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綢緞莊的生意愈發紅火,府中生活也日益安穩祥和的日子裏,逸軒和翠兒並沒有沉醉在隻屬於他們的小幸福中,反而時常想著要為鎮上的鄰裏鄉親們做些什麽。
這天清晨,陽光暖暖地灑在小鎮的每一個角落,逸軒起床後在院裏踱步,心中盤算著一個計劃。翠兒見他若有所思的樣子,走上前來問道:“逸軒哥,你這一早就在想什麽呢,瞧你這眉頭皺著,是有煩心事了?”逸軒看著翠兒,笑著搖搖頭說:“翠兒,我是想著啊,咱們如今這日子順遂了,可鎮上還有些窮苦人家過得艱難,我琢磨著能不能做些事兒幫幫他們。”
翠兒一聽,眼睛頓時亮了起來,連連點頭道:“逸軒哥,我也正有此意呢,那咱們該怎麽做呀?”逸軒思索了片刻後說道:“我想著啊,咱們綢緞莊如今布料充足,不如拿出一部分,找些心靈手巧的婦人,讓她們幫忙做成衣裳,再分發給那些有需要的人家,你覺得如何?”翠兒拍手稱讚道:“這主意好呀,既能幫到人,又能讓那些婦人掙些工錢補貼家用呢。”
說幹就幹,逸軒當天便去綢緞莊安排此事。他召集了夥計們,說明了想法,讓夥計們去鎮上四處傳消息,告知那些有做針線活手藝的婦人可以來綢緞莊領布料幹活了。消息傳開後,不少婦人紛紛趕來,臉上滿是期待與感激。
一位頭發花白的李婆婆拉著逸軒的手,眼中含淚說道:“逸軒少爺啊,你可真是大好人呐,我那兒子去了外地做工,好久沒個音信,我這孤老婆子就靠著給人縫補點東西勉強糊口,這下好了,有這活計,我這日子能鬆快不少啊。”逸軒趕忙扶住李婆婆,溫和地說:“李婆婆,您別客氣,您盡管放心做,工錢肯定不會少您的。”
在綢緞莊的一間大屋子裏,婦人們圍坐在一起,一邊嘮著家常,一邊飛針走線,屋子裏滿是溫馨又熱鬧的氛圍。翠兒也時常過來,給婦人們送些茶水點心,還跟著學了不少針線活的竅門呢。
沒過幾日,第一批做好的衣裳便整整齊齊地疊放在了一起。衣裳的樣式雖說簡單,但針腳細密,十分結實暖和。逸軒又讓夥計們去打聽鎮上那些最窮苦、最需要幫助的人家的住址,準備挨家挨戶送去。
當逸軒帶著夥計們抱著衣裳來到鎮東頭的一家小院時,小院裏一個瘦弱的小女孩正蹲在角落裏,怯生生地看著他們。小女孩身上的衣服破破爛爛,打著好些補丁,小臉也髒兮兮的。逸軒心裏一酸,走上前蹲下身子,輕聲問道:“小姑娘,你爹娘呢?”小女孩小聲迴答道:“爹爹病了,躺在床上起不來,娘去外麵找活幹了,還沒迴來呢。”
逸軒趕忙讓夥計把幾件衣裳遞給小女孩,說道:“小姑娘,這些衣裳送給你和你爹爹穿,別凍著了啊。”小女孩看著嶄新的衣裳,眼中滿是驚喜,又有些不敢相信,猶豫了一下才接過衣裳,奶聲奶氣地說:“謝謝叔叔,叔叔你真是好人。”逸軒摸了摸她的頭,起身又走進屋裏,看到床上病懨懨的男人,安慰了幾句,還留下了一些銀錢,讓他趕緊找大夫看病。
就這樣,一家又一家,逸軒他們把衣裳都送了出去,每到一處,都收獲了滿滿的感激與祝福。鎮上的百姓們都對逸軒和綢緞莊讚不絕口,一時間,逸軒的善舉傳遍了大街小巷。
而另一邊,鎮裏的學堂因為年久失修,屋頂漏雨,桌椅也破舊不堪,教書的夫子愁得不行,卻又沒什麽辦法湊錢修繕。逸軒得知此事後,又動了心思,他想著學堂關乎著鎮上孩子們的未來,可不能就這麽破敗下去。
於是,逸軒召集了鎮上的幾位富商,把學堂的情況一說,提議大家一起出資修繕學堂。起初,有的富商不太樂意,覺得這又費錢又沒什麽好處,逸軒便耐心地勸說:“各位兄長啊,咱們都是這鎮上的一份子,孩子們有出息了,咱們這小鎮才能越來越興旺啊,這修繕學堂可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好事呀。”
在逸軒的勸說下,富商們終於紛紛點頭同意。很快,工人們便進駐了學堂,開始忙碌地修繕起來。拆換屋頂的瓦片時,灰塵飛揚,工人們卻幹勁十足;修補桌椅時,敲敲打打的聲音在學堂裏迴蕩,仿佛奏響著一曲希望的樂章。
翠兒也沒閑著,她組織了鎮上一些心靈手巧的姑娘們,用綢緞莊的布料做了許多漂亮的書袋和筆墨袋,準備等學堂修繕好後,送給孩子們。姑娘們聚在一起,裁剪布料、繡上精美的圖案,歡聲笑語不斷,為這充滿善意的行動增添了別樣的色彩。
幾個月後,學堂煥然一新。嶄新的屋頂不再漏雨,陽光透過明亮的窗戶灑在一排排整齊嶄新的桌椅上,牆壁也重新粉刷過,上麵還掛著勸學的字畫。開學那天,孩子們穿著整潔的衣裳,背著翠兒她們做的書袋,歡歡喜喜地走進學堂,那明亮的笑聲和朗朗的讀書聲交織在一起,讓整個小鎮都充滿了生機與希望。
逸軒和翠兒站在學堂外,看著這一幕,臉上滿是欣慰的笑容。翠兒靠在逸軒的肩頭,輕聲說:“逸軒哥,能為大家做這些,真好呀。”逸軒握住她的手,點頭說道:“是啊,看到大家都過得越來越好,這心裏別提多舒坦了,咱們往後還要繼續做下去呢。”
從那以後,逸軒和翠兒的善舉成為了鎮上的一段佳話,激勵著更多的人去幫助他人,小鎮也在這濃濃的善意中越發繁榮,人們的生活也變得更加美好和睦了……
這天清晨,陽光暖暖地灑在小鎮的每一個角落,逸軒起床後在院裏踱步,心中盤算著一個計劃。翠兒見他若有所思的樣子,走上前來問道:“逸軒哥,你這一早就在想什麽呢,瞧你這眉頭皺著,是有煩心事了?”逸軒看著翠兒,笑著搖搖頭說:“翠兒,我是想著啊,咱們如今這日子順遂了,可鎮上還有些窮苦人家過得艱難,我琢磨著能不能做些事兒幫幫他們。”
翠兒一聽,眼睛頓時亮了起來,連連點頭道:“逸軒哥,我也正有此意呢,那咱們該怎麽做呀?”逸軒思索了片刻後說道:“我想著啊,咱們綢緞莊如今布料充足,不如拿出一部分,找些心靈手巧的婦人,讓她們幫忙做成衣裳,再分發給那些有需要的人家,你覺得如何?”翠兒拍手稱讚道:“這主意好呀,既能幫到人,又能讓那些婦人掙些工錢補貼家用呢。”
說幹就幹,逸軒當天便去綢緞莊安排此事。他召集了夥計們,說明了想法,讓夥計們去鎮上四處傳消息,告知那些有做針線活手藝的婦人可以來綢緞莊領布料幹活了。消息傳開後,不少婦人紛紛趕來,臉上滿是期待與感激。
一位頭發花白的李婆婆拉著逸軒的手,眼中含淚說道:“逸軒少爺啊,你可真是大好人呐,我那兒子去了外地做工,好久沒個音信,我這孤老婆子就靠著給人縫補點東西勉強糊口,這下好了,有這活計,我這日子能鬆快不少啊。”逸軒趕忙扶住李婆婆,溫和地說:“李婆婆,您別客氣,您盡管放心做,工錢肯定不會少您的。”
在綢緞莊的一間大屋子裏,婦人們圍坐在一起,一邊嘮著家常,一邊飛針走線,屋子裏滿是溫馨又熱鬧的氛圍。翠兒也時常過來,給婦人們送些茶水點心,還跟著學了不少針線活的竅門呢。
沒過幾日,第一批做好的衣裳便整整齊齊地疊放在了一起。衣裳的樣式雖說簡單,但針腳細密,十分結實暖和。逸軒又讓夥計們去打聽鎮上那些最窮苦、最需要幫助的人家的住址,準備挨家挨戶送去。
當逸軒帶著夥計們抱著衣裳來到鎮東頭的一家小院時,小院裏一個瘦弱的小女孩正蹲在角落裏,怯生生地看著他們。小女孩身上的衣服破破爛爛,打著好些補丁,小臉也髒兮兮的。逸軒心裏一酸,走上前蹲下身子,輕聲問道:“小姑娘,你爹娘呢?”小女孩小聲迴答道:“爹爹病了,躺在床上起不來,娘去外麵找活幹了,還沒迴來呢。”
逸軒趕忙讓夥計把幾件衣裳遞給小女孩,說道:“小姑娘,這些衣裳送給你和你爹爹穿,別凍著了啊。”小女孩看著嶄新的衣裳,眼中滿是驚喜,又有些不敢相信,猶豫了一下才接過衣裳,奶聲奶氣地說:“謝謝叔叔,叔叔你真是好人。”逸軒摸了摸她的頭,起身又走進屋裏,看到床上病懨懨的男人,安慰了幾句,還留下了一些銀錢,讓他趕緊找大夫看病。
就這樣,一家又一家,逸軒他們把衣裳都送了出去,每到一處,都收獲了滿滿的感激與祝福。鎮上的百姓們都對逸軒和綢緞莊讚不絕口,一時間,逸軒的善舉傳遍了大街小巷。
而另一邊,鎮裏的學堂因為年久失修,屋頂漏雨,桌椅也破舊不堪,教書的夫子愁得不行,卻又沒什麽辦法湊錢修繕。逸軒得知此事後,又動了心思,他想著學堂關乎著鎮上孩子們的未來,可不能就這麽破敗下去。
於是,逸軒召集了鎮上的幾位富商,把學堂的情況一說,提議大家一起出資修繕學堂。起初,有的富商不太樂意,覺得這又費錢又沒什麽好處,逸軒便耐心地勸說:“各位兄長啊,咱們都是這鎮上的一份子,孩子們有出息了,咱們這小鎮才能越來越興旺啊,這修繕學堂可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好事呀。”
在逸軒的勸說下,富商們終於紛紛點頭同意。很快,工人們便進駐了學堂,開始忙碌地修繕起來。拆換屋頂的瓦片時,灰塵飛揚,工人們卻幹勁十足;修補桌椅時,敲敲打打的聲音在學堂裏迴蕩,仿佛奏響著一曲希望的樂章。
翠兒也沒閑著,她組織了鎮上一些心靈手巧的姑娘們,用綢緞莊的布料做了許多漂亮的書袋和筆墨袋,準備等學堂修繕好後,送給孩子們。姑娘們聚在一起,裁剪布料、繡上精美的圖案,歡聲笑語不斷,為這充滿善意的行動增添了別樣的色彩。
幾個月後,學堂煥然一新。嶄新的屋頂不再漏雨,陽光透過明亮的窗戶灑在一排排整齊嶄新的桌椅上,牆壁也重新粉刷過,上麵還掛著勸學的字畫。開學那天,孩子們穿著整潔的衣裳,背著翠兒她們做的書袋,歡歡喜喜地走進學堂,那明亮的笑聲和朗朗的讀書聲交織在一起,讓整個小鎮都充滿了生機與希望。
逸軒和翠兒站在學堂外,看著這一幕,臉上滿是欣慰的笑容。翠兒靠在逸軒的肩頭,輕聲說:“逸軒哥,能為大家做這些,真好呀。”逸軒握住她的手,點頭說道:“是啊,看到大家都過得越來越好,這心裏別提多舒坦了,咱們往後還要繼續做下去呢。”
從那以後,逸軒和翠兒的善舉成為了鎮上的一段佳話,激勵著更多的人去幫助他人,小鎮也在這濃濃的善意中越發繁榮,人們的生活也變得更加美好和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