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quxs.info/


    </p>


    關於第43章故事簡介:前涼國主張天錫篡位之後遊玩無度,朝政荒廢。前涼地方叛將李儼在張天錫的打擊下。引前秦帝國為外援,迫使張天錫對前秦帝國稱藩稱臣,但前秦帝國皇帝苻堅在謀士王猛去世之後,再次出兵西北,徹底的讓張天錫入長安為臣,立國75年的前涼政權也就壽終正寢了。


    前涼政權作為中華大地的一隅之地,雖然為我國的西北地區開發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但是隨著中原王朝的強盛,地廣人稀的前涼政權也必然走向滅亡,關於前涼政權的一些情況我們之前已經做過分析了,我們接著上一章五代十國的話題,繼續說一說十國的情況。


    所謂的十國分別為:南吳、南唐、吳越、南楚、前蜀、後蜀、南漢、南平(也稱荊南)、閩國,北漢。其中除北漢政權立國於北方地區,其餘九國盡在南方。因為古時國家並無固定疆域,其統治區域更接近勢力範圍,所以這十個國家跟古代的其他封建王朝的疆域一樣,時大時小,這些割據政權所控製的地域有點像我們今天的各省轄區,比如說:割據蜀地的依次為前蜀政權和後蜀政權,割據江南地區的依次為南吳政權和南唐政權,割據江浙地區的吳越政權,割據福建地區的閩政權,割據嶺南地區的南漢政權,割據湖南地區的南楚政權,割據江陵地區的南平政權,以及割據河東地區的北漢政權。在這十個地方割據政權中,實力比較強大的要數南唐政權,實力比較弱小則是南平政權,因為我們之前說過割據蜀地的前蜀政權和後蜀政權,在此不再多說,下麵我就依次說一說餘下的八個地方政權。


    南吳政權的開創者楊行密出身貧民,參加了唐末的農民起義軍,後兵敗而受唐王朝招安,出任淮南軍節度使,此時唐王朝風雨飄搖,各地守將紛紛相互攻伐,擴大地盤,楊行密也不斷兼並江南各地割據軍閥,逐漸掌握了江南地區的軍政大權,在朱溫篡唐後,圖謀攻占江南地區,結果被楊行密擊敗,南吳政權也就確立了王國的地位,在楊行密去世後,其子楊渥玩樂無度,被大將徐溫等人所殺,徐溫又擁立楊行密之弟楊隆演繼承南吳國主之位,但南吳大權盡握徐溫手中,徐溫命其子徐知訓掌控朝政,楊隆演受盡徐知訓侮辱,不過狂悖的徐知訓也在兵變中被殺,但徐溫養子徐知誥平定兵變,徐氏家族再次把持南吳大權,楊隆演抑鬱而終,其弟楊溥繼位,徐溫病逝後,其徐知誥篡奪南吳政權,並自稱李唐皇室後裔,改名李昪,定國號唐,史稱南唐。


    南唐政權在李昪的治理下,與民休息,交好鄰國,國力強盛,李昪去世後,其子李璟繼位,李璟仰仗父親留下的強盛王國不斷四出征伐,攻滅了十國中的閩政權和南楚政權,使得南唐的疆域達到最大階段,在這一時期,中原地區已經進入到了後周王朝的統治階段了,李璟聯合遼朝,南北夾擊,壓製後周王朝,最終引發了後周世宗柴榮大舉征討南唐,李璟戰敗,割地稱臣求和,南唐政權隨之衰落,李璟去世後,其子李煜繼位,便是我國曆史上著名的皇帝詞人,其文學造詣極高,卻毫無治國統兵之才,最終被取代北周王朝的北宋王朝所俘,南唐政權也隨之滅亡。


    南漢政權的奠基者劉隱出身軍人之家,其父劉謙因平定黃巢起義有功,出任封州刺史,劉謙病逝後,劉隱襲位,劉隱很有政治才能,其高舉擁護唐王朝的旗號,不斷兼並嶺南地區的割據軍閥,不僅讓自己很受唐王朝倚重,還使自己的勢力逐漸強盛,當時唐王朝已經掌控在朱溫手中,劉隱重賄朱溫,出任嶺南節度使,劉隱重用嶺南人士,接納躲避因中原戰亂而逃亡嶺南地區的漢族先民,大力開發嶺南地區,並且臣服朱溫建立的後梁王朝,劉隱去世後,其弟劉岩繼位,劉岩徹底掃除了嶺南地區的割據軍閥,登基稱帝,並建國號漢,史稱南漢,劉岩勵精圖治,將南漢帶入鼎盛時期,但其病逝後,其子劉玢繼位,劉玢貪圖享樂,荒廢朝政,被其弟劉晟所殺,劉晟亦非成事之主,其暴虐無道,濫殺無辜,南漢國中怨聲載道,南漢國力亦大大下降,劉晟病逝後,其子劉鋹繼位,劉鋹與其父一樣,昏庸殘暴,此時,北宋王朝已經結束了五代亂世,完成了節度使製度的改革,開啟了一統天下的進程,南漢政權麵對北宋王朝的進攻,毫無招架之勢,劉鋹隻得舉國投降,南漢滅亡。


    南楚政權的開創者馬殷出身平民,從軍後積軍功出任武安軍節度使,在朱溫篡唐前,馬殷不斷四出征戰,平定湖南地區各個割據軍閥,在朱溫篡唐後,馬殷奉行“上奉天子、下撫士民、內靖亂軍、外禦強藩“的政策,大力開發湖南地區數十年,使得南楚政權國力昌盛,但馬殷去世後,其後世統治者采用兄終弟及的繼承製度,引發南楚政權的內亂,與之相鄰的南唐政權抓住機會,攻滅了南楚政權,但很快,南楚政權的舊將又再次叛亂,驅逐了南唐軍隊,南楚政權的舊將周行逢最終掌控了湖南地區,周行逢病危之際,曾托孤於諸將,並留下遺言,告誡年幼的兒子周保權如何應對部下反叛之策,在周行逢病逝後,果真有大將叛亂,但周保權處置失當,雖然平息叛亂,但其求援時機不當,導致北宋大軍進入湖南地區,周保權隻得歸順北宋王朝。


    閩政權的開創者王審知同樣出身小吏之家,其兄弟三人參加了唐末的農民起義軍,但王審知所參加的農民軍為保存實力,轉戰唐王朝統治力量薄弱的福建地區,其兄長王潮奪取農民軍首領之位,並受唐王朝招安,其兄弟合力逐漸掌控整個福建地區,王潮去世後,王審知繼位,其保持與中原王朝的藩屬關係,對中原王朝朝貢不斷,在福建地區保境安民,休養生息,為福建的開發做出了極大的貢獻,王審知去世後,其諸子奪嫡,閩政權內部戰亂不斷,國力大衰,南唐政權抓住機會,攻滅了閩政權,控製了福建地區。


    南平政權的建立就要比前幾個割據政權晚一些,其建立者是後梁王朝開國皇帝朱溫的部將高季興,在朱溫稱帝後封高季興為荊南節度使鎮守江陵地區,而到了李存勖攻滅後梁王朝之際,高季興沒有為主死戰,而是選擇投靠了李存勖建立的後唐王朝,所以得以繼續鎮守江陵地區,因為江陵地區自古以來都是交通樞紐,四戰之地,南平政權雖然實力弱小,但其周圍的割據政權都不願攻占此地,而與強大中原王朝為鄰,而中原王朝卻時常爆發內戰,王朝交替頻繁,始終沒有時間來將江陵地區收入囊中,使得南平政權得以長久的存在,高季興及其後來的繼任者都深知自己政權的弱小,不僅向中原王朝臣服,還向周圍的其他稱帝的割據政權稱臣,以換取賞賜,並且依仗江陵地區獨特的交通優勢,南平統治者不斷劫掠南方割據政權送往中原王朝的貢品,被各國稱為高賴子政權,直到北宋王朝建立後,國力弱小的南平政權才被意欲南征的北宋王朝以摟草打兔子的方式所攻滅。


    北漢政權的建立則是十國中最晚出現的割據政權,同時也是最晚滅亡的割據政權,與其說北漢政權是十國中的一個割據政權,倒不如說它是五代中後漢王朝的延續。自從後漢王朝的大將郭威改旗易幟,建立後周王朝之後,鎮守河東地區的後漢宗室劉崇為延續後漢王朝的國祚,稱帝建國,史稱北漢,因為僅有河東數州之地,北漢國力同樣弱小,劉崇效仿石敬瑭,遵遼朝皇帝為叔皇帝,自己為侄皇帝,劉崇恢複後漢王朝之心不死,在柴榮繼位後,試圖攻取中原地區,反被後周王朝打的大敗,劉崇抑鬱而終,其子劉承鈞繼位,然而北漢政權實力大衰,劉承鈞繼續奉行尊奉遼朝的政策,幹脆稱遼朝皇帝為父皇帝,北漢政權也就夾在後周王朝和遼朝中間苟延殘喘,劉承鈞病逝後,北漢政權內部內鬥不止,但因為有遼朝庇護,取代後周王朝的北宋王朝在統一天下的過程中,采取了先南後北的戰略部署,直到北宋第二位皇帝趙光義在位期間,北宋王朝才艱難的擊退了遼朝援軍,攻滅了北漢政權,至此北宋王朝才徹底結束了五代十國的混亂局麵,基本完成了漢地的統一。


    五代十國雖然存在時間較短,但各個割據政權依靠地域條件進行割據統治,這應該也是以後元代實行行省製的胚胎,為我們今天各個省份地域的劃定提供了一些曆史依據。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說說十六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望臣高升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望臣高升並收藏說說十六國最新章節