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龐統與戴飛等人喬裝百姓,日夜兼程趕往穎川。與龐統所料一樣,因曹操與荊州暫無戰事,一路上少有哨卡,就算有也查得不是非常嚴格。
那日到了徐庶老家,徐母聽聞龐統是徐庶同窗,忙把龐統迎入家中。
龐統知徐母素重禮節,先行了子侄大禮,然後立在徐母身前。
徐母看了心中暗想,我兒同窗果然知書達禮,然後開口問道:“不知士元來此,所為何事啊?”
龐統端正的答道:“老夫人,元直現在劉皇叔帳下,深受皇叔信任,所以不能前來看望老夫人,但元直一直擔心老夫人的安危,怕老夫人被元直連累,被曹操所害。前日知我前來穎川,特意托我護送老夫人迴荊州,一是避免老夫人被曹操挾持從而逼迫元直,二是可侍奉老夫人於左右,共享天倫。”
“哦,原來如此,甚好甚好。”徐母聽完非常高興。畢竟自己一手養大徐庶,如今多年未見,甚是想念。但略微平靜之後,徐母又道:“元直來信常常提及恩師及眾師兄弟,說得最多的便是你士元,不過非是老身有所懷疑,隻是為了謹慎起見,我且問你,今日元直可有書信於我?”
龐統聽完,平靜的答道:“老夫人,元直現為劉皇叔軍師,身份特殊,所以為免路上有所意外,至使蜀信落入曹軍手中,所以沒有書信呈交老夫人,不過,元直來時,給了我一個玉佩,說老夫人見了自會相信。”說完從身上掏出一塊玉佩遞到徐母手中。
原來鹿門山上,龐統和徐庶惺惺相惜互為知己,徐庶曾把一塊隨身佩戴的玉佩贈於龐統。龐統估計這次用得上此物,所以隨身攜帶,不想現在果然派上了用場。
徐母接過玉佩一看,確是家傳之物,徐庶一直貼身佩戴,當下再無疑心,忙收拾緊要細軟,聽龐統安排,前往荊州。
行止安樂,龐統慌稱路上有曹軍哨卡,恐有不便,不如水路無人查詢,請徐母棄了馬車改乘客船。徐母心想,元直所托之人果然考慮周全,處事謹慎,欣然換乘。
正值北風,又是淯水順流而下,船速甚快,不出一日已過新野,極近襄陽。龐統知瞞不了多久,來到徐母艙中,下跪道:“請老夫人恕罪!”
徐母見龐統行此大禮,口稱恕罪,不知何故,忙問到:“士元為何如此,快快請起。”
“老夫人,實不相瞞,此去穎川接您老前來荊州,非元直所托,實為我家主公憂慮元直乃劉皇叔軍師,久必招曹操所恨,從而遷怒於老夫人,所以特派龐統前往穎川接老夫人脫離虎口。”龐統解釋到。
“哦,我聽士元所說,你家主公似乎不是劉皇叔。”徐母問到。
“啟稟老夫人,我家主公是龐德公關門弟子,長沙韓宇韓子修,算起來與元直也是同門師兄弟。”龐統答到。
“哦,莫非頒布開荒令及廢除人頭稅的長沙太守之子?”徐母急急問到。
“是。”
“我聽穎川百姓言及長沙新政,都稱讚有加,說這才是真正的為百姓謀生路,可想而知,你家主公必是心懷百姓之人。更沒想到你家主公對我這個老太婆也這麽關心,讓你千裏來迎,我感激都來不及,怎麽會怪罪於你,士元快快請起。”徐母說到。
龐統聽了暗讚徐母通情達理,放下心來。起身陪徐母說話,言及開荒令及稅改後的長沙變化,聽得徐母恨不得第二天就可到了長沙,親眼看看真實場景。
韓宇三人自臥龍岡迴,來到鹿門山拜見恩師龐德公。
“子修,你在長沙所做之事,為師已全部知曉,你做得很好,為師很欣慰,說明當時為師沒有看錯人。你這次來鹿門山,可是有事要我相助?”龐德公問到。
韓宇先匯報了自己和諸葛亮的賭約,又說了龐統前去穎川之事,然後說道:“現在有師兄、劉巴、蔣琬、劉敏等人助我,若隻長沙一郡,已經綽綽有餘,但是若要打理荊南四郡或者整個荊州,則顯得捉襟見肘,不知師父可有人才薦我?”
龐德公聽完,略一沉思,說道:“你可知宜城馬家?”
韓宇聽了馬上接到:“師父所說是否馬氏五常?”
“嗯,”龐德公點頭說到:“馬氏五常,白眉最良!目前兄弟五人都沒有出仕,我知伯仲叔三兄弟無心政事,老四季常,也就是白眉馬良和老五幼常馬謖,可以前去相請,我這裏修書一封,你且帶去,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謝恩師!”
下了鹿門山,韓宇特地去了一趟黃家,畢竟來到了襄陽,於情於理都要前去拜訪,再說自己對黃月英也非常想念。
見了黃承彥,韓宇表達了黃家贈犁給長沙的感謝之情。黃承彥也道待批量生產後,還會有更多的曲轅犁送往長沙,韓宇大喜,再三拜謝。
見了黃月英,二人自是相見甚歡,你濃我濃。但苦於要馬上返迴長沙,兩個雖是依依不舍,也隻好忍痛分別。
那日到了徐庶老家,徐母聽聞龐統是徐庶同窗,忙把龐統迎入家中。
龐統知徐母素重禮節,先行了子侄大禮,然後立在徐母身前。
徐母看了心中暗想,我兒同窗果然知書達禮,然後開口問道:“不知士元來此,所為何事啊?”
龐統端正的答道:“老夫人,元直現在劉皇叔帳下,深受皇叔信任,所以不能前來看望老夫人,但元直一直擔心老夫人的安危,怕老夫人被元直連累,被曹操所害。前日知我前來穎川,特意托我護送老夫人迴荊州,一是避免老夫人被曹操挾持從而逼迫元直,二是可侍奉老夫人於左右,共享天倫。”
“哦,原來如此,甚好甚好。”徐母聽完非常高興。畢竟自己一手養大徐庶,如今多年未見,甚是想念。但略微平靜之後,徐母又道:“元直來信常常提及恩師及眾師兄弟,說得最多的便是你士元,不過非是老身有所懷疑,隻是為了謹慎起見,我且問你,今日元直可有書信於我?”
龐統聽完,平靜的答道:“老夫人,元直現為劉皇叔軍師,身份特殊,所以為免路上有所意外,至使蜀信落入曹軍手中,所以沒有書信呈交老夫人,不過,元直來時,給了我一個玉佩,說老夫人見了自會相信。”說完從身上掏出一塊玉佩遞到徐母手中。
原來鹿門山上,龐統和徐庶惺惺相惜互為知己,徐庶曾把一塊隨身佩戴的玉佩贈於龐統。龐統估計這次用得上此物,所以隨身攜帶,不想現在果然派上了用場。
徐母接過玉佩一看,確是家傳之物,徐庶一直貼身佩戴,當下再無疑心,忙收拾緊要細軟,聽龐統安排,前往荊州。
行止安樂,龐統慌稱路上有曹軍哨卡,恐有不便,不如水路無人查詢,請徐母棄了馬車改乘客船。徐母心想,元直所托之人果然考慮周全,處事謹慎,欣然換乘。
正值北風,又是淯水順流而下,船速甚快,不出一日已過新野,極近襄陽。龐統知瞞不了多久,來到徐母艙中,下跪道:“請老夫人恕罪!”
徐母見龐統行此大禮,口稱恕罪,不知何故,忙問到:“士元為何如此,快快請起。”
“老夫人,實不相瞞,此去穎川接您老前來荊州,非元直所托,實為我家主公憂慮元直乃劉皇叔軍師,久必招曹操所恨,從而遷怒於老夫人,所以特派龐統前往穎川接老夫人脫離虎口。”龐統解釋到。
“哦,我聽士元所說,你家主公似乎不是劉皇叔。”徐母問到。
“啟稟老夫人,我家主公是龐德公關門弟子,長沙韓宇韓子修,算起來與元直也是同門師兄弟。”龐統答到。
“哦,莫非頒布開荒令及廢除人頭稅的長沙太守之子?”徐母急急問到。
“是。”
“我聽穎川百姓言及長沙新政,都稱讚有加,說這才是真正的為百姓謀生路,可想而知,你家主公必是心懷百姓之人。更沒想到你家主公對我這個老太婆也這麽關心,讓你千裏來迎,我感激都來不及,怎麽會怪罪於你,士元快快請起。”徐母說到。
龐統聽了暗讚徐母通情達理,放下心來。起身陪徐母說話,言及開荒令及稅改後的長沙變化,聽得徐母恨不得第二天就可到了長沙,親眼看看真實場景。
韓宇三人自臥龍岡迴,來到鹿門山拜見恩師龐德公。
“子修,你在長沙所做之事,為師已全部知曉,你做得很好,為師很欣慰,說明當時為師沒有看錯人。你這次來鹿門山,可是有事要我相助?”龐德公問到。
韓宇先匯報了自己和諸葛亮的賭約,又說了龐統前去穎川之事,然後說道:“現在有師兄、劉巴、蔣琬、劉敏等人助我,若隻長沙一郡,已經綽綽有餘,但是若要打理荊南四郡或者整個荊州,則顯得捉襟見肘,不知師父可有人才薦我?”
龐德公聽完,略一沉思,說道:“你可知宜城馬家?”
韓宇聽了馬上接到:“師父所說是否馬氏五常?”
“嗯,”龐德公點頭說到:“馬氏五常,白眉最良!目前兄弟五人都沒有出仕,我知伯仲叔三兄弟無心政事,老四季常,也就是白眉馬良和老五幼常馬謖,可以前去相請,我這裏修書一封,你且帶去,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謝恩師!”
下了鹿門山,韓宇特地去了一趟黃家,畢竟來到了襄陽,於情於理都要前去拜訪,再說自己對黃月英也非常想念。
見了黃承彥,韓宇表達了黃家贈犁給長沙的感謝之情。黃承彥也道待批量生產後,還會有更多的曲轅犁送往長沙,韓宇大喜,再三拜謝。
見了黃月英,二人自是相見甚歡,你濃我濃。但苦於要馬上返迴長沙,兩個雖是依依不舍,也隻好忍痛分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