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家大院和朱氏莊園這兩個村子可以說是緊緊相連,中間即使有幾裏路也都是兩個村莊的田地,所以兩個村莊並不遠,而且姥姥魯銀環的桃園就在藍家大院的土地邊兒上,因此當初姥姥也沒有要求藍祖成上門,畢竟男人如果上了女方的門按照老規矩來說是低人一等的,不過好在父親這邊沒有什麽長輩,近一些親戚也不多,直係更是沒有。所以在贍養老人這方麵來說上門不上門的,倒也沒有多大的區別了。


    大人們的考慮,爭吵,藍新梅都不參加,就連旁聽都不肯,她現在又自己的事情要做。


    雖然對於這些基礎的學習藍新梅是手到擒來,但她還有自己的打算。


    多年來一直都不曾放棄的繪畫和書法仍然是每天晚上的主修課,這是自己從事廣告工作的基礎,到了任何時候都不能夠放棄,奇怪的是藍新梅現在又讀起來醫書了。或者說是那名醫生聽說了藍新梅的中考成績之後,十分高興的問她肯不肯看一看學習之外的書的時候,藍新梅就知道了這位老者的心思。


    他這位已經年逾七十的老大夫肯這樣的大度,藍新梅真是十分高興。


    有機會學習更多的知識,尤其這知識在以後會發揮很大的作用,藍新梅當然是來者不拒。


    當然也不隻是看書背書這樣的簡單,雖然人體經絡血管骨骼什麽的藍心湄上一世都略有了解,但真正的學習起來,並不是很容易,很多不明白想不通的問題都要記錄在一個小本子上,每天吃完晚飯的時候,藍新梅就借口去玩,實際上卻是跑到這位老者的家中請教問題去了。


    老者不肯讓藍新梅以祖爺爺稱唿,卻同樣也不肯收她做自己的徒弟,但藍新梅叫他師傅的時候,還是顯得非常開心。其實藍新梅也從姥姥的口中知道自己姥爺當初還算是藍家大院這位大夫的半個師傅呢,雖然自己姥爺也就是個土郎中。這老者要教導藍新梅醫學,也不能不說是有這方麵的因素在裏麵。


    從錄取通知書下達到去高中報到,隻有短短一個星期的時間,在熱鬧忙碌的空隙,母親朱紫雲為藍新梅重新縫製了一床新的被褥,洛水市第一高中離家裏太遠,藍新梅要住校才行。


    九月一日,藍新梅跟著父親坐上了開往洛水市的班車。


    從踏出藍家大院的第一步開始,父親就不停的為藍新梅講著在路途上的注意事項,諸如不要和陌生人講話,不要相信天上掉餡餅的事情等等,甚至包括過馬路左右看這樣幼兒園級別的問題也是叮嚀再三。


    藍新梅這些年最遠也不過是到鎮上的中學或者趕集的時候隨著母親和姥姥往稍微遠上百多步路的集貿市場,所以在父親的眼中這是自己這閨女第一次出遠門,殷殷叮嚀當然是在所難免,殊不知藍新梅卻不同於其他的那些孩子,慢說小小的洛水市了,大半個中國早都是走了個遍的。


    聽著父親嘮嘮叨叨的話語,藍新梅卻沒有一絲的厭煩,這樣的關愛即使每天都在身邊圍繞,藍新梅依然覺得要格外的珍惜。


    兩人到了鎮子上的公共汽車站,搭上了去往洛水市的班車。那售票員一見父親背的大大小小的行囊,張嘴就問:“送孩子上學?”


    之所以這樣問,蓋因這幾日就是學校的開學報到日期。


    父親很是高興的和那售票員攀談起來,言語之中萬分的自豪。


    八六年的時候,整個洛水市最好的長途客車就是這少林寺牌子的二十六座位的客車了,從大王鄉和小王鄉這兩個鄉鎮開往洛水市的班車並不是很多,但同樣能去到洛水市的人也並不是很多,直到一個小時後車上塞了滿滿當當的乘客,車子才算正式出發了。


    一路無話,從出發到進入洛水市也不過一個半小時的路程,後來父親終於說的累了,在幾乎是滿車人的羨慕眼神中,叫醒一上車就睡覺的藍新梅,神清氣爽的背著行囊走出了汽車站。


    藍新梅倒也不是睡著了,她實在沒有想到父親的嘴竟然如此的能說會道,在他的口中,自己簡直就成了神童了,當然這其中的誇大成分占了九成還多。


    藍新梅雖然心智成熟,可也不想被這些老鄉一個一個的問詢,幹脆閉上眼睛裝睡,心中卻思索著將來高中時期的安排。


    雖然高中的學習自己是早都做到了心中有數的,但是高中畢竟不同於其他的時期,這個時候是自己以後的奠基和轉折,所以想好自己在這三年中應該做些什麽,怎麽做才是正經的事情。


    以前之所以跳級呀什麽的倒也不是她自己為了展現自己的所謂聰明,而是想早一些走出去,早一些把握住自己上一世一直都把握不到的機會。


    出了長途車站還要往西邊走上大約一百多米遠,父女二人又乘坐直達洛水市第一高級中學的公交車,這時候的公交車和來時乘坐的客車並沒有多大的區別,隻不過車前臉上有一個頗為醒目的2字,父親在長途車上和那售票員打聽清楚了,一中就在這二路汽車的終點站。


    洛水市並不是很大,雖然一中在洛水市的郊區,但還是半個多小時就到了,下了車,這一次不用打聽,一眼就看到停車場對麵鬥大的幾個金屬大字“洛水市第一高級中學”,緊挨著底下就是一個橫幅,上寫“熱烈歡迎八六級新同學”。在往下,學校的雪白色的牆壁上貼著一溜的紅紙,遠遠的看的不是很真切,那紅紙底下站著許多的學生和家長,一個個都在那紅紙上尋找著什麽。


    父親一手扛著背囊,碗筷呀,洗臉盆呀什麽的叮叮當當的響著,一手拉著藍新梅快步朝著學校的大門走去。


    自七歲那年清醒過來,父親已經有好多年都不曾拉自己的手了。


    顧不上感受父親那粗糙大手的溫暖,藍新梅就看到那紅紙上的黑色毛筆字體了,原來是錄取的名單和分班的情況。


    第一章第一頁第一個名字,藍新梅。


    藍新梅就笑了。


    真是省事兒,不用像那些學生和家長急急吼吼的從頭細細查找了。


    高一一班,藍新梅從自己的名字往下看了看,竟然整個班級都沒有自己的初中同學。


    今年的中考聽說大王鄉的初中除了自己還考上一中了兩位,也不知道分到哪個班級去了。


    且不管那麽多,藍新梅拉著父親直接就進了學校的大門。


    一進入學校大門,迎麵就是十多張課桌,每張課桌上都清清楚楚的放著一張牌子“一班報名處”“二班報名處”等等,一直到“十二班報名處”。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拾舊時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鯨魚的甜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鯨魚的甜粥並收藏重拾舊時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