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分兩邊,既定時間一到,東線各軍按照戰前製定的作戰方案對曹魏方麵同時發起了攻勢!


    徐州水師三萬人馬在主將徐盛、軍師陸遜的率領下乘坐龍骨戰艦北上,急襲淮陰。


    自多次被韓宇軍攻下淮陰而又被連番放棄之後,曹魏方麵也知道這是淮陰沒有多大軍事價值的原因,說難聽一點就是淮陰這地方易攻難守,誰也守不住,還不如不守,但是對於曹魏方麵來說又不得不守,所以曹魏在如今的淮陰隻是象征性的駐紮了三千人馬,守將還是陳矯和王忠。


    聽說徐州水師大舉來犯,陳矯認為這次的情況與上次大有不同。因為上次是自己這邊發起進攻,而徐州水師攻取淮陰然後進軍下邳在事後分析,目的隻是為了迫使圍困壽春方麵的曹軍撤退,所以隻能說韓宇軍是被動出擊。而這次不同,主動發起攻勢的是韓宇軍,而且以這次徐州水師全速出擊的情況來看,估計這次對方是來真的,其目的肯定不是自己守衛的淮陰,而是自己背後的下邳。所以命王忠率軍二千守衛淮陰,陳矯自己率軍一千前往下邳報信去了。被留在淮陰阻擋徐州水師的王忠自詡不是傻子,待陳矯走遠且徐州水師攻城之前也帶幾百本部人馬出城向下邳撤離,隻讓一名小校領兵守城,反正他想好了,到了下邳,自己就說敵軍勢大,而自己勢單力薄,隻一個時辰就被敵軍攻破城池,自己也是好不容易才拚殺出來。如果說王忠不是傻子,還不如說每個人都不是傻子,被王忠下令留下守城的小校知道自己成了替死鬼,單憑城中一千多人馬怎麽也不可能擋住韓宇軍的數萬大軍。但他不敢撤退去往下邳或者其他地方,所以為了留條性命,他在徐州水師沒有攻城之前就下令開城投降。


    徐盛、陸遜等人沒想到淮陰得的如此輕而易舉,不費一兵一卒的同時反而還多了一千多降兵。徐盛命大軍在淮陰休整一日,第二天出發下邳。陸遜卻前往降兵處作起了“政治思想工作”。


    陳矯撤到下邳,對守將臧霸報告韓宇軍正大舉來犯,讓臧霸做好迎敵準備的同時建議向節製東路兵馬的征東將軍張遼求援。


    臧霸正猶豫要不要派人前去張遼處求援,滿是狼狽的王忠就已經逃到了城內。根據自己把衣服鎧甲弄得破爛不堪的王忠匯報,韓宇軍徐州水師三萬人馬全軍盡出,攻城器械完備,人人如狼似虎,自己率軍隻抵擋了一個時辰不到就被攻破城池,自己好不容易才脫困而出。臧霸聽說徐州水師全軍出動,又提前做好了攻城準備,心裏再不猶豫,於是馬上派人前往張遼處報信求援。


    周泰、魯肅的揚州水師也是勢如破竹,他們乘風破浪的趕到臨淮,臨淮守軍見敵軍勢大,早就棄城而逃。揚州水師也不停留,直接駕船穿湖而過來到徐縣,然後靠船上岸,隻留少許人馬守衛船隻,接著北上連取夏丘、取慮,與到達下相的徐州水師互相唿應,鋒頭直指彭城之勢唿之欲出。


    此時曹操五子良將之一的樂進已死,其子樂綝為彭城守將。聽說敵軍揚州水師已經到達取慮,目標可能是自己把守的彭城,而下邳那邊也有敵軍大量人馬出現,知道事情緊急,忙派人前往穎上張遼處求援。


    駐紮在陰陵的魏延軍團副帥劉磐雖然隻有一萬人馬,但為了執行戰前確定的方案,還是與前不久剛剛到來的張穎提兵北上,先是接管了縣令獻城的向縣,然後提兵北上,目標是向縣之北曹操的雙虎將典韋之子典滿領兵把守的蘄縣。


    典滿得知敵軍大約隻有一萬人馬,知道憑自己的五千人馬足以確保城池不失,但了解到劉磐是荊州名將,自己在兵力上又有點吃虧,所以謹慎起見,典滿沒有出城相迎,而是選擇了據城而守,但為了讓張遼知道這邊的情況,典滿還是派人前往穎上報告。


    壽春的魏延軍團主力更是勇猛,軍師馬良將城守之責移交給太守張溫之後,跟隨主帥魏延率領四萬大軍奇襲曹魏大將李典領重兵守衛的下蔡。


    自韓宇軍占了九江郡以來,一直是曹軍進攻而韓宇軍據城而守的情況,少有雙方擺開陣勢硬碰硬對戰的情況,所以曹軍不少將領對韓宇軍有嚴重的輕視之心,認為韓宇軍和當年的孫權軍一樣,精於水戰而陸戰不行,如果壽春不是有高大的城牆依靠,自己這邊早就奪迴壽春了。


    這次得知魏延率二萬大軍前來,李典自恃有三萬人馬,心想正好和敵軍麵對麵的幹一仗,讓韓宇軍知道知道自己的厲害,所以李典一改平時處事成穩的風格,隻留五千人馬守城,自領兩萬五千人馬前出二十裏迎戰魏延。


    誰知斥候偵查有誤,來犯的韓宇軍不是二萬,而是四萬,另外兩萬人馬依照軍師馬良指示,早已由陳應、鮑隆二人各領兵一萬迂迴前去攻打下蔡東南二門。雖然下蔡城中還有五千人馬防守,但韓宇軍一鼓作氣,在陳應、鮑隆二人的持續強攻之下,守城官兵無心戀戰棄城而逃,所以在付出近五千人馬的傷亡之後終於攻下了下蔡城。


    得知下蔡已失的李典懊悔不已,料想在敵軍夾擊之下定討不了便宜,於是下令大軍撤往穎上。


    魏延、馬良見李典率軍撤退,知道下蔡已經得手,於是下令追擊。李典畢竟統兵經驗豐富,大軍撤退至穎水,知道這時不能自亂陣腳,不然將可能演變成大潰敗,所以讓大隊先行渡河,自領五千精銳斷後。等魏延率軍追至,兩軍相互廝殺,各有損傷。之後魏延見李典大軍已經撤過穎水,李典也已乘小舟渡江,知道再追無益,於是命大軍於穎水東岸下寨,與穎上的張遼大軍隔河遙遙相望!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之寰宇天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九口三石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九口三石並收藏三國之寰宇天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