得寵愛,為何如此對父親?”
宮人隻以為蕊妃幸災樂禍,對這件事情好奇,連忙解惑:
“溫敏郡主身邊那些嬤嬤宮女伺候的不盡心,皇莊那件事情,大皇子知道溫敏郡主受了委屈也沒有處置那些人。
“再加上齊大人為了給齊姑娘出氣,告到了皇上那裏。
“到了最後,大皇子換了大皇子妃,溫敏郡主被接到皇後宮中撫養。”
這些時日蕊妃安心養胎,對外麵的消息知道的不多,宮裏的奴仆更沒有人來她跟前說這些,這件事情她剛剛知道。
“現在的大皇子妃是佳蘿郡主的女兒?豈不是以後有太後娘娘撐腰?你且記下,以後其他幾位皇子的事情要及時稟告於我,沁玉宮也有皇子了。”
宮人沒做他想,隻以為自家主子對那個位置也起了心思,急忙稱是。
蕊妃剛剛生產完,惡露還沒有排幹淨,聽到壞消息,隻覺惡露湧出許多,這會兒徹底堅持不住,暈了過去。
“娘娘,您怎麽了?快傳太醫,娘娘昏了過去......”
宮人慌亂起來,趕緊讓人去給帝後報信。
沁玉宮如今是各宮的眼中釘,有什麽風吹草動都瞞不過外麵。
更何況,蕊妃暈了,這麽大動靜他們想瞞也瞞不過去。
這個消息傳到徐貴妃的耳朵裏,鬱氣一掃而空。
徐貴妃從榻上坐起,惡狠狠地說道,“真是活該!這就是報應!這些年她在皇上跟前沒少給本宮上眼藥,這次要是血崩,本宮定要慶祝三天。”
這些得寵的妃子當中,蕊妃最年輕。
徐貴妃保養的再好,年華不再,都是白搭。
臉上和身體還好,那處卻不能與年輕的妃子相比。
要不是有這張臉在,初沅帝未必會來她宮中,就算來也是草草了事。
她表麵風光,內裏如何她自然知道。
心腹嬤嬤自然知道這些,勸道,“娘娘還是想開點兒!您有三皇子和公主,還有國師與徐家,徐王府也站在您身後,有些事情不能強求。”
她跟在徐貴妃身邊幾十年,自是知曉自家主子對皇上的情意。
當年自家主子與鎮國公府的姑娘都是皇後熱門人選,自家主子反而各方麵都壓楊皇後一頭。
可惜的是那會兒景和大長公主還參政,她支持鎮國公府的姑娘成為皇後。
這也是徐貴妃為何成為寵妃之後,屢次找景和大長公主那一脈的麻煩。
實在是咽不下這口氣。
“娘娘,三殿下來了。”外麵有人迴稟,並未進屋。
徐貴妃從榻上站起,“快讓存兒進來。”
三皇子趙長存錦袍玉冠,神似徐貴妃。
“母妃,您這樣急著喚兒臣過來有何事?兒臣約了二哥,他過兩日就要奉旨巡查,兒臣要給他餞行!”
三皇子有些不耐煩,“您要是悶了,把妹妹叫過來同您說話,兒子大了,不好總出入後宮。”
昨夜大哥發生的事情,他們兄弟幾個今日就知曉了。
剛才還去禦書房給他求情,隻是被他父皇給駁了迴來。
二哥那邊還把自己搭了進去,常永郡那裏發了大水,朝廷這邊撥了賑濟糧要他下去巡查。
兩個王府督建的事情全部落在他頭上,他得替二哥監督著。
“你竟然沒有撈到半點兒差事?隨便派個得用的人監督著就行,哪用你親自看著!你若是無事,就去一趟常興郡那邊,給母妃尋一些靈藥。”
徐貴妃恨鐵不成鋼,老二一個沒娘的孩子都撈著差事,貴妃之子卻成日裏晃蕩。
三皇子眼珠子一轉,常興郡就與常永郡挨著,正好與二哥一起過去。
想到這裏,他幹脆答應,“母妃放心,兒子這兩日就去。沒什麽事兒子先走了,二哥和四弟還在等著我!”
“這孩子沒有一點心眼,別人都有了差事,他還跟沒事人一樣。”徐貴妃一臉擔憂,“出身上比不上四皇子,若是好好辦差事入了皇上的眼,總能有個好前程。”
她與皇後爭鬥在暗處,並未阻止兒子與其他兄弟來往。
心腹嬤嬤趕緊出主意,“娘娘還是不要憂心,要不咱們去沁玉宮那裏轉一圈?”
“算了,等他封王的聖旨下來,有了封號,我再去皇上跟前求一求。”徐貴妃說完,臉上有了笑意,“咱們去沁玉宮瞧瞧熱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