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迴書說到,掌門人讓大家去飯堂喝慶功酒。


    韓新福跟隨眾人向飯堂走去,明掌門與四大執事都沒有跟來。


    他們的境界已經不需要正常進食了,一顆避穀丹,就可以維持很久,食物對他們來講並不重要了。


    除非有四級以上的妖獸肉,才能引起他們的食欲。


    韓新福一直以來,都保持著正常的飲食習慣,主要是他空間裏的食材,都是頂級的存在,不吃實在是可惜了。


    進入餐廳,一排排的長條桌子長條凳子,擺放的十分整齊。


    四個人一桌一凳,每人麵前一個菜盆,盆裏盛放了半盆肉食,一壺酒,一個碗,一雙筷子。


    韓新福與槐堂主,吳堂主,穆堂主一桌。


    眾人落座後,韓新福拿起酒壺給自己倒了一碗酒,其它三位堂主也都倒滿了酒,槐堂主端起酒碗說道:


    “韓堂主,祝賀你高升,幹了!”


    四個人一起將酒碗碰了一下,全部喝幹了。


    眾人放下酒碗,穆堂主一抹嘴角遺留的酒漬,說道:


    “啊~痛快!好酒啊。”


    吳堂主一撇嘴,說道:


    “嘁,就這,也算是好酒?”


    說著話,眼睛瞟向了韓新福,韓新福便瞪了他一眼,暗中給他傳音道:


    “吳堂主,你要把那一缸好酒,分享給大家喝,我沒有意見,可是別把我扯進來,否則我把你的內褲脫掉你信不?”


    吳堂主聞言,下意識的兩腿夾緊,不作聲了。


    槐堂主問道:


    “吳堂主,聽你的意思,好像你有比這還要好喝的酒是吧?拿出來讓大家品嚐一下嘛,獨樂樂不如眾樂樂,大家說是不是?”


    吳堂主頓時後悔了,於是便說道:


    “開玩笑,開玩笑而已,哪有比這還好喝的酒,韓堂主,你說是不是?”


    韓新福笑了笑說道:


    “這我哪裏知道,我初來乍到,很多事情,還望各位堂主不吝賜教呢。”


    穆堂主說道:


    “哥幾個不要猜了,今天這場合主要是祝賀韓堂主高升,吳堂主就是有好酒,也不方便拿出來的。


    不如改日大家齊聚吳蔭堂,到那時,吳堂主如果再不拿出好酒來,我們就不走了,怎麽樣?”


    “好,好主意,就這麽定了。”


    槐堂主附和道。


    吳堂主豪氣的說道:


    “沒問題,到了我那裏,咱別的沒有,好吃好喝的保證管夠。”


    大家這才轉移話題,齊齊向韓新福敬起了酒。


    別的桌子上坐著的各堂主們,也都過來向韓新福敬酒。韓新福是來者不拒,碗到酒幹,直喝了一個昏天黑地。


    大家都是修煉之人,各有辦法解酒,誰也沒有喝醉。大家講的是一個氣氛,迎合掌門的意思捧場而已盡歡而散。


    韓新福迴到自己的臨時住所,有弟子報稱,原五個堂口的副堂主求見。


    韓新福佛光一掃,渾身酒氣全無,來到會客室坐在主位上,吩咐弟子將五人引進來。


    五人進來後,齊刷刷單膝跪地施禮道:


    “屬下參見堂主!”


    “都起來吧。”


    “謝堂主。”


    “宗門的決議,想必大家都知道了,以後我們就是一家人了,不必客氣,你們都坐下吧。”


    眾人起身落座。韓新福說道:


    “我初來乍到,什麽也不知道,你們先給我說說,目前堂口的情況吧。”


    “稟堂主,我叫尹延平,是原柳蔭堂的付堂主。柳蔭堂上下一共三十二人,堂口位置在黃桑城西南角。


    人員構成:付堂主一人,金初境修為;


    管事一人,築顛境修為;


    隊長二人,築後境修為;


    築初境弟子二人,練五境,練七境,練後境弟子各三人;


    新收弟子十八人,堂口經營有客棧一處,雜貨鋪一處,管轄著三條街道,為堂口收入的主要來源。”


    “等等。”


    韓新福納悶了,管理三條街道,還是收入主要來源?什麽意思?


    “你把這個主要收入來源,給我解釋一下。”


    “稟堂主,這三條街道上的所有商戶,都歸咱們堂口管理,他們每個月給堂口繳納一點例錢,堂口負責他們的安全,商戶們也能安心經營,各取所需,其他堂口也是如此。”


    這不就是收保護費嗎!怪不得宗門發展不起來,堂堂昆侖派,偌大一個宗門,竟然淪落到靠收取保護費過日子了,可悲!可歎!韓新福徹底無語了。


    其他四個堂口的副堂主,一個叫張欽紅,一個叫蔡紅喜,一個叫劉永佐,一個叫楊勇。


    他們也都一一匯報完了,情況大同小異。


    每個堂口每月向宗門繳納一千兩銀子的供奉,或者其它等值的東西,如靈草、靈藥。


    宗門為堂口提供修煉所需的靈石、丹藥等修煉資源。


    提供的所謂修煉資源,也是少的可憐,堂主每月供奉,僅有兩塊靈石,二顆二品丹藥。


    副堂主和管事,每月一塊靈石,一顆二品丹藥。築初境以上弟子,每月隻有一顆二品丹藥,煉氣境弟子,每月二顆聚氣丹。


    這些資源,對於他們來講,根本就不夠用的,隻能緩慢的修煉著。


    就這樣算下來,宗門每月的收支,基本持平,如果按照市價估算,宗門甚至還要略微虧損一點。


    明掌門將昆侖派經營至此等境地,顯然是江郎才盡能力有限。


    一個宗門的興衰,取決於宗門內高階修士的多少,和宗門培養高階修士的能力。


    修煉資源又是培養高階修士必不可少的因素,高階修士又決定了,能否獲取足夠的修煉資源。


    這是一個解不開的循環,宗門在這個循環裏,是良性循環還是惡性循環,取決於掌門人的能力大小。


    看來明掌門並不是一個合格的掌門人。


    韓新福想到此,便不再糾結這個問題,先把五個堂口搞活了再說。


    根據五個副堂主的匯報,韓新福初步了解了五個堂口現狀,都差不多處於半死不活的境地。


    不同的是,五個堂口坐落的位置,都不在一個城市,相距都是十幾,二十幾萬裏。


    這給韓新福以後的管理,帶來了不小的麻煩,最簡單的做法,一般就是將五個堂口撤並到一個城市,方便堂口的管理。


    欲知後事如何,請看下一章節。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勇闖修仙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賈莊老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賈莊老韓並收藏勇闖修仙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