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黃蓋全軍覆沒的消息傳到秣陵,可能是早就對結果有了預判,這次孫權得知消息後表現的很平靜,然後召集眾人殿前議事。
“前方傳來消息,虎林已經失守,黃老將軍及一萬人馬全軍覆沒,敵將魏延正率軍往秣陵而來,諸位,你們看現在應該怎麽辦?”孫權開口問道。
孫權說完,見現場鴉雀無聲,又不見張紘,開口問道:“東部為何今日不在?”
張昭上前答道:“張子綱昨日突發疾病,不能前來。”
孫權聽了,猜測張紘應該是得知黃蓋兵敗心中憂慮,所以臥病不起,心想如此忠臣應該親往探望,不過眼前的事要緊,所以接著說道:“張公,你說說看,如今應該怎麽辦?”
張昭聽完答道:“主公,荊州軍勢大,魏延率軍自虎林而來,江北目前雖然沒有消息,不過估計不久,平南將軍大軍不日就會渡過大江前來秣陵,如今城中隻有一萬人馬,又沒有援軍前來增援,江東情況已經十分危急。為了江東百姓少受殺戮,為了保存孫氏一些血脈,老臣建議,主公不妨派人前去議和,平南將軍仁德,一定會同意的。”
“議和?子步的意思應該是投降吧?”孫權聽了,非常生氣,平時稱張昭為張公,現在也直接叫了表字。
張昭聽了,馬上下跪說道:“主公息怒,老臣沒有這個意思。”
“沒有這個意思?你也說了荊州軍勢大,而我江東現在隻有二萬人馬,一萬還遠在會稽,你說我江東還有什麽資格前去議和?他韓宇野心勃勃,還會甘心我孫氏統領江南三郡?”孫權大聲質問道。
“這……”張昭被他說得啞口無言。
“你且退下,不必複言!”孫權冷冷的說道。
“諾。”張昭說完起身退迴班中。
“子瑜先生,你來說說。”孫權又點名諸葛瑾。
諸葛瑾聽了上前說道:“如今之計,隻能借助外力,不如遣使前往許都,上書願意向曹操稱臣,請曹操發兵荊州,平南將軍見曹軍南下,必撤兵返迴荊州,如此秣陵之危可解。”
“嗯,此法雖然可行,但是前往許都需要多少時日?就算曹操同意發兵,集結兵馬南下荊州需要多少時日?隻怕還沒等到曹軍南下,秣陵已經被韓宇攻陷了,諸葛子瑜,我知道令弟現在韓宇身邊做軍師,你莫不是不安好心,故意出此計來拖延時間?”難怪都說人在困境的時候特別多疑,現在的孫權就是這麽一個情況。
“你!”諸葛瑾聽完,氣憤不已,自己多年來對江東忠心耿耿,不想現在孫權說出這樣的話來。諸葛瑾乃溫厚之人,不想在堂上和孫權爭論,一甩衣袖,轉身離開。
孫權其實平時非常信任諸葛瑾,見他拂袖而去,知道自己今天說的太過了,但事已至此,已經無法挽迴,隻好咳嗽了一聲,接著說道:“顧雍大人,你有什麽好辦法?”
顧雍接到家中來信,早就心屬韓宇,見孫權問到,故意說道:“主公應該知道越王勾踐的故事吧?”
“嗯,越王勾踐忍辱負重臥薪嚐膽最終滅了吳國。”孫權說道。
“是的,主公,現在江東的情況比之當年勾踐總好吧,主公何不效仿,以圖東山再起!”顧雍說道。
“哦,如何東山再起?”孫權聽完來了興趣。
“如今秣陵城中隻有一萬人馬,如果荊州大軍前來,恐不能久守,何不遷都會稽?會稽有賀齊將軍一萬兵在,荊州軍急切之間又不會前去,正好可以暫避鋒芒。”顧雍說道。
“這……”孫權聽了覺得顧雍說得倒也是一個權宜之計,但又覺得荊州軍還沒有來,自己就棄城而走,有點對不起死去的父親和兄長。
“主公不可,”朱治聽了大聲說道,“江東六郡都是先主帶著將士們辛辛苦苦拚殺出來的,怎可輕易拱手讓人。”
“對,主公,我等誓死守衛秣陵!”淩統等武將也出聲應到。
孫權本來已經偏向於遷都,但是見這麽多人反對,尤其是朱治,他是孫家的恩人,地位特殊,他若反對,自己可要好好三思才行。
“老夫人到!”孫權還在沉思,不想一聲高唱,吳國太在孫尚香的攙扶之下來到殿中。
孫權乃是至孝之人,見了馬上下來相迎,扶著吳國太來到主位坐下。
“仲謀可是要舍棄父兄留下來的基業?”吳國太直接問道。
“孩兒不敢!”孫權恭敬的答道。
“那行,大丈夫有死而已,如果敵軍前來,我孫家男兒豈可棄城而逃。”吳國太接著說道。
“是,母親說得是,孩兒肯定抵抗到底。”孫權應道。
“二哥,我也來幫忙守城。”旁邊的孫尚香插口說道。
“胡鬧,休要胡說,快扶我迴去,不要耽擱你二哥商量大事。”吳國太喝道。
“哦,”孫尚香應了一聲,扶著吳國太迴去了。
孫權待吳國太離開,說道:“顧雍大人,遷都之事,日後不必再談。”
“諾!”顧雍聽了應道,心想本來還想騙了孫權離城,平南將軍可以不費吹灰之力取了秣陵,不想現在是這麽一個情況,不由心中暗叫可惜。
“陸遜、淩統、謝旌、賈華,你們負責守城,陸遜為主將,準備糧草物資。”一旦下定決心,孫權恢複氣勢。
“諾!”四人上前領命。
孫權接著說道:“君理公,新軍招募情況怎麽樣了?”
朱治聽了,出列答道:“啟稟主公,已招募新兵三千餘人,大多都是孫氏族人以及眾將的家丁,他們氣勢很盛,說要誓死守衛秣陵。”
“好,我們眾誌成城,定能擊退敵軍。”孫權讚道。
“報……”孫權話音未落,殿外傳令兵喊道。
“傳!”孫權喊道。
那人進來跪下,大聲說道:“啟稟主公,壽春已經陷落,荊州三四萬人馬自合肥而來,已至烏江,正在準備渡河。”
在場之人聽完,全都大驚,沒想到荊州軍這麽快就攻下了壽春、合肥,而且大軍已經到了烏江,隻要渡過大江,就會兵臨城下。
“前方傳來消息,虎林已經失守,黃老將軍及一萬人馬全軍覆沒,敵將魏延正率軍往秣陵而來,諸位,你們看現在應該怎麽辦?”孫權開口問道。
孫權說完,見現場鴉雀無聲,又不見張紘,開口問道:“東部為何今日不在?”
張昭上前答道:“張子綱昨日突發疾病,不能前來。”
孫權聽了,猜測張紘應該是得知黃蓋兵敗心中憂慮,所以臥病不起,心想如此忠臣應該親往探望,不過眼前的事要緊,所以接著說道:“張公,你說說看,如今應該怎麽辦?”
張昭聽完答道:“主公,荊州軍勢大,魏延率軍自虎林而來,江北目前雖然沒有消息,不過估計不久,平南將軍大軍不日就會渡過大江前來秣陵,如今城中隻有一萬人馬,又沒有援軍前來增援,江東情況已經十分危急。為了江東百姓少受殺戮,為了保存孫氏一些血脈,老臣建議,主公不妨派人前去議和,平南將軍仁德,一定會同意的。”
“議和?子步的意思應該是投降吧?”孫權聽了,非常生氣,平時稱張昭為張公,現在也直接叫了表字。
張昭聽了,馬上下跪說道:“主公息怒,老臣沒有這個意思。”
“沒有這個意思?你也說了荊州軍勢大,而我江東現在隻有二萬人馬,一萬還遠在會稽,你說我江東還有什麽資格前去議和?他韓宇野心勃勃,還會甘心我孫氏統領江南三郡?”孫權大聲質問道。
“這……”張昭被他說得啞口無言。
“你且退下,不必複言!”孫權冷冷的說道。
“諾。”張昭說完起身退迴班中。
“子瑜先生,你來說說。”孫權又點名諸葛瑾。
諸葛瑾聽了上前說道:“如今之計,隻能借助外力,不如遣使前往許都,上書願意向曹操稱臣,請曹操發兵荊州,平南將軍見曹軍南下,必撤兵返迴荊州,如此秣陵之危可解。”
“嗯,此法雖然可行,但是前往許都需要多少時日?就算曹操同意發兵,集結兵馬南下荊州需要多少時日?隻怕還沒等到曹軍南下,秣陵已經被韓宇攻陷了,諸葛子瑜,我知道令弟現在韓宇身邊做軍師,你莫不是不安好心,故意出此計來拖延時間?”難怪都說人在困境的時候特別多疑,現在的孫權就是這麽一個情況。
“你!”諸葛瑾聽完,氣憤不已,自己多年來對江東忠心耿耿,不想現在孫權說出這樣的話來。諸葛瑾乃溫厚之人,不想在堂上和孫權爭論,一甩衣袖,轉身離開。
孫權其實平時非常信任諸葛瑾,見他拂袖而去,知道自己今天說的太過了,但事已至此,已經無法挽迴,隻好咳嗽了一聲,接著說道:“顧雍大人,你有什麽好辦法?”
顧雍接到家中來信,早就心屬韓宇,見孫權問到,故意說道:“主公應該知道越王勾踐的故事吧?”
“嗯,越王勾踐忍辱負重臥薪嚐膽最終滅了吳國。”孫權說道。
“是的,主公,現在江東的情況比之當年勾踐總好吧,主公何不效仿,以圖東山再起!”顧雍說道。
“哦,如何東山再起?”孫權聽完來了興趣。
“如今秣陵城中隻有一萬人馬,如果荊州大軍前來,恐不能久守,何不遷都會稽?會稽有賀齊將軍一萬兵在,荊州軍急切之間又不會前去,正好可以暫避鋒芒。”顧雍說道。
“這……”孫權聽了覺得顧雍說得倒也是一個權宜之計,但又覺得荊州軍還沒有來,自己就棄城而走,有點對不起死去的父親和兄長。
“主公不可,”朱治聽了大聲說道,“江東六郡都是先主帶著將士們辛辛苦苦拚殺出來的,怎可輕易拱手讓人。”
“對,主公,我等誓死守衛秣陵!”淩統等武將也出聲應到。
孫權本來已經偏向於遷都,但是見這麽多人反對,尤其是朱治,他是孫家的恩人,地位特殊,他若反對,自己可要好好三思才行。
“老夫人到!”孫權還在沉思,不想一聲高唱,吳國太在孫尚香的攙扶之下來到殿中。
孫權乃是至孝之人,見了馬上下來相迎,扶著吳國太來到主位坐下。
“仲謀可是要舍棄父兄留下來的基業?”吳國太直接問道。
“孩兒不敢!”孫權恭敬的答道。
“那行,大丈夫有死而已,如果敵軍前來,我孫家男兒豈可棄城而逃。”吳國太接著說道。
“是,母親說得是,孩兒肯定抵抗到底。”孫權應道。
“二哥,我也來幫忙守城。”旁邊的孫尚香插口說道。
“胡鬧,休要胡說,快扶我迴去,不要耽擱你二哥商量大事。”吳國太喝道。
“哦,”孫尚香應了一聲,扶著吳國太迴去了。
孫權待吳國太離開,說道:“顧雍大人,遷都之事,日後不必再談。”
“諾!”顧雍聽了應道,心想本來還想騙了孫權離城,平南將軍可以不費吹灰之力取了秣陵,不想現在是這麽一個情況,不由心中暗叫可惜。
“陸遜、淩統、謝旌、賈華,你們負責守城,陸遜為主將,準備糧草物資。”一旦下定決心,孫權恢複氣勢。
“諾!”四人上前領命。
孫權接著說道:“君理公,新軍招募情況怎麽樣了?”
朱治聽了,出列答道:“啟稟主公,已招募新兵三千餘人,大多都是孫氏族人以及眾將的家丁,他們氣勢很盛,說要誓死守衛秣陵。”
“好,我們眾誌成城,定能擊退敵軍。”孫權讚道。
“報……”孫權話音未落,殿外傳令兵喊道。
“傳!”孫權喊道。
那人進來跪下,大聲說道:“啟稟主公,壽春已經陷落,荊州三四萬人馬自合肥而來,已至烏江,正在準備渡河。”
在場之人聽完,全都大驚,沒想到荊州軍這麽快就攻下了壽春、合肥,而且大軍已經到了烏江,隻要渡過大江,就會兵臨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