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院大門破敗不堪,衙署上的\"都察院\"牌匾左耳朵右耳朵全不見了,變成了\"者察完\"。


    門口坐著兩個老漢,袖著手倚在牆邊打瞌睡,見袁可立一副風塵仆仆的模樣,抬起眼皮問道:


    \"幹什麽的?\"


    袁可立答道:\"本官是新任都察院左副都禦史袁可立,你們是值守都院大門的麽?怎的坐沒坐相,站沒站相,成何體統?\"


    兩個老漢對視一眼,懶洋洋站起身來,說道:


    \"袁老爺恕罪,小的們有眼無珠,識不得都禦史大人。不是小的們不用心當差,實在是餓的沒力氣了。求老爺做主。\"


    袁可立問道:\"要我做什麽主?\"


    老漢答道:\"小的們看門有兩三年了,卻隻領了半年的餉,左禦史和楊禦史答應替小的們向戶部討要的。


    可是就在上月,左禦史、楊禦史和崔公公打起來了,惹惱了皇爺,也不知道被攆到哪疙瘩去了。


    袁老爺來了正好,發發善心替小的們把餉討要來,家裏還等著買米呢。\"


    袁可立瞅了兩個老漢一眼,徑直往裏走。


    院中兩根枯樹,牆壁上爬滿了野草。


    大堂裏更是一片狼藉,桌椅板凳東倒西歪,布滿了灰塵。


    文書胡亂堆放在角落,顯然已久無人打理。


    堂堂都察院竟然荒廢至此,看來這個國家已經病得不輕了。


    袁可立吩咐兩個老漢和兩個老仆擦拭灑掃,自己則親自動手收拾起文書,費了好勁,才勉強落得下腳。


    這時候,走進來一個青衣小帽的小吏,年約三四十歲,對著袁可立作揖打躬:


    \"袁老爺恕罪,卑職來遲了。\"


    袁可立背著手問道:\"你是何人?\"


    那人躬身答道:\"卑職是都院的書辦,姓袁,名保,是個貢生,在都院當差三四年了。\"


    袁可立哼了一聲,\"青天白日的偌大一個都院竟然連一個人都沒有,是什麽緣故?\"


    袁保答道:\"老爺有所不知。卑職初來時,都院尚有十來個禦史,後來有幾個告老還鄉了,有幾個因言獲罪削官了,有的嫌無事可幹索性走了。


    上月楊禦史、左禦史,因為牽涉進內官崔文昇陷害太子的事被罷了官,周禦史氣不過,也掛冠而去,迴了蘇州老家。\"


    \"是楊漣、左光鬥、周順昌嗎?\"


    \"是。\"


    袁可立心中哀歎不已,想不到二十年來,朝政靡亂到了這等地步。


    他說道:\"帶我去看看高淮的案卷吧。"


    袁保領著袁可立七拐八彎走進一間屋子,左翻右找,好容易在堆積如山的冊子中翻出厚厚的兩大本,封皮上布滿了灰塵,內頁已經泛黃了。


    袁可立坐在桌前,一頁一頁地翻看,對站在一旁的袁保吩咐道:“天晚了,你先迴去,明天早點來應卯。“


    袁保答應了"是",卻不挪腳。


    袁可立問道:"你是不是有什麽話說?“


    袁保猶豫了片刻,說道:"老爺不認識卑職,卑職卻認得老爺。“


    "哦?你怎麽認得我?"


    "當年老爺當巡城禦史的時候,卑職的父親在城東開著一間小小的布店,被京營邱百戶家的小舅子盯上了,要強占了去。那是一家的生計之所在,家父自然萬萬不肯。


    孰料邱百戶帶了十幾個兵,把家父打了個半死,布也搶光了。家父自知鬥不過,準備上吊死了了事。那時卑職隻有十來歲,卻也聽說老爺是個好官,寫了張狀紙到都院告狀。


    老爺二話不說就差人去拿邱百戶,逼他還了布,還賠了十八兩銀子的湯藥錢。


    想不到上天可憐,竟讓卑職能在老爺手下當差,好報當年救命之恩。"


    袁可立想了半天,也想不起這迴事。


    袁保向前走了半步,小聲說道:“恩公,卑職有句話不知當講不當講?“


    袁可立:"想講就講吧。“


    袁保:"這都院的情形,恩公也看見了。高淮非比常人,恩公不如……不如……"


    "不如什麽?“


    "不如別接這差事……也學周禦史他們,掛冠而去……"


    袁可立黑著臉說道:"高淮禍遼十年,多少人受害,朗朗世界就沒一個人說句公道話嗎?我有什麽好怕的,大不了一死。"


    袁保訕訕道:"恩公還是小心些妙。“


    袁可立不再說話,埋著頭看案卷。


    袁保退了出去,先劈柴生火,燒水做飯,然後收拾房間。


    袁可立看案卷看了大半夜,終於大致理清了高淮的來曆。


    這廝原是尚膳監太監,常與帝同起臥,是宮中"十俊"之一。


    萬曆二十四年,宮中接連失火。


    為了重修殿宇,許多太監被派到各省充當礦監和稅監。這些人到了地方後,大肆搜刮,所得金銀財寶一二成上繳內庫,餘下八九成揣入自個腰包,製造了數不清的冤案。


    萬曆二十七年,高淮被派往遼東采礦征稅。


    一到開原,高淮就召集遼東四十二家富戶,每家分攤礦稅白銀三千兩。膽敢不從的就說他家祖墳下麵、宅子下麵有礦。這些富戶大多認栽出錢。也有十分頭鐵不從的,就扣一頂通虜的帽子,族滅其家。


    開原人畏高淮如虎,排著隊上貢。


    高淮開心極了,又在廣寧、鐵嶺、沈陽、遼陽等地如法炮製。


    後來,又跑到遼南去,結果激起了金州、複州礦工嘩變,數千礦工拿著鐵鍬暴動,要將高淮碎屍萬段。


    高淮不滿遼東總兵馬林鎮壓礦工不力,上疏誣陷馬林和礦工是一夥的。


    皇帝覽奏勃然大怒,不問三七二十一免了馬林的職。


    兵科給事中侯先春上疏替馬林辯解,皇帝更生氣了,幹脆將馬林貶到了哈密衛修城,侯先春則被流放到了嶺南。


    有皇帝撐腰,高淮更飄上了天。


    萬曆三十一年夏,高淮率領三百家丁,張揚著飛虎旗幟,一路上金鼓喧天,由遼陽出發,經錦州、寧遠,每到一處市鎮便洗劫一番,直抵山海關下。守關將士不敢開門,高淮便令縱火。


    薊遼總督蹇達聞報,親自到山海關,將其堵在關外。


    高淮趾高氣揚聲稱:"本監這是要進宮見皇爺,你敢阻攔就是造反。“


    前有馬林、侯先春的例子,蹇達慫了,放他進了關。


    高淮敲鑼打鼓迴到京師,獻上了數不清的金銀財寶。


    給事中田大益、孫善繼、姚文蔚等人憤而指責高淮:\"數百人攜帶兵器闖關而入,唿嘯京師,旁若無人,三百年來從無此等人此等事,朝廷綱紀蕩然無存。\"


    皇帝不僅沒責罰高淮,反而罷免了田大益、孫善繼、姚文蔚。


    遼東巡撫趙楫上疏彈劾高淮:"罪惡萬端,無故打死指揮張寧。“


    皇帝也是置若罔聞,不予追究。


    有了皇帝的縱容,高淮胃口更大了,竟然要鎮守協同遼東,直接插手地方軍政。


    兵部指責高淮狂妄已極,皇帝居然聲稱:\"這就是朕的旨意。\"


    從此之後,高淮在遼東更加飛揚跋扈。


    他招募三千流氓無賴,打著皇家的旗號招搖過市,時不時出塞射獵,還擅調黃彪龍騎為其儀仗,又屢派爪牙到朝鮮勒索冠珠貂馬。


    高淮的恣意橫行,激起廷臣的普遍反對。


    內閣大學士朱庚上書彈劾:\"高淮在遼東十年,大小城堡無不被他搶劫了一個遍,勒逼破產者不可計數,遼民皆曰,天下有難必自遼始。請陛下殺高淮,以收遼民之心。\"


    兵科給事中呂邦耀上疏譴責高淮越權:


    \"擅自調動將領出關搶劫胡馬賣錢;擅自命令千總、指揮點燃烽火,致邊軍混亂;擅自出邊踏看韃虜營寨,挑起邊釁。\"


    兵部尚書李化龍直言不諱警告皇帝:


    \"高淮擅自出巡,騷擾地方,克扣軍士糧餉,冬衣則轉賣韃虜,致各邊軍士臥雪眠霜,怨恨朝廷,皆曰,高淮猛於老奴。高淮在,則遼東必亡;高淮去,則遼東安。陛下何故幸一閹佞而寧失遼東百萬軍民之心?\"


    高淮在遼東胡作非為,成了遼東一大公害。


    直到萬曆三十六年,在遼東督撫和閣部官員的一再抗議之下,高淮才被召了迴來,沒受到任何懲處,反而在通州老家逍遙快活。


    看完厚厚的案卷,袁可立隻覺得渾身的血脈都在賁張。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挽明:努爾哈赤屠城,朱常洛重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小貓愛吃魚老鼠愛大米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小貓愛吃魚老鼠愛大米並收藏挽明:努爾哈赤屠城,朱常洛重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