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quxs.info/
</p>
關於第88章故事簡介:北涼國主沮渠蒙遜病逝,在其病危之際告誡其太子沮渠牧犍要結好北魏,沮渠牧犍繼位後,盡管所行國事一切遵其父命,但也與柔然各部,西域諸國和劉宋私下交好,並且挑撥其與北魏關係。北魏皇帝拓跋燾在平定北燕之後,便讓自己的妹妹武威公主下嫁沮渠牧犍,但是沮渠牧犍不堪忍受公主脾氣,竟然與兄嫂私通,並且圖謀毒害武威公主,北魏皇帝拓跋燾因此勃然大怒,親領大軍征討北涼,北涼國主沮渠牧犍抵擋不住隻得納土歸降,北涼就此滅亡,至此,北魏完成北方一統。
在這個故事中,北魏皇帝拓跋燾在北涼國主沮渠蒙遜病逝之後,最終逼迫北涼國主沮渠牧犍舉國投降,北魏王朝也完成了北方地區的統一。我們之前說過,北涼政權本來就應該在占據故臧之後走向衰落,但是因為北涼國主沮渠蒙遜是一個有著雄才大略的君主,使得北涼政權存活了更為長久的時間,但是沮渠蒙遜終究是一個人,無論他如何的作為,都不可能阻擋住曆史的滾滾洪流,所以當其病逝之後,其子沮渠牧犍完全無法延緩北涼政權走向滅亡的腳步。
盡管沮渠牧犍想盡了一切辦法來對付北魏王朝,但是,北涼政權在主體民族基本完成漢化後,涼州地區的各族百姓對於九州一統的認識已經和漢族先民保持一致了,所以,北涼政權最終在北魏大軍的壓迫下,順從的成為了占據中原地區的北魏王朝的一部分。
但是我們發現,在北涼政權主體部族基本完成漢化後,其政權內部並沒有出現因為民族凝聚力喪失而導致的叛亂和政變,我認為這應該是北涼國主沮渠蒙遜在位期間對於政權的掌控更為有力是有極大的關係的,並且沮渠蒙遜在最容易出現問題的繼承人選擇上也沒有含糊其辭,造成新老交替的政局動蕩,這當然跟沮渠蒙遜擁有高超的軍事才能和敏銳的政治眼光是分不開的。
沮渠蒙遜所選定的接班人沮渠牧犍也算得上是一個聽話的君王,其能夠遵照父王沮渠蒙遜的囑托,一心做一個守成之君,基本上沒有招惹太多的是非,對於在西域諸國和柔然各部散布對北魏王朝不利的謠言,也是一個比較正常的削弱對手的行為,我認為這完全無可厚非。但是,保有涼州之地的北涼政權還是太過弱小了,要知道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強大的北魏王朝怎麽可能允許北涼政權的存在,麵對北魏王朝的步步緊逼,沮渠牧犍隻能采用忍氣吞聲的辦法來維護自己政權的穩定,不過忍氣吞聲根本不是長久之計,沮渠牧犍終於在北魏武威公主的壓迫下爆發了,對王後痛下殺手,這場本是北涼政權王室的家事,最終演變成為了北涼政權的滅頂之災。
實際上,不管沮渠牧犍怎樣作為,北魏王朝都不會放過涼州這條通往西域地區的咽喉要道的,所以說,幫助武威公主討要說法不過就是北魏皇帝拓跋燾想要占據涼州地區的一個托詞,其真正目的無非就是想要完成北方地區的統一大業,進而達成天下一統的偉大壯舉。武威公主搬來的不是救兵,而是徹底讓其丟掉王後之位和夫家事業的災星。所以,武威公主其實是個可悲可歎之人,其悲憫之處就在於生在帝王之家。
由此我們也能夠看到,在古代帝王的後宮中,對於感情的追尋是很少的,宮中女人們的明爭暗鬥基本上都暗含著很多政治勢力的角逐,這種政治勢力的角逐,我們能夠從沮渠牧犍被迫廢除李敬愛王後之位,再立北魏武威公主為王後看出端倪,李敬愛作為已經亡國的西涼公主,其家族在涼州地區的勢力早已經灰飛煙滅了,但是沮渠牧犍為了追求自己的感情仍然對其明媒正娶,並且在自己繼位之後,立李敬愛為王後。可見,沮渠牧犍對於李敬愛的感情還是非常真摯的。
可是作為一國之君,沮渠牧犍必須要考慮國家百姓萬民的福祉,為了讓北涼政權免遭戰火,沮渠牧犍偽心的迎娶了武威公主,並且廢掉了李敬愛的王後之位,但是,沮渠牧犍和武威公主的這種的婚姻包含了太多的政治因素,自然不可能是幸福的,沮渠牧犍因此便成了亡國之君,而武威公主也變成了殘廢,盡管北涼政權亡國之後,沮渠牧犍痛定思痛,和武威公主能夠有一段的幸福時光,但是跟政治沾邊的感情難以長久,沮渠牧犍作為一個亡國之君,最終還是被大舅哥拓跋燾所殺。
我們從沮渠牧犍在亡國之後仍然能夠得到涼州地區的遺老們的擁護能夠看到,北涼政權對於涼州地區的穩定與發展是做出了非常傑出的貢獻。否則的話,作為遊牧民族出身的亡國之君,是很難得到當地百姓萬民的擁護的。也正是因為這種擁護,讓沮渠牧犍成為了北魏皇帝拓跋燾的心腹大患,也讓沮渠牧犍丟掉了性命和幸福生活。
隨著北魏王朝繼十六國中的前秦帝國之後,我國北方地區的曆史自西晉末年開始,第二次出現了統一的局麵。北方地區的曆史因此也進入到了北朝時期。當然,拓跋燾不知道自己所處的時代。他在滅亡了北涼政權之後,完成了北方地區的統一,就必然要朝著自己人生的最終目標進行奮鬥,那就是進行一場統一戰爭,完成天下一統的曆史使命。並且,拓跋燾自然是對完成天下一統信心滿滿。因為他完全沒有前秦皇帝苻堅的隱憂。
當拓跋燾在北方地區橫掃諸國的時候,對於被其俘虜的亡國之君基本上都遭到了殺戮,而且這些政權的主體部族基本完成漢化,民族凝聚力明顯不高。更何況拓跋燾也在北魏政權內部大力推行漢化,北方地區曾經建立過政權的遊牧民族的各個部族在基本完成漢化之後,又開始走上了最終完成漢化的道路。所以,北魏王朝內部的遊牧民族的各個部族在拓跋燾的高壓統治下還是比較穩定的,很難再掀起自主建國的浪潮。北魏皇帝拓跋燾自然也知道這樣的道理,在攻滅了北涼政權之後,就把征討江南地區的劉宋王朝提到議事日程上來。
但是,我們通過對此時北魏王朝和劉宋王朝的對比來看一看,天下一統的時期是否能夠提前的到來。
首先,北魏皇帝拓跋燾的確是一個很有軍事才能和政治眼光的人物。並且在其與北方地區不斷攻城略地之際,也在不斷推行著漢化。此時北方地區的遊牧民族各個部族正在有條不紊的進行著最終徹底完全漢化的過程。雖然在拓跋燾的高壓統治下,北魏王朝內部矛盾並不明顯。但是,十六國的遺民們或多或少的肯定也在醞釀著複國的計劃。所以拓跋燾的南征還是有一定的統治風險的。
其次,劉宋皇帝劉義隆雖然在軍事才能上遠遠不及拓跋燾,但是在政治上的建樹,劉義隆明顯比拓跋燾要多出許多,其對江南地區的統治可謂是勵精圖治,給予江南地區的百姓萬民自東晉王朝建立以來最為安定和富足的生活。所以,劉宋王朝一旦麵對北魏王朝的大舉南征,江南地區的百姓萬民必然是同仇敵愾,視死如歸的,因為江南地區的百姓萬民知道,他們保衛的不僅是劉宋王朝,也是自己的安定生活。
最後,就是江南地區的水網是難以讓北魏王朝的騎兵部隊發揮軍事上的優勢。北魏大軍在進入江南地區時必然會出現水土不服的情景,這必然讓北魏大軍的戰鬥力大打折扣,而劉宋王朝的軍隊則是守家待敵,足以以一敵十。
綜上所述,北魏皇帝拓跋燾想要完成天下一統實際上是非常困難的。同樣的道理,劉宋王朝想要在國泰民安的條件下北伐,自然也是難以成功的一件事情。當然,劉宋皇帝劉義隆也沒有那樣的野心和魄力,江南地區的百姓萬民自然也願意過著安定的生活,並且自東晉王朝以來,華夏民族的正統王朝偏安江南地區一百多年,早已經沒有人願意為王師北定而奉獻終身了。所以,這一時期,北朝的北魏王朝南征是一個極為困難的事情。而南朝的劉宋王朝也並不想著北伐,所以南朝和北朝也就達成了戰略上的僵持和平衡。我國曆史也由此進入南北朝時代。
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生活於北方地區的遊牧民族的各個部族。在最終完成漢化之後。所形成的新的漢族先民和新的中華文化,明顯帶有先進性和進步性。而江南地區的漢族先民,沒有經過民族大融合的洗禮。其所代表的中華文化是落後的,原始的文化,所以南北朝的結束也是應該由北朝來結束南朝對於江南地區的統治為最後的曆史走向。
</p>
關於第88章故事簡介:北涼國主沮渠蒙遜病逝,在其病危之際告誡其太子沮渠牧犍要結好北魏,沮渠牧犍繼位後,盡管所行國事一切遵其父命,但也與柔然各部,西域諸國和劉宋私下交好,並且挑撥其與北魏關係。北魏皇帝拓跋燾在平定北燕之後,便讓自己的妹妹武威公主下嫁沮渠牧犍,但是沮渠牧犍不堪忍受公主脾氣,竟然與兄嫂私通,並且圖謀毒害武威公主,北魏皇帝拓跋燾因此勃然大怒,親領大軍征討北涼,北涼國主沮渠牧犍抵擋不住隻得納土歸降,北涼就此滅亡,至此,北魏完成北方一統。
在這個故事中,北魏皇帝拓跋燾在北涼國主沮渠蒙遜病逝之後,最終逼迫北涼國主沮渠牧犍舉國投降,北魏王朝也完成了北方地區的統一。我們之前說過,北涼政權本來就應該在占據故臧之後走向衰落,但是因為北涼國主沮渠蒙遜是一個有著雄才大略的君主,使得北涼政權存活了更為長久的時間,但是沮渠蒙遜終究是一個人,無論他如何的作為,都不可能阻擋住曆史的滾滾洪流,所以當其病逝之後,其子沮渠牧犍完全無法延緩北涼政權走向滅亡的腳步。
盡管沮渠牧犍想盡了一切辦法來對付北魏王朝,但是,北涼政權在主體民族基本完成漢化後,涼州地區的各族百姓對於九州一統的認識已經和漢族先民保持一致了,所以,北涼政權最終在北魏大軍的壓迫下,順從的成為了占據中原地區的北魏王朝的一部分。
但是我們發現,在北涼政權主體部族基本完成漢化後,其政權內部並沒有出現因為民族凝聚力喪失而導致的叛亂和政變,我認為這應該是北涼國主沮渠蒙遜在位期間對於政權的掌控更為有力是有極大的關係的,並且沮渠蒙遜在最容易出現問題的繼承人選擇上也沒有含糊其辭,造成新老交替的政局動蕩,這當然跟沮渠蒙遜擁有高超的軍事才能和敏銳的政治眼光是分不開的。
沮渠蒙遜所選定的接班人沮渠牧犍也算得上是一個聽話的君王,其能夠遵照父王沮渠蒙遜的囑托,一心做一個守成之君,基本上沒有招惹太多的是非,對於在西域諸國和柔然各部散布對北魏王朝不利的謠言,也是一個比較正常的削弱對手的行為,我認為這完全無可厚非。但是,保有涼州之地的北涼政權還是太過弱小了,要知道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強大的北魏王朝怎麽可能允許北涼政權的存在,麵對北魏王朝的步步緊逼,沮渠牧犍隻能采用忍氣吞聲的辦法來維護自己政權的穩定,不過忍氣吞聲根本不是長久之計,沮渠牧犍終於在北魏武威公主的壓迫下爆發了,對王後痛下殺手,這場本是北涼政權王室的家事,最終演變成為了北涼政權的滅頂之災。
實際上,不管沮渠牧犍怎樣作為,北魏王朝都不會放過涼州這條通往西域地區的咽喉要道的,所以說,幫助武威公主討要說法不過就是北魏皇帝拓跋燾想要占據涼州地區的一個托詞,其真正目的無非就是想要完成北方地區的統一大業,進而達成天下一統的偉大壯舉。武威公主搬來的不是救兵,而是徹底讓其丟掉王後之位和夫家事業的災星。所以,武威公主其實是個可悲可歎之人,其悲憫之處就在於生在帝王之家。
由此我們也能夠看到,在古代帝王的後宮中,對於感情的追尋是很少的,宮中女人們的明爭暗鬥基本上都暗含著很多政治勢力的角逐,這種政治勢力的角逐,我們能夠從沮渠牧犍被迫廢除李敬愛王後之位,再立北魏武威公主為王後看出端倪,李敬愛作為已經亡國的西涼公主,其家族在涼州地區的勢力早已經灰飛煙滅了,但是沮渠牧犍為了追求自己的感情仍然對其明媒正娶,並且在自己繼位之後,立李敬愛為王後。可見,沮渠牧犍對於李敬愛的感情還是非常真摯的。
可是作為一國之君,沮渠牧犍必須要考慮國家百姓萬民的福祉,為了讓北涼政權免遭戰火,沮渠牧犍偽心的迎娶了武威公主,並且廢掉了李敬愛的王後之位,但是,沮渠牧犍和武威公主的這種的婚姻包含了太多的政治因素,自然不可能是幸福的,沮渠牧犍因此便成了亡國之君,而武威公主也變成了殘廢,盡管北涼政權亡國之後,沮渠牧犍痛定思痛,和武威公主能夠有一段的幸福時光,但是跟政治沾邊的感情難以長久,沮渠牧犍作為一個亡國之君,最終還是被大舅哥拓跋燾所殺。
我們從沮渠牧犍在亡國之後仍然能夠得到涼州地區的遺老們的擁護能夠看到,北涼政權對於涼州地區的穩定與發展是做出了非常傑出的貢獻。否則的話,作為遊牧民族出身的亡國之君,是很難得到當地百姓萬民的擁護的。也正是因為這種擁護,讓沮渠牧犍成為了北魏皇帝拓跋燾的心腹大患,也讓沮渠牧犍丟掉了性命和幸福生活。
隨著北魏王朝繼十六國中的前秦帝國之後,我國北方地區的曆史自西晉末年開始,第二次出現了統一的局麵。北方地區的曆史因此也進入到了北朝時期。當然,拓跋燾不知道自己所處的時代。他在滅亡了北涼政權之後,完成了北方地區的統一,就必然要朝著自己人生的最終目標進行奮鬥,那就是進行一場統一戰爭,完成天下一統的曆史使命。並且,拓跋燾自然是對完成天下一統信心滿滿。因為他完全沒有前秦皇帝苻堅的隱憂。
當拓跋燾在北方地區橫掃諸國的時候,對於被其俘虜的亡國之君基本上都遭到了殺戮,而且這些政權的主體部族基本完成漢化,民族凝聚力明顯不高。更何況拓跋燾也在北魏政權內部大力推行漢化,北方地區曾經建立過政權的遊牧民族的各個部族在基本完成漢化之後,又開始走上了最終完成漢化的道路。所以,北魏王朝內部的遊牧民族的各個部族在拓跋燾的高壓統治下還是比較穩定的,很難再掀起自主建國的浪潮。北魏皇帝拓跋燾自然也知道這樣的道理,在攻滅了北涼政權之後,就把征討江南地區的劉宋王朝提到議事日程上來。
但是,我們通過對此時北魏王朝和劉宋王朝的對比來看一看,天下一統的時期是否能夠提前的到來。
首先,北魏皇帝拓跋燾的確是一個很有軍事才能和政治眼光的人物。並且在其與北方地區不斷攻城略地之際,也在不斷推行著漢化。此時北方地區的遊牧民族各個部族正在有條不紊的進行著最終徹底完全漢化的過程。雖然在拓跋燾的高壓統治下,北魏王朝內部矛盾並不明顯。但是,十六國的遺民們或多或少的肯定也在醞釀著複國的計劃。所以拓跋燾的南征還是有一定的統治風險的。
其次,劉宋皇帝劉義隆雖然在軍事才能上遠遠不及拓跋燾,但是在政治上的建樹,劉義隆明顯比拓跋燾要多出許多,其對江南地區的統治可謂是勵精圖治,給予江南地區的百姓萬民自東晉王朝建立以來最為安定和富足的生活。所以,劉宋王朝一旦麵對北魏王朝的大舉南征,江南地區的百姓萬民必然是同仇敵愾,視死如歸的,因為江南地區的百姓萬民知道,他們保衛的不僅是劉宋王朝,也是自己的安定生活。
最後,就是江南地區的水網是難以讓北魏王朝的騎兵部隊發揮軍事上的優勢。北魏大軍在進入江南地區時必然會出現水土不服的情景,這必然讓北魏大軍的戰鬥力大打折扣,而劉宋王朝的軍隊則是守家待敵,足以以一敵十。
綜上所述,北魏皇帝拓跋燾想要完成天下一統實際上是非常困難的。同樣的道理,劉宋王朝想要在國泰民安的條件下北伐,自然也是難以成功的一件事情。當然,劉宋皇帝劉義隆也沒有那樣的野心和魄力,江南地區的百姓萬民自然也願意過著安定的生活,並且自東晉王朝以來,華夏民族的正統王朝偏安江南地區一百多年,早已經沒有人願意為王師北定而奉獻終身了。所以,這一時期,北朝的北魏王朝南征是一個極為困難的事情。而南朝的劉宋王朝也並不想著北伐,所以南朝和北朝也就達成了戰略上的僵持和平衡。我國曆史也由此進入南北朝時代。
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生活於北方地區的遊牧民族的各個部族。在最終完成漢化之後。所形成的新的漢族先民和新的中華文化,明顯帶有先進性和進步性。而江南地區的漢族先民,沒有經過民族大融合的洗禮。其所代表的中華文化是落後的,原始的文化,所以南北朝的結束也是應該由北朝來結束南朝對於江南地區的統治為最後的曆史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