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quxs.info/


    </p>


    關於第79章故事簡介:在北涼和西秦的打擊下,南涼國貧民弱,結果又逢災年,國中爆發糧荒。南涼國主禿發傉檀不顧群臣反對,執意親自率軍劫掠依附吐穀渾的乙弗部,禿發傉檀出征前留太子禿發虎台留守都城樂都,結果西秦國主乞伏熾磐趁機來襲。禿發虎台未聽其父之言,招致大敗,丟失樂都。禿發傉檀在成功劫掠乙弗部班師途中聽說樂都丟失,結果部眾逃跑甚重,禿發傉檀不得不打消東山再起的念頭,投降西秦,南涼也就此滅亡。


    在這則故事中,本就國力孱弱的南涼政權雪上加霜,國內又爆發了自然災害,南涼政權也因此遭到了西秦政權的趁火打劫,南涼國主禿發傉檀不得不投降西秦,南涼政權在立國23年後被西秦政權所滅。隨著南涼政權的滅亡。鮮卑禿發部也就與西北地區的各個民族融合在了一起。我們今天已經基本上找不到鮮卑禿發部的民族遺存了,但是在曆史上,西北地區曾經出現過一個存在了近二百年左右的封建王朝,這個封建王朝的主體部族卻和鮮卑禿發部以及鮮卑拓跋部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關於鮮卑禿發部和其建立的南涼政權我們之前已經說過很多了,我們借此機會就說一說這個和鮮卑禿發部有關聯的封建王朝。


    這個封建王朝就是曾經與北宋王朝和遼王朝成三國鼎立之勢的西夏王朝,西夏王朝主體部族黨項,史籍記載是羌人的一支,也稱黨項羌,但是從黨項的發展曆程來看,黨項應該也是由西北地區的遊牧民族融合而成的。因為最初黨項分為八個部落,被稱為黨項八部,其中最為強大的部落叫做拓跋部,其首領拓跋思恭在唐朝末期幫助唐王朝剿滅了黃巢起義,受到了唐王朝的冊封,而且被賜姓為李。所以拓跋思恭也叫李思恭,其後世子孫也皆以李為姓。


    其實從黨項的拓跋部我們能夠看到,黨項人就應該是十六國時期在西北地區的鮮卑拓跋部在和其他民族,尤其是羌人的部族發生融合之後形成的新的遊牧民族的部族,當然,黨項人肯定是自稱北魏王朝的皇室後裔,不過,我認為這是黨項人在給自己臉上貼金,因為鮮卑拓跋部在西北地區最重要的一支就是鮮卑禿發部。所以,我認為,黨項人的先祖應該就是鮮卑禿發部,而不是北魏王朝的主體民族鮮卑拓跋部,因為建立北魏王朝的鮮卑拓跋部主要活動區域是在關東地區,盡管有輾轉遷徙到西北地區的人口,但肯定還是很少的。所以,在西北地區能夠跟拓跋部有直接關係的。就是曾經建立南涼政權的鮮卑禿發部。不過現在關於黨項人的起源說法莫衷一是。不管怎麽說,以拓跋為姓氏的羌人,應該就是鮮卑族群與羌氐族群發生融合後產生的。


    被賜姓為李的拓跋思恭在去世之後,黨項拓跋部的首領們借著唐王朝滅亡後,中原地區陷入了五代十國的亂局之中,開始在西北地區不斷發展壯大,但是他們不管中原王朝換成是五代中的哪一個,都是表明俯首稱臣的態度,所以,中原王朝並未有將黨項拓跋部的做大當成一迴事。但是北宋王朝建立後,宋太祖趙匡胤為了收迴兵權,將黨項拓跋部的首領李繼捧一家招到京城開封,準備徹底平定西北,但是李繼捧之弟李繼遷知道前往開封必死無疑,便在半路逃脫了。


    李繼遷在迴到西北之後,不僅掌握了部族的全部實力,自己還和西北地區當地的大家族聯姻,使得黨項拓跋逐漸發展壯大,李繼遷借著北宋王朝和遼王朝的矛盾不斷擊潰北宋王朝進剿的大軍,逼迫北宋王朝割地求和。但是李繼遷就在逐漸稱霸西北之際,其與崛起於西藏地區的吐蕃王朝會盟時,遭到吐蕃人的暗算,最終被射殺。李繼遷死後,其子李德明繼位。


    李德明在位期間,專注於向西發展自己部族的勢力,並且不斷擊敗吐蕃和迴鶻,為西夏王朝稱霸西北奠定基礎,李德明對於對東方的兩個大國北宋王朝和遼王朝,則采取了很奇葩的同時稱臣方法,因為與中原王朝的和平相處,使得黨項人在政治經濟上都取得很重要的發展。李德明去世之後,其子李元昊繼位。


    李元昊就是大名鼎鼎的西夏開國皇帝,實際上在李繼遷和李德明父子統治期間,西夏王朝就有了立國之本,所以李元昊在稱帝之後,追封李繼遷為太祖皇帝,李德明為太宗皇帝,李元昊繼承了父祖留下的豐厚基業,自然不在對北宋王朝和遼王朝恭順了,並且在接連擊敗北宋的征討大軍後,正式在興慶府,也就是今天的寧夏銀川稱帝,建立西夏王朝,不過李元昊在對外戰爭和建國稱帝不斷取得豐厚成果之際,變得愈發驕橫,其因為搶奪太子寧令哥之妻為妃,結果被寧令哥所殺,因其廟號景宗,所以李元昊也被稱為西夏景宗。


    寧令哥在弑父之後,被國舅沒藏訛龐所殺,沒藏訛龐擁立李元昊年僅一歲的幼子李諒祚繼位,自己掌握西夏王朝朝政大權,李諒祚成年後,不滿沒藏訛龐專權,借機將其誅殺,並從此親政,李諒祚少年老成,很有外交手段,帶領西夏王朝周旋於北宋王朝,遼王朝和吐蕃王朝之間,並且取得很多次外交和軍事上的勝利,使得西夏王朝穩步發展,可惜李諒祚英年早逝,廟號毅宗。其年僅七歲的兒子李秉常繼位。


    因為李秉常年幼,西夏朝政把握在其母梁太後手中,梁太後不願意日益長大的李秉常親政,竟然將李秉常囚禁,盡管此事遭到西夏諸將反對,但李秉常始終未能親政,最終在傀儡的生涯中憂憤而死,廟號惠宗,其年僅三歲的兒子李乾順繼位,西夏國政仍然由梁太後及其家族把持。而梁太後為了勒索北宋王朝的賞賜,不斷派兵出擊北宋王朝,造成了兩國貿易關閉,西夏王朝內部財政困難,民怨沸騰的局麵。


    自有大誌的李乾順自然不滿祖母梁太後的幹政,但是未等李乾順親政,梁太後家族內部就發生矛盾,梁太後的勢力開始衰落,因為梁太後不斷的對北宋用兵,使得西夏王朝內部矛盾重生,遼王朝的皇帝耶律洪基看到了梁太後倒行逆施引發的惡果,便以宗主國的身份毒殺了梁太後,並命李乾順親政,李乾順親政後在兩個即將沒落的北宋王朝和遼王朝之間左右逢源,使得西夏王朝獲得了修養生息的時間。此時女真完顏部開始興起,不斷進攻遼王朝,李乾順在遼金真正中不斷擴展西夏王朝的疆域,並且李乾順看到遼王朝的滅亡已成定局,又歸附女真完顏部的金王朝,李乾順又在金滅北宋的戰爭看到了有利可圖,不斷蠶食北宋西北領土,李乾順統治時期,西夏王朝利用金王朝的崛起與遼王朝和北宋王朝的衰落,達到了國力的最鼎盛期,李乾順在位五十三後病逝,廟號崇宗。其子李仁孝繼位。


    李仁孝在位時期,西夏王朝奉行結好金王朝的國策,與金王朝和南宋王朝保持相對平穩的關係,所以這一時期西夏王朝處於和平發展時期,李仁孝也不適時宜的依靠中原文化治國,其采取開科取士,重文輕武的治國方法,全盤接受中原文化的洗禮,使得西夏王朝達到極盛,但是因為久違戰陣,西夏王朝也出現了武備鬆弛的情況,到了李仁孝統治的末年,西夏王朝對外戰爭基本上是屢戰屢敗。在位五十四年的李仁孝去世,廟號仁宗,其長子李純佑繼位。


    李純佑在位期間,蒙古人開始崛起,並且不斷騷然西夏邊境,而李純佑卻因為宗室李安全要求承襲其父爵位不得,而在宗室的叛亂中被李安全廢掉並囚禁,李安全自然當仁不讓的成為了西夏皇帝,李純佑也在囚禁中神秘死去,廟號桓宗。


    李安全昏聵無能,竟然撕毀與金王朝的合約,不斷與金王朝發生戰爭,並且開始結好蒙古,西夏王朝和金王朝則在戰爭中迅速走向衰落,而與西夏結好的蒙古人卻不斷獲得發展壯大的機會,李安全的禍國殃民的行為最終引發了宗室大臣的強烈不滿,曾經在西夏王朝科舉考試中獲得狀元頭銜的宗室李遵頊效法李安全發動政變,登上皇位,而李安全同樣離去死去,廟號襄宗。


    李遵頊上位後,竟然還在延續李安全的治國之策,結好蒙古,對金王朝戰爭,結果西夏王朝內外矛盾凸顯,而蒙古人卻一步步走向強大。在蒙古人的威逼下,狀元皇帝李遵頊不得不退位當起了太上皇,並傳位於其子李德旺,李遵頊去世後,廟號神宗。


    李德旺接手的西夏王朝已經是個爛攤子了,在成吉思汗帶領的蒙古大軍的不斷進逼下,西夏王朝的太上皇李遵頊和皇帝李德旺竟然接連受驚而死,李德旺廟號獻宗。在殘存的西夏宗室大臣的擁戴下,李德旺之侄李睍繼承帝位,但是僅僅一年以後,在蒙古大軍的圍攻之下,李睍出城投降,後被蒙古大軍所殺,西夏王朝也就在立國一百八十九年後滅亡了。黨項人就融合在了蒙古族和西北地區的各個民族之間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說說十六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望臣高升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望臣高升並收藏說說十六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