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兒明白!”楊修答到。


    “所以,這就讓為父有了一個合適的選擇,那就是鎮南將軍。當然,如果鎮南將軍在從曹氏的手上奪取江山的過程之中,我們楊家在其中有些許功勞,那我楊家豈不又成為了從龍之臣,延續我楊家百年基業!”楊彪接著說到。


    “如此甚好!既可保我楊家百年基業,又可不讓我楊家被世人唾罵,指責楊家辜負皇恩,認賊作父!隻是不知父親今夜喚我來此,要我如何去做?”楊修不是沒有聽到過流言蜚語,如今既有好的選擇,自然接受,所以高興的問到。


    “辭官!”楊彪堅定的說到。


    “辭官?”楊修問到。


    “嗯,不但為父辭官,你也要辭去丞相主簿之職,我們楊家上下一起返迴弘農老家,先暫時離開許都這是非之地!”楊彪斬金截鐵的答到。


    “父親,如果我們離開許都,暫時是保全了楊家,但那以後,我們又怎麽建功立業為鎮南將軍奪取天下呢?”楊修不解。


    “事情要一步一步來,先明哲保身,斬了和曹氏的瓜葛,隻要我們有心從龍,日後還怕沒有建功立業的機會!”


    “父親說得是!”楊修聽了心想,父親不愧是三朝元老,政治上的水平非自己可比。


    “明日,我便啟奏陛下,因年事已高、精力不濟之由辭官迴鄉。雖說如今朝廷大事都由曹操做主,但曹操早就看我不順眼,自然樂得我離開朝廷。待陛下恩允我辭官之後,你再向曹操提出辭呈,想必曹操不會阻攔你迴家盡孝!”


    “好!孩兒記下了!”


    “你先下去吧!讓我自己一個人呆會!”楊彪說完,貌似有點神傷,慢慢的走到窗前,無力的說到。


    “是!”楊修施禮離開。


    來到門前,楊修迴頭,望著父親那消瘦挺拔的背影,不免歎了口氣。身為人子的他知道,父親三朝為官,一心向漢,如今做出此等決定,是多麽的無奈、多麽的心酸!


    第二日上朝,魏王曹操上奏,言鎮南將軍心無漢室,僭越自專,致使南方四州隻知韓宇不知大漢,現請陛下準奏魏王領兵征討,以治不臣。


    劉協雖然知道是怎麽一迴事,但又能怎麽樣?現在自己的衣食住行都控製在曹操手裏,如果自己不聽話的話,曹操隨時都會把自己廢了,那樣的話大漢就亡了!可如果自己還在這個位置一天,大漢朝就沒有亡,所以當即下旨準奏。


    隨即,大漢朝三朝元老、太尉楊彪當廷提出辭官迴鄉。


    劉協和眾清流百般挽留,可楊彪去意已定,眾人自是勸諫不了。


    曹操見狀,心中暗喜,這老不死的是這群清流之首,在朝中在天下的威信頗高,有時候有些事因為他的存在自己都不好做的太過分,如今總算想明白要離開了,如果不是在朝上,可得好好喝一杯慶祝一下。


    但是想歸這麽想,但表麵上還得做出功夫,曹操也假模假樣的出言挽留,在楊彪提出決意迴鄉之後,還出言表示惋惜。


    散朝之後,曹操迴到王府,楊修即刻承上辭呈,言說父親年高,自己不宜遠離,請恩相準許!


    曹操自詡孝道為先,之前還為報父仇起兵攻打徐州,如今楊修以此為由提出辭官,曹操自然不能不準。當然,在楊修離去之前還再三叮囑,丞相府的大門隨時歡迎楊修迴來!


    楊修走出丞相府,也就是魏王府的那一刻,心想你曹操再怎麽厲害,也不可能想到我楊家、我楊修從現在開始就選擇與你決裂,與你為敵了吧!


    …………………………………


    “楊彪走了一步好棋啊!”荀攸書房之內,荀攸聽了荀顗今日所發生的事情之後說到。


    “哦?兄長何出此言?”荀顗不解的問到。


    “你不要看楊氏父子今日雙雙辭官,貌似遠離朝堂頗為不智,但換一個角度來說,謂嚐不是遠離這個是非之地的明智之舉!”


    “嗯,兄長所說有理!隻是這樣一來,他楊家再要迴歸朝堂延續楊家之前的榮耀可就難了!”荀顗應到。


    “隻怕未必!”荀攸出聲反對到。


    “難道……?”荀顗想了一下,猛然抬頭說到。


    “這隻是我的猜測,現在斷定還為時過早。不過以楊公的眼光和手段,總不可能讓尊榮百年的弘農楊家從此沉寂下去。看著吧,總有一天,我們就會看出今日楊家此舉的真正意圖!”荀攸打斷說到。


    “如果楊家真的如此,兄長,我荀家該當如何?”荀顗問到。


    荀攸愣了一下,歎道:“隻怪我荀家,乃至整個穎川士族之前陷得太深了啊!”


    “兄長的意思我荀家隻能陪曹氏走到底,不可能跳下船了?”荀顗自然明白荀攸說得陷得太深的意思。


    “倒也不是完全沒有可能,咳!一切隻看天意了!”荀攸歎了口氣。


    “要不我等也學學楊氏,棄官迴鄉?”荀顗再問。


    “不可!我荀家和楊家不同,他楊彪父子可以辭官不做,我們不可以。如今我已經常年稱病不出,如果你等再如此行事,怎不讓魏王猜忌?況且,我荀家和那些穎川士族豈是說撤就能撤得出來?隻有一步一步慢慢來了!”


    “嗯!也隻能如此了!”荀顗應到。


    ………………………………


    卻說朝中之事由許都的諜報司飛鴿傳書到達襄陽,韓宇忙召集軍機處眾人商議。


    “應該無虞!”經過多次的推演過後,諸葛亮放心的說到。


    韓宇環顧了一下軍機處眾人,起身說道:“好!下令:東線由陸遜為總指揮,總督魏延軍團和徐、揚兩州水師,命揚州水師北上增援,暫屯濡須口;中線由徐庶為總指揮,總督文聘軍團、李嚴軍團及白馬義從,荊州水師移師夏口,於中東兩線之間策應;西線由法正為總指揮,命西涼鐵騎前往漢中,總督益州軍團和西涼鐵騎。南中軍團前往成都,羽林、五溪、嚴防三軍前往樊城,新軍駐守襄陽。嚴令各軍緊守城池關隘,輕易不可出擊,一切以把各自麵對的曹軍擊退為目的!我們的宗旨是不求有功,但求無過!隻要把曹軍逼退就是勝利!”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之寰宇天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九口三石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九口三石並收藏三國之寰宇天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