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太原的晉祠藝術
365個兒童故事:智慧百寶箱 作者:幻羽書者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在山西省的太原市,有一個充滿神秘和藝術魅力的地方,那就是晉祠。晉祠就像一本厚厚的故事書,每一頁都記載著古老的傳說和精湛的藝術,讓我們一起翻開這本故事書,走進晉祠的奇妙世界吧。
很久很久以前,太原這個地方還不叫太原。那時候,這裏有一個叫唐叔虞的人。唐叔虞是周武王的兒子,他非常聰明善良。有一天,唐叔虞做了一個夢,夢裏有一個神仙對他說:“你要去一個新的地方,在那裏建立一個國家,讓人們過上幸福的生活。”
唐叔虞醒來後,就把這個夢告訴了他的父親周武王。周武王覺得這是一個好兆頭,於是就把唐叔虞派到了現在太原這個地方。唐叔虞來到這裏後,發現這裏雖然土地肥沃,但是人們的生活還是很艱苦。
唐叔虞決定幫助這裏的人們。他教人們如何耕種土地,如何飼養家畜,還教人們如何製作工具。在唐叔虞的帶領下,這裏的人們慢慢過上了富足的生活。人們都非常感激唐叔虞,為了紀念他,就在這裏修建了一座祠堂,這就是晉祠的最初模樣。
隨著時間的流逝,晉祠越來越大,越來越漂亮。一代又一代的能工巧匠來到這裏,他們用自己的雙手和智慧,在晉祠裏留下了無數的藝術珍寶。
走進晉祠,首先看到的是大門前那兩座威風凜凜的石獅子。這兩隻石獅子可厲害了,它們就像兩個忠誠的衛士,守護著晉祠的安寧。它們的眼睛大大的,好像在注視著每一個走進晉祠的人;它們的嘴巴張得大大的,好像在向人們講述著晉祠的故事。
穿過大門,映入眼簾的是一座古老的建築,這就是獻殿。獻殿就像一個大大的舞台,在過去,人們會在這裏舉行各種祭祀儀式。獻殿的建築風格非常獨特,它沒有用一顆釘子,全部都是用木頭的榫卯結構搭建起來的。這種建築方法可神奇了,就算過了幾百年,獻殿還是穩穩當當的。
小朋友們來到獻殿,總是會好奇地摸摸那些木頭柱子。那些柱子可粗了,兩個小朋友手拉手都抱不過來。柱子上還雕刻著精美的圖案,有龍,有鳳,還有各種各樣的花朵。這些雕刻就像活的一樣,龍好像在柱子上盤旋,鳳好像在柱子上飛舞。
沿著小路往前走,就來到了魚沼飛梁。魚沼飛梁是晉祠裏最有名的建築之一。它的樣子就像一隻展翅飛翔的大鳥。魚沼飛梁橫跨在一個方形的水池上,水池裏有好多好多的魚。那些魚有紅色的,有黑色的,還有金色的,它們在水裏自由自在地遊來遊去。
小朋友們最喜歡在魚沼飛梁上看魚了。他們趴在欄杆上,看著魚兒在水裏嬉戲,還會把自己帶來的麵包屑扔給魚兒吃。魚兒們看到麵包屑,就會爭先恐後地遊過來,嘴巴一張一合的,特別有趣。
在魚沼飛梁的對麵,就是聖母殿了。聖母殿可是晉祠的精華所在。聖母殿的屋頂是那種彎彎的形狀,就像一艘倒扣著的大船。屋頂上還裝飾著五顏六色的琉璃瓦,在陽光的照耀下,琉璃瓦閃閃發光,就像天上的星星掉落到了屋頂上。
走進聖母殿,就像走進了一個藝術的殿堂。殿內有好多好多的雕像,這些雕像都是古代的工匠們精心雕刻出來的。最引人注目的就是聖母像了。聖母坐在正中間,她的神態非常安詳,就像一位慈祥的母親在看著自己的孩子們。聖母的頭上戴著精美的頭飾,身上穿著華麗的衣服,那些衣服上的褶皺都雕刻得非常細膩,就好像真的布料一樣。
在聖母的兩邊,還有好多侍女像。這些侍女像就像一個個有生命的人一樣。有的侍女在微笑,好像想起了開心的事情;有的侍女在低頭沉思,好像在思考著什麽問題。每一個侍女的表情和動作都不一樣,你看著她們,就好像能聽到她們在說話一樣。
有一個叫小麗的小朋友,第一次看到這些侍女像的時候,就被深深吸引住了。她對媽媽說:“媽媽,這些姐姐好像真的一樣,她們是不是在等著主人吩咐事情呢?”媽媽笑著說:“對呀,這些雕像就是古代的工匠們用他們的魔法把這些侍女的樣子永遠地留下來了。”
小麗聽了媽媽的話,心裏對古代的工匠們充滿了敬佩。從那以後,小麗每次來晉祠,都會仔細地觀察這些雕像,她覺得自己能從這些雕像裏看到古代人的生活。
在聖母殿的周圍,還有好多其他的建築和景觀。有古老的鍾樓,鍾樓上掛著一口大大的鍾。每天早上,鍾聲就會在晉祠裏響起,那鍾聲悠揚動聽,好像在喚醒沉睡中的晉祠。還有美麗的碑亭,碑亭裏有好多古老的石碑,這些石碑上刻著古人留下的文字,記載著晉祠的曆史和故事。
晉祠裏還有很多很多的樹,這些樹都非常古老。有的樹的樹幹粗得要好幾個人才能抱過來。這些樹就像一個個老爺爺老奶奶一樣,靜靜地站在那裏,看著晉祠的變遷。
有一棵叫“周柏”的樹,它已經有好幾千年的曆史了。它的樹幹歪歪扭扭的,有的地方都已經空了,可是它還是頑強地生長著。人們都說,這棵樹是晉祠的守護神,它見證了晉祠從一個小小的祠堂變成現在這樣宏偉的建築群。
在晉祠的角落裏,還有一些小小的花園。花園裏種著各種各樣的花草。春天的時候,花園裏的花開了,有紅的、有白的、有黃的,五顏六色的花朵把晉祠裝點得更加美麗。
晉祠不僅是一個旅遊景點,還是一個藝術的學校。每年都有很多很多的藝術家來到這裏寫生、畫畫。他們坐在晉祠的角落裏,用畫筆把晉祠的美麗記錄下來。還有很多的建築學家也會來到這裏研究晉祠的建築風格,他們從晉祠的建築中學到了很多古代的建築智慧。
在太原的人們心中,晉祠就像一顆璀璨的明珠。每到節假日,爸爸媽媽們就會帶著孩子們來到晉祠。孩子們在晉祠裏跑來跑去,他們聽著大人們講晉祠的故事,看著那些古老的建築和精美的雕像,心裏充滿了好奇和向往。
晉祠就像一個時間的膠囊,它把古代的藝術和文化都保存了下來,然後傳遞給我們。每一個走進晉祠的人,都會被它的美麗和神秘所吸引,然後帶著這份美好的記憶,走出晉祠,走向更遠的地方。
在太原的天空下,晉祠靜靜地矗立著,它用自己的方式講述著過去的故事,也在等待著更多的人來聆聽和欣賞。
很久很久以前,太原這個地方還不叫太原。那時候,這裏有一個叫唐叔虞的人。唐叔虞是周武王的兒子,他非常聰明善良。有一天,唐叔虞做了一個夢,夢裏有一個神仙對他說:“你要去一個新的地方,在那裏建立一個國家,讓人們過上幸福的生活。”
唐叔虞醒來後,就把這個夢告訴了他的父親周武王。周武王覺得這是一個好兆頭,於是就把唐叔虞派到了現在太原這個地方。唐叔虞來到這裏後,發現這裏雖然土地肥沃,但是人們的生活還是很艱苦。
唐叔虞決定幫助這裏的人們。他教人們如何耕種土地,如何飼養家畜,還教人們如何製作工具。在唐叔虞的帶領下,這裏的人們慢慢過上了富足的生活。人們都非常感激唐叔虞,為了紀念他,就在這裏修建了一座祠堂,這就是晉祠的最初模樣。
隨著時間的流逝,晉祠越來越大,越來越漂亮。一代又一代的能工巧匠來到這裏,他們用自己的雙手和智慧,在晉祠裏留下了無數的藝術珍寶。
走進晉祠,首先看到的是大門前那兩座威風凜凜的石獅子。這兩隻石獅子可厲害了,它們就像兩個忠誠的衛士,守護著晉祠的安寧。它們的眼睛大大的,好像在注視著每一個走進晉祠的人;它們的嘴巴張得大大的,好像在向人們講述著晉祠的故事。
穿過大門,映入眼簾的是一座古老的建築,這就是獻殿。獻殿就像一個大大的舞台,在過去,人們會在這裏舉行各種祭祀儀式。獻殿的建築風格非常獨特,它沒有用一顆釘子,全部都是用木頭的榫卯結構搭建起來的。這種建築方法可神奇了,就算過了幾百年,獻殿還是穩穩當當的。
小朋友們來到獻殿,總是會好奇地摸摸那些木頭柱子。那些柱子可粗了,兩個小朋友手拉手都抱不過來。柱子上還雕刻著精美的圖案,有龍,有鳳,還有各種各樣的花朵。這些雕刻就像活的一樣,龍好像在柱子上盤旋,鳳好像在柱子上飛舞。
沿著小路往前走,就來到了魚沼飛梁。魚沼飛梁是晉祠裏最有名的建築之一。它的樣子就像一隻展翅飛翔的大鳥。魚沼飛梁橫跨在一個方形的水池上,水池裏有好多好多的魚。那些魚有紅色的,有黑色的,還有金色的,它們在水裏自由自在地遊來遊去。
小朋友們最喜歡在魚沼飛梁上看魚了。他們趴在欄杆上,看著魚兒在水裏嬉戲,還會把自己帶來的麵包屑扔給魚兒吃。魚兒們看到麵包屑,就會爭先恐後地遊過來,嘴巴一張一合的,特別有趣。
在魚沼飛梁的對麵,就是聖母殿了。聖母殿可是晉祠的精華所在。聖母殿的屋頂是那種彎彎的形狀,就像一艘倒扣著的大船。屋頂上還裝飾著五顏六色的琉璃瓦,在陽光的照耀下,琉璃瓦閃閃發光,就像天上的星星掉落到了屋頂上。
走進聖母殿,就像走進了一個藝術的殿堂。殿內有好多好多的雕像,這些雕像都是古代的工匠們精心雕刻出來的。最引人注目的就是聖母像了。聖母坐在正中間,她的神態非常安詳,就像一位慈祥的母親在看著自己的孩子們。聖母的頭上戴著精美的頭飾,身上穿著華麗的衣服,那些衣服上的褶皺都雕刻得非常細膩,就好像真的布料一樣。
在聖母的兩邊,還有好多侍女像。這些侍女像就像一個個有生命的人一樣。有的侍女在微笑,好像想起了開心的事情;有的侍女在低頭沉思,好像在思考著什麽問題。每一個侍女的表情和動作都不一樣,你看著她們,就好像能聽到她們在說話一樣。
有一個叫小麗的小朋友,第一次看到這些侍女像的時候,就被深深吸引住了。她對媽媽說:“媽媽,這些姐姐好像真的一樣,她們是不是在等著主人吩咐事情呢?”媽媽笑著說:“對呀,這些雕像就是古代的工匠們用他們的魔法把這些侍女的樣子永遠地留下來了。”
小麗聽了媽媽的話,心裏對古代的工匠們充滿了敬佩。從那以後,小麗每次來晉祠,都會仔細地觀察這些雕像,她覺得自己能從這些雕像裏看到古代人的生活。
在聖母殿的周圍,還有好多其他的建築和景觀。有古老的鍾樓,鍾樓上掛著一口大大的鍾。每天早上,鍾聲就會在晉祠裏響起,那鍾聲悠揚動聽,好像在喚醒沉睡中的晉祠。還有美麗的碑亭,碑亭裏有好多古老的石碑,這些石碑上刻著古人留下的文字,記載著晉祠的曆史和故事。
晉祠裏還有很多很多的樹,這些樹都非常古老。有的樹的樹幹粗得要好幾個人才能抱過來。這些樹就像一個個老爺爺老奶奶一樣,靜靜地站在那裏,看著晉祠的變遷。
有一棵叫“周柏”的樹,它已經有好幾千年的曆史了。它的樹幹歪歪扭扭的,有的地方都已經空了,可是它還是頑強地生長著。人們都說,這棵樹是晉祠的守護神,它見證了晉祠從一個小小的祠堂變成現在這樣宏偉的建築群。
在晉祠的角落裏,還有一些小小的花園。花園裏種著各種各樣的花草。春天的時候,花園裏的花開了,有紅的、有白的、有黃的,五顏六色的花朵把晉祠裝點得更加美麗。
晉祠不僅是一個旅遊景點,還是一個藝術的學校。每年都有很多很多的藝術家來到這裏寫生、畫畫。他們坐在晉祠的角落裏,用畫筆把晉祠的美麗記錄下來。還有很多的建築學家也會來到這裏研究晉祠的建築風格,他們從晉祠的建築中學到了很多古代的建築智慧。
在太原的人們心中,晉祠就像一顆璀璨的明珠。每到節假日,爸爸媽媽們就會帶著孩子們來到晉祠。孩子們在晉祠裏跑來跑去,他們聽著大人們講晉祠的故事,看著那些古老的建築和精美的雕像,心裏充滿了好奇和向往。
晉祠就像一個時間的膠囊,它把古代的藝術和文化都保存了下來,然後傳遞給我們。每一個走進晉祠的人,都會被它的美麗和神秘所吸引,然後帶著這份美好的記憶,走出晉祠,走向更遠的地方。
在太原的天空下,晉祠靜靜地矗立著,它用自己的方式講述著過去的故事,也在等待著更多的人來聆聽和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